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泉州五中 陈宏明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成效

大部分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学分管理、过程性评价、必修课教学、选修课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形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亮点。

1.过程性评价得到充分的重视。

过程性评价适用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自主探究性活动)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这对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把模块修习课时、平时学习表现 、考试(考查)成绩综合起来,形成学生模块成绩。这样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显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合理化。

2.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得到人文的关怀。

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既保证了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获得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10学分,也满足了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差异。同时,大部分学校在盘点学校课程资源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了校本课程。伴随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趋向个性化,作为对国家课程之延伸与拓展的校本课程将愈来愈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校课程魅力和课程个性之所在。另外,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也是这次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创新尝试。

3.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型。

就教学理念而言,语文教师开始形成以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审美素养、发展言语能力为核心的生本观,从而使教学的价值重心由教师向学生位移;就教学方式而言,语文课堂上开始了多元开放、动态生成的教学尝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也开始更多地走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机械单一的讲授式的教或接受式的学已逐步得到改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自觉地从课堂上的主宰者转变为主持人,大家都在努力克服单向度挥洒教师才情的通病,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交给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关系课改成败与否、关系课改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新颖的课堂形式影响了课堂内涵的深度。

伴随着学习者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有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简单地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替代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结果创新只是停留在课堂组织和活动样式上,停留在以一种新鲜的感性活动样式更替另一种乏味的旧有活动样式上,导致改革虽然花样翻新但缺少实质性意义。例如,有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踊跃,但是文本的解读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甚至是错位解读,直到课堂终了既看不到教师精彩的点拨或有机的升华,也看不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甚至部分教师有意识用多媒体的画面、音乐、视频、动画来掩饰苍白的内容。这样,虽然学生身心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简单地说,课堂活动形式的新潮与教学内涵单薄之间

所存在的矛盾及由此而来的文本自身意蕴的深沉与师生解读的肤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致命伤。

2.教师主导地位失落。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师担忧被人嘲笑为封闭课文、包办学堂,便放弃了教师的引导;有的教师担忧被嘲笑为用“预设”压制“生成”, 便有意避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引领性的评议。结果,这样的课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自觉引导并非截然对立,否则教师将会丧失“导学”之功能。如果教师淡化了“引导”意识,“放手”学习就会异化为“放任”学习,即使是课堂上的生成过程也未必能实现优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在学生对作品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缺乏正确而深刻的感知的情况下,讲析仍不失为一种最快捷的方法。语文教学走向对话不应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

3.篇篇讲解、篇篇必讲的阅读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加之新教材的压力,一些老师认为:不讲不放心,不讲完成不了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不放心说”或“任务紧张说”,忽视的是学生的需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权利。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在老师指导下的个性阅读的过程,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就沦为一句空谈。而个性阅读的突出特点,就是亲历(实践)和独立思考。事实上,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是从阅读质疑开始的。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讲堂”。

4.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和习惯依然根深蒂固。

学生改革意识的欠缺也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瓶颈”。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很传统,习惯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缺少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反感及至排斥新课程。教师固然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更要转变学习观念。而目前看来,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5.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从实施情况看,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尚存在如何细化、量化和科学化的难点,在没有提升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总评价中的权重之前,在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获得相对考试自主权、相对课程管理自主权之前,要将过程性评价的共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实践,难度很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亟需落实的工作是:

1.对教材进行选择、取舍、整合。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想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使用教材,需要选择、取舍、整合的勇气与智慧。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仆人。

无论是使用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需要选择、取舍、整合。选择、取舍、整合教材的目的是: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学科素养、综合素养和考试素养。具体而言:

必修教材:不管是阅读鉴赏里的单元或课文、表达交流里的专题,还是梳理探究里的专题、名著导读的篇目或内容,都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考纲进行选择、取舍、整合。

选修教材:重视高考考纲及高考试题的指向,以新课程为借口忽视对高考的关注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明确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关系(必修教材是选修教材的基础,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提高),根据学情和考情选择合适的选修教材。

2.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落实“用教材教”的观念和做法。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其实,就高考的大部分内容而言,教材早在新课程之前就已不是命题的依据了)。伴随着高中教学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化,高考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和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最重要的是改变篇篇讲解、篇篇必讲的阅读教学模式。

3.重视课堂生成的问题。

真实的课堂是讲求信度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置学生的疑问而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

4.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

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最后,我引用几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因为新课程充满希望而又任重道远。

◆ 中国的新课程并没有产生,尽管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尽管有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教材,但新课程仍然处于生成与打造阶段,生成与打造亦是渐进的过程,现在是“从无到有”,离“由有到好”还有很长的路。

◆ 热衷于理论上热热闹闹的解释而忽视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学,竟成为许多人的通病。 ◆ 课程改革中的盲从者,就象跟着小鸭去戏水的小鸡,溺死的首先是自己。

◆ 成功的教育改革,大多数是在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式的“改良”。是肯定过去,寻求更好,而不是否定过去,“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 大多数新的理念仅仅是老理念的重新组合,任何新的思想都离不开前人的教育智慧。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突破”中国的孔子以来、欧洲的柏拉图以来许多人阐述的关于教育的旧道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观念是传统的,但与我们眼下时髦的“分层教学”,“师生互动”,“资源互补”,“独立思考”又有多少差别?我们能简单地否认传统,割断历史吗?

任务:

扫清字词障碍

分析理解难句

梳理探究,分析结构层次

北大校长就职演讲1

蔡元培2

五年前,严几道3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教育服务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和1

2 选自《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王菁、杨博编著,京华出版社,20xx年版。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3 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任北大校长。

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其做官司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学,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茍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重,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惜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役,吾人这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事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茍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心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则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茍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这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逻辑:条理;事理)//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茍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苛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敬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东北师大附中 张钧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语文同人:

我先请老师们看几个材料:

《环球时报》20xx年x月x日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说,近期上海复旦大学曾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是一支留学生队。

“放假了,我在外地读大学的那个GG(哥哥),从外地回来了,带来了他的恐龙GF(girlfriend女朋友),这个人不断对我妈妈PMP(拍马屁)??”——摘自广州某中学生作文

×××:

16日是令尊70岁生日,犬子在此邀请你们过来吃饭。

——20xx高考语文全国卷某考生第20题(要求写请柬)的答案

老师:

我因肚子痛要请假回家。

——高中某生的请假条

其实,从上个世纪xx年代开始,人们就已普遍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文水平在下降。即使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部分科研人员,在写作、说话的时候,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种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在严肃的法律条文中也都存在不少语言问题。

老百姓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语文教育开始不满、批评和指责,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其实语文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前行。

“语文新课改究竟应从哪里改起”,这个问题就成了一线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因为,以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哪些不合乎语文教育规律的弊端?在众多的弊端之中,哪一个又最为严重?20xx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比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等。

以上可以算作我今天发言的第一部分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借用别人的话,可以这样概括新课改的背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

——李海林(浙江师大人文学院)

教育部决定,从20xx年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实验推进规划为:

20xx年秋季,4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13%;

20xx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25%~30%;

20xx年,15~18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50%~60%;

20xx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所以不能不研究。那么这个新课标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各位老师肯定都研读过,所以我简单说:

二、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阐释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 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

必修课程(A)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 “语文一”(A1)至“语文五”(A5)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 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E),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F)。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学分;

第二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8学分;

第三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14学分。

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就业的需要或所报考学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水平层次,选修有关课程。

学生修满必修课10学分后,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4门,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学分,共获得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达到第二水平层次的学生,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或根据某些院校、专业招考和某些单位招聘的要求,可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门课,获得24学分,达到最高学分数。

新课程标准,由于它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一次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

但新课标公布并实施至今,语文教育似乎未见有什么起色,反倒带来了众多的问题。这不是我的随口结论。这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调研后的结论。“这种情况决不能怪罪中学语文教师。说实在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最重的,他们是最辛苦的,可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报??”——《语文教学定位问题》(陆俭明)

“无论是人们对新课标的解读,还是对新课标具体内容的实施,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群人正成群结队地在一块旧的工地上搭建着看似热闹的形式主义工棚。”

——摘自许典祥《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主义批判》(见《教研天地》20xx/1)

那么新课程实施至今,在实验区,以及非实验区我们自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误区?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反思?

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及反思

课例1: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每个学生桌上都摆上了荔枝、生物书和生物图片,听课者很茫然。老师一开场就明确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于是课堂很热闹,一会儿有人说要介绍荔枝的结构特点,一会儿有人说要研究荔枝为什么不耐贮藏,还有要研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老师让学生分组学习,查词典,查生物书,找画册,最后全班交流。一堂课下来,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以及信息筛选方法一点都没有涉及,甚至课文都没读一遍。(自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尝试。他评:大胆创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例2:学习《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把握母亲这一形象,培养热爱母亲的情感。学习流程:先让学生配乐齐读第二三节,同时思考在“我”离家去地坛时母亲的行为和心理是什么,教师简单提问后投影答案——爱、理解、坚忍;接着是拓展环节,教师让学生列举古今中外关于母亲的事例,播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母亲和妻子到烈士墓地的片段;学生探讨母亲常用的意象和母亲形象美的内涵,并思考课文中的“母亲”和其他母亲的不同点——残疾人的母亲,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读书看电影看电视所了解到的残疾人的母亲的事迹,老师讲述电影演员秦怡如何对待残疾儿子的事迹,最后号召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自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他评:播放电影片段,学生感动得流泪,很成功;突出人文性,既符合文本的特点,又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是很好的尝试。)

老师们,我们共同反思这两个课例,发现了它在实践新课标过程中的误区。

1.因为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性。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课例1语文的味道不浓,反而更像一节生物课。课例2教师备课很辛苦,资料查了一大堆,课件做得很精美,可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赞扬母亲的班会课或以“母亲”为主题的综合课,这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创新,而是异化是背弃语文而不是实践新课程理念。

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无从附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因过于强调学生主体,造成教师课堂失位。

何为“教师课堂失位”?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阅读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状态的一种教学现象。主要表现为从倾听者到第三者,从组织者到放羊者,从评价者到好好先生,从民主到独裁。

有一个阶段,有人批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假作倾听而不予评判,于是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就开始频频插话,结果破坏了学生发言的完整性,充当了第三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不作为”,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到好处的“插足”,“插足”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或补充学生发言,它必须在敏感的觉察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操之过急。

老师们知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问题就凸显出来。于是有些教师无原则无条件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说一个“不”字,这类现象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些学生的答问是随口而出的,教师却如获至宝。

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是使得学生是非不分。

另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阅读课文的感受,学生也真的很听话,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的交流后,教师会用一句话加以总结,然后抛出自己的问题切入课文。这样的处理表面上民主,实际上还是“独裁”。

总之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是教师没有定好自己的角色,使课堂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实际上,课堂只是一个舞台,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学生的戏份有没有得到突出和巩固,关键看教师如何定位课堂及自己的作用。

3.个性化阅读缺失教师的引领。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不少学生阅读见解新颖独特。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对其中错误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大胆及时巧妙的说“不”,要引领学生走进

文本,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刻。

文学作品是人类最宝贵最殷实的精神家园,它让我们遐想神往和崇拜。我们反对灌输参考书,也反对无厘头的历史虚无解构。一些学生把唐僧解读为观世音的梦中情人,让刘胡兰早恋,让刘兰芝改嫁前怀了焦家的孩子。这不是创新,也不是个性化解读。有的教师甚至把类似的改写文章当成范文去读,还认为这就是“鼓励学生自由的阅读,有个性的表达”。其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文学肩扛人性和道义两面旗,肩负着社会责任,过滥或过乱,都是有悖于新课标的。

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等方面一般要比学生强一些,作为与文本对话经验较丰富的一方,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4.因强调阅读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的人文性,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老师以课文为引子,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成了政治课;有的深入分析文中的科学道理,甚至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似乎是生物物理课。语文就是语文,语文的性质不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扼杀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眼下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脱离了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它是建立在阅读的认知结构(即工具性)基础上的。我们不能把人文性视为阅读教学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以工具性为基础来强调人文性,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为了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而滥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所以讨论它有无运用必要的意义不大,我们强调讨论的是它的如何应用。

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要恰当的运用,若喧宾夺主,那就事与愿违了。比如板书,在黑板上写,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动地处理。一旦改为电脑投影,结果常见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老师就在那儿兜圈子,大有不说到标准答案决不罢休之势,当然,教者也是欲罢不能,无可奈何。殊不知,电脑是死的,而人脑是活的。

实践新课程的误区还不止这些,专家学者们总结出来“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诸多误区。

语文课程改革肯定是出了问题,不承认这一点将无法真正讨论任何问题。没有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巨大的成绩包含着巨大的问题,空前的成就受到空前的批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理论出了问题还是实践出了问题,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怎做才能不出问题。于是我又捧读了一遍新课标。读完后,有这一个直观的感性的但可能是错觉,那就是:

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可望而难及的“桃花源”

新课标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描绘了一幅理想主义蓝图,但由于过于理想,这幅蓝图要变成大厦,难之又难。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并非专业教育。新课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语文综合运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专门的造诣。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

新课标与高中语文教学计划脱离较远。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468课时,除去平时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那么新课标规定的每个模块要在36个课时内完成。下面我以选修课程“唐诗鉴赏”为例,看看它所提出的几项要求所需要的课时。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唐代的诗人数以千计,诗作数以万计,从中锁定15位能涵盖四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平均选取的每位诗人的代表作品10首,共计150首。要求很低,以每课时学习3首计算需要50课时。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且不说学生能否达到,单说要查找翻阅摘抄相关资料就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吧?就算每首作品只用1课时,还要150课时吧!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要达到如此专业化的要求,这历练的时间不算,仅就相关的知识总还要花时间学习吧,再加上15课时不多。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赏析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诗词格律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问,连掌握知识带背诵20学时不多。

粗略统计,共计235课时。较比36课时多出不少。这还只是一门选修课所作的最谨慎的估算。其实每个模块都要大量超支。超支的时间到哪里要?学生的课外时间早就被瓜分的一干二净了,哪还有时间留给语文,何况语文的胃口也太大了。

另外,新课标高估了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实力。高中语文教师,即便是学历合格的也不大可能在新课标所涉及的各个专门领域都有较高造诣。能胜任的是少数。而学生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

所以武汉六中的特级教师洪镇涛撰文质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订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已开始付诸实施的?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作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有赵明的一篇题为“理想对现实的挑战”的文章。含蓄的质疑了新课标的“桃花源”式的设计。文章最后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展现的理想无疑是美好的。课程改革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是,当现实无力面对挑战或者困难重重的时候,站在制高点上的《课程标准》是否也有放下身段,考量现实的必要?面向实际面向多数,面向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课程标准》有着逐步完善的必要和空间。”

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课程改革毕竟刚刚起步,出现问题了,从专家、决策者到实践者都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前两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作者是林振远。我读完之后是汗不敢出啊,新课标下语文教师面临三大尴尬: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师不善长写作,语文教师知识底蕴浅。

所以我们作为一线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还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渗透新课程的理念。那么课堂具备了哪些特征,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呢?

五、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有哪些特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

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

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

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总而言之,剔除课程实施过程中“虚”“闹”“杂”“偏”的因素,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种境界;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