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反思

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 田红梅

教材版本: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P97-9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彩纸若干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一盒彩笔、彩色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李白的静夜思的情境图,用一轮圆月引出中秋节,是学生联想吃月饼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食品。(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个中秋节里,小明和小红这一对好朋友也来分月饼了,让我们就从分月饼来开始我们今天的新课吧。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月饼平均分。

(1)把4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设疑激思,学习新知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二)多种形式,认识分数

操作学具,认识分数1/2

1、动手折,用斜线表示出长方形纸的1/2

2、反馈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

情况一:横着对折

情况二:竖着对折

情况三:沿对角线折

注意:在交流过程中,不要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3、深入思考: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有三种折法。尽管折法不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归纳:同一张纸,尽管折法不同,但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观察这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认识几分之一

观察图片,自主认识1/4

1、初步感知:除了1/2、1/3、1/4,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分数是无穷无尽的。

[预计板书: 1/5 1/10 2/10 5/10??]

2、明确探究问题:这些分数,自己利用材料来学习,可以吗?

(1)

分数的初步认识反思

、涂一涂,表示分数

选一个最喜欢的图形,先把其中的一份用彩笔涂上颜色,然后在图形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是几分之一。

(2)反馈交流

3、借助课件,帮助理解:

虽然图形不同,但是也有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课件显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不同图形。)

小结:不同的图形也能表示相同的分数,但表示的大小可能不同。

三、回归生活,找出分数

1、联系生活,寻找分数

2、观察标志,联想分数

从这些标志当中,能联想到哪些分数?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胎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1/2,那么婴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几分之一呢?(屏幕出现婴儿图)

(1)学生估计

(2)课件验证

(3)概括提炼:

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可以用1/2表示;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可以用1/3表示;以此类推,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可以用1/4表示。 四、综合练习(出示课件)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五、收获、小结:

一节课的时间~~到了,课前很多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认识了分数这个新朋友,大家高兴

吗?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了观察、了解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好吗?

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问题探究生活化。

在上述案例中我通过“一个月饼要他们两个人来吃,怎样分才能公平合理?”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试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又使他们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能进一步地认识到现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2、学习方式自主化。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反复比较及折、涂、等一系列有效的探究手段,试图通过知识建构,让数学思维在这种展开了的过程中附着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同时,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中,使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能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作、交流有效化。

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在共同学习分享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我们要把这么多

鲜明的个体联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强学习的效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在初步认识了1/2后,使学生学会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已认识的分数,折完后全班交流说说你认识的分数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一起学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等分数,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学习的状况从孤立的变成相互帮助,相互依存的。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

教学准备:卫星资源(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若干、水彩笔一支,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故事情景,引入课题。

第一天鼠妈妈做了四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请用手势表示)第二天鼠妈妈做了两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第三天鼠妈妈做了一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这半个饼

怎样表示?你能创造一个符号来表示这半个饼吗?学生板演创造的符号。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卫星资源中的鼠妈妈分饼的动画故事,生动形象,符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开课时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故事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第三个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动画故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原来的分得的结果可以用自然数表示,而一个饼平均分给两只老鼠不能用自然数表示。“半个饼怎么用数字表示呢?”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所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把学生的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个未知领域。】

二、动手实践,探求新知;

(一)认识1/2(二分之一):

1.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写成分数是1/2,短短的横线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一遍)另一半也是这个饼的1/2吗?

2. 自主活动,巩固1/2的意义:

(1)请用一张正方形纸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彩色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2)成果展示:谁愿意把你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追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 为什么不同形状都可以用1/2来表示?(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 创设争辩情景:“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对吗?”(强调平均分。)

5. 联系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学生举例。(渗透单位1)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辩一辩,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让学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同时明白要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这样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中段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认识其它分数:

1.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学生自由回答)

2.请从桌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任意选一种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展示成果(贴、写))

【设计意图: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全班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分数?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学生汇报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写出分数。)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相机点拨,重点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多媒体演示卫星资源中动画演示部分——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设计意图:交流汇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得到分数的过程,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突出知识的本质。根据编者的意图这个环节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学习,采用动画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巩固对四分之一的意义的理解,明白虽然折法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将同样的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

都是它的四分之一”这一数学本质问题。】

三、引导发现,归纳认知。

1.引导发现:齐读黑板上的分数。刚才同学们创造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2.归纳认知:象1/2、1/4、1/8、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几分之一。(这些分数都表示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介绍分子、分母、分数线)

3.质疑学习: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小学中段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养成反思学习过程,质疑问难的好学习。】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说分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数的1/3。

2.找分数。从数学乐园的情景图中找出分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多媒体展示情景图。

机动练习:

1.涂分数。练习二十二第1题:看分数,涂颜色。

2.练习二十二第2题:判断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不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智力的情况。新课标指出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个环节的练习设计力求贴近小学中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五、总结回顾,促进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

1-----分子

写作: —-----分数线

2-----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

【课后反思】:

一、合理使用卫星资源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证。

我一直相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卫星资源提供了现成的课堂教学课件,“拿来就用“是不行的,得采用“拿来主义思想”去粗取精,对其增添删改,,本节课中的资源中故事情景引入部

分很生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引起从自然数到分数这一认知冲突是很有辅助作用的。而且这个故事情景也符合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但是后面几组动画涉及的内容有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高于本课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的要求。所以必须对该课件进行选择和重组,我备课时就将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内容删掉。对于四分之一的研究学习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人教版的课件中又缺少相关的内容,于是我从北师大版中选择了这部分内容做补充。而原课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将直线平均分成7份,直线是不能平均分的,这里有知识性错误,所以还得修改成为“将线段平均分成7份”。备课前我认真看了现成的卫星资源,分析了本年段课标和本节教材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二次开发课件,合理使用卫星资源,保证了本节课的有效教学。

二、及时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完美的课件还不够。在上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发现是无法预设,必须及时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在使用卫星资源上课时学生的发现出乎意料。在展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时,当生1介绍自己的四分之一时,有生2马上反对,认为他折的是八分之二,由此展开了辩论,反对者还根据才学习的分数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他实际上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占了两份,所以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八分之二才对!”

生1的折法看上去的确如此。这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怎么办?给孩子直接讲2/8=1/4吗?,因为这个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内容。还是让学生来辩析呢?那可是要花时间呀。最后我还是请来这两个孩子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实际上生1涂的那一份和生2说的那两份都是同样的部分,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辨析中全班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深刻了。在练习环节学生在数学乐园里找分数时就找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分数,表达也比较完整。及时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利用好课堂生成的资源是对卫星资源的有意义的补充,也是课堂出彩的关键,是勾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合理使用卫星资源,及时利用生成资源,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对数学独特的理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适合他思维发展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