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对现在改革的影响

戊戌变法对现代改革的影响

戊戌变法指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变法不仅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阻拦,还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拦, 没有当权者支持,维新派也缺乏务实精神,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

1.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2.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他们没有联合群众,他们的思想只被上层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所接受,还有最主要的原因是维新派低估了对手的实力。然而维新失败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投靠保守派所照成的。

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下的急就产物,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证明,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需要有一定的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但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阶级力量弱小,戊戌变法却缺乏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中国当时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其中最弱小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中国的封建势力以及阶级力量和政治势力十分强大,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都没有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兴的经济及阶级力量,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经济被扼杀,只有在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才逐渐兴起。但是他们的力量一直都很弱小,特别对于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经济大国这更是不够的。

还有就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

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是适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由于传统话语仍居主导地位,所以守旧者掌握着传统话语的解释权,并依靠这种话语优势使自己居于道德、政治的优势地位而使变革者居于道德、政治的劣势位置和否定性境地,以此剥夺、起码是严重削弱了变革的合法性,这也是中国近代变革之路曲折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承认,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建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影响只限于少数“读书人”和个别官员,变法的“合理性”远未深入人心,未获广泛支持,这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之处。虽然如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图谱,却是从戊戌时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今后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也是维新运动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还有就是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容忍、控制、观察、动手。

改革不同于革命,它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众人信服的理论作指导,一个坚实的阶级基础等,这样变法才能成功,而戊戌变法却一条也不具备,纠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环境,以及与相联系的强大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他们只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

下,来不及等社会条件成熟,就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由于他们的理论和阶级力量都很薄弱,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前显得很弱小,变法者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变法就失败了,正如李侃 总结:“变法开始以前,思想上、准备上都很不充分,但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使他们仓促上阵,因此难免遭到失败的命运。”一般历史教科书都讲是两方面原因,即内部和外部.

内部:封建统治阶级不允许,怕失权

外部:帝国主义列强更不允许,怕失利

但以上都是外因,主要原因还是维新派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找对出路,更重要的是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实力太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变法。改革不是改革者的一厢情愿,而应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改革不能只有一个口号,而应深入民心;改革应有一个切实的方向,必要时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手段。

 

第二篇:是戊戌变法 积极影响

是戊戌变法 积极影响: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他对资本主义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有句话 叫不破不立 还有句话叫 过往矫正 说的是一个道理 就是革命能够一步到位 但值的反思的是 一步到位真的能使之前的情况有所改观吗 中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革命往往成为某些统治者驾驭愚民的口号和手段 革命成果并未为民众所享 大众为了所谓的革命 抛头颅洒热血 但到头来他们可能获得了官职和报酬 但是人民的思想并未得到开启 反而更大程度的呗愚弄,所以这种暴风骤雨式的 自上而下的革命即使解决的燃眉之急(如抗日战争打跑了侵略者)但是其形成的后遗症(如高度集权 在紧急情况下 这种解决方式是很有效的 是雷厉风行的 也只有这种解决方式才能面对当时的主要矛盾 但是和平时期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 再用那套方式方法就显得滞后 导致矛盾激增并且解决不了问题 )也是相当消极的 船大难掉头 如果还是采用激烈的方式让船掉头 那么不就陷入恶性循环了吗 所以领袖带头闹革命的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 因为民众的觉悟并没有提高 只是因为不满现状 急于改变自己的糟糕处境才拿起刀枪闹革命 一旦自己坐江山还是那副德行 所以 建立在百姓的普遍觉悟提高上的改良才是成本最小的 稳妥的方法 人么 活在世上总得有点事干 但也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的事都干完干好 慢慢来嘛 所以改良比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