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马噔噔

中班语言:小马噔噔

中班语言:小马噔噔

【内容与要求】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猜测故事情节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2、感受故事中帮助别人是件快乐事情。

【设计思路】

一、教材价值分析

在中班主题《在农场里》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对一些农场里的小动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马,很多家长还带着我们的宝宝们骑过马。在《学习活动》的教材中《小马噔噔》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故事的主角时孩子们喜欢的小马,整个故事简单易懂,同时故

事中还隐藏着一条帮助别人是件的快乐事情的情感主线。对于我们中班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经常忽略身边小朋友的感受,当身边的小伙伴有困难时孩子们有时也会比较冷漠。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起孩子们内心深处一份乐于助人的情感,能够知道给予别人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幼儿经验分析

我们班级的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是相对比较突出的,能够大胆主动并且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仔细观察画面这一方面确实比较薄弱的,对于图画书孩子们经常是匆匆翻过,很少仔仔细细专注地去看图书。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看图讲述活动,能够挑战孩子们观察画面和猜测故事情节的能力,用完整话语来表达自己所观察或者是猜测到的画面内容。

三、活动价值分析

《3-6指南》中指出中班的幼儿能够根据连续的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本次活动通过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帮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对画面内容进行放大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表述。每一个环节通过重点提问的以及小结提升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梳理整个故事的情节,体会故事背后的情感价值。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给孩子们的不仅仅只是理解这个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方法,帮助孩子们以后能够完成独立阅读。

【活动准备】

ppt、自制图书、笑脸贴、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出示图片:(穿着鞋子的小马)

——这是一匹小马,它的名字叫噔噔。

——小马噔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出示图片:(尾巴上挂着鞋子的小马)

——小马噔噔的鞋子为什么会挂在尾巴上?

小马噔噔穿着鞋子不舒服,于是就脱了下来,它把鞋子挂在尾巴上继续往前走。他会遇见谁呢?

二、猜猜说说,理解故事

(一)集体阅读

1、出示图片(猫妈妈抱着哭的猫宝宝)

——小马噔噔遇见了谁?它怎么了?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猫宝宝的表情)

2、出示图片(出示另两张图片)

——小马噔噔是怎么做的?小马噔噔高兴吗?猫妈妈和猫宝宝高兴吗?

小结:原来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帮助别人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自主阅读

1、出示图片(遇到另外三个动物)

——小马噔噔又遇到了谁?

——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猜猜小马噔噔会怎么做?(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情节进行讲述)

2、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内容理解故事。

——你看到的内容和你猜的一样吗?

3、出示图片(另外相对应的图片)

——你读懂了谁的故事?(挑选自己理解的画面进行讲述)

小结:小马噔噔不仅乐于帮助朋友,他还会动脑筋想好办法,好的办法能让朋友更开心。

三、完整讲述,烘托情感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听完了故事,你觉得谁最开心,请你将椅子背后的笑脸宝宝贴在他的下面?并且说说为什么?

四、延伸:发现身边的快乐

(PPT身边好朋友相互帮助的照片。)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快乐吗?

小结:希望你们能接过小马噔噔乐于助人的接力棒在我们中三班继续传递下去,发现更多的快乐瞬间,让我们的快乐墙能够有更多的快乐身影。

 

第二篇:中班语言

中班语言:香甜的小溪(故事)

郭溪镇中心幼儿园 林丽 设计意图:

环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小朋友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进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呢?围绕这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香甜的小溪》,这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故事,描述了野猪和大象为了比谁力气大而去拔树毁了清澈的小溪被小兔阻止,后来两只小动物又比赛栽树拯救小溪的一个情节,故事中生动有趣的对话,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懂得要保护环境,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好处,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教材。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增进幼儿的环保意识,认识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

二、活动准备

一些关于植树造林影响环境的录像片段、故事内容挂图、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幼儿观看录像片段一,内化感悟(录像内容:环境遭受破坏,树木被砍伐,小溪遭受污染??)

师: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观看录像)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树木怎样了?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幼儿讨论)

(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本课一开始我就以题质疑。在幼儿观看完录像以后,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提出三个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给孩子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孩子将自己原有的经验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不是急于将知识呈现给孩子,或回答他们的问题, 给了幼儿更多思维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获取信息,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小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小兔来告诉你吧!

(二)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1、分段讲述故事(1)--(2)段。

师提问:

(1)小兔家门前的小溪本来是怎样的?(学说“又香又甜”)后来溪水怎样了?

(2)小兔看见野猪和大象在做什么?

(3)为什么小兔说大象和野猪毁掉了小溪?

(分析:在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老师借助特定的情境、借助开放式的提问,适时的对幼儿进行点拨,为幼儿回答问题指明方向,为幼儿的讨论提供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显的积极主动,新旧知识的

迁移,促进了幼儿的推理、思考、讨论!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理解了故事的内容,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师小结:野猪和大象的力气都很大,但是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破坏了环境,使小溪变黄遭受污染!那么知道自己做错了,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呢?

(分析:教师要在活动中做一个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支持者,这里老师适时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孩子任意拔树,毁树,是不对的行为,这样做是破坏环境,激发孩子判断对与错,是与非,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继续讲述故事(3)--(5)段。

师提问: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树长大了,后来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3、完整配合挂图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播放录音机)

师:原来这里面藏着一个故事,我们让录音机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吧!

(分析:整个过程我都是以‘小兔’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内容上吸引孩子,由于挂图提供的不仅形象直观,而且色彩鲜艳,更能使语言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生动地形成语言表象。前面的环节都是老师自己讲述,录音机的出现会带给幼儿不同的听觉效果,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

(三)渗透教育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

1、看录像片段二,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

师:故事里的野猪和大象改正了错误,当上了护林员,小溪流又变的清澈、香甜,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录象,植树造林到底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树的根能牢牢地抓住泥沙,不让水把它冲走。许多树排成一排可以挡住大风沙,不让风吹进城市里。树还具有吸尘、吸音、美化环境的功能。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要爱护树木,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儿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欣赏录像,以直观的形象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对幼儿的心灵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好的情感熏陶,适时的解决了难点。)

2、提问讨论: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不乱丢垃圾,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延伸活动:让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加深幼儿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有意环保的,哪些行为对环保有破坏 。

(分析:为活动的延伸奠定基础,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诱发幼儿学习的愿望,给幼儿充分自我展现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性格。)

附故事内容: 香甜的小溪

小兔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有一天,小溪的水突然变黄了,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溪水朝上游走去。走呀走呀,小兔看见野猪和大象正在那儿拔树。你

拔一棵,我拔一棵,原来它们在比谁的力气大,一片树林很快被它们拔光了。嗒嗒嗒,雨点儿落下来,把泥土冲进了小溪,小溪变黄了,变苦了。小兔跑过去大叫:“别拔了,你们毁掉了小溪水。”

“这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野猪和大象问。小兔要大象和野猪自己去试试。大象喝了一口溪水,泥沙把鼻子给堵住了;野猪跳进小溪洗澡,越洗越黄,像只泥猪了。

野猪和大象又开始比赛栽树了。小兔呢?帮着拿树苗。树栽好了,不久,树长大了,小溪水又变清了,清清的,甜甜的。

野猪和大象当上了护林员,谁要去毁坏树林,得小心野猪的嘴巴和大象的鼻子呢。

哗啦!哗啦!小溪水笑着,跳着,跑着。住在小溪两岸的动物都爱唱一支歌:“我爱小溪,小溪爱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