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

《风的形成》的实验教学

一、《风的形成》的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风的形成》实验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推测螺旋圈转动的原因并做出解释。

3. 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理解并归纳风的成因。

4. 利用所学的热传递(对流)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教学重、难点: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蜡烛、火柴、细线、风的形成演示箱(纸风箱)、蚊香、湿毛巾。

2.投影:风向示意图(校园国旗随风飘)。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有的美不胜收,让人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比如:(出示课件演示)学校周一升国旗随风飘动的情景,给人以美的感觉。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提出来。

2、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内容,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实验提示:① 剪一个纸螺旋圈,圈中间系住一根线;② 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③ 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④ 移走蜡烛,过一会儿再放回原处,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⑵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根据观察,在小组内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⑶ 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这个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⑷ 谈话:我们想想:冬天门缝下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应如何解释?(房内温度高,室内热空气上升,外边的冷空气过来补充。)

⑸ 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同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过去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事例。)

3、深入探索、建构认知

⑴ 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纸风箱是怎样的。

⑵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教材上的实验提示。(学生自读理解提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强调的三点:

① 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点燃和不点燃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 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

③ 纸风箱易燃烧,实验中要小心。)

⑶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学生在小组之内可以用图画、文字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

⑷ 小组代表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

师生梳理,重点弄明白下面两个问题:

① 实验中蚊香的烟流动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② 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有风?

⑸ 学生在汇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做出小结。

(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能用草图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

3、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板书设计: 风的形成

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过来补充

二、《风的形成》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风的形成》为苏教版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指导学生了解风的形成过程。我采用“一个中心,两条线”的引导教学法。教学一开始,切近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风的探索欲望,形成对科学的兴趣。为使学生学的愉快、学的有趣,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设计纸螺旋圈动起来的实验,并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参与进来;活动二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做风的形成模拟对比实验,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进行交流,在共享性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共同构建知识。最后设计了一个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风的形成》实验的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来安排设计的。本节课教学结束后,我经过认真反思,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导入自然有趣。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对新课的学习,提炼学生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其次,课堂快乐,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从课堂的引入到实验,再到课堂结束,整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的快乐,学的有趣,应该是素质教育提倡的,也是科学课堂要达到的境界。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验指导中,我仅说明了实验材料、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实验步骤等,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因为探究实验的目的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认同的结果,而是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体验。

再次,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交流和总结。

课堂上从学生角度出发,不忽视学生的个性,利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不管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还是系统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出一份力。

尽管这样,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做风的形成实验时,我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感受探索科学知识的乐趣。但由于实验准备不够细致,在风箱内点燃蜡烛,学生观察香烟的流动方向时,有的小组实验现象不明显。这主要是教具的原因,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这一环节我还是要改进,努力做到全面、深入、细致。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取长补短,汲取好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第二篇:《风的形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目标: 联合关中心小学 张爱芝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推测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目标:

愿意利用所学的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探究风的成因。

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蜡烛、火柴、细线、风的形成演示箱(纸风箱)、蚊香、湿毛巾、实验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吗?。(学生回答,借此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当时是冬天,把教室门打开一条缝,将两条纸片分别站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学生回答)

3、小结: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现象可以引我们想这么多,我觉得如果弄明白风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你自己可能就会解决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切入课题)

二、师生科学探究活动。

(一)首先进行活动一:观察上升的空气

1、下面我么来做一个有关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学生先了解教材提示,教师出示实验提示:①剪一个纸螺旋圈,圈中间系住一根线;②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③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儿再放回原处,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根据观察小组内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3、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这个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4、谈话: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

5、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等。(学生多种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纸螺旋圈动起来的实验,主要是使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参与进来,认识到以上物体的运动是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缘故。

(二)接下来进行活动二:风的形成

1、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纸风箱是怎样的。

2、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教材上的实验提示。(学生自读理解提示)教师强调三点:

①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和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②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

③纸风箱易燃烧,实验中要小心。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期间学生小组之内可以用图画、文字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

4、学生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师生梳理,重点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a.实验中蚊香的烟流动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b.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有风?

5、(学生在汇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风的成因的结论。

以上两活动的设计都是按照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来安排设计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三大手段。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小学科学学习的特点,我这样安排设计了学习活动。另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这也正好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理念。

三、本课小结

谈话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学生一块说)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四、拓展延伸

1、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能用草图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小组讨论,部分学生谈一谈)

2、查阅有关资料,认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3、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20xx年10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