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适当的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和教材相比,书上的统计图只是让学生进行连线,练习中有了描点连线的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表格,其他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因为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会画条形统计图了,我想在这提高了难度并不超出学生的能力。整节课我采用了合作完成半成品,独立完成半成品,独立完成成品阶梯教学,逐步提高教学难度。

盆渠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 台新华

2011.12.11

 

第二篇: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和反思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下第108-1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

2、使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升降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条形统计图

1、呈现聪聪和明明上周1分钟踢毽子个数的条形统计图。

2、请学生说一说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请看屏幕,条形统计图要发生变化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统计图吗?

生答后,板书:折线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

1、 解读折线统计图。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归纳并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线表示数量的变化。

2、把明明上周1分钟踢毽子个数制成折线统计图。

⑴先用手比划,画出来的折线是怎样的?

⑵用文字描述一下

3、预测聪聪和明明1分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

同时出示两幅折线统计图。

4、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先回答后,师用课件展示,请生欣赏 四、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 五、巩固应用

1、呈现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统计图。 ⑴解读折线统计图

⑵预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可能获得的金牌数。 2、呈现一位病人体温变化情况 9月4日16时 38℃ 20时 略有上升 9月5日0时 明显上升 4时 略有下降 8时 明显下降 12时 基本正常 ⑴用手势比划折线

⑵请生根据题意画出折线统计图

3、讨论,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⑴阿七超市一周买出各种口味冰棍数量统计如下表: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和反思

⑵阿七超市一周买出草莓味冰棒数量统计如下表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和反思

4、猜一猜

5、画一画:本节课的心情指数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并初步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因此我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处理,选取了学校体育比赛中的踢毽子比赛,聪聪和明明两位同学的训练成绩。另一方面两位同学的统计图有利于新课中对比预测,用一个事例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且出示两位同学的条形统计图后,出示一位学生跳绳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一环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解释是怎么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并且强调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和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读点又从直观读与坐标读两个层次进行;读线不仅从线读出数量的增减,而且从线的平陡读出数量增减的快慢;不仅关注线的局部,而且关注线的整体发展趋势,这样完整的解读了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

二、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当然,从数学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用折线表示,所以老师在通过练习初步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后,安排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统计图的讨论与练习,使学生在思辩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明确的认识。

三、注重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意义和作用

新课标提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本课中的例题预测两位同学最后比赛的成绩,练习中预测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枚数等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人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