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5年级五下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1、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1.教学目标

l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信息的统计要求,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的表示数据。

l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l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l  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

  3.教学难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4.课时安排及分布情况:   

 本单元授课3节,进度从6月17日—6月19日。

这些课时的分布情况,仅供老师们参考。

三、本单元的编排特点:

1.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

2.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

3.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4――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会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同学们参观过科技展吗?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科技馆的图片,一起看一下吧!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2.课前我收集了某市近几年来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并把它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某市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表

出示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    )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

你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计算)

3.能不能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得看出20##年到20##年人数增加最快呢?(条形统计图)

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能)

好的,老师相信你们,条形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了,每次画条形统计图时你感到最麻烦的是什么?

能不能把条形统计图简化一些呢?(把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初步感知

(1)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纵轴表示?

(2)每年的参观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找到吗?

(3)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观人数的?(点:数量多少)

请你带着上面的三个问题。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2.深入探究

(1)哪年参观人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数没有变化?哪年到哪年人数增加最快?

分析:在统计表中想知道参观人数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那现在能直观得看出来了吗?(通过线的陡度来看)

板书: 平—不变      陡—快       缓—慢

(3)借助这幅统计图你是怎么看出这几年参观人数整体变化情况的?(线)

总结:通过折线的起伏,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正是这种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增减变化)。

3.预测

能不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来猜想一下,20##年会有多少人来参观?

总结:同学们,这只是一种猜测,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参观,还要年底再作一次调查。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A某校四年级五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B刘涛同学6~10岁身高统计表。

这两份统计表分别应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请说明理由。

【让学生体会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则需要制条形统计图;若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则制成折线统计图。】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感知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我们已经对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想想,生活中你还从哪儿见过折线统计图?(报纸上、股市上、电视里……)

2.统计图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也演变出形式各异的统计图。除了我们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外,还有柱形统计图、饼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雷达统计图等等。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特点:数量多少  增减变化

              绘制: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P106-107

教学目标:

1.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2.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能在生活中找到多样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能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2.能够根据统计图的内容进行初步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和正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那程老师有多高呢?谁来猜一猜?我有多重呢?看谁猜得准,试试看。

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发现你们这些同龄的孩子们身高和体重是存在差异的,在我们国家向你们这样同龄的儿童有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了解我们国家同龄少年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分别是多少?那咱们就一起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一)体验必要性,认识特点。

  1.  课件出示男生折线统计图

(1)提问:这是什么?这幅折线统计图给我们呈现了哪些信息呢?请你们仔细观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与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倾听

(3)学生汇报:谁愿意把你们获得的信息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监控:名称是什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观察图:每个年龄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

小结:拿到一幅统计图我们首先要看清名称、横纵轴表示什么;然后再根据图中呈现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做到有序观察、合理分析。

过渡:男生的情况我们已经清楚了,想不想看看女生的情况?

2. 课件出示女生折线统计图

(1)提问: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2)交流:谁能把你获得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监控:每个年龄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

 追问:他说的是什么?谁听清楚了?是不是这样呢?一起回顾(投影片转换使学生感到不便)

评价:他不仅关注了女生群体,还把男女生2个群体对比进行分析,这种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值得大家学习。

3. 引发认知冲突凸现必要性。

(1) 提问:对比男女生身高,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说一说。

(2) 交流: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投影片转换

监控:男女生在几岁时平均身高最接近?在几岁时相差最大?

(3)提问:找到答案了吗?怎么这么慢?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怎么做?赶快出个好主意?

4. 按照学生的要求制作复式统计图

(1)先把图合并(线条颜色一样)这样行吗?有没有问题?

(2)解决问题:线条颜色区分开,写出图例,变换名称

(学生说哪,改哪)教师板书:名称、图例

(3)对比观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监控:几岁时男生的平均身高超过女生?几岁时女生的平均身高超过男生?几岁时男女生平均身高最接近?几岁时相差最大?你现在身高是多少?与同龄儿童的平均身高比较,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合并的过程中我们修改了名称,添加了图例,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分析、预测。

(板书:分析、预测)

(二)经历体验画法,进一步体会特点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亲自实践制作一幅?

1.提供信息(课件出示男女生体重统计表)

2.学生制作要求:2人一组合作完成1人负责念数,一人负责描点画图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纠正问题

5.观察统计图:对比男女生平均体重你想和大家说些什么?(分析、预测)

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它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突出优势: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板书:便于比较。

三、巩固练习正确分析大胆预测

1.p128给出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成绩吗?如果选择选手你推荐谁?

(4)你还能发现什么?

2.p129给出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有一种树莓生长期为五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度之间,这种植物适宜在那个地方种植?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四、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展示一些,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试折线统计图

              特点:数量多少  增减变化

              绘制:

                               第三节:作业课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统 计 第一课时 折线统计图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年,那么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呢?(51枚)对,我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最强东道主。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在前几届的奥运会中各获得多少枚金牌吗?

1、老师课前进行了调查整理,仔细看(课件出示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的条形统计图)

2、提问: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看来大家已经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出数学信息。那谁能说说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

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师: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观,也很形象,还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体育部的叔叔阿姨也对近几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获奖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3、(教师演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教师:这还是刚才的条形统计图么?它又该叫什么名字呢?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

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选用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1)(提问):仔细看图和课题,你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呢?(具体点说呢?)

(预设出现点,线的作用。):

师:你想了解点的作用(板书:点?)

生:线是用来做什么的?

师:你真善于思考!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待会儿我们来研究。(板书:线?) 生: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画成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不行吗?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板书:作用?)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的?(板书:制图?)……

师:大家很有问题意识,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今天的学习。

(2)(了解点)在折线图中,横轴表示~届数,纵轴表示~枚数,你能看出各届金牌获奖情况么?你是怎样知道的?点是表示什么的?(板书:点:数量变化)

(3)(了解线)除了点,你还发现什么?(引导看24-25届的变化、25-26、26-27呢)你感觉线是做什么用的?(板书:数量增减变化)线是怎样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教师演示看变化,哪里变化最显著?哪里增加的最快?哪里没有变化?引出平、缓、陡。

(4)(谈感想):我们整体看折线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有预测:你是怎样知道的?可以预测也可以不预测,自由发挥)

师:大家能通过折线图读出信息并谈感想,很了不起!

(5)(对比中强化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那么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突出特点呢?

师强调: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最突出的特点是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6)(实际应用)现实中你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

生:反映股市行情、心电图、病人体温等也用到折线统计图。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折线图。课件,相应出示几副折线统计图重点分析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折线统计图)

师:从折线统计图中,清楚的看出了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变化。看来在生

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想不想自己试着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设计意图]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是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主要方法。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了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讨中会很快比较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在对比中让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如此,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义,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还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尝试制图,看图分析。

1、明确制图步骤:

教师:这是陈东妈妈为他记录的0~10岁的身高统计表,如果要清晰地呈现在折线统计图上要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预设: 生:先描点,再标上数据,然后连线。

师强调:找准点,标准数,线要直。并按顺序连接。

2、课件出示书中例2:

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再独立解决下面的习题,有不懂的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

(1)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模仿制图,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师呈现同学的作品,让大家评议。

完成如下问题:(1)陈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是115厘米时是几岁?

(3)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猜测:陈东11岁时的身高会是多少?折线会是怎样的?如果继续记录他的身高,会怎样?会一直增高吗?

生:几年之后 ,这个折线就趋于稳定,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还有可能变矮。

教师小结:大家不但能完成折线统计图,还能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空间。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

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的观念。

四、运用中感知特点。

1、小小辨析师(合理选择数据的整理方式)

师:是不是所有的有关身高的问题都要用折线统计图呢?老师这里有两个关于身高的统计表,请大家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判断下面的两个问题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课件出示统计表)

(1)某小学四年一班五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姓名 张伟 王东 方林 俞凯 李明

140 136 身高/厘米 135 138

年级 一 145 (2)李明同学一~五年级的身高统计表 二 三 四 五

身高/厘米 128 134 139 145 150

师:同桌之间小声交流一下,谁来说一下?

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谁矮了

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表示出他的身高变化。

师: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 师: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呢? 师:看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

2、争做成绩分析师(强化折线统计图的现实意义):

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折线统计图的与大家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家想看看吗?这是老师所在班级的四名同学在上半学期的数学成绩折线图。(出示课件)

(1)通过看折线图,你感觉这几个同学的成绩有什么变化。(整体感知:上升的、降低的、居高的、起伏大的)

(2)你想帮哪个同学预测一下本学期的成绩?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大家真了不起!不但能结合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分析预测,还能对同学提出学习建议。我一定把大家的建议捎回去,带给我的孩子们。课后也希望大家为自己做一个一周家庭作业成绩制成折线统计图,再依据统计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把你整理、分析的过程与感受写到数学日记里。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制作和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巩固本课知识点,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在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仅仅是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后我们还会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期待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精彩!也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

[设计意图]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学习收获”,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也便于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既对全课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最后又以“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来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六、

六、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 数量的多少

线 数量的增减变化

平——没变化 缓——变化小 陡——变化大

七、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A

课堂检测B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