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及反思我让鸡蛋撞地球

案例及反思《我让鸡蛋撞地球》

作者:胡敏 文章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延长鸡蛋与地面相互接触的持续时间或降低鸡蛋下落撞击地面的瞬间速度的方法进行让鸡蛋撞地球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自己准备材料,设计实验,以及对活动过程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迁移活动取得的收获对生活中易碎物品的安全保存、运输方法进行合理设计。

4.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合适的材料,如报纸、胶带、纸盒、棉花等。

2.选择学校楼房阳台作为活动实验场地。

3.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并在全班设立几位评委,以便进行实验的测评。

4.课外活动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碎鸡蛋要有妥善的处理方式。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 设计让鸡蛋撞不破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活动主题。

师:(手拿一个生鸡蛋)生鸡蛋有什么特点?(生:易碎)

师:鸡蛋碰石头会出现什么情况?(生:鸡蛋会碰破)

师:有些人明明知道以卵击石蛋会破,可是他们偏偏让鸡蛋撞地球。(板书活动主题 我让鸡蛋撞地球)

师:(请学生读活动主题)“我让鸡蛋撞地球”你们认为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有两种不同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鸡蛋会破;一部分同学认为鸡蛋不会破。)

师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阐述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我让鸡蛋撞地球”是很有挑战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教师:你从活动主题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实验者非常自信.

生:我感受到实验者获得成功后非常骄傲.

教师: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青少年争相进行“我让鸡蛋撞地球”的实验,他们采取了很多办法保护鸡蛋,让鸡蛋从高空落下摔不破。实验从一楼开始,一直实验到第43楼,鸡蛋从152米的高空落下没有丝毫损伤。

师:这些人用了什么高招让鸡蛋摔不破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把想到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三.全班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

材料:纸盒 海绵 碎布 竹笼等

装置:安装降落伞 气球 充气的大塑料袋等

四.学生分小组设计鸡蛋保护器。

1.画出鸡蛋保护器的设计图。

2.交流每个组的设计方案。

五.师小结:

今天各组都能从防震、减速等方面来考虑给鸡蛋穿上保护衣或安装降落伞,各组的设计方案都集中了小组成员的智慧,设计得非常有特点。究竟那一组的方案设计得好,能成为“我让鸡蛋撞地球”的赢家,下一次的活动我们拭目以待。

活动二 比一比,谁的鸡蛋撞不破

活动准备:各组准备好实验工具及材料:如鸡蛋、透明胶、绳子、剪刀、塑料杯、纸杯、塑料袋、纸盒、海绵、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

1.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保护鸡蛋的装置,这节课根据我们的设计来制作并进行实验。

2.师检查各组材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制作鸡蛋保护器。

1.师提出要求:要合理分工;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把鸡蛋放在盒子里保存好。

2.学生以小组单位制作,师巡视指导。

三.实验验证。

A.了解规则;

1.遵守竞赛纪律,注意安全。

2.各组自己选择挑战的楼层,挑战胜利后可增加楼层实验。

3.从学校四楼阳台落下鸡蛋没破损就是胜利者。

4.妥善处理破碎的鸡蛋。

B.学生实验:

1.学生把鸡蛋保护器拿到实验场地实验,小组中一名成员到楼下等候鸡蛋保护器着陆。

2.评委把鸡蛋取出来,观察实验结果

3.教师宣布实验结果。

4.学生交流实验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从装置的结构、所使用材料的特性、制作工

艺、实验时的操作等方面进行总结。)

四.拓展延伸。

师:这次活动我们一起设计制作了鸡蛋保护器,还进行了鸡蛋保护器的验证实验,取得了可

喜的成绩,大家对“我让鸡蛋撞地球”的活动一定很感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做些改进,挑战新的高度或者研究一下易碎物品的防碎包装办法。试试看,祝大家成功!

活动反思:

一.在学生的激情中成长。

“我让鸡蛋撞地球”是由陈树杰教授主编的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材里的一个活动内容。起初我并不理解编者编写这个实践活动的意图,准备这节课时,我眼前浮现出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玩,鸡蛋摔满地的情景,我甚至认为这个活动只会让孩子们糟蹋鸡蛋。,因此对这个活动没有什么兴趣。在5(2)班教学中,没想到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学生畅谈鸡蛋摔不破的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尽管学生设计的保护鸡蛋的方法很好,但我想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我担心做实验的鸡蛋会“牺牲”,就布置了下节课带熟鸡蛋及相关材料做实验的任务。

接着我又到5(3)班上课,5(3)班的学生在谈鸡蛋摔不破的方法时,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致,说出的“招”也不少。当我问到进行这项实验的意义时,孩子们的回答深深触动了我,一个孩子这样说,“如果这个实验获得成功,人在高空遇险时就可以用类似的方法逃生。”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用我们实验中学到的方法,去保护那些贵重而又易碎的物品。”孩子们的话让我领悟到了进行“我让鸡蛋撞地球”这个活动是多么的有意义。人的生命不就像那薄薄的鸡蛋壳那样脆弱吗?研究像鸡蛋这样易碎物品的

保护方法,在生活中会发挥多么广泛的用途啊!我开始明白了“我让鸡蛋撞地球”这个实验为什么能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青少年中风形一时,为什么那些实验者能不断挑战,不断闯关,将这个实验做到了 152米(相当于第43层楼的高度)。学生的激情带动了我开展这项活动的兴致。我为我想到让学生用熟鸡蛋做实验,为自己对科学实验不严肃的做法而暗暗自责。一下课我赶紧到5(2)班重申要求,下次活动用生鸡蛋做实验。

二.在教师指导中成长。

有前两个班的教学经历,我已经能较深刻地理解教材,对引导学生如何开展活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属于科学探究类的实践活动,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学习思路,组织活动过程。再到5(1)班上课时,我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一上课我就用一连串的质疑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生鸡蛋有什么特点?”“用鸡蛋碰石头会出现什么结果?”“我让鸡蛋撞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孩子们经过辩论,明白了“我让鸡蛋撞地球”活动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我请学生自己读一读黑板上书写的“我让鸡蛋撞地球”的活动主题,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读”出了实验者很自信,有的学生感受到实验者获得成功后很骄傲,抓准这个挈机,我向学生介绍“我让鸡蛋撞地球”这个实验曾经风行欧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深受青少年喜爱,当我把那些实验者把鸡蛋从152米高处落下,鸡蛋没摔破的最佳成绩告诉学生时,孩子们震惊了。“这些挑战者用了什么高招让鸡蛋从那么高落下而丝毫未损呢?大家想一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设问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绪,大家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在设计鸡蛋保护装置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考虑需要用的材料及包装鸡蛋的方法,为了使自己的见解形成小组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认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过程融会了每个组员思维上的闪光点,形成了集体的智慧。学生的点子,我既给予肯定,也给予启发与指导。有一个学生像开玩笑似地说,“我用被子把鸡蛋包起来。”我说,“这个实验不限制你使用的材料及材料的数量。你可以试一试。不过要用轻而软的被子。”还有一个学生提出把鸡蛋悬在一个铁笼里,上面挂一个降落伞。我说“这个办法不错,但有什么问题呢?”马上有同学指出可用竹笼、纸盒、泡沫块等材料代替。当我提出怎样不浪费鸡蛋的疑问时,同学们建议把做实验的生鸡蛋用保鲜袋包起来,这样摔破的鸡蛋可以带回家,还不会污染环境。

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能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设计和和制作实验装置并进行现场实验,加以检验。面对失败,能不断改进方法;取得胜利,能不断挑战新高度。王毅杰同学为做这个实验买了一个像茶杯大小的竹筒,根据自己的设想制作了鸡蛋保护装置,在学校挑战第四楼的高度取得了成功。他自信地说,他在自己家里5楼阳台做实验也取得了成功,接下来将和几位同学挑战第7层楼,第9层楼的高度。夏梦这一组做实验时一开始就失败了,他们能总结失败的原因,改进装置,用3个垃圾袋制作了3个降落伞悬挂“穿”好了保护衣的鸡蛋,这个“怪”装置挑战学校的最高楼层(4楼),也取得了成功。还有小组带来的材料非常简单,看起来好像无获胜的可能经过他们的一阵忙活,也能从挑战中轻巧取胜。仔细一看,这些别具匠心的孩子竟然在大塑料袋吹成的气球里,还装上了几个塑料袋吹成的小气球。范家豪、刘略从神舟六号得到启示,设计的鸡蛋保护器装置,从十几层楼的高空落下,也毫无损坏。孩子们的设计各有不同,但无论什么样式,都是以延长鸡蛋与地面的相互碰撞的持续时间,或者降低降低鸡蛋下落撞击地面的瞬时速度为目的,这个活动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在实践反思中成长。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还吸引了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在五年级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没有认识到“我让鸡蛋撞地球”的实践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也没有充分认识开展这个活动的意义,对这个活动兴致不高,这种情绪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点影响。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只有发展了教师,才有发展了的学生。今后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理论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指导技能。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但在活动进行中有的小组出现一、二位同学全权负责,其他同学袖手旁观的现象,学生的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

这次活动还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过程本质上是教学研究过程。在指导“我让鸡蛋撞地球”这个活动时,我能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优化教学过程,这节课在5(1)班教学时课堂焕发出了务实、自然、鲜活、精彩的本色魅力。如果我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能及时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改进教法,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研究过程中,通过自我诊断、自我管理,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教师的教学能力就会稳步提高。

 

第二篇:鸡蛋撞地球

古代人常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自不量力。可见,鸡蛋是极易碎的,轻轻一磕就碎了。如果说鸡蛋能从十几米高的地方落下而安然无恙,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科学有时能将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神话吧。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从十几米的高空落下是一个什么概念。不难算出,若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将达到十多米每秒。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明白这么快的速度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我打一个比方。这就好比一辆时速达40km/h的汽车突然撞到了墙上,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不要说是鸡蛋,就是一块石头,恐怕也要粉身碎骨。 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是否就不可办到呢?不是的,科学的魅力正在于此。只要我们依据正确的科学道理,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再经过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不断改进,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今天,第四届科技节的“高空坠蛋”比赛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发挥的机会。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来创造这个奇迹! 比赛规则: 将一个采取了一定保护措施的鸡蛋从五楼阳台上扔下,使其自由下落。在鸡蛋不破的前提下,整个装置重量(不包括鸡蛋)越小,落地点距指规定的地点越近,其比赛成绩就越靠前。 一、科学道理: (一)、理论依据: 1、动量定理表达式:Ft =△p 其中△p指的是动量的变化,F指的是冲力的大小,t指的是力的作用时间。 由于鸡蛋在下落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p一定,鸡蛋所受的力F与力的作用时间t成反比,即t越大,F就越小,作用在鸡蛋上的力就越小。这样,鸡蛋就不容易碎了。 2、由空中垂直下落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与空气的密度ρ、物体的有效横截面积S、下落的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阻力的大小可表示为f=CρSv2,其中C为阻力系数,一般在0.2~0.5之间,ρ=1.2kg/m3,物体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将达匀速,这称为终极速率。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日常现象: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受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 当阻力增加到与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时,二力平衡,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凭借着降落伞较大的横截面积取得较大的空气阻力,得以比较缓慢地降落。这些都是这个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明白了这以后,就不会认为装置的加速度是9.8m/s2了。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在“高空坠蛋”整个装置落地的一瞬间,装置静止,然而鸡蛋由于惯性,还会继续运动,造成与装置挤压、碰撞,容易损坏。如何将鸡蛋由于具有惯性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解决

。 (二)、规则分析: 有了理论指导,就可以分析比赛规则了。目的是在不违反比赛规则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和应当解决的问题,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由于比赛规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鸡蛋不破,鸡蛋一旦破了,便会被淘汰,一切努力也就白费了。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鸡蛋不破,然后再考虑如何使装置重量尽可能小,使装置稳定性尽可能高。保证鸡蛋不破就要加强保护措施;重量尽可能小就要选用密度小的材料,能省就省;稳定性尽可能高,一是要投得准,二是装置受大气影响尽可能小。 二、方案设计: 在前面理论依据的支持下,又认真分析了比赛规则,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在可以制定可行性方案了。 结合在同学们中的调查和全国各地举行过类似比赛的方案来看,比较常见的、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降落伞型: 降落伞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降落伞,增大空气阻力,以使鸡蛋连同整个装置平稳落地。 这种方案最容易想到,因为跳伞、宇宙飞船减速,都运用了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安全性极高,使整个装置达到较小的速度即可匀速下落。装置的重量也不会很重。唯一的缺点就是:受大气扰动影响太厉害,会使实验装置飘忽不定,准确性较差,往往不能落到指定位置,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2、外包装型: 外包装型,就是用较多的减震材料将鸡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比如泡沫、棉花、各种填充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缓冲作用,达到保护鸡蛋的目的。 这种方案也较容易想到。平常生活中用各种填充材料保护贵重用品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见到过。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案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很小,所以准确性较高。由于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极小的,所以可将整个装置的重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装置是自由下落状态,到达地面时的速度较大,因而对装置的坚固度和缓冲效果要求较高,安全性稍差一点。 3、不倒翁型: 不倒翁型,就是使整个装置像不倒翁一样,把重心尽可能降低,使得装置下落时能保持稳定状态,确保始终让一个面着地。那么保护工作只需要在这一个面做好就行了,从而节省了材料。 这种方案充分考虑到了上一种方案可能出现在空中翻滚现象,经过改进形成的。其可靠性远远高于第一种方案,材料更节省,准确性更高。美中不足的就是为了确保装置的重心降低,势必要在底部放上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这就大大加重整个装置,将影响比赛成绩。 4、多面体型: 多面体型,就是把整个装置制作成一个多面体,将鸡蛋用结实

的绳子固定在多面体的中央,使整个鸡蛋悬空。装置落地后,不论哪个面着地,鸡蛋都不会着地,鸡蛋就完好无损了。 这种方案无需额外的材料,只需要制作多面体的骨架和几根线即可,用料极其节省,因而重量会大大降低。因受空气阻力较小,所以稳定性较好。但这种方案也有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多面体不易扎制,结实程度不高,落地后可能会散架,鸡蛋也就岌岌可危了。 5、双气球型: 双气球型,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气球中,充入一定量空气,在外面再套一个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这样两层气球之间就会形成一个气垫,会使鸡蛋免受地面的冲击。 这种方案所用材料应该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的,重量只是两个气球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种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两层气球之间有一块是紧密接触的,没有气垫的保护,如果此面着地,一切都完了。另外,由于重量太轻,受空气扰动影响,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好。 6、螺旋桨型: 螺旋桨型,就是在整个装置上方安置一个螺旋桨,靠流动的空气推动或遥控,使螺旋桨旋转起来,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确度。这极像直升飞机的飞行原理。 这种方案因螺旋桨的转动而减小了装置下落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如果是遥控,准确性也会很高。问题是如何保证螺旋桨始终朝上,螺旋桨一旦不朝上,准确性将无从谈起。如何保证螺旋桨平稳旋转也是一个问题。 7、滑翔机型: 滑翔机型,顾名思义,就是将鸡蛋悬挂在滑翔机下方,整个装置就会在空气中滑翔,最后会平稳地降落。 这种方案准确性极差,降落地点不确定。如果不限制落地点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好方案,安全性较高。在这种比赛规则下,不提倡这种方法。 8、盐水型: 盐水型,就是配一个密度很大的氯化钠溶液,让鸡蛋漂浮在上面,落地后盐水就充当了缓冲材料,保证鸡蛋不破。 这种方案新颖独特,用盐水作缓冲,安全性较高,受到空气阻力影响很小,准确性较高。但装置不易控制,如果装置在空中翻滚,盐水洒出,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因此,一定要保证装置重心要稳,并且尽可能降低。这种装置的重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盐水的密度要比泡沫大得多。 9、吸管组型: 吸管组型,用几根吸管绑在一起做成吸管组,将几组吸管组搭成金字塔形,将鸡蛋夹在中间,用胶条固定。吸管由于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这种方案材料来源广泛,重量轻,体积小,因而准确性较好。至于安全性嘛,可能要差一点,吸管的缓冲作用毕竟有限。 10、综合型: 综合型,就是将几种保护措施结合起来使用,造出的

装置也是五花八门。 综合型装置的安全性肯定会大大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准确性很难说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装置的总重量大大增加,可能会影响比赛成绩。 … … 上面大体介绍了十种方案。其实还有很多方案,就不一一列举了。不难看出,这十种方案各有利弊,很难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而且,各种方案的偶然性较大。以上仅是从理论层面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实际操作中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三、实践检验: (一)、外界影响分析: 受当时天气状况、场地情况、装置制作情况、鸡蛋的大小和形状等,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1、天气状况的影响: 天气状况对这种比赛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主要影响是风力的大小。理想的天气状况应该是几乎没有风,这样才能保证一些需要借助空气阻力来减速的装置能够平稳降落。如果风太大,那么降落伞型、螺旋桨型、双气球型等类型的实验装置就会在风中摇摆不定,准确性会很差,安全性也会大大降低。 2、场地情况的影响: 场地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比赛成绩。这里的场地场地主要是指装置落地的场地。理想的场地应该平坦、松软,这样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遗憾的是这次比赛场地是大理石地面,平坦尚还可以,但是坚硬无比,这无疑是对装置的一次严酷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装置一定要结实,缓冲效果要好。 3、装置制作情况的影响: 装置制作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试验时试验成功并不代表着在正式比赛中会成功。因为试验时整个装置从十几米高的地方落下,会造成装置整体或局部的损坏,如果再用试验过的装置去比赛,这些损坏造成的影响便会显现出来。会让认为安全可靠的装置出现意外情况。如果再制作一个新的装置,即使原理跟试验时的装置一模一样也无法保证制作得和试验时的装置没有差别,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细小的差别上。 4、鸡蛋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也许你会问:鸡蛋的大小和形状还对试验效果有影响吗?回答是肯定的。经请教物理老师宋老师后得知:鸡蛋越小越不容易破。对此你可能会不理解,其实我也不明白。宋老师给了一个恰当的事例:将大小不等的一筐鸡蛋晃几晃,你会发现:大的鸡蛋先破,小的鸡蛋后破。由此可以得知:小的鸡蛋更结实一点。如果拿两个蛋壳厚薄不同不一样的鸡蛋相碰,一定是蛋壳薄的鸡蛋先破。由此可以得知:蛋壳厚的鸡蛋更结实一点。另外,形状规则的鸡蛋由于受力均匀,会比不规则的鸡蛋结实。因此,所用鸡蛋太长、太圆、太扁或

鼓出一块、凹下一块都不行。 如果比赛规则允许自带鸡蛋的话,一定要注意以上内容。如果不让自带鸡蛋,只好听天由命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比赛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都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对于前两种影响,对每一个参赛者都是公平的。条件好对大家都好,条件不好对大家都不好。对于后两种影响,要求我们一定要细心,力求将装置调试得完美无缺,比赛时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二)、临场窍门: 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就只等着实地检验自己的装置了。 正式比赛也并不意味着结局已定。经分析,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窍门的。 首先,一定要将自己的装置对准投掷点。如果没有对准投掷点,装置落地时还有什么准确度可言?对准投掷点,可以先向下扔一个小石子,看小石子落地点与起落点的关系,再根据这个确定自己装置的起落点。可以反复试验几次,以找到最好的起落点。 再次,对于要求稳定下落的装置,一定要调整好落地面朝下,确保重心稳定,装置的这种姿态一定要求重心最低,才会避免装置在空中翻滚、摇摆、抖动。如果重心不够低,可临时在装置底面捆绑一个重物。但这样会使装置重量大大增加,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最后,尽量将装置置于所允许高度的最低点,这样下落高度就会降低,装置落地时的速度就会降低,增加了安全性。 四、最佳方案: 在充分考虑了各中方案的利弊和外界环境对装置影响的大小之后,我们选取了一个最佳方案,即外包装型。选取它的理由如下: 1、外包装型装置选用材料密度小,重量轻,能够以较少的材料,较轻的重量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2、稳定性高。因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小,可以沿着一条近似竖直向下的轨迹下落,如果起落点选得准,落地点也会很准。 3、排除了装置在空中翻滚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鸡蛋周围各个方向的保护程度都是一样的,因此,装置哪一个面先着地,都会受到缓冲材料的保护。即使装置在空中翻滚,也不会对装置的安全性产生太大影响。 4、材料来源广泛。因为所选材料是泡沫、棉花等常见材料,因而便于寻找,装置的造价也不会太高。 5、成功几率高。只要保护材料足够厚,保护效果足够好就可以了。无须进行各种调试,使装置状态最佳。在下落过程中无须手动干预,就不会因人们可能的失误而对比赛产生影响了。 因而,“外包装型”方案应该是最好的。最好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这种方案也有缺点,那就是落地后可能会反弹,影响了准确性。 解决的方法就是在装置外包一层弹性较小的材料,使得装置落地后不会弹起。另外

,在装置外面贴双面胶也是一个好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