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 荆霜 090244012 导师 张虔

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荆霜090244012导师张虔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

——基于《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对比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 称 学学指

教生

名 号 师

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荆 霜 090244012 张虔 硕士 20xx年4月15日

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荆霜090244012导师张虔

完 成 时 间

浅析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

——基于《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对比

荆 霜

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学号:090244012

指导教师:张虔硕士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音乐选秀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xx年是音乐选秀节目创新改革大放异彩的一年。《中国好声音》与《声动亚洲》是目前我国音乐选秀节目的两个代表,它们在运作上共同体现出制作模式上创新发展、多元化营销方式等。但是其转型背后仍存在着问题,如本土文化的体现很浅显,节目主旨内涵亟待提升等。音乐选秀节目应从制度、文化、大众审美需求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我国音乐选秀节目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本土文化

在真人秀节目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选秀真人秀”成为最大的赢家。[1]音乐选秀节目的出现是选秀节目大众审美成熟的标志之一,继而向精神文化更高层次发展。

国内外对音乐选秀节目的研究,基本分为三类:一是理论分析与展望。何晓兵认为“从价值观念电视媒体和音乐艺术的本体与历史文化分析入手,对中国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中存在的多种价值偏向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批判,是对电视艺术传播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价值学研究”。[2]杨皓辉对音乐栏目未来作了初步预测,根据电视音乐传播的特性,从多元化、品牌化、活动化角度进行发展趋势预测。[3]

二是精神探析层面。赵毅从大众文化的特点、与传统审美观念的差异以及当前大众 1

审美观念的转型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大众审美观念的成熟是音乐选秀类节目回归音乐本身的守住理性底线的内在动因;[4]覃晴、谭天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以窥见电视音乐选秀3.0版本的特质,认为音乐、美食、旅游等各种节目内容都是价值传播的载体,而价值创新就在于发掘这些载体内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优秀的模式设计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5]苏怡多、李坤针对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作用的分析,认为音乐纤秀对新的文化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创新、对现有文化现象的重新认识、评价和宣传、以及推动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6]

三是个案解析层面。刘宝珍、王江蓬在《中国好声音节目发展现状与经营理念探析》中运用国际传播的视野和理念结合中国本土化特色来探究《中国好声音》的发展现状、经营理念与未来走向,彰显出它既是音乐大餐,又是文化盛宴的时代品质和特色;[7]李翔在《中国好声音电视音乐选秀的新范例》中从《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形态、具备人际吸引魅力的选手、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与传递品质以及全媒体联动造势的宣传四个方面解析《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8]此外,倪海瑽在《中国需要常石磊这样的流行音乐人才——从其声动亚洲的精彩亮相谈起》中对《声动亚洲》代表新时代、新高度的中国流行音乐的节目理念,并重点对其选手有着古典音乐的中国特色的宣传与解析。[9]

音乐选秀节目应当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运营模式的分析,找到我国音乐选秀节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音乐选秀节目概念和具体指涉

音乐选秀节目最早起源于20xx年英国电视台推出的《流行偶像》,是选秀节目的鼻祖,后来由美国的《美国偶像》发展出去,从而掀起了全球音乐选秀节目的风波。《超级女声》开了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先例,比赛以PK的形式选出优胜者,比赛结果由评委和观众投票决定,从而带动观众与选手的互动性,产生了强烈的娱乐效果,这种娱乐方式成为音乐选秀节目的一种新元素。音乐选秀节目是一种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电视为媒体,通过比赛选出优秀歌手为最终目的的节目形式。20xx年音乐选秀爆棚,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等一系列音乐类选秀节目出现,多以梦想为主题,以实现梦想为奖励,把国外真人秀里面赤裸的金钱利益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极大刺激,把利益折算成梦想。[10]在国内,现已逐步形成了不同风格地以娱乐为目的为满足大 2

众审美需求的音乐选秀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设置了规定情境、选手的产生、环境的选择、规则的制定、等主要环节与主体框架,都是事先设定的,并大量采用了影视剧的人物环境选择与戏剧性冲突

[11]设置元素。对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我们则可以尝试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界定为:

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播出的以歌唱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竞赛娱乐节目。[12]

(二)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起源和发展

为适应新的世界格局、跟上时代步伐,各行业各领域都在高举改革大旗,尤其是电视媒体,以“市场为中心”成为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改革发展的新理念。节目制作的核心“制播分离”是在我国市场化背景下提出的最具实际意义的改革口号, 20xx年12套西部频道的开播便是中国“制播分离”的开始,到20xx年的8月份,湖南台省内举办的《超级男声》、以及20xx年的《超级女声》,这些仍然称不上体制改革,却加快了改革的进程。《超级女声》的出现立刻引发了中国全民造星运动的热潮,“草根”、“全民”等一批新词汇也随之产生。音乐选秀节目的大热使得跟风模仿、炒作、绯闻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选秀节目演变成一场表演。

纵观20xx年到20xx年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节目形式低俗、劣质抄袭、节目制作方炒作等因素导致节目逐渐背离了最初的宗旨。20xx年音乐选秀节目曾一度萎靡陷入绝境,这是由于我国音乐选秀节目在发展之初就没有经历探索阶段,而是直接进入模仿阶段,没有形成一种自主的创新意识,并且过分关注于收视率,在发展过程中,节目制作内涵也很少被关注,这些是致使我国选秀节目在20xx年走进死胡同的必然结果。

20xx年是一个转折期,电视荧幕上瞬时出现一大批以创新改革为理念的全新音乐选秀节目,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标志着当前我国音乐选秀节目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一系列的改革也使得中国娱乐节目找到了一个新的改革路径,即购买国外优秀节目版权和本国制作放映权的外卖。节目版权的核心在于其节目的运营模式,版权模式的借鉴与购买,正是中国当下电视节目运作的常态,它能省略立项、论证、调研以及设计创新等步骤,规避节目的市场风险。[13]我们或许可以从众多音乐选秀节目中选择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运营模式一探中国现如今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现状

《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灿星制作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节目创 3

造了收视率第一的佳绩,尤其是在20xx年9月30号总决赛时,强势地夺走了许多家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国庆节目的收视。节目播出前,在成都举办《中国好声音》推介会作为前期宣传,节目播出后又陆续进行澳门巡演等大型推广活动,并又于20xx年初打造一个演唱会形式的好声音最强音对战节目,这都很好地把握了市场时机,为第二期以及学员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声动亚洲》是由东方卫视等十余家亚洲顶尖主流媒体以及实力演艺公司共同完成的全亚洲音乐选秀节目。其节目口号是“梦想有声、声动亚洲”,以梦想起航,它是由七国共同举办,定位非常准确,主动把握住亚洲这个平台,打造亚洲歌唱巨星。这种亚太区“联播”模式是中国电视节目前所未有的形式。20xx年各大卫视纷纷对音乐选秀节目进行改革创新,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制作盲目抄袭的背景下,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显然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即节目的制作外销,这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出路。

这两个音乐选秀节目正是靠创新改革新思路才能够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在节目播出之后,纷纷通过演唱会或者节目推广的形式来弥补比赛阶段欠缺的粉丝效益,使其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更高的参与度。

二、音乐选秀节目的运作模式分析

(一)《中国好声音》的运作模式

1.制作模式

制播的分离一直是我国节目文化改革的重点。一般而言,中国式“制播分离”共有三种形态:一是电视台外包模式,将部分工作交给制作公司完成,二是电视台负责审查、付费和播出,制作公司生产,三是《中国好声音》创造出来的制播分离模式: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14] 20xx年,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上,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成为首批推进这项改革的公司。灿星制作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好声音》也使得“制播分离”得以真正实施。

(1)版权

《荷兰好声音》在荷兰开播,创下良好的收视率,多国争相购入其版权。灿星制作用300多万人民币买到好声音的节目制作版权,在节目制作中版权就如一个模板,是节目制作的核心与关键,关乎到许多节目细节流程,关键是节目内涵,虽然《中国好声音》在中国电视节目版权购买中并非首创,却走出了一条电视版权购买的创新思路,即充分 4

尊重节目制作版权。

(2)舞台设备

《中国好声音》在舞台设计、环境设备上下足了功夫。好声音的音频制作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制作模式,就制作人员而言,也分成两个部分:现场部分(扩声、返送)和录制部分(单声道、环绕声),技术人员分为三部分:现场扩声工程及单声道录制工程、环绕声音频工程、转播车音频工程。[15]如此专业的音响设备、空运原版导师转椅、现场乐队的配乐等,都体现出一种以追求原汁原味的声音,并为之提供最佳的演唱环境的态度。这在之前的音乐选秀节目中极少看到,如此细致的节目安排也是“好声音”成功的必然。

(3)赛制

灿星制作将原版的《荷兰好声音》的赛制模式照搬到《中国好声音》的平台上,要求必须尊重原版原貌,这也是版权的意义所在。《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流程包含:第一个阶段“导师盲选”,一开始评委背对每一位选手,全凭耳朵辨析歌手水平,歌手也只能凭声音来打动评委,当导师转身则表明认同该选手,这时选手可以自主选择为他转身的导师,拉近了评委与选手之间的距离。好声音在第一环节便拉拢到了大批的忠实观众,稳定了收视率。第二阶段“导师考核”,每位导师的14名学员按赛制在小组内进行两两对决,最终以选出4名优秀学员进入到下一轮比赛。第三阶段是“终极对决”,是在每位导师仅剩的四名学员中再度对决,每位导师名下只留一名学员去争夺冠军之位。在这一环节中评审形式有所变化,最终结果是由99家大众媒体代表的大众评审团和每位导师的分数决定,这极大地增加了结果的戏剧性。第四阶段“巅峰之夜”,这是一场演唱会形式的比赛, 最终的冠军完全由现场观众投票产生。这也是一场《中国好声音》的颁奖晚会,有许多电影明星以及歌手为好声音学员颁奖,同时也为4位进行巅峰对决的选手加油助阵,这些明星也利用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为自己的电影做了很好的宣传。

(4)节目的人员构成

首先,评委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形成了完美的搭配,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的特点,评委刘欢呈现给观众的是爱才惜才、严谨专业,偶尔幽默淘气;那英豪爽、率真,她曾光脚和学员演唱《征服》;庾澄庆是节目的活跃因子,他时常能带动现场的快乐气氛;杨坤则经常拿自己的坎坷经历来鼓励学员,并且他的“我今年有32场演唱会”也为节目带来了很多欢乐。其次,选手也具有代表性,每个选手都是带着梦想和故事来的。 5

再次,《中国好声音》音响总监金少刚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以及零点乐队的贝斯手的王笑冬,两人的加入为真正的“好声音”做了保证。最后,主持人华少的主持风格也独树一帜,例如他念广告词的语速也引来了很多的模仿者。

2.营销模式

(1)品牌效益的独特营销

《中国好声音》本着真声音、真音乐的理念选择正宗凉茶 “加多宝”。其寻找冠名时遵循实力正宗二字,使观众在尽享声音盛宴时又增添了些许欢乐,成功地转移了人们的广告视线,这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品牌营销战略。通过选取符合自身节目特点的品牌,进行捆绑式营销,在层出不穷的新品和促销的手段面前,《中国好声音》更愿意倾力一个品牌借势推高。

《中国好声音》选择加多宝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从节目的布置、选手进入舞台的大门、导师的座椅、广告词的插入时间及方法,尽显加多宝熟谙的营销技巧,加多宝变冠名为投资,极大地节省了各自的单独营销成本。《中国好声音》与加多宝的这种捆绑式营销使观众有一个品牌连锁反应,即《中国好声音》、加多宝浑然一体,《中国好声音》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品牌,与加多宝的冠名有着相得益彰的效果,双方共赢互利共同推动了整个项目的发展。

(2)“微博”信息传播新渠道

相对于20xx年超级女生的短信营销,《中国好声音》的微博营销是顺应历史潮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上乘之举,电视媒介在信息化的快速消费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好声音进行现场推介会后紧接着依仗着微博的力量,在知名度上迅速占得上风。

表1 《中国好声音》各期收视率走势

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荆霜090244012导师张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6

从表1可以看出节目第1期开播时,收视率只有1.36%,第2期破2,从第8期到第12期,收视率就一直稳居在4%以上。正是借助微博的传播力量获得了一大批免费的营销专员,“微博女王”姚晨在《中国好声音》开播之时发了一条微博对其节目十分赞赏,微博平台如细胞分裂一般将《中国好声音》的一举一动传播了出去,并迅速扩散开来,而其冠名商加多宝也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大家封给华少“最快语速”时,充分利用微博平台,迅速在官方微博上推出“PK华少”的活动,俨然形成一股挑战“快嘴”之风,这种效应正是《中国好声音》和加多宝的双赢之路。

3.盈利模式

《中国好声音》是20xx年最大的赢家,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共同参与资本投入,导师也是投资方,这便有效地避免了制作的俗套。作为“操盘手”的浙江卫视在节目发展的每一环节便做得更加细致入微,浙江卫视周五原本每条15秒广告从13.6万元涨到50万,300万元的版权投入赢得了源源不断的收益。

《中国好声音》的盈利模式有进一步的创新,学习了《美国偶像》网上付费下载音乐的方式,与中国移动合作通过选手歌曲的彩铃下载业务,进一步拓宽了盈利渠道,在宣传了每一位学员的同时,也使《中国好声音》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后续的全国巡演再次将学员与好声音模式推向更多的观众,好声音变成了真正的吸金节目。

(二)《声动亚洲》的运作模式

1.制作模式

《声动亚洲》的制作方东方卫视,是我国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的卫视,东方卫视在欧美、日韩等多国播出,这就为制作出国际平台的音乐选秀节目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促使东方卫视在制作节目时的定位要比国内同等卫视要高出一个层次。

(1)版权

《声动亚洲》作为新兴原创的音乐选秀节目,不再走购买国外版权的道路,而是主动出击、自主创意,节目脚本、流程、舞台设计等均由东方卫视全力打造,以打开亚洲音乐市场为目标,将中国的音乐比赛节目推出去。事实证明《声动亚洲》确实做到了。首先,在《声动亚洲》播出期间收视率名列前茅。其次,该节目实行的是亚太区的“联播”模式。《声动亚洲》在亚洲多国播出,并且节目汇集了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的选手和评委,这也加大了节目在亚洲的影响力。

(2)舞台设备

7

以亚洲各国的年轻新兴歌手为主要选手的节目《声动亚洲》,是专业、准专业歌手的舞台。因而,《声动亚洲》在节目设计理念上注重整体的包装效果,该节目所独有的太空舱式舞台,在舞台表现形式上具有创新意识。这种环绕周围舞台的形式使得歌手与观众能够近距离接触。于此同时,该节目还为演出配备了最顶级的音效设备,通过高科技手段营造神秘莫测的灯光效果,极大地渲染了现场的表演气氛,为观众营造出了一场奢华的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盛宴。

(3)赛制

《声动亚洲》的节目制作流程:首先是大中华赛区,大中华赛包括预选、32进16、16进8、踢馆赛、复活赛、中国区总决赛。将导师分为四组,每个导师门下只有八名选手, 32进16的时候,由两个组选手两两对决,在这一环节可以看到老师们护犊心切,不仅是选手的对决,也是导师和导师的较量,孙楠老师在这一环节因为自己的爱徒被淘汰觉得不公平当场翻脸,这也是观众想看的一幕。踢馆赛也很有看头,来踢馆的都是已经很出名的歌手,包括常石磊、李雅莎等实力歌手。复活赛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比赛中强强对决被淘汰的歌手,可以通过网络人气排行复活,这样可以让那些被淘汰的歌手的歌迷一直关注他们喜爱的歌手以及这个节目。其次,是全亚洲王中王赛。全亚洲王中王赛真正体现了《声动亚洲》的节目特色。加入了亚洲各国的元素,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音乐是无国界的。总决赛汇集了来自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中国七国的选手从中进行进一步的抉择最终确定冠军。

(4)人员构成

首先,从评委阵容看,中国区比赛有黄舒骏、孙楠、高晓松等多位实力知名歌手,亚洲区比赛评委包括了来自日本的小野丽莎、韩国的李玟雨、马来西亚的巫启贤等强大明星阵容。《声动亚洲》的评委在评判选手表现的时候,除了要求选手把歌唱好,舞台效果也占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其次是选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已出道多年。因此,在比赛过程中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最后,音乐幕后工作者同样实力非凡,集结了彭飞、崔迪等国内一线音乐制作人,知名吉他手江建明,鼓手禇伟明,著名贝斯手章谋圣,键盘手王文颖、刘牧也都悉数参加,这些都旨在寻找亚洲新生代完美声线。

2.营销模式

(1)节目全方位包装

《声动亚洲》以“寻求新一代歌唱巨星”为口号,节目定位很明确。在选取选手时 8

与以往选秀节目不同,不再是平民草根而是一批有过歌手经验甚至出过专辑却不被世人所熟识的歌手来参赛,让观众及媒体重新认识他们,并通过比赛的形式与亚洲各国竞赛,选出亚洲歌唱巨星。《声动亚洲》是国内首次采用一周联播两天的音乐选秀节目。为配合节目的时间和紧凑度,每周一、周二晚播出由《东方直播室》制作的《我为梦想狂》这一选手宣传节目,总决赛前推出资讯节目《声动亚洲总决选前传》,并且在总决赛时推出《亚洲音乐盛典》等一系列的一周节目计划安排,这些附属节目周全的安排、巧妙地结合使节目的知名度直线上升。

(2)“国际化”营销

东方卫视制作团队的成功还在于平台的国际化,20xx年10月份《声动亚洲》将播出权卖给新加坡,将极大的扩大《声动亚洲》的知名度。在20xx年12月6日,《声动亚洲》赢得了“2012中国营销盛典”的“年度卓越创新力奖”。这一奖项充分证明了《声动亚洲》的制作理念是超凡的、创新的,全力打造一个全亚洲的国际舞台,选手、评委、现场的国际化设置,真正实现走出去,用国际舞台的方式营销是最成功的。各国的联播版权外卖、节目形式在别国演绎,极大地提升了知名度和节目的可信赖度。

中国音乐选秀电视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声动亚洲》的成功表明国际化道路是节目发展趋势,它有效的激发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为今后电视娱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3)网媒营销

表2 《声动亚洲》各期收视率走势

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荆霜090244012导师张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9

现如今,网络媒体因其快速的速食信息消费特点,在营销方面明显要优于电视媒体,《声动亚洲》的东家东方卫视充分迎合了当下的发展趋势,选择与风行网进行“台网”合作协同推广、营销,使得初出茅庐的《声动亚洲》愿意通过各种快速消费的渠道来宣传。风行网为此设置专门的节目板块,将所有参赛选手的演唱歌曲通过视频点播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可以更有效、更深入地了解每位选手,风行网还设置了讨论区,激发网民对《声动亚洲》的热议,利用这一平台,让观众彻底参与进来,成为节目16进8、踢馆赛、复活赛等选手去留的裁决者,增强了观众与选手的互动性。

从表2可以看出,《声动亚洲》及时通过网络吸引观众,8月8日的16进8及8月15日的踢馆赛,收视率都有明显上升。其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增强节目的宣传力度,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

3.盈利模式

与商业气息过于浓重的《中国好声音》相比,《声动亚洲》可以称的上“淡泊名利”了,《声动亚洲》的盈利模式与好声音等其他同类节目类似,前期的广告冠名赞助,播出期间的声援,以及播出后的一系列的活动,这些都为节目或多或少的带来收益。但《声动亚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除了这些盈利模式外,它走了一条节目放映权的外卖新思路,这得益于《声动亚洲》模式的创新性与我国选秀节目的首创特性,“走出去”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在许多节目争相购买国外版权的同时,《声动亚洲》为我国选秀节目作了表率,将有利于引领我国选秀节目向更高质量发展,也同时打破了我国广电总局的各种限制,拓宽了盈利方式。因此,《声动亚洲》虽在本土没有获得很大的收益,但根据其自身特点转向国外市场是其明智的选择。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联播模式开启,以及今后的版权的外卖,都成为《声动亚洲》继续发展的动力,《声动亚洲》未来的盈利道路仍旧十分宽广。

(三)音乐选秀节目的运作模式

1.制作模式

从对《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制作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音乐选秀节目的制作模式大致可以从版权、舞台设备、赛制和人员构成四个方面入手。

版权已然成为音乐选秀节目乃至娱乐节目的核心,无论是《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还是《声动亚洲》节目制作的自主化,这种由“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的转变都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节目版权的保护和开发 10

都应当受到重视,从而加强节目质量,提升节目品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众

多节目也希望在抄袭模仿中有所创新,虽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树立正能量、励志、教育、

文化创新等新的标杆,但其中《花儿朵朵》、《天籁之声》等节目在创新改革方面仍旧没

有脱离当年《超级女声》的模式,因而造成审美疲劳。节目制作流程中,大多都向更加

丰富的节目内涵方向发展,选定特定的主旨意义,不再盲目追求收视愚昧大众,而是通

过娴熟的技巧运用、真诚的态度将精英品质与大众相碰撞,更好地把握了受众心理。

音乐选秀节目大多采用淘汰的形式选出最优秀的选手,20xx年加入了一种新的环

节——复活赛,其中《声动亚洲》便采用了此形式,一方面使得观众更加全面地认识选

手、认真甄选选手,另一方面使得节目更加具有吸引力,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好声音》、

《天籁之声》等则都采用盲选的形式来鉴别好声音。

节目的人员构成同样非常重要,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是重要核心。音乐选秀节

目的核心便是选手和评委,当前音乐选秀节目开始注重选手的特点,比如《中国好声音》

中选手的故事、《声动亚洲》中选手的梦想,各大音乐选秀节目都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

评委的点评越来越专业、公平。音乐选秀节目在制作模式上提升创新能力,做到公平公

正,努力提升节目品质。

2.营销模式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创意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项目的成败。音乐选秀节目需

要优秀的节目创意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而节目营销手段在创新上表现形式日渐丰富,

《中国好声音》代表了包装上创新的节目,而《声动亚洲》则是代表了制作上创新的节

目,二者同时打开了节目创新的思路,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道路。

浅析当前音乐选秀节目运营模式荆霜090244012导师张虔

11

表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电视、广播、报纸单位为日,杂志为月,户外及网络为周)

(1)多元化的营销渠道

音乐选秀节目的营销模式发展迎合了信息技术的变革,从20xx年发展至今,完成了快速消费品信息化时代的转变,营销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电视、杂志、网络、报纸等多种方式将节目宣传推广出去。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20xx年-20xx年,除了互联网,其余媒介均呈现下降趋势,网媒营销必然成为今后营销的重点。

最初的街头巷尾扩散的原始营销到赞助冠名的节目绑定、电视节目策划、杂志报纸评论、到如今网络信息宣传的发展。在如此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中,音乐选秀节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多元媒介营销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以达到营销利益最大化。现如今,因依附在节目中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多样,涵盖主体也越来越丰富,采用的方式必将多元变通,比如,《声动亚洲》和《中国好声音》都采用的是现场活动推介的方式来作为前期宣传,将网络作为有效推动节目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杂志、报纸则成为后期舆论工具,通过多方多渠道的方式很好的将节目营销了出去。

(2)提升节目内涵

节目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选秀节目与其他娱乐节目所不同,其节目的每一部分每一位参与成员都将会成为节目的营销筹码,节目内涵的提升会给节目带来更多的亮点。《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歌迷疯狂的镜头,完全靠歌手实力和评委的专业来提升节目品质,是对节目品质的自信。《中国好声音》在这方面把握地非常好,选手的正能量宣传、评委形象的吸引力扩散,《声动亚洲》则把营销带到国际化道路上去。在音乐选秀节目结束后,营销的工作其实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同时将会带来巨大的成效和丰厚的利润。

营销的意义在此尽显出来,换言之,节目营销的成功也就证明了整个节目的成功。大众文化的新型传播正是如此,将文化更有效地体现在节目中,以增强节目的内涵品质为最终目的。人们在无形中跟随着成功营销产品,尤其在精神消费领域,音乐选秀节目成为一种影响大众文化的药剂,纷纷在营销策略中展现文化特色,带动整个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

3.盈利模式

(1)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

我国电视制作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广告等传统模式,音乐选秀节目的盈利模式成跨越 12

式发展,吸引广告的赞助,刺激更多广告的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巨大利润。广告的宣传模式也因信息网络的发展相应转变,更多的运用网媒,虾米音乐、米多乐等新兴音乐产业的合作也促进了节目的推动。

(2)版权、产业的新兴盈利方式

随着节目质量的提升,创新价值的体现。一方面,节目的品质模式成为交易的筹码,荷兰也是在制作《荷兰好声音》成功之后发现了制作模式的重要性,成立专门节目制作公司,用来卖点子,卖节目创意。这是全新大众审美时代的特点,通过节目制作版权的外销也成为如今音乐选秀节目盈利重点。另一方面,因为音乐选秀节目有其区别于其他娱乐节目的独特性,即音乐的主题,这极大地刺激了音乐在文化产业的发展。音乐是一种符号、新时代发展的标志,盈利模式围绕音乐,可以通过音乐下载、音乐制作、包装、唱片发行、演艺公司等引领着新时期节目的发展变化。音乐产业可以有效地带动相关众多产业的发展,其效益非常可观。美国《美国偶像》的网络付费音乐下载便是运用网媒的最好例子。而在盈利方式方面也向多元化发展,不仅覆盖音乐类,甚至视频竞赛、餐饮音乐娱乐等多渠道来获得收益。

三、音乐选秀节目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好声音》仅仅好在了“声音”

1.制作主旨不甚恰当

无论是制作、营销还是最终的获利及影响,《中国好声音》作为新一代音乐选秀节目确实很成功,并带领其他节目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就目前中国节目发展现状来看,20xx年处于选秀节目的突破年,一切改革创新都刚刚开始,节目发展上毕竟仍然处于节目模式模仿的初级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但是从国内整体节目发展来看,好声音在制作主旨上不甚恰当,《中国好声音》暴露出一种“文化势利”,没有引领我国音乐选秀节目的使命感,并不是我国当前文化创新产业应该提倡的节目内涵。

所以从发展中国节目思想入手,如何更好地宣扬中国原生态音乐元素,才应该是节目的宗旨,毕竟节目打着“中国好声音”的口号,应该起到“中国”这两个字的价值。《中国好声音》仅仅是个开始,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好声音”可以在宣传上将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加以升华,节目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中国风音乐,积极引导音乐元素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融合,在节目编排上可以适时地加入东方元素色彩,在展现声音盛宴的同时,紧紧抓住中国音乐元素的鼓励探索便是对《中国好声音》的一点点建议。中国文 13

化产业亟待发展,《中国好声音》的模式固然成功,它只能代表一批新型节目创新形式的转变,但却不能更好的引领今后节目的发展。

2.盲目追随收视率

通过前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在直线上升,因为关系到利益分配的问题,《中国好声音》对收视率的重视已远远超出了对节目定位意义。当然追求收视率一方面可以促进节目制作方发挥头脑风暴积极为宣传营销出谋划策,赢得收视率,所谓物极必反,过分重视收视率的同时。为了收视率通过炒作、“负面信息”、铺天盖地的正反面评论都为《中国好声音》带来了最理想的结果。吸引眼球的方式有很多,盲目追随收视率终究会给节目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好声音》在总决赛的时候,商业营销完全占据了正常比赛,因广告投放的过于密集还导致节目严重超时,人们在欣赏期间极大地降低了对《中国好声音》的信任,失去了对节目的最初信赖,这将是《中国好声音》惹下的最大的“麻烦”。

3.名利双收人才折腰

《中国好声音》的名声炒得响亮,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几乎全是“好声音”里发生的事情,节目播出期间的广告拍档已满得无以复加。节目之后的大众传播式收益也非常可观,可是《中国好声音》却没有更好地把握好学员的未来发展,他们之后的道路参差不齐,《中国好声音》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在传播着每一位学员,便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巡演,后期累积明星效益不得不说是歌手包装所欠缺的。这种手段,非但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使得本就不景气的演艺事业公司更加萎靡。

(二)《声动亚洲》始终震不响“中国”

1.宣传力度小

节目的宣传能够对其知名度造成不小的影响,《声动亚洲》在受众心理、受众需求上做得并不好,通过给节目以冠名是将节目标示度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声动亚洲》的思妍丽并没有更好地把握宣传的准确度。选择的冠名商思妍丽,品牌并不突出,不如加多宝和好声音的吻合度高,节目进行中选手与评委缺乏互动。因此一个节目的宣传是应该把广告这一项作为节目的重点的。

当然,更要将宣传力度放在节目的前期以及后期,目光不能仅仅在东方卫视的栏目里宣传,在信息化加速的时代,网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声动亚洲》在这方面虽与新浪微博、网易娱乐、风行网、无线新媒体、人人网等这些新网络新闻媒介广告支持,但 14

是在篇幅宣传上,《中国好声音》先一步投放广告的同时,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至于搜狐视频、虾米等视频音乐的合作,人们在网络上认识《中国好声音》的同时《声动亚洲》没有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正是在宣传力度上所应当弥补的。

2.人才加工不够鲜明

《声动亚洲》致力于选择专业、准专业歌手参加比赛,因此可能正是如此,节目并没有使得选手与节目捆绑式发展。在节目播出后也没有后续节目来推进选手的人气度,整个参赛过程中,每位选手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唯一提升起来的或许仅仅出于整个舞台的包装效果上。虽然在《声动亚洲》播出之后很多歌手也如同好声音学员一般纷纷开始发展个人生涯,推出作品,但是《声动亚洲》没能很好的与选手结合,导致每一位选手在独自发展的道路上少了一种声援,导致可辨识度与观众认可度不高。

《声动亚洲》将过多的经历放在了整体包装效果上,每一位人才的深加工不鲜明,体现不出节目的意义,反倒心存《声动亚洲》只是借势宣传了节目的疑惑。《中国好声音》在这方面做的虽不能说很优秀,但是《中国好声音》善于借助各种可利用资源,电视媒介、网络媒体、全国巡演等增加造势,在每一位学员一步步进步的同时,“好声音”的牌子始终未丢,并且也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个展示个性特色的机会,也使得观众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中国好声音》学员。

3.娱乐力量薄弱、规则不够严谨

音乐选秀节目既然以选秀为宗旨,“选”与秀”应该兼备发展,选的严谨、秀的到位才是选秀节目的最高目标,《声动亚洲》只抓住了“选”,将“选做得更加国际化、成熟化,当然近年来节目渐渐把“秀”的成分过分扩大化导致背离了音乐选秀的严谨态度,秀应该有秀的度,但是在严谨的过程中若不加入“秀”的成分,便会失去节目的影响力,其引导的作用便会减弱。

整个节目除歌手演唱的欣赏外没有其他值得吸引人的亮点,因此也没能够在国内掀起一股声动的热潮。《声动亚洲》的创新、内涵都非常棒,秀中的寓教于乐正是《声动亚洲》所缺乏的影响力和娱乐力量。在节目规则设定上,过于随性,造成一种不可信赖和缺乏权威的感觉,选手的去与留,导师随时有更改的权利,从而降低了节目本身严谨的态度。

四、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建议

(一)寻求播出制度新方向

15

在20xx年超女出现到20xx年的七年里,我国音乐选秀节目在逐步走向衰亡,制作公司没能找到正确定位,卫视电台也没能设定主旨内涵。我国市场化的需求日益明显,限娱令出现标志着制度在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20xx年便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转折期,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也由此进入了新的阶段,播出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向全新方向发展。

我国音乐选秀节目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一个有效地限制是很难进行真正的创新与改革,音乐选秀节目进入新大众传播时代,市场成为真正的主宰者。在今后的音乐选秀节目发展过程中,节目制作团队以及卫视团队应注重娱乐与改革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利益,也就是保护大众的利益,推动我国音乐选秀节目向正能量正效益方向发展。通过电视性质的变革,方式的转变来适应日益变化的泛娱乐化时代,当年的“娱乐至死”将再不会发生。

(二)丰富节目模式内涵

随着大众品味的提升,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目模式的发展,正是用缜密精致的创新思路与展现形式来赢得观众的目光。音乐选秀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比赛,推进节目发展的重心也不再是选手,而是一个更加互动式的节目模式设计,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整个流程的发展、悬念的设计、情感的铺垫,将节目环环相扣,剧情紧凑,观众能够始终在期待中不断获得惊喜。

现如今,音乐选秀节目传达的不再只是娱乐大众,更多地是将梦想、信念、正能量等融入节目模式中,但我国的节目模式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娱乐之外的理念体现还不够完善,主要是依靠节目版权的引进来获得创意灵感。音乐无国界,但每个国家的音乐都赋予了本国各自文化特色,而每个国家的大众需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国外成熟模式的引进,应能清醒地认识到模式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中国式转化,本土化改造。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节目模式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我们更应该期待《声动亚洲》式的自主创新制作时代的到来,真正地去形成一套模式制作、模式开发、模式创意团队的产业链条,为我国音乐选秀节目以及电视节目找准方向。

(三)探寻真正的文化引领

音乐选秀节目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怎样更好地体现我国文化特色将成为节目今后发展的重点。我国现如今处在音乐选秀节目发展的初级阶段,模仿的初级阶段,《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只是停留在复制的环节,并不如当年《美国偶像》模仿《流行偶 16

像》一般,美国将节目重新定位和包装,设计出一个符合国情、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全新节目,这也正是《美国偶像》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所以,在今后我国节目制作中,应朝着自主创新方向发展,电视传媒、网络传媒、音像传媒三方面共同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精力转到文化内涵上。《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更好地带动着我国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在我国社会文化中,精英文化向平民文化方向发展,是一个文化语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加入本土特色,有着中国文化色彩的

[16]节目才是我国娱乐节目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节目中通过文化来引领整个节目的发展走

向,提升节目文化内涵,这样便能被更多的观众认可与推崇。观众在观赏节目的同时也能对节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大众转而有更多的理性思考。[17]另一方面,又为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音乐文化产业链条,使得音乐选秀节目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节目环境中真正走上一条本土化道路。

在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引进节目是当前节目发展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引进海外、境外节目的同时,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主体,是文化本土化的目标与策略。

(四)大众审美心理需求新思路

音乐选秀节目既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同时又属于艺术事业,通过节目运营模式的不断进步,我国已进入大众审美阶段,不仅需要节目给大众提供文化内涵,更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根据心里需求的不断变化,音乐选秀节目也随着不断创新改革。

我国现如今处于大众审美文化的“转型期”。在节目制作发展时,一方面朝着音乐选秀节目的艺术性方向发展,即注重“审美”理念。[18]另一方面是音乐选秀节目的中国文化本土化、通俗化,倡导一种大众文化趋势,强调了功能。因此,未来的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将是多元化的,随着大众审美需求变化而变革,而不仅仅由市场这一根杠杆来控制了,向一种更加人性化、艺术性方向发展,一个节目不再是一个商业盈利机器,而是一个作品,从创意到大众需求,都尽善的改良着整个节目市场的环境。

音乐选秀节目是一个展现创新改革、大众文化、艺术事业的多元节目形式,从音乐选秀节目的运营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并不属于节目本身的问题,小到一个设备,大到整个市场、整个国家体制的体现。因此,分析音乐选秀节目的运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场状态,了解当前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阶段,为今后的节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7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37.

[2] 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3] 杨皓辉.中国电视音乐栏目的现状与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114-116.

[4] 赵毅.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J].人民音乐,2012(9):86-88.

[5] 覃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6] 苏怡多,李坤.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的意义[J].甘肃科技,2012(8):101-103.

[7] 刘宝珍,王江蓬.中国好声音节目发展现状与经营理念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2(12):61.

[8] 李翔在.中国好声音电视音乐选秀的新范例[J].媒体时代,2012(9):27.

[9] 倪海瑽.中国需要常石磊这样的流行音乐人才——从其声动亚洲的精彩亮相谈起[J/OL].

/kcms/detail/52.1125.J.20130307.1440.004.html,2012-3-7.

[10] 张文.“梦想”主题:一种不可忽视的电视文化现象[J]荧屏内外,2005(5):32-33.

[11] 张宏亮.传播情境下的戏剧冲突与多元互动《中国好声音》风靡背后的传播学解析[J].传媒 研究,2013(1):55.

[12]周慧玲.“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探析[D].广西.广西大学,2006:2.

[13] 卢婷婷,王永.中国好声音成功因素探析[J]新闻世界,2012(11):38.

[14] 卢婷婷,王永.中国好声音成功因素探析[J]新闻世界,2012(11):37.

[15] 赖黎.声音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好声音》音频制作概况[J].现代电视技术,2013.(1):15.

[16] 苏怡多,李坤.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的意义[J]甘肃科技,2012(4):101-103.

[17] 覃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18] 赵毅.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J]人民音乐,2012(9):86-88.

18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usic Talent Show Operation Pattern

-- Based on the “The Voice of China” and “Asian Wave”

Jing Shua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No:090244012

Tutor: Zhang Qian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ing of economy and influence on Chinese markets of talent shows. In 2012 the music talent shows conducted reform about generating new ideas.The Voice of China and Asian Wave are two more successful programes among the cases.However,after cons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two shows function patterns,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For example, it i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and the gist as well as the intention are need to be promoted immediately. The music talent shows should have a reform in terms of institution, culture,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etc, for achieving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usic talent shows.

Keywords: the music talent show; operation pattern; native culture

19

致 谢

四月洛阳的牡丹已花满枝头,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的论文也画上了句号,但是心里却不是很高兴,而是难以言喻的失落,随着论文的完成,就意味着我生命中最纯真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尽管万般不舍,但是人终究是要长大要面对现实的。

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虔老师,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的指导,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张虔老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张虔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丰富的学养、严谨的学风、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这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标杆。在此,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四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谨此一并表达我的谢意!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并竭尽全力给予我接受教育的机会,养育之恩没齿难忘!

再次对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说声“谢谢”!

荆霜

20xx年4月15日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