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汇报材料

五峰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83名,其中专任教师76名,女教师32名,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38名,占教师总数的50.7%,专科学历的32名,占教师总数的42.7%,学历合格率达93.3%;具有高级职称的4名,中级职称的36名,初级及其以下职称的36名,;全校共设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3名,其中女生532名,寄宿制学生643名;师生比1:13.9。

我校实行年级组和教研组并行的管理模式。现从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校本教研管理、具体做法、成果展示、困难和问题等五个方面向督导评估组做一简要汇报:

一、 校本教研的123456规划:

我校本着教研必须为教学服务、教研必须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基础、以教师为着眼点,实行“以校为本”教研的教研体系。教导处制定整体规划、学校教研课题,全面负责校本教研工作;教研组开展具体活动,以听评课活动,备课、作业检查登记,教师专业学习,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等工作为重点;教师以教学、教研、培训提高为三大任务。其总体规划可概括为123456工程:

1、一个目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两种渠道: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3、三个重点: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四个内容:德育工作;教法研究;学法探讨;教材评析。

5、五项措施:制度齐全;管理顺畅;分工协作;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6、六种方式: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合作交流;课题研究;评比竞赛。

二、具体做法:

1、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按国家规定课程计划设置课程,安排课时。无任何随意增减的情况发生。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方案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校本课,有专任教师、有专门教材,学生100%参加活动。

学校每学期有教学教研计划,各教研组、课任教师都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总体计划制定相应的学期活动和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且认真实施,活动有检查、有记录。检查结果纳入对教研组、课任教师的年度考核。

2、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我校建立了由校长统一规划,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教研组为核心载体,以校本培训为辅助,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体,德育、教法、学法为研究内容的校本教研机制。制定了《五峰中学校本教研五年规划》,《五峰中学校本教研制度》和《五峰中学校本教研计划》,出台了《五峰中学教研组建设规范》,力争做到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明确职责,突出重点。提出了教研组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为重点的方针,教研组对教师的“备、批、授、改、辅、考、培训、教研”等教学教研环节进行全面的规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对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周签字制,并认真做好情况记录,及时督促教师做好补救工作,严防教学工作中不良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具体负责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教学

创新等教研活动,年终对教师的备课、授课等情况做出全面的等级评价。信息技术组负责开展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评价、考核工作。教导处指导、督促、检查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

3、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为此,依据我校实际,制定了《五峰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方案》,《教师“一帮一”工作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计划》、《校本培训工作方案》、《“名师良师”工程方案》、《关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规定》、《关于加强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培训的规定》、《网络教室上课申请安排》等一系列计划、制度,从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手段途径、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计划用五年的时间,以培养一支专业型、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的,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力求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充满创新活力、能够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进行新课改教学实验多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教委组织的通识培训;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了一次集中校本培训、学科培训,每周的教研组活动都安排新课改学习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学习,100%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内容以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怎样教》为重点、以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主线。培训主要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集中学习,教研组专题学习,教师业余学习;以观看VCD、录像片(课堂实录、专家讲座),开座谈会、研讨会、听评课、参观学习等形式为主。每位教师都有学习笔记、有心得、有

反思、有再认识。几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湟中羊圈中学、大通新城中学、平安沈家中学、互助一中、丹麻中学、双树中学、威远镇逸夫中学、民族中学、哈拉直沟中学、西宁青藏花园学校参观学习,并召开座谈会,学习交流新课改经验。和哈拉直沟中学、双树中学、高寨中学开展了四校联片教研专项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这一资源优势,我们把网络教室的资源运用和多媒体教学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出台了《五峰中学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培训方案》,《五峰中学关于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规定》,建立了《五峰中学教师微机培训日志》,对全体教师每周进行定期培训。并给多媒体教室排课,教师填写《多媒体教室上课申报表》,并进行考核,尽快让广大教师掌握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目前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相关技术,新的教学手段正逐步被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全面纳入教师学期、年度考核之中,以查笔记、查学习记录、写心得、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

三、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研组的工作实行行政领导包干负责制,包干领导在参加教研组各种会议与活动、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本组教师的课堂听课、评课和指导教师的工作。

2、参加、组织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

3、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评课活动。主要形式有:新老师汇报课、教研课、对比课(同课异构课)、公开课、示范课,尝试课。

4、 “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开展了中、青年教师“一帮一”活动,对新教师进行对口帮扶活动,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从备.批、授、辅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力争在1-2年时间内使青年教师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力量。

5、课题研究

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了必需的器材,做到了人员、场地、时间、内容的统筹规划,安排到位,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由教导处负责指导教研组制定教研课题,具体任务分解到个人。每个教研组都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课题,

与此同时,我校加强了教研向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的力度,语文组专门开展了以《加强材料识记,提高作文水平》为课题的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学习方法、健体活动、生活常识等能力为重点,以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方式发展学生专长,学校共成立了文学小组、数学小组、英语小组、物理小组和乒乓球、田径队、篮球队、合唱队、学生小乐队、舞蹈队、美术组、书法组共12个活动小组,各活动小组做到“四定”、“四有”:定计划、定人员、定时间、定场地,有专任教师、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器材、有活动总结。目前这项活动正在顺利展开。

7、多种竞赛(比赛、评比)活动。(1)开展创新课比赛活动,分年级组进行,每学期一次,并评选出5-6名最佳讲课教师:每年推出4-5名学校骨干教师。

(2)开展“人人讲好一堂课改课”活动,并组织教师观摩、评点。讲课形式以汇报课、对比课、创新课、尝试课等为主,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这项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且有详细的听课记录,教研组有评课记录,认真做好评课工作,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取得新突破。讲课教师从备课、说课、上课等各个方面精心准备,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新途径。

(3)学期评比:教案评比,板书设计评比、作业批改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课件设计、优秀论文等各项评比活动,评出其中的优秀教师,并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8、走出去、请进来。

几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湟中羊圈中学、大通新城中学、平安沈家中学、互助一中、丹麻中学、双树中学、威远镇逸夫中学、民族中学、哈拉直沟中学、西宁青藏花园学校参观学习,并召开座谈会,学习交流新课改经验。和哈拉直沟中学、双树中学、高寨中学开展了四校联片教研专项活动。

邀请青藏花园学校领导到我校进行了专题报告;邀请了我县哈拉直沟、双树、高寨等学校优秀教师到我校进行了示范交流教学。

四、校本教研的成果展示。

1、学校主办《教研园地》设有多个栏目,旨在展示我校教研教改的新成果,推出各地教研教改的新经验,介绍各地教研教改中的不同观点及争鸣,并向教委《五峰教苑》及教育局教研室推荐上报优秀论文。

3、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如优秀教案设计、优质课比赛、板书设计比赛等评优、并且竞赛活动。

4、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集中展示学生、教师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成果。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次。

5、教风学风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能想办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如上课时教师的笑容多了、情感丰富了、鼓励的话语多了、让学生活动的场面多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现象多了,爱提出问题的学生多了、创造教学情境的做法多了,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气氛浓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旧的教学观正在逐步淡出,新的教学观正在逐步形成。

3、 取得的成绩

2003、20xx年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20xx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6 2007 2008近三年来,我校有14名教师获县级以上先进教育工作者、最佳讲课教师等荣誉称号,我校青年教师米世平在全省“珠穆朗玛杯”课件制作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张万莲在全县数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和全省初中数学课说课大赛三等奖。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学生达38人次,在青海省首届“特长杯”绘画、摄影、艺术作品比赛中,6名学生的6件作品获优胜奖, 有4名学生被评为地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名同学被县教育局授予“首届百名道德小标兵”荣誉称号。近三年体育达标率平均为98.1%,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平均为99.7%.

三、困难和问题:

教师认识上:对传统教育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沉重压力、负担,有着切肤之痛;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非改不可;但认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不是教师不愿意,而是社会因素,家庭(特别是家长)因素。社会、家庭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社会上奉行的人才标准、高考制度、用人制度等不发生根本转变,单靠教育部门和教师的努力,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教学现状方面: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转变都很大,也普遍感觉到学生比以前活了,课堂气氛好了,师生关系融洽了。但课堂教学中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全面整合三维目标,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不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还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上。同时,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赶不上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教学中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由于缺少专家组的指导,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于感到束手无策,影响了课改的积极性。教师培训有待于深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

教学条件方面:虽然建立了实验室、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教学资源;但数量少,场地小,供水、供电条件差,没有学生阅览室,学生信息来源渠道狭窄,知识面不广;许多问题只有好想法,但没有条件实行。

教材方面:部分教材难度大,如英语,和本地学生实际不相符,学生完全掌握有困难;部分教材内容专业性强,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如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等,学生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综合实践课本,理论联系不上实

践。

中小学教育衔接方面:部分课程衔接不上,如英语、计算机课。由于小学没有专业教师,这些课程基本上开不了,因为实行九年一贯制教材,到中学后,学生没小学基础,学生根本不懂。

各位领导,以上的情况汇报,都是我们在课改中实实在在的总结,对成绩我们决不夸张,对困难和问题也决不回避,欢迎各们领导和专家进行检查、批评指正;以促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五峰中学

校本教研评估汇报概要

20xx年4月

 

第二篇: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办学,建设充满

活力的和谐校园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城阳职专始建于19xx年,已历经51载春华秋实。在职专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职教集团龙头学校。现有全日制中专在校生3200余人,主要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师、建筑等9个专业。学校高扬“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鲜明旗帜,改革创新,奋勇超越,办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有质量、有特色、有活力的办学局面。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军民共建标兵单位、青岛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和谐校园文化浸润师生的精神世界

和谐校园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师生风尚为一体。我校顺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融入企业管理的文化理念,以建和谐校园、育金色蓝领为核心,系统构建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凝炼办学精神,对接企业需求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确立了“建和谐校园,育金色蓝领”的办学理念,“尊重、责任、尚美、超越”的校训,“文明、奋进、务实、和谐”的校风,“厚德、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和“修身、明理、乐学、崇技”的学风,构建了校园文化的基本框架。建设“读书、美德、礼仪、素质、心理健康”等七条文化长廊,结合区域功能悬挂100多条经典语句,让校园每一个细微处都闪烁着文化的光芒,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

二、以“三三式”德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

2.扎实推行“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着眼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推行全员育人、全程关注、全面发展的“三全”德育;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抓好暖心、爱心、信心等“三心”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敬业、专业、乐业等“三业”精神,建设更贴近中职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德育体系。日前我校“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研究,获得“全国德育管理科研优秀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

三、以骨干专业建设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

1.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学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对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探索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水平。建立健全了建筑实验室、汽修实训基地、微机室、幼师实训基地、电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40余个实验实习室,实验设备总价值1087多万。图书馆藏书共计7万余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报刊122种。汽修、幼师专业步入了省、市骨干专业行列。20xx年,汽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财政支持的名牌专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次性投资320万,建成汽车维修车间和汽车维护保养中心。20xx年学校投资180万元更新微机室两个、建设多媒体教室30个。20xx年x月,由全市十所职业学校和十三家企业参加的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职教集团落户我校。

2. 细化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实用

性”的原则,拓宽专业基础,开全专业基础课,增开具有拓展专业技能的相关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好专业、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和继续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细化专业方向,将建筑专业的课程内容调整为建筑施工、建筑资料、建筑安全等方向;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的课程内容调整为汽车装潢、汽车钣金、汽车电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多个专业模块;幼师、建筑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便于教师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我校骨干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专业技能的方向性更强,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结合得更紧密。

四、以高效愉悦课堂建设为切入点,深化办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1.大力推进高效愉悦课堂建设。以“五让”进课堂为载体,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幸福成为课堂的主题,让成长成为课堂的主线,让激情成为课堂的主流,让反思成为课堂的主动力。今年x月我校成功召开“高效愉悦课堂建设论坛”,得到教体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高效愉悦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我校承担的市级课题《职业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级课题《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培养研究》已批准立项并完成了立项书。近三年来,有6名教师在国家级论文评选中获奖,60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3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公开课评比中获奖。

2.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冠名班、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分制等办学模式改革。近年来学校与海尔、世纪阳光旅行社等实行冠名培养,与青岛国货、森泰达、各大幼儿园等进行订单培养,安排汽修、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青岛地恩地、精诚电子有限公司实行半工半读。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正确处理“工与学”的关系,在“工与学”的时间安排上,既满足企业需求,又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在“工

与学”的内容上,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使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实践相吻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处理“半工半读”和学生权益保护的关系,在“半工半读”中,注意劳动强度适合学生身心状况,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使学生的劳动得到合理的报酬。学分制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顺利进行的保证。学分制改革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提供了条件,为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了平台。校企双方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培训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教育教学同就业紧密结合,按照企业对技能性人才的要求加强实践培训,实现学校育人同企业用人的零距离对接。

3.深化课程改革。在所有专业中实行主干课程过关制度,以分层次教学和选修课开发为突破口,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高一增设普通话、礼貌礼仪、音乐、硬笔书法等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二就业班以“实用对路,足用优质”为原则,压缩文化课,加大专业课课时比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选修课活动,举办学校专业技能大赛、才艺展示活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建筑专业中级施工员考核通过率为100%,汽修、电工专业中、初级达级率均为100%,幼师专业岗位合格考核通过率为92%。今年在青岛市专业技能大赛中建筑、汽修、幼师专业均获得一等奖,建筑测量前两名、建筑CAD制图前五名均被我校包揽,幼师六项技能中我校学生夺得四项第一,三名学生获得“青岛市技能未来之星”称号,汽修、建筑专业今年x月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大赛,分别获优秀奖和三等奖。

五、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关键。学校采取“师德提升、校本培训、骨干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积极为教师创造和谐成长的环境。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形成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师长的和谐师生关系。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将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了师德考核方案,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情操。

2.推行“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根据教师不同需求推出多媒体技术培训、教法培训、课题研究培训、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培训菜单,由教师进行选择,将培训成绩纳入继续教育学分。

3.突出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和大专院校、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新技术、新技能培训。近三年选派13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培训,2人赴德国研修。每年安排20余名汽修、幼师、建筑专业的教师到相关4S店、幼儿园、建筑公司等挂职锻炼,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明确要求有部颁专业技术等级标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必须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目前,所有专任教师均达本科学历,部分教师正在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建筑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0位,都有中、高级资格证书,达到了“双师型”教师标准。

六、以出口通畅带动入口广阔

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学校设立了实习就业服务机构,安排专职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外联千家企业,内通万户家庭”活动,先后与城阳建安公司、胶建集团、上海大众汽车青岛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地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定协议,挂牌建立了15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较好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每年召开办学恳谈会、推介会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每学年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就业指导,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学校以对学生和用工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家长和企业的信任,家

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均达95%以上,学生实习到位率年年达100%,毕业生就业率年年达98%。招生人数年年突破计划指标,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

积极与高校牵手办学,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办学协议,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

学校举办职业教育二十六年来,面向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管理和生产一线急需的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赞誉。20xx、20xx年分别为全国中职德育会议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提供参观现场。《职教论坛》、《中国教育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将以此次办学模式改革评估和骨干专业评估为新的平台,大力实施特色强校、人才强校、创新强校和质量强校战略,以培养“龙头专业,品牌教师,优秀学生”为重点,深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改革,努力将学校办成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师团队、一流的专业配置、一流的教育质量,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管理科学,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校。

二○○九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