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一课,主要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虽然不是很长,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还是很多的。比如:学生必须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读写本课的相关词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真正体会黄山奇松的奇特以及体会作者描写黄山奇松的表现手法等。 虽然在上课之前我也做了不少准备,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心里就有点紧张,所以这次讲课既有优点也有许多的不足。亮点方面主要是:导入生动有趣,过度自然,整堂课思路清晰,抓住了黄山奇松的特点引导学生步步紧扣的学习,课文的表现手法也讲解得有条理。但在此同时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及个方面:

(一)课堂回答问题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

(二)与学生交流不多,让学生集体讨论、交流汇报等做得还不到味。

(三)在讲解课文时没有范读,学生阅读的时间也不够。

(四)课文讲解结束时我只带领学生归纳总结黄山奇松的特点,而忘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应该更深入地引导他们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次讲课虽然不太成功,但通过这次的锻炼,让我觉得以后更有勇气站上讲台了;加上全校老师对我的关心,课后对我所提的教学中有益的教学意见及建议,真是让我受益非浅,从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与教学经验等。对他们的谆谆教诲及不吝赐教我表示由衷感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看、多听、多问、多学,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做到取长补短,为以后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第二篇:《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串,诵读由词串组成的韵文,并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领会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导入:我们曾经领略过庐山的云雾,感受它瞬息万变的特点;也曾经欣赏 过吉林的雾凇,感受它千姿百态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板书课题:黄山)。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继续板书课题:奇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课——黄山奇松,我们先来把课题读一遍。

解题: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异、奇怪、神奇??)

再读题:让我们带着那份心中的好奇与向往再读一读课题吧!

二、 初读课文,感知奇松。

(一)激趣初读:

黄山的松树“奇”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检查读书:

同学们,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指名读每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请班里读书读的最好的同学读)。 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三、 再读课文,品读韵文。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黄山的松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师也从文中找到了一些形容黄山松树的词语,串联成了一篇韵文。

【出示词串】: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

潇洒挺秀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先指名读(1名学生):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把这篇韵文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好,他有没有什么地方读错。(相机正音)

再齐读:我们一起来把这篇韵文齐读一遍,读的时候呀要注意一下节奏!

(二)合作学习,朗读三大名松:(第二自然段)

1、过渡:黄山的松树很多,但来到黄山,最值得欣赏的是黄山的三大名松,它们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这三大名松分别是怎样的姿态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三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出示自学要求:

【第三、第四、第五组词】 出示【自学要求】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词串;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2、把词语送入文中,读通课文;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3、想象松树的姿态,美读课文。

2、交流词语,读好词串:

郁郁苍苍:形容迎客松苍翠茂盛。(这棵迎客松长得多绿、多茂盛啊!) 绿色巨人:形容陪客松十分苍翠挺拔、充满生机。

姿态优美:形容迎客松的形态很美。

枝干遒劲:形容迎客松的枝干雄健有力。

姿态独特:形容送客松的形态非常特别,与众不同。

枝干蟠曲:形容送客松的枝干曲折环绕。

3、交流语段,读好课文:随机出示【三大名松的图片和语段】

同学们,你喜欢三大名松中的哪一种松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教你一个妙招:边读边想象名松的形态和特点,要做到“形存于胸,情融于文”,那就一定能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师评朗读“迎客松”语段:(指2名学生读)

①呀!迎客松还会把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奇特啊!谁再来试试?

②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啊,难怪会吸引那么多中外游客前往黄山旅游。 回归:迎客松的姿态多么——优美,枝干多么——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斜伸出来欢迎宾客的手臂不得不让我们由衷地赞叹:黄山“迎客松”的姿态真——奇呀!

师评朗读“陪客松”语段:(指2—3名学生读)

①老师听出了这棵陪客松长得十分翠绿、充满生机。

②你读到的这棵陪客松又是那么高大,像巨人一样。

③你感受到的这棵陪客松又是那么好客。

回归: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黄山“陪客松”的姿态也真——奇呀!因为它像“绿色的巨人”,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是那么好客!

师评朗读“送客松”语段:(指2—3名学生读)

①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想到了我们告别亲人或朋友时伸长手臂,互诉再见的感人情景。

②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向游人道别时的依依不舍。

回归:送客松的姿态多么——独特,枝干多么——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还会向山下的游人伸出——长长的“手臂”,还会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黄山“送客松”的姿态也真——奇呀!

4、小结写作方法:

这们美的一段话,如果在段首或段尾加上简短的一两句总括性语言,层次就更清楚了,这种写法就是“总——分”或“分——总”。文中对三大名松的描写在段首就加了两句总起句,这段话就更具体了。“先总后分”这也是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5、最后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三大名松的样子。

(二)精读首段,感悟情有独钟:(第一自然段)

过渡:黄山的奇松不仅姿态奇特,它们生长的环境也十分独特。它们都生长在哪些地方?

1、理解【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

【观赏生长在特殊环境中的迎客松图片】

看,这就是生长在黄山山顶上、陡崖边的黄山松【山顶陡崖】!

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黄山松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 教师补充资料:

山顶:黄山有三大主峰,其中莲花峰是三大主峰之一,它的海拔大约有1873米,而黄山松就长在这峰顶,高不高?

陡崖:再看这陡崖,非常陡峭,看似笔直,而黄山松就扎根在那样的陡崖上,险不险?

理解【饱经风霜】:这样经历着长期的艰难困苦就是饱经风霜。

2、谁来读好这一组词【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指名读,再齐读。

3、理解【潇洒挺秀 情有独钟】:

理解【处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黄山只长了一棵、两棵松树吧?(不是,处处都是,长了无数棵。)

理解【潇洒 挺秀】:那它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定都是些枯枝败叶吧!(不是,它们棵棵长得潇洒、挺秀。)

理解【情有独钟】:“潇洒”、“挺秀”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在这儿却用来形容黄山的松树,形容它长得像人一样风姿洒脱,挺拔秀丽,而且,还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难怪会称它们为——黄山奇松了!也难怪人们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板书:情有独钟)

4、谁来读好这一组词【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指名读,再齐读。

5、那,谁来连起来读一读这两组词呢?(指2名学生读)

师评:你读出了对黄山奇松特别的偏爱!(深情地读)

你读出了对黄山奇松崇高的敬佩!(同情地读)

齐读:我们一起来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本】

读到这儿,让我们五(6)班的同学来读好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应该没问题吧!

(三)引读末段,升华情感:(第三自然段)

1、引读:黄山松的姿态不止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种,还有许多许多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它们或——??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2、升华情感:黄山松生长环境如此奇特,姿态如此神奇,难怪人们对黄山“四绝”中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特别偏爱,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感情专一,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崇高的敬佩,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

3、品读【第六组词】:让我们一起来怀着对黄山奇松的偏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读好这一组词: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四)美读韵文:【出示词串】

学到这儿,我们已经把刚才由文中的词语组成的一篇韵文学完了,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诵水平呢?在朗诵前,老师要求你朗诵出美的韵律和美的意境。(指2名学生朗诵,还可配乐朗诵,教师示范朗诵等)

最后我们一起来配上优美的古筝曲朗诵这篇韵文。

四、美读课文,整体回归:(机动环节)【配乐】

这黄山的三大名松姿态不一,各有千秋,但每一棵松都是那么姿态奇特,每一棵松都是那么热情好客,每一棵松都在绘画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我们一起来拿起书,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交代后续:

今天,老师和五(6)班同学一起领略了我国的又一处奇丽风光:黄山奇松,初步感受了黄山松的奇美。下一节课,你们语文老师将会继续和你们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还会指导你们运用“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收集黄山其它“三绝”(怪石、云海、温泉)的资料,了解它们“奇”在哪 里?

七、板书设计:

迎客松

16 黄山奇松 陪客松 情有独钟

送客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