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文章描写具体、情感真挚。

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坚强的儿子!这是本文给我们展示的两个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父爱的伟大?在反复研读课文后,我觉得要抓住课文的主线进行教学,通过对父亲的感情变化来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本课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完成生字教学,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在教学中,我先设疑,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配上图片及解说,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巨大伤害有个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父亲克服一切困难救儿子做好铺垫。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新词语,并将词语配上背景图、加上解说,然后将词语串联成一句话,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既认识了词语又通过相应的配图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和课文内容,这样的生字教学方法新颖直观,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并能很快记住这些新词语,我想这是高年级识字教学值得提倡的方法吧。

在学生读通课文后,让他们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并抓住"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父与子"这个中心句,让学生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些方面。特别是课文中描写这对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体验。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些数字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异常艰难的,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反映的是父亲救孩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体现的是父亲那执着的信念。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理解、体会,真正让学生能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达到"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新课程倡导:我们语文的教育要巧妙地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课文中描写的是国外的一对父子,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对此,教学中,我适时插播了5.12汶川大地震有关图片,当悲伤的音乐响起,那仿佛来自天国的、震撼灵魂的乐曲,荡涤着每个学生的心,撞击着每个学生的灵魂,再加上我的描述,此时的课堂"无声胜有声",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再一次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力量,感受到人间真情。

课的结尾,我出示了一个小练笔: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再次走近父亲的心,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点什么呢?就请你拿起笔,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换位思考,感恩于父母。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反思

品味见真情 朗读知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与反思

文昌小学 李金凤

师过渡:高尔基说过:“父亲是一部震人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你还从还哪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

一、研读“父亲的累”

男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

生:因为这句话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父亲完全是用手来挖的,而且这“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人感到他挖的时间很长,很漫长。

师:你读懂了这个“挖”字,请你读。

生读句子。

师: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

生:父亲当时没有任何工具,而且当时也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他,这段描写,一是写出时间很漫长,二是写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和坚持不懈。

师:体会很深刻,请你读。

生读句子。

师:李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 生:他可能会掏,会搬。

生:他可能还会挖,会刨。

生:我认为他可能还会扔。

师: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

生:这个“挖”字更能体现出父亲的辛苦劳累。

师:一个“挖”字坚持了36个小时,你看出了他的劳累。

生:透过“挖”字,我还看出了父亲是多么真心地想救出他自己的孩子。

生:透过这个“挖”字,我看到这位父亲是用双手来挖的,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他一直在挖,他一边挖一边想,儿子不会有事,他永远跟儿子在一起。

师:透过“挖”字,你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也体会到了他的内心。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

师:他挖了——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二、研读“时间之长”

师: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他挖了很久。

师:体现出时间的漫长。

生: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

生: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

师: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一生读句子,很急促。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促?

生:我要读出父亲心里的焦急。

另一生读句子,语速缓慢。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缓慢低沉?)

生:因为时间过得那样漫长,父亲那样劳累。

师:都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了不起。还有谁来?

一生读句子,由慢到快,声调逐渐升高。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这样才能读出我对父亲的崇敬。

师:是啊,那是怎样的36个小时呀?

生: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

师:也许会发生——

生:大爆炸。

师:也许会发生——

生:塌方、余震。

师: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36小时。

师:让我们读一读他艰难挖掘的时间的进程,他依然坚持挖了——

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引读:

当父亲看见三层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持他站起来的是——

当他听到好心人的劝说时,耳畔回响的仍是这句话——

当他伤痕累累,筋疲力尽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一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父亲。

三、研读“父亲的样子”

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出示课文片断) 全体女生读: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读请同学们闭眼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发生了余震,再次坍塌父亲的脚被砸伤的。

生:我看到了父亲的被脚下的玻璃、石板给划伤的。

生:我看到了父亲的膝盖磨破了。

??

师: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 师: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学生齐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教学反思

崔峦老师曾说: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读,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努力做到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在多种形式的读书中,学生理解着内容,品味着情感,领悟着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个性,读出思考,读出感觉。在读父亲“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一句时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感悟父亲一定要挖到儿子的信念,体会父亲不顾一切挖儿子的艰难和坚持。“经过36个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什么样子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我觉得没有比想象更能激活并丰富学生思维的方式了,想象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与文本间积极的对话,一位具有“超人的意志”的“伟大”父亲形象愈来愈清晰。

整个教学,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引读和过渡,逐步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字是作者心灵的声音,阅读中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去贴近故事中的人物和作者的心,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