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石硐小学:蔡艳

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师。刚拿到教学课本时,我觉的知识是那样浅显,可是当我真正走上讲台给他们讲授这些知识时,我才觉得我错了,我怎么能用我这个年龄段的思维水平去衡量他们呢,孩子还小,认知结构还很不完善。所以在那以后,我开始转变观念、方法,课下多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没课时就看看小学数学课本,掌握他们学过哪些知识和今后要学哪些知识,课下认真备课,尽量将要讲的知识以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课后认真进行反思,归纳完善不足。下面我谈一下我这段时间的收获。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有趣又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教师也可以通过回顾旧知识方法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熟悉感,但又不完全一样,引发他们去探知不同之处,不仅能够简化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是一些概念定理。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对一些抽象性的东西很难理解,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合理的运用媒体,可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

对于一些难讲述的概念,教师可借用一些教学课件来讲述。如教授学生去判断平年、闰年知识点时,会涉及到地球公转自转的知识,口头很难表述,通过媒体视频就可向学生清晰的展示出来了。不仅如此,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量,使在相同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4、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课堂中,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不断培养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学感悟

石硐小学:蔡艳

本人至工作以来,还从没有接触过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刚拿到课本,看着上面的教学内容,觉得非常简单。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时,我知道我的想法错了,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简单,但对于刚开始学习知识的孩子来说,却不那么容易,现对一年级教学感悟进行简单总结:

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量身定制”是适合低龄儿童的方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目前的一年级数学课本从形式上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应该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能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兼顾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本来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在活动中,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当然说错的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学生亲身体会、练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数学教学感悟

石硐小学:蔡艳

在上学时,老师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当时没有很深的体会,现在才真正觉得教好学生,和完成一幅艺术作品一样,完成的过程可能会让你绞尽脑汁,但当看见你很满意的作品时,会觉得特别的欣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想让一个孩子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克服对数学的恐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培养他的数学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从传统的“教师主体”改变成了现在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创设为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丰富多彩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放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从而产生追求美的欲望。现就简单说说本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感悟如下:

一、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我很赞赏他的观点,我们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从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学,无疑会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个精彩的导入也就可以说是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的一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中也给出了很多的例子,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就应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问问题、活泼好动、且注意力平均只能集中10分钟,数学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要充分地发挥小学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一学段(1-3年级)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现在的教材编排来看,图文并茂,既符合低龄学生的心里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的不再是传统的机械讲解,当课堂的领导者;而是改变角色做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思维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我所教的孩子是一年级的,像这种低龄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逻辑能力还是比较差

的,所以对抽象的知识不能够把握的很好。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还是直观的感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四、在课堂上注重赏识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以看出激励对于一个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可以在学生的数学课中运用激励的方法来唤醒他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要求老师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能够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我们应该用激励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我们是信任他们的,以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不断地去探索,“科教兴国,教育为本”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我们切实去做。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第四小学 陈妙娟

《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由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迁移到所授课业产生强烈的兴趣爱好,对知识更易接受。所以乐于好学,又是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把握教师角色,建立融洽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小学兴趣,让小学生乐学、会学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此,我有如下做法: 一、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感情。学生喜爱老师,就会对老师的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当然,这也不是让老师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要求我们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爱严结合,循循诱导。其次是以用课堂和课外向学生反复讲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重视教学,爱好数学,并有决心和信心学好数学。其三是广泛利用直观教学,发挥电教的作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生动有趣的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其四是注意在课堂上引进竞争意识,利用小学生自尊心强、好胜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在各种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总

结或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奖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二年级乘除法的口算后,我们举行了一次分组竞赛,学生为使所在的小组获得竞赛的胜利,都认真记口诀,纷纷争先抢答。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接着搞了一次书面口算测试,我买了橡皮、铅笔、作业本、卡通贴画等奖品,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领到奖品,不但课堂上认真复习,连课外和做游戏的时候也争论不休。测试后,大部分学生都领到了奖品,学生都很高兴,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高了。 二、 让学生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

手和脑、脑和口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手可以使脑得到发展,动口可以发展思维,有利动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二三十年代就主张“教、学、做合一”,“手和脑一块干”,“教育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坚持少讲多练多实践,使手、脑、口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乘除法应用题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小商品,在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另一部分当顾客,学生在买卖活动中掌握了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大大降低了解答应用题的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文明待客,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三、 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天性爱玩这一特点,我有计划地在课外引导学生玩数学兴趣活动。一是猜谜活动。把小学数学的口诀、概念等编成谜语,利用节日举行猜谜活动,以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二是玩夺红旗或戴大红花。把许多种类不同的小计算题设计成升旗台形状,限定时间,看谁先计算完,并且准确无误,谁就夺得

了红旗。一个学生夺得了红旗后,全体学生都热烈鼓掌表示祝贺。小学生都逞强好胜,这次夺得红旗或戴上红花,决心下次还获胜。没有夺得红旗的,争取下次戴上红花。三是讲故事、编故事。我提倡学生买一些关于数学的趣味书,并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数学故事书,让学生把自己的数学趣味书都带到学校相互借阅。过一段时间后,利用作完作业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讲数学故事比赛,作为老师带头讲,进而引导学生自编故事讲,讲他们自己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编故事,学生对数学运算符号的运用、由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四是做数学游戏。比如让学生对口诀、找朋友、当小医生等。在学完乘法口诀后,我组织学生对口诀。一个学生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学生很快对出后一部分。一定时间内谁对出的多,谁就是优胜者。有时是让学生拿一些写有部分口诀或计算题的题板,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自己题板上的题相对应的“朋友”。我搜集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集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医生”,看谁诊断得准,医治得好。许多学生爱面子,惟恐自己落后,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很快,题中的错误都找出来了,以后再遇见类似出错的情况就少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起了学好数学的热情。

几年来,我摸索着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巩固了数学知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