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教学反思

《排队——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老城街道办事处百尺小学 洪艳

“排队——简单的排列”是六年级内容,排队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简单的排列方法学生也有所了解。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上,而排列的算式学生很难自己发现,因此把总结规律确定为本节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一、简单的排列问题。二、先确定位置,再进行简单的排列。三、有关4人的排列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小小的遗憾。反思如下:

1、结合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这一现实,设计相关情景串。 首先,毕业之前好友留念引出第一个问题。这样做,不再是单纯的出示情境图,而是将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作为知识的载体,又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毕业之前举办联欢会“4人表演节目”引出第二个问题。学习中的各个题目均与现实情境紧密结合,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最后,提高难度,不限制他们的自由引出第三个问题。这样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2、鼓励学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强调学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方 1

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评价,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不足或困惑

“排队——简单的排列”这一节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计算规律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上这些问题,本节课做的还有些欠缺,老师引导太多。归纳计算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特别是n×(n-1)×(n-2)……×3×2×1这一规律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2

板书设计

人数 人 23人 34人 45人 575人

…… n人 n 排队——简单的排列 种 ×2﹦6(种) ×(3×2)﹦24(种) ×(4×3×2)=120(种) ×74……×3×2×1 …… ×(n-1)×(n-2)……×3×2×1

3 总排法 2 75

 

第二篇:8《排队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教学反思

王峰 2010.12.25

本节《数学广角》是四年级数学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数学广角不但是非常有趣的知识,而且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轻松。

本节教研课我安排的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排队等候时,如何让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的问题。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卸货可能出现的顺序;通过卸货顺序的对比,找出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的卸货顺序;总结出等候时间最少的排队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学习和对比中总结出等候时间总和最少的一般规律。难点是培养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意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谈话引入新课。在谈话中,不但回顾了前两节课的内容,又导入到新课;在新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得到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出示书中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我带领学生复习了排列问题,就是卸货可能出现的顺序,有6中顺序。再让学生探讨每一种卸货顺序占用的总时间,总结出最节约时间的一种顺序。在巩固新课中,我安排了三道练习,都是和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习题,教学效果不错。

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在自主探究中,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是也没有好好的引导,以至于有的学生没有做出来。如果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完成表格,这样效果会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