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案例设计

《 莫 高 窟 》 教 学 案 例

永定小学 丁建芳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伟大的创造力。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3、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师:我觉得第1小自然段中,用错了一个字。“她”用错了,应该用它。(板书:她 它)。同意用她的举手,同意用它的举手。

想一想为什么用她?

生:因为课文中说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儿的,所以用她。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莫高窟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显得对莫高窟不尊敬。

师:你们的思维真活跃,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同意用它的同学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们都知道莫高窟是一处建筑物,所以我觉得用它比较好。

1

师:(小结引起下文)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我们怎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呢?(生:读书)对,读书。等我们学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师: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师:莫高窟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课文的语言也同样令人回味。

(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交流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师:假如你站在这佛像前,你会说些什么?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

3、师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神态安详。齐读。

读后教师评价:读得正确了,流利了,但还没有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想读好吗?

4、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

菩萨——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变地慈善了。

天王——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威风;可以配上动作的。

力士——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有气势;再勇猛一点。

卧佛——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安详;你的表情都会说话了。

5、师:自由练习读,争取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

6、指名读,师:读得正确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了。高兴吗?

7、齐读,读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觉。

8、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生: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

9、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生: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

11、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12、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交流。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13、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14、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刚才,我们和大家品位了描写彩塑的语句,下面我们来品位味写壁画的词句。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

2、师:(板书飞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中描写飞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3、生读,师巡视。

4、师组织交流:

生1:我读懂了飞天多——“成百上千”,“有的……有的……”

师点拨:作者连用了几个“有的……有的……”表现飞天多,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场景可以用“有的……有的……”来表现,比如沸腾的校园,热闹的大街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生2:我读懂了飞天很美——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读后评价—— 听起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确实挺美的;你动情的样子也很美;虽然我们才刚刚认识,但老师感觉你的读书有进步了。

师:文章写得这样优美,同学们又读得那样动情,连老师都想美美地读一读了。师在音乐声中示范读文章。鼓励学生自由读,齐读感受飞天的美。

5、引导积累。师:壁画真美,看着这幅壁画,边读边把图画的内容印在脑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来了。

6、指名背。出示课件欣赏飞天。

师: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积累,文章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成了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所以,同学们在课后,要进行大量的积累,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提高的。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默读第4小节,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点评: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何愁语文能力不提高。)

师: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评: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从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生2:我从第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生4: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

生5:我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评: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3

生6:我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列在故宫等处的部分经卷现在会不会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你们认为会不会呢?

(评:巧妙地将问题“踢”给学生。)

生1:我认为不会,因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为清王朝腐败无能,现在我们国家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

生2: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他们即使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

师:大家说得很对,现在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保护我国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谁敢侵犯我们,我们将和他们斗争到底。

三、总结

师: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吗?学完了这一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 生1:通过学课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们显得很神圣,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飞天壁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们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极了,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3:我还要补充,从图上看飞天仙女们裙带飘扬,显得那样轻盈,飘逸,真是美极了。 生4:课文最后一小节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可见她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用她好。从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莫高窟当成什么来写了? 生:当成人来写了。

师:说的对极了,从这儿你可以看出作者对莫高窟有着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喜爱之情。

师:你们通过学习课文后,喜欢莫高窟吗?(生:喜欢)老师想看一看谁最喜欢莫高窟,我们通过争当小导游活动来评定。

生:争当小导游介绍莫高窟。

课后反思:

1、文章描写十分具体,十分精彩,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感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我首先请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先读,然后请同学们进行评析,真正把朗读指导做到实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很好地对文章进行了感悟与体会,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

2、文章描写精彩,就有必要借此进行说话联系。我借助课文对飞天的描写,请学生进行充分合理地想象,然后对其余的飞天进行补充描写。学生们在思考之后,纷纷说出了一些很好的答案,并且还和课文相联系,用上了“有的”的句式,使文章得到了很自然的延续。

3、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扮演了小导游,在参观了莫高窟之后,为游人介绍莫高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第二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莫高窟》

姓名:宋黎民

学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邮编:215122

电话:139xxxxxxxx

参赛教案在文库平台的访问链接:/lec/new###

一、教案背景:

1、学科:语文

2、教材: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 《莫高窟》

3、课时:二课时

4. 课前准备:搜索莫高窟图片和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莫高窟》

三、教材分析

《莫高窟》这篇课文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生动地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从学情看,学生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具备一定的品词析句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容易读懂课文,但课文中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可能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学生充分地预习广泛地收集资料。本课的教学重点利用网络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课文相关描写的准确生动,深切感受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并有感情地读好相关段落。

本课教学难点是要能让学生基于网络环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对课文第二部分的朗读感悟中,深切感觉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读书、边思考,并结合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体会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积累描写莫高窟的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艺术价值。

4、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1

四、教学方法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说明性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建构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

2

3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

(播放莫高窟视频)莫高窟【百度视频】/v_show/id_XMTE2MTYwOA==.html

2、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走进敦煌,去领略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风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句段,反复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读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个性鲜明 神态安详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惟妙惟肖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臂挎花篮 轻拨银弦

(2)快速在书中画出这些四字词语,然后看看这些词语中,每一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并相机朗读课文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

【设计意图:虽然高年级阅读教学是以篇章教学为主,但仍不能忽视字词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这些能体现课文内容词语的读音辨义,批画积累,从而为阅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4、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掌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

(1)浏览课文,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按文章的结构试着给课文分分段,用“||”标出。然后交流。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编写段落提纲。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出示、分享教师编写的段落提纲。

【设计意图:在编写段落提纲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到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课文每一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写等表达上的特点。】

(三)品读感悟,领悟写法。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那么,课文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4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说出理由。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a、点击彩塑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xxxxxxxx5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4%AA%B8%DF%BF%DF%B2%CA%CB%DC&s=0

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b、点击“彩塑”中的“卧佛”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AA%B8%DF%BF%DF%B2%CA%CB%DC&in=14507&cl=2&lm=-1&st=-1&pn=0&rn=1&di=59634315210&ln=1975&fr=&fm=result&fmq=133xxxxxxxx57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8&-1&di124242065940&objURLhttp%3A%2F%2Fdhwzh.%2Fuploads%2Fallimg%2F100224%2F1-100224151102.jpg&fromURLhttp%3A%2F%2Fdhwzh.%2Fhtml%2Ftp%2Fmgk%2F2010%2F0224%2F78.html&W550&H354&T9145&S38&TPjpg

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c、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这些彩塑可能还有哪些神态?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并展示更多彩塑的图片,让学生补充句子: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________的菩萨,有_________的天王,有_________的力士。

(相机点拨作者先概括描写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作者先概括说明彩塑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接着围绕这个句子做具体描述,用有??有??.还有??整齐的句式作一般介绍,最后选择一个典型作较为详细的描写。)

(6)小结学法。

a、找中心句

b、读文质疑

c、品读背诵

【设计意图:把阅读理解和句子的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词语的运用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会让我们的课堂学趣盎然。】

3、学习第3自然段

5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提出自学要求:进入“敦煌壁画”页面,先细细读一读介绍壁画的文字,讨论一下壁画的主要特点,再去看看图片,读读文字;也可以一起欣赏图片,再读读文字;说说敦煌壁画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a、点击“壁画” 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 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b、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

c、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从省略号可以想象出飞天形象的繁多,不胜枚举,请想象其他飞天的形象,模仿课文写出一至二句。(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

(4)引读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主题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壁画的“宏伟瑰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设计富有层次的阅读、感悟、欣赏等环节,让学生在读中倾注自己的感情,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交流背诵的方法,启发学生发现这一段表达上的特点,当学生有所发现时,会更加激起背诵的兴趣,使练习背诵成为感受理解、记忆积累语言的过程。】

4、假如将二三两段对话一下,课文哪些地方需要改动?如何改动?请直接把要改动的地方写在相关语句旁边。

5、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6

(3)指导朗读、背诵。

6、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7、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点击标有“莫高窟”的中国地图: (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8、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四)积累巩固,适度拓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2、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在此基础上深化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富有激情的朗读结束全课,让学生的情思随课文一起跃动,再一次浸染在艺术的海洋中。】

附:板书设计:

18 莫高窟

彩 塑 : 精妙绝伦

壁 画 :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智慧结晶)

藏经洞 : 藏品丰富

六、教学反思:

在《莫高窟》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 7

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莫高窟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并引进课堂。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莫高窟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莫高窟的美,感受祖国灿烂的敦煌文化。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莫高窟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莫高窟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中华艺术宝库,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的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阅读、搜集、整理、交流等占据了大量的课内时间,对语文文本的阅读、感悟时间相对减少,所以语文的文本性呈弱化趋势。在教学《莫高窟》时,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自主收集、浏览的时间相对较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不足,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没能充分展开。由于网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图像资料,学生学习交流时仅限于现有资料的再现与交流,学习效果不如平时反复阅读、深入感悟来得好。因此,如何处理文本阅读、网上搜索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