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原电池

教学反思——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标准我预先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概念。2.掌握铜锌原电池的原理。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由化学反应伴随着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引出本节课研究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课题。2.多媒体演示书本的实验1、2、3、4,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总结实验现象。3.学生回答实验1、2锌片产生气泡而铜片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提问实验3、4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4.根据实验3中锌片溶解引导学生得出锌片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 ═Zn2+,根据铜片上的气泡推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H++2e- ═H2↑。5.从铜片四周的

H+要得到电子,电子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出发,分析铜锌原电池的原理。6.引出原电池的概念,电池正负极的定义,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以及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7.展示几个装置,引导学生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并加以归纳:①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④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8.分析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9.课堂小结。

在高一三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1.在讲解原电池原理的时候,有些学生反应不过来,需要反复重复。可能的原因是原电池这块内容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些忘记了。2.做原电池的习题时,学生还是不大会做,比如说,电流从A流向B,判断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谁?被还原的是谁?学生就解起来有点困难。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忘记或者是原来就学得不好,还有可能是这类题目本身抽象而且绕,题型多变。

由于发现这些问题,所以我将我的教学设计作如下调整:1.在分析实验1发生的化学反应时,可以让学生写出锌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并且让学生画出双线桥。再在学生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比如被氧化的是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谁?失去电子的是谁?得电子的又是谁?或者可以提到这个反应锌失去两个电子而氢离子得到两个电子,所以实际上是锌的两个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这样讲解了之后,对于后面原电池的原理分析,有一个很好

的铺垫,有利于学生自己得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第二个问题,虽然原电池题型多变,但是其实知识点就这么几个,只要将这几个知识点讲解清楚,可以将这些知识点都归纳总结出来,以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就可以掌握了。

调整之后,在高一四班实践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第二篇:原电池的原理教学反思

原电池的原理”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进行铜—锌原电池的演示实验,播放动画演示电子流动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不继续组织学生马上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为了更好的理解,增加演示实验(如下表),按照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变化电极材料和烧杯里的物质,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填表:

[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师]一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边有序地做着实验。

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顺利的得出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从练习来看,学生似乎掌握得很好。

[问题发现]

课下,有学生问:停电时,能用课堂上的原电池供电吗?电动车里的电池的正负极及电解液是什么?手机电池又如何呢?我深受感动,过去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不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论知识。而且理论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要为实际生活服务。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究,形成一种能力。

[反思]

    既然,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很多,且学生有这么高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方面都有很好的资源连接,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最好的老师,再次进行探究教学呢?

   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更好地引领学生?--学生实验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映,进行原电池实验。

提供以下材料:电极有铁、铜、锌、石墨;溶液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还有塑料绳、电线、电流计。学生从中挑选材料设计出原电池。

学生先分组讨论,拟订实验方案,然后利用实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加以有效地引导、启发。

学生实验完毕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情况,小组间互相交流,从而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最后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课后札记]

实验室里,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相当活跃,最后提出的问题大大出乎意料:在实验中把导线连接的铜片与锌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书本上说只有铜片上有气泡,可实验中明明锌片上也有气泡?铜—锌原电池的装置改成铜—银原电池(电解质仍为稀硫酸),现象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适当用课件辅助解决上述问题,并指导学生去查有关的资料。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又诱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最后又以问题结束,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以问题为主链的课堂探究学习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