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军神》doc

14.军神

关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10个:诊 剂 怔 涔 攥 崭 衷 勉 赫 承;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感受刘伯承作为军人那钢铁般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

1.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 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这句话的意思,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三.教学难点

1.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准备

1.老师:词语若干,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14课——《“军神”》,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进行质疑

3.出示句子,介绍背景

(1) 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

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2) 了解课题中引号的作用:

a 引用沃克医生的话,所以“军神”上加双引号。

b 因为借用这个词语赞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具有特殊的含义。

(3) 了解句中的“他”指刘伯承元帅,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4) 学习生字“承”。

4.指导读好课题

(1)指名读题,师评(强调读出夸奖的语气)。

(2)齐读

说明:

1

课文导入从质疑入手,学生一定会对课题中的双引号感兴趣,这时通过句子学习使学生明白因为一方面引用了沃克医生的话,另一方面借用这个词语赞扬了刘伯承元帅,具有特殊含义,所以课题军神加上了双引号。另外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刘伯承是隐瞒自己的身份秘密到重庆接受手术的。这也为课文中刘伯承的话语简短打下了伏笔。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

2.分析字型,重点“攥”的右边部分。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3.开火车每人读几句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及时正音。

4.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找到相应的词组,归纳“手术台上,手术做完了”。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再读句子,提出问题;

(1)读句子——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2)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

2.学习课文1~5节;

(1)小组读,讨论刘伯承在手术前是怎样表现出他不同寻常的坚强的?

(2)交流归纳,重点学第三节中刘伯承平静地说:“先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3)学生查查字典,说说什么是“麻醉剂”?它有什么作用?

(4)补充资料:眼部是人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别敏感。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说说当眼里进沙子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觉?(与文中的刘伯承坚持不用麻药,任凭医生一刀一刀割去烂肉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对比。)

(5)思考:他为什么坚决不肯用麻药?仅仅是为自己考虑吗?(结合老师介绍的刘伯承的资料说一说)

(6)指导朗读,体会刘伯承的坚强,从而对他产生敬佩的心情。

说明:

课堂教学中的资料补充必须适当、适切,应避免脱离文本,盲目补充的现象。在理解“不用麻醉药意味着什么?刘伯承为什么坚持不肯用麻醉”时,我根据学生对麻醉药的了解很少,对刘伯承也比较陌生的情况,补充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麻醉药的作用、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刘伯承所处的位置,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体悟人物的品质。

2

3.学习课文6~7节;

(1)小组学习,讨论刘伯承在手术时是怎样表现出他不同寻常的坚强的?并有感情的读读。

(2)重点抓第7节中刘伯承的表现:“紧紧攥住、青筋暴起、崭新的垫单被抓破” 这些动词说明疼痛的程度很深,可以说是难以忍受,而他仍一声不吭。

(3)交流朗读,点评。

4.学习课文8~14节

(1)指名分角色读,讨论哪个地方最能体现出刘伯承不同寻常的坚强的?

(2)重点抓“七十二刀”;

“七十二”这个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割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学生可以再次联系第7节中刘伯承手术中的具体表现,再次体会无麻药手术的漫长、痛苦。

(3)引读这些句子。

(4)指导读好沃克夸奖刘伯承的句子。理解“军神”。

说明:

这里的学习主要是抓住描写刘伯承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展开的,这些句子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教学时要把这些句子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学生对这些语句的品、读,教师的引,使学生能联系前后内容,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悟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5.学习沃克医生的话

(1)自己读课文,划出沃克医生在手术前后的不同表现。

(2)交流,引读

(3)讨论:从沃克医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归纳:反映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更多的是对沃克医生的描写。抓住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来理解课文内容。先要求学生找出流露沃克医生情感的词句,理清情感变化的脉络,并找到相应的原因。得知拒用麻醉剂,他很恼火(“眉毛扬了起来”、“教训的口吻”);听了理由,他很惊讶(“怔住了”);做着手术产生好感,他开始关心(“‘可以哼叫”’);进而钦佩(“由衷地说”);得知刘伯承清晰地记得手术的刀数,并且经历了这么多的折磨,他惊叹起来(“吓了一跳”、“惊呆了”、“失声嚷道”)。他先贬后褒,“恼火—惊讶—关心—钦佩—惊叹”,这些情感变化源自于对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感动。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讲讲故事

1.师生配合分角色读读课文,再次理清故事内容。

2.按照顺序,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3.各自准备,全班交流,点评。

说明:

3

在对重点句子的品读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复述

板书:

14 “军神”——刘伯承元帅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拒绝使用麻醉剂 一声不哼 脸色苍白 平静回答 攥住、青筋暴起 数刀数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沃克医生做手术为明线,用较多的笔墨描述他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变化。主人公是刘伯承,却只用寥寥数语描写了他不亢不卑、简短到了极点的语言和忍受巨大疼痛时的表现。课文以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生字新词的教学应该抓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这篇课文中“攥”这个字无论读音还是字型都是重点,因此在字词教学中我就重点教这个字。

在阅读方面,学生通过预习大都能把课文读通顺,大致做到不加字漏字。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比较表面的,因此谈不上读得有感情,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分析,使学生敬佩刘伯承元帅的钢铁般的意志,从而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课文。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10个:诊 剂 怔 涔 攥 崭 衷 勉 赫 承;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

并会正确使用。

本课的生字较多,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已经能够自主识字了,因此教学中我用了一点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抓住重点字。其他的字一带而过,这样做既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4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读是这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开火车每人读几句,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合作读,学生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引读,理清变化的过程,找出变化的原因。感情朗读,学生感受刘伯承在动手术过程中,为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拒绝使用麻醉,从而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忍受痛苦的的坚强品质。 学生只有在读中,充分的与文本接触,设身处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同身受,才能进入教学中特定的情境。

复述课文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会在复述课文时把课文又读了一遍。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复述是用自己的话来讲课文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但不是照搬全抄。复述练习训练到这篇课文,可以将段落的复述扩展到全文的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对关键词语的点拨。比如,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抓住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时的动作;抓住人物的语言;抓住刘伯承的神态等。总之,给了学生一定的指导,再要求他们从整体入手,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进行复述,学生就不会茫然。

3.感受刘伯承作为军人那钢铁般的意志。

《军神》这篇课文叙事清晰,生动感人:手术之前,不用麻醉药的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令外国医生惊叹,赞赏。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和沃克医生和作者一起强烈感受着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并产生了由衷的深深敬意!由于文字朴实凝练,敬仰之情并未处处显山露水,所以反复朗读回味之后,这种敬意更真切更深刻!

四、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的体会与感受而设计的。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两条线索而展开:

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

新课标对于阅读要求较为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脱离课文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阅读过程的逐渐深入而产生的愈来愈明晰的体验,它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把“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对于鼓励学生个性阅读、自主体验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是向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大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交流感受,交流是使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悟,在畅谈着自己读书的体会。

第二条线索: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阅读课文时,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与他直接面对的沃克医生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使文中人物成为我们的对话者,与 5

我们一同感受着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研究沃克的感受,就是在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此过程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此外,关于详略的处理,关于对课文中两个重点部分的深入理解,关于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结合,都是在此设计意图指导下而进行,其主旨也是为了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课后反思

一、让学生“善问”,促进自主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收集展示问题,引导共同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主线。本课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的神态变化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中心。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军神》一课中刘在手术中的表现一段描写细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着重刻画了刘伯承的什么?当学生知道是动作、神态时,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畅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忍受巨痛所表现出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三、从读到写,重在学会表达

教学中,力求巧妙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如,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这是为什么?这一提问使学生注意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是因刘伯承而引起的:伤势严重仍无比镇定,令沃克十分惊疑;拒绝使用麻醉剂使经验丰富的沃克双手颤抖、不忍心动手术;手术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着巨痛并清醒地数出医生割了多少刀,这令沃克大加赞赏。课文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眼光去看刘伯承的表现,更能体现他坚强的意志。这一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今后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学会了表达。

关于训练材料

一、给带点的字标上拼音:

诊所( ) 怔住( ) 攥住( ) 崭新( ) ....

汗涔涔( ) 赫赫有名( ) 勉强( ) ......

二、照样子改句子:

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6

天空中,鸟儿在自由地飞翔。

1. 年轻人在德国人开的诊所里做眼科手术。

2. 海龟在海滩上做游戏。

3. 全校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

三、阅读:

《黄山》

走近黄山,就可以看见许多珍贵的树木花草。最受人赞叹的是黄山的松树,它是那样的刚毅、挺拔、苍劲有力!松树的形态却各不相同,有躺着的,有仰着的,还有屈着的??千姿百态,柔美动人。这里的鸟儿可多啦!黄眉鸟、绿豆鸟、相思鸟??有100多种。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听见鸟儿的歌声。黄山真是一座绿色的宝库,鸟儿的乐园。

1.写近义词:

赞叹——( ) 珍贵——( ) 柔美——(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真实,跟假相反;b.确实,的确;c.清楚,显明;

(1)黄山真是一座绿色的宝库。( )

(2)这件事千真万确。 ( )

(3)他对人很真诚。 ( )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走近黄山”和“走进黄山”的意思是一样的。 ( )

(2)“黄山真是一座绿色的宝库”意思是:黄山确实是一座绿色的仓库。( )

(3)“鸟儿的乐园”意思是:鸟儿愉快生活的地方。 ( )

(4)松树是黄山许多珍贵的树木花草之一。 ( )

4.填空:

(1)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

(2)从文中 这句话看出“黄山真是一座绿色的宝库;”从 这句话看出黄山是“鸟儿的乐园”。

(3)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省去了 ;第二个省略号省去了 。

案 例

7

??

生:我还想知道为什么刘伯承一直在数沃克先生的刀数?

生:他数刀数是想把病痛甩到一边。

生:我想他大概是用记着刀数而忘记疼痛。

师:沃克先生说刘伯承是——

生:军神。

师:“军神”“神”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的说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人。

生:我觉的沃克医生想说他说他特别勇敢坚强。

师:就像什么?

生:沃克医生表扬他特别坚强什么也不怕。

生:刘伯承坚强的毅力像钢板一样。

生:说刘伯承很了不起。

师:一般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不能。

师:那么一般的军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不能。

师:只有什么才能做到?

生:神。

师:所以说他要说刘伯承是什么呀?

生:军神。军中的神。

师:实际上说刘伯承是对刘伯承的什么呀?

生:称赞。

??

《“军神”》这篇课文学生最难理解的其实是“军神”这两字的意思,课文中通过介绍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的疼痛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这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而刘伯承做到了,所以称之为“军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这一点是有一定困难的。课文通过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直接体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通过对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间接体现了他对这位元帅的敬佩,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挖掘、去体会。在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强调学生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体会,就可以达到目的。在这深入深切的体会中学生才能感受刘伯承元帅那钢铁般的意志,不愧为军中之“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