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和画图来解决问题,对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体验和认识, 而一一列举也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它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时能做到有序地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例1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结合情境,感性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奋剂。在教学中,为了缓解学生思维的难度,在教学例题时,我先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把每种答案都找出来,就需要一一列举。我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是王大叔,会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牢牢抓住了学生,使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不论学生是采用摆小棒还是填表,其实学生的头脑中都要先想到长+宽=11。

2、反思操作,理性思考。

动手操作我分四步进行:首先,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感受到摆小棒费时、费力、易遗漏,摆的不全面;接着,引发“一一列举”的欲望。学生摆好小棒后,知道有五种不同的围法,然后让学生在摆小棒的基础上,有序的填表,这样做是对操作的升华。然后观察表格,提问: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才用哪种策略。引出采用面积大的羊圈,

从书本又走向生活。最后计算出五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即周长不变,长和宽相差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和宽相差的越小,面积就越大。

3、回顾过程,形成策略,适当提升。

通过提问“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知道,一一列举可以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提升认识,体会列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逐渐掌握这种策略。这样,策略应问题解决的需要而由学生自然生成,当他们以后再面临类似问题时,策略的应用便会是自发的、能动的、自如的,是有意识的积极行为。

在这节课执教后,我觉得我存在以下不足:

1、放得不够开。因为我的潜意识里觉得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课不好上,所以在分析题意时过于精细,我的讲解过于多,代替了学生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利的。在某些环节我还没有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内驱力,导致学生来不及细想。

2、在练习设计上,如果能体现层次就更好了。热爱数学的学生,总是会以解出难题而骄傲自豪,而解题策略往往总在关键的时候才更能体现出它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策略意识,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侧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忽略了提优工作。

总之,策略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要期望通过一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就能内化某种策略。因此,我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使学生理解策略,应用策略,形成技能。

 

第二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九册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第1、3、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倒过来推想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结合情境,出示条件

(多媒体出示甲、乙两个水杯)

师:我们先来看大屏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停顿片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杯比乙杯果汁多一些

师:还有呢?

生:它们两个杯子一共有果汁400毫升(配合大屏幕)

师:现在老师将甲杯中的果汁倒40毫升给乙杯,(大屏幕出示箭头图) 师: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大屏幕闪烁40毫升果汁,然后平移至乙杯) 生: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大屏幕出示“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文字)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现在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板书:现在)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谁能说说现在甲、乙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 生:甲、乙两个杯子现在都有200毫升果汁。

师:为什么?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2:原来两个杯子分别有多少果汁?

(板书:原来)(大屏幕出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3、根据问题,揭示课题

师:怎样从现在杯子里果汁倒推到原来杯子里果汁的情况呢?今天老师就和 1

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操作演示、寻找策略

1、直观演示,感受倒推

师:刚才我们已经算出现在每个杯子里有果汁多少毫升?(200毫升) (大屏幕显示由“实物”一个一个移动变成“平面图形”:两个杯子都是200毫升,并标明数据)

师:那原来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呢?(启发)我们不防再倒回去看一看。 (多媒体演示)

师:我们将倒给乙杯的40毫升还倒回甲杯,说明乙杯原来比200毫升多还是少呢?

生:少了。

师:只有多少毫升呢?

生:160毫升。

师:而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还倒回甲杯后,这说明甲杯原来是什么情况呢?

生:比200毫升多。

师:甲杯原来有多少毫升呢?

生:240毫升。

师:谁再来完整地说说原来两个杯子分别有多少果汁?

2、整理表格,抽象概括

师:下面我们把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整理一下。

启发:甲杯是倒给了乙杯40毫升后还剩200毫升,所以甲杯原来有240毫升。乙杯是甲杯倒入40毫升后变成200毫升,所以乙杯原来有160毫升。(教师将表格填写完成)

3、完善课题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呢?(列表、画图等等)

师:根据现在的去求原来的我们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呢?能取个名字吗?

生:我们是倒回去再想一想的。

师:我们将类似与这样的倒回去再想一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倒过来推想。(板书:——“倒过来推想”)

三、教学例2,应用策略

2

1、出示例二,提取信息

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问题的信息比较多,谁能将这些信息依次说一说呢?

2、整理条件,箭头图表示

师:小明原来有多少邮票?后来他的邮票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箭头图: 原来?张又收集了24张30张还剩52张)

3、分析题目特点,明确策略

师:大家觉得这道题目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知道了现在的,要求原来的。

师:知道了现在邮票的张数,要求原来的应该怎么想呢?

生:倒过来推想。

4、同桌讨论,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同桌两人一组讨论讨论,相互说说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再用算式表示出来。(同桌讨论、教师了解讨论情况,适当指导,喊两名算法不一样的同学板书算式,)

第一种方法:52+30-24 第二种方法:52+(30-24)

=82-24 =52+6

=58(张) =58(张)

师:请你们分别说说你这样列式计算的理由吗?

生1:用52加30表示小明送给小军30张前的邮票数,再减去24表示小明在收集了24张前的邮票数,也就是他原来邮票的张数。

(教师板书倒过来想的过程:

原来有58张去掉收集的24张 30张现在有52张) 生2:根据题目小明今年收集了24张。然后送给小军30张,可以知道实际上小明现在比原来少了6张,所以用52+6=58。

5、验证反思

师:刚才两名同学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觉得都很有道理,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我们也可以顺着题目的意思来验证一下。(师生共同推算从原来到现在的邮票数)

师引导反思: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 3

点?(让学生自己说说感受)

四、分层练习

1、基础练习并比较(多媒体出示)

(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时,车上坐了26名乘客,中途停车时,下了16位乘客,同时又有24名乘客上车,请问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2)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有乘客若干名,中途停车时,下了16位乘客,同时又有24名乘客上车,现在车上有34名乘客,这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时,有多少名乘客?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学生们独立思考,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你觉得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知道原来坐车的人数,要求现在坐车的人数,一个是知道现在坐车的人数,要求原来的。

师:那么我们在思考时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知道原来要求现在的,我们就顺着想,如果知道现在要求原来的,我们就倒过来推想。

2、分组练习巩固

(1)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2)东东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给了芳芳5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书,集体交流)

师总结:像这样的知道现在要求原来的,我们倒过来推想比较方便。

3、拓展提高

小华去参观动物园,先从大门向北走2格道熊猫馆,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鸟园,再向东走4格到猴山,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馆。你能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吗?

师: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比较好?

生:在图上画一画。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及反思

4

师:这个办法不错!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想独立思考一会儿。然后在作业纸上画出路线,并标明景点和大门的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对照多媒体汇报并演示。)

师: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都找到了,我们现在回过来头,从大门出发,按照题目上所说的方向和距离看看是不是能到达这几个景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倒过来推想”有什么好处?

自我反思:

课始阶段利用多媒体呈现例1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是一件事情的开始、变化、结果三个时段的主要状况。为了使学生充分体验“倒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设计了三个步骤:一是利用多媒体演示两杯果汁从现在倒回原来的情况,使学生直观感受倒回去想一想;二是在表格里先填写甲杯和乙杯现在各有果汁200毫升,再填写它们原来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填表反思“倒回去”的过程。利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倒入和倒出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倒回去”的意思,体会它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三是组织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先回顾例题是怎样的实际问题,它是怎样解决的;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以及对这种方法的感受。在学生充分感受倒推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本课设计了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去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数学的价值。

曹兴军:男,20xx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多次在县级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20xx年参加县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市小学教师技能比赛获得三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论文评比中获等级奖,《有感于算法多样化》等文章在《中小学数学》等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