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案例

地理教研案例-----同课异构

一、简要说明

本学期我们地理学科成功地开展了区、片级两次同课异构活动。采用的是非 专业教师(孙向英、张翠雷)和非专业新任教师(赵涵、卜俊蕊)做课,课题分别是“西双版纳”“巴西”都属于分区地理内容。学科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在活动的准备、开展过程中,得到了长春中学、41中学、23中学、15中学和会元等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得宜于学校改革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对教师各种水平的促进,不仅做课教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骨干教师、听评课教师都有收获,同时我们学科还把“同课异构”活动做为一个论坛的主题,在网上延续研讨和交流,具有多种研讨和研究价值,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做出了良好的、正确的导向。

二、叙述、分析和评价

1.共同目标导向

宏观上以2011新课标为导向,中观上以旧的课程标准为目标,微观上以教材为依据,正确、科学、恰当地确定课时目标。

2.同课异构具有良好的研究和研讨价值

两位教师同上一课,目标相同,各自准备互不相通,自然会有不同的思路,在教师自然设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炼不同的特点;如,“西双版纳”张翠雷的设计是以“特殊”为主线,孙向英的是以“美”字为主线,

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听课教师明确好差之分,知道有效和高效的区别。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等,开拓了教师的思路、启迪教师的智慧,有利于教师的创新。

3.突出了区域地理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区域地理为主”,这四节课正好都是区域地理课。搓板 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给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突出两方面的联系---区域内外联系,也就是内突出差异---是地理要素间和地理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外是区域间的综合性。教师在目标的设定上和教学过程中都比较突出,如“西双版纳”突出的是区域的差异,“巴西”是突出综合性。

4.为新课标的实施做出了明确的导向

目标导向:一是遵照专家的指示,课时目标不再用三维的形式,要注意动词的恰当运用,二是重后两维的教学特别是重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5.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非专业教师、新任教师、骨干教师等都有提高和发展,在准备的过程中,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学科组也进行了集体备课,片长骨干教师也以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如,片级赵涵的课由23中学科组共同研究,59中卜俊蕊的课由15中学科组导课,使教师们的能力、水平得以发挥。

6.评课有了长足的进步

听课教师能把区级同课异构提炼出两位教师不同的特点,把卜俊蕊的封为优秀课,关称赞她比较成熟,张翠雷的认真的态度和刻苦专研的精神及效果得到评课教师的称赞。教师们看点增多、能一分为二进行科学的评价,并能提升为理性的认识。骨干教师评课水平的提升,得宜于她们参与了导课的过程,她们与做课教师一同备课,指导试教、书写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指导、板书设计等,既评到了教师的教,也恰当地评价了学生的学,对教育教学效果也做出了正确的评价。 体会和感悟:

1.非专业教师也是有很大潜力的

以往做课,基本不用新任教师也很少用非专业教师做课,因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教师水平高。本学期两次同课异构的四节课,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认真努力,每位教师都是有很大潜力的。如,张翠雷的问题式的引入的设计和实践,是很多教师都达不到或者说是很难超过,孙向英那种恰当形象的肢体语言、亲切的话语、可爱的笑容所起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多教师所不能及的;卜俊蕊的飞跃成功,水平达到或是超过了骨干教师的水平;赵涵也跨跃自己产生了飞跃。最可贵的是教师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没有以得证为目的,得到了教师们的表扬和肯定。做课是最段炼人的。做课教师在说课和讨论过程中也谈出了个人体验、收获、思考。

2.同课课异构价值高

两位教师做同一节课,具有竞争意识,使做课教师努力认真程度加大,同时也发挥出了教师的比较大的潜力;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叙述和达成,因为就此项是共同研究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不同的设计和教学增加了看点和研究的案例,开拓了评课者的视野,启迪了评课者的思维,增强了评课作

用和价值。不同的设计和教学,也使教师明确什么是最佳、高效,提高了其借鉴学习价值。拓宽了研究的思路,有利教师的创新。总之,同课异构好处多,是很好的一种教研方式。

3.新课程贯彻难

在本学期的教学观摩活动中,贯彻新课程思想是观望研讨的重要内容。但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做课教师认识和理解是经过三番五次之后才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的,但在运用上还是有不到位之处,可想而知,在下学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在本学期课程标准讨论的过程也反映出了这一点。

4.做课准备的过程要按规范的要求,效果才好。

做课的准备过程教师不按规范的操作过程进行,是学科的通病,它直接影响了备课和上课效率和效果,本学期的也是如此。教师都比较重视课件的准备和试教,而忽视了研究课标、教材、学生的重要环节,漏掉了试讲的环节等。就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就在思考,下学期可以做集中小专题辅导和讨论,使教师做课沿着科学、正确的轨迹运行。

 

第二篇:同课异构案例-张琴-20xx学年

第10课  黑与白

执教者:  张琴

执教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黑白画中,体会黑白色在绘画中的装饰效果,感受黑白画对视觉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2、知识与技能:了解黑色和白色可以画出对比强烈的图案,尝试用黑白互换、形状分割绘制黑白画,并初步尝试运用各种点、线装饰。

3、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有趣的黑白画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制作黑白画的方法。

2、难点:黑白画稿的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影像资料、范例及步骤图、白纸等。

2、学具:白纸、黑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两幅作品,黑白画和有各种色彩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比较,谈谈感受。

学生了解只用黑白两种颜色也能绘制出对比鲜明,装饰效果强的图案。

2、  介绍:黑、白色是对比色,请学生比较,谈谈感受。

3、  揭示课题:黑与白

二、新授:

1、  引导学生欣赏几幅黑白画作品,讨论表现步骤。

                               

学生可以得出结论:

1)  设计外形,造型简洁,表现内容:动物、植物、风景等,建议工具使用黑色水笔或记号笔。

2)  分割画面,用条纹或方格对画面进行分割

3)  在分割的画面里用点、线以及留白或涂黑进行装饰。

2、  介绍各种点、线。

1)  简单的点、线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2)  有规律排列的点和线构成“灰”色块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3、  提问:表现时如何巧妙安排,使画面的对比更强烈?

在分割的块面里,涂黑、留白、点、线、交替表现,即黑、白、“灰”交替表现,就像音乐中的旋律,富有变化。

4、学生作业:创作一幅对比鲜明的黑白画。

要求学生尝试黑白绘画的方法,体现黑白画的黑、白、“灰”之间的任意组合变化的无穷魅力。

三、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4、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画了黑白画,运用黑、白这种最简练的绘画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它的画面对比非常强烈,这种手法常被运用于装饰画,来美化和装点我们的生活。

板书:                             黑与白

                              1、设计外形

                              2、分割画面

3、用点、线以及留白或涂黑进行装饰

第10课  《黑与白》说课要点

张琴

背景资料

本课例是上海市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0课《黑与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绘画课。

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应考虑的两个问题:学什么与怎样学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它是教师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之前的必修课。首先,我做好了两个捕捉——

1.捕捉文化内涵

新课程要求我们:不应单纯地把注意力聚焦在纯技能技巧的训练上,而要重视将美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更多地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备课时我告诫自己要具备有透过教材体会人文脉搏的书卷气,为此查找了大量图文资料,又从音乐与绘画密切联系中联想到了听音乐画画的游戏,为设计好、执教好《黑与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捕捉创新元素

黑白画是指运用铅笔、钢笔这些简单的工具,把手绘线条的画面转换成由黑白色组合而构成的画面,它给学生提供了描绘和处理图形更多个性化的方式。同时我又进行了拓展,运用点、线来丰富块面,于是画面的表现力更强,也包含更多的创新元素。为了让所有孩子的创新潜能得到提升?首先课前收集了许多图文资料,设计制作了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课件,从导入部分的设境比较、启发思考、引出课题,到新授部分的欣赏感悟、表达理解、听音画线,逐层递进地让学生了解黑色和白色可以画出对比强烈的图案,尝试用黑白互换、形状分割绘制黑白画,并初步尝试运用各种点、线装饰。为完成有个性有创意的黑白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色和白色可以画出对比强烈的图案,尝试用黑白互换、形状分割绘制黑白画,并初步尝试运用各种点、线装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有趣的黑白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黑白画中,体会黑白色在绘画中的装饰效果,感受黑白画对视觉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黑白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黑白画稿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影像资料、范例及步骤图、白纸等。

学具:白纸、黑色水笔等。

教学目标的达成

1.教法运用

立足“新意、趣意、创意”,运用绘画、音乐和文字在形象思维的心理时空中互相启发,创设多元、广泛的文化情境,把抽象的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种直感的形式,把单调的信息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艺术的感受,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开启心智、陶冶情性,激发浓浓“学趣”、生成绵绵“学力”。

具体操作上,不断采用设境、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视觉情境、听觉情境、竞赛情境、表达情境、置疑情境、合作情境为联结点,结合一连串切实到位的提问,方向明确地为学生指出学习目标,从媒体图文的导入引趣到交流表达的热烈互动,从欣赏范例的强化感悟再到从视听情境中的理解表现,从自主选择作业方法、感悟黑白画的变化拓展,每一环节都使学生始终满怀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理解一个个知识点。

2.学法指导

“教”得好最终是要“学”得顺,“学”得实,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快乐求知”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打破单纯死板跟画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平台,通过多元情境下学生的尝试反馈、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使学生的听、看、说、玩、画、评的能力自然提升,学生在学会观察、学会表达的同时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生成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合作的活力。

教学过程

导入:设境比较 启发思考 引出课题

1、比较:媒体显示两组图例,启发比较它们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了解用彩色蜡笔和水笔创作的作品色彩鲜艳;而只用黑笔创作的黑白画也具有独特的魅力,能用最简练的语汇表达丰富的内容,作品对比鲜明,装饰效果强。

2、思考:走近黑色和白色,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黑色给人感觉暗和重、白色给人感觉亮和轻,由于它们的反差很大,所以把它们称之为对比色。

3、引题: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黑与白来创作作品。

说明:该导入运用比较法,出示两幅作品,黑白画和有各种色彩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比较谈谈感受。学生了解只用黑白两种颜色也能绘制出对比鲜明,装饰效果强的图案。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感知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新授:活动一 ——欣赏感悟 表达理解 听音画线

1、欣赏:各种点、线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感受有规律排列的点和线构成“灰”色块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进一步了解黑白画的丰富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表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表现时如何巧妙安排,使画面的对比更强烈?在分割的块面里,涂黑、留白、点、线、交替表现,即黑、白、“灰”交替表现。

3、游戏:播放旋律、节奏强烈的音乐,请学生根据听觉感受在不同的块面里用点、线进行装饰。有规律排列的点和线构成“灰”色块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而黑、白、“灰”交替表现,就像音乐中的旋律,富有变化。

说明:半环节立足“新意、趣意、创意”,运用绘画、音乐和文字在形象思维的心理时空中互相启发,创设多元、广泛的文化情境,把抽象的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种直感的形式,把单调的信息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艺术的感受,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开启心智、陶冶情性,激发浓浓“学趣”、生成绵绵“学力”。

活动二 ——归纳步骤 尝试勾勒 交流修改

1、归纳:媒体显示黑白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分析这些黑白画是如何创作的?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先设计外形;再分割画面,用条纹或方格对画面进行分割;最后在分割的画面里用点、线以及留白或涂黑进行装饰。

2、尝试:学生作业:创作一幅对比鲜明的黑白画。为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媒体显示的图例中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作为本次作业主轮廓;也可在媒体显示的剪影图例中选一个适当修改作为本次作业主轮廓;还可以自己创意设计一个造型作为本次作业的主轮廓。鼓励学生放松大胆流畅地描绘对象,随时巡视交流指导。

3、展示:学习添画修改,完成作业,体验黑白画的黑、白、“灰”之间的任意组合变化的无穷魅力。

说明: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一堂好课在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高度融合、高效生成,在于教师以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展示能力)为载体,以引人的教学情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情怀来带动全体学生求知的兴趣,本研究注重系统观,注重实践、体验,旨在艺术转变教师角色,生成最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

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选出画面均衡、黑白对比效果好的作品。

3、小结:今天我们画了黑白画,运用黑、白这种最简练的绘画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它的画面对比非常强烈,这种手法常被运用于装饰画,来美化和装点我们的生活。

说明:对优秀作业的观摩、表扬是全班范围内的互学,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展示创作结果,将学生情绪带入高潮,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自己有一种成功感,使学习活动变得更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