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行业现状

放眼世界,浅析小蓝汽车产业

1、国际汽车行业现状

全球汽车市场增长较为平稳。

20xx年到20xx年,全球汽车产量从5,837万辆增加到7,32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实现了平稳的增长。2008到20xx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量产生了一定的下滑。20xx年以来,全球经济在普遍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逐步走出衰退,受国际投资和贸易需求增长的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出现强劲反弹,20xx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7,770万辆,同比增长25.9%。20xx年至20xx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2%、5.1%、3.6%。

2、国内汽车市场现状

增涨速度较快。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207万辆,位列世界第八;此后,中国汽车产量和排名逐年上升,20xx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进入世界前三甲,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xx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20xx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万辆和1,364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产销量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及消费国。20xx年至20xx年,我国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为16.6%,20xx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1,900万辆,20xx年将近2,200万辆,成为我国增速较快和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20xx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43.05万辆和2107.9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7.2%和6.1%,产销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14和7.43个百分点。

3、国内汽车行业的困境

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

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国民用汽车数量达1.54亿,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样截至20xx年底我国已出现第八个城市实行汽车限购政策,以北上广为首的全国八个限购的城市均为国内一线城市,且当地政府限购的理由无非就是城市交通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是近些年来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是早期的土地沙漠化还是近期的雾霾天气,环境保护已不容忽视且需积极采取改善措施。然而汽车排放显然逃脱不了对环境破坏的罪名。因此目前国内的交通和环境将是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4、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低成本化、高端舒适化、主动安全、经济环保。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至今天,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xx年国内汽车总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86%,连续第六年蝉联世界第一。这其中乘用车的增长依旧成为汽车产业整体增长的主要力量,具体销量数据为1970.06万辆,同比增长9.89%。乘用车作为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它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乘用车市场近几年不论高端品牌还是自主低端品牌车型,竞争都很激烈。主要体现在:1、价格竞争,不管是高端豪华车还是低端便宜车,不同的品牌都在打价格战,这缘由现在的车主越来越重视性价比。2、技术竞争,在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事实上已经比较

成熟了,不管是操控性还是可靠性,现在的车子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现在用户更加注重汽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近两年的一些明星车型都是在价格是比较亲民,且安全性及舒适性较好的车型。3、油耗及排放,事实上经济性是车主用户关注的一大问题,人们总想用廉价的成本去享受汽车到来的乐其,所以近几年各大车企都在搞小排量的发动机,以及小型车型。比如福特的1.0T发动机,利用增压技术来同事保障动力性与经济性。排放问题就是上面困境里所提到的,环境压力所引发的问题,同时国家的政策对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20xx年要求车企的平均油耗降至5.9L/100公里。

由上面提到的种种压力,以及汽车行业一直探寻新的技术,新能源汽车应势而生。新能源汽车里面已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比较迅速和成熟。国内外汽车行业已经出现了很多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包括国外的日本丰田,德国宝马,国内的比亚迪,众泰等等。在油耗排放的政策压力下政府同时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给车企提供了政策鼓励,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近两年也算突飞猛进。20xx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

5.67万辆,同比增长5倍;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历史性的突破,1~11月累计销量达5.3万辆,中国汽车业界渴望已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似乎正迎面而来。

5、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

当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西欧:汽车零部件工业相当发达,超过汽车制造业而走在前面;

(2)美国、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制造业力量基本相当,平起平坐;

(3)日本、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当强大,但仍受主机厂制约;

(4)中国、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本上依附或从属于汽车制造业,没有相对独立地位。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趋势

1.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联合兼并,走向集团化已成趋势。

(1)联合与兼并。为了整合相关业务,集成模块,培育和强化其核心能力,以适应整车模块化组装和全球采购的需求和趋势,零部件生产企业逐步脱离整车母体,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扩大生产规模,组建集团,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加强遴选。在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新形势下,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加强遴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其供货的零部件厂实施鉴别和淘汰,使其供货厂数大大减少。

(3)零部件生产高度集中。生产集中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生产。例如,德国最大的15家零部件企业,其产值占全国汽车零部件产值的50%以上。二是同一种零部件不是分散在许多企业生产,而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生产。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某一种零部件三厂(CR3)集中度普遍达60%~80%。日本汽车的通用零部件通常集中在3家到5家生产。随着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重组兼并、其生产能力进一步向零部件生产巨头集中,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

商的数量在减少,而产值却在逐年增长,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

2.全球采购、系统化设计、模块化供货正在成为潮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纷纷减少内制率,增加外协率,面向全球,以零部件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等择优采购。

(1)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化。所谓系统集成就是把汽车零部件按其功能简化为系统组件再装到汽车上。目前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向着系统配套的方向发展,整车厂从采购单个零部件转为到采购整个系统。系统化设计与供货,不仅能使整车厂将新产品开发工作及成本部分地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而且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简化配套程序,减少工作量。而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实力,为整车厂提供更多的系统产品和系统技术。

(2)供货模块化。在系统供货的基础上,德尔福等大型零部件制造公司有推出了模块化的新供货方式,即整车厂商以模块为采购单元的配套供应新体系。模块按零部件和系统在汽车中的排列位置,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更大的部件,由多个系统和部件集成,整车可分为几大模块。模块化供应还提供了另一种配套模式,即“汽车工业园”。零部件制造商围绕主机厂建立生产园区,使零部件通过传送带即时馈送。

3.零部件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发展

当前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是产品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新技术化。汽车电子化和汽车塑料化是大势所趋。随着零部件产品技术的发展,一级零部件厂只保留新式的、先进的、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将大部分部件转给二级零部件企业生产。

(1)电子产品是技术发展为重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传动系统、防抱死系统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用局域网络和车载计算机、电子防盗系统、停车距离予报警系统、路况摄像系统、电子导航系统、音识别系统等都在试制开发、试装车阶段。同时,一些非汽车行业电子公司也将进入汽车领域。如西门子汽车技术集团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研发、配套和生产基地;摩托罗拉汽车通讯集团(TCG)和汽车工业电子集团(AIEG)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被广泛用于汽车座位调校、音响设备、操纵系统、安全气囊、引擎和传输管理系统等方面 。

(2)塑料类制品不断增加。钢制零件和铸铁零件分别减少18%和30%,塑料零件分别将增加58%和31%。以塑代钢的零部件广为采用,如车门内扳、保险杠阻流扳、仪表扳、操纵台及大多数车内饰件、塑料油箱等已经应用相当普遍。全塑发动机、底盘骨架、车身等皆在开放之中。整体塑料车身的开发将导致汽车制造方法的革新,将仅使用4大块代替传统的75—100块车身部件,而且淘汰油漆线、加工线、冲压线。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基础,是为载重汽车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及提供汽车维修用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大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是从属于汽车制造厂的“分厂”剥离出来的,生产分散、规模小、集中

度低、品种单一、技术落后。随着国外汽车巨头的进入和技术的引进,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在逐步发展,特别是在“八五”和“九五”期间,重点鼓鼓励为轿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落后的局面有了改观,整个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经营及生产处于较快增长态势。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与轿车配套的零部件工业。

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发展滞后于整车发展,普遍存在着“散、乱、差”问题。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结构,既不是欧美的“平行式”,也不是日本的“金字塔式”,而是主机厂、部门、地方配套的“平行分块式”,产业结构很不合理。数量众多的零部件厂集中度低,重复分散,规模小、水平低,一种产品往往有几十家企业在生产,单个企业生产规模小,数量众多的零部件厂生产集中度低,绝大多数产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零部件企业自制零部件多,没有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零部件产业结构;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仍与国外同行有相当差距;系统化、模块化、电子化的供货能力刚刚起步;零部件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产品开发能力弱,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技术引进,大多数企业每年开发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而像德尔福等企业的研发费用要占年销售额的5%~10%。

(三)未来几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走势分析

1.在未来几年内,尽管整车厂将陆续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零部件产业的差距不会以同等速度赶上来,即还达不到国外汽车整零企业之

间“同步发展”这样一种先进的产业分工状态。主要影响因素是:受所有权及市场双重约束的零部件企业还会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整车厂;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模块化”配套模式,对零部件厂既是技术能力的考验,也是投资力度的考验,同时,高度信息化的整零企业间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国内也是处于起步期。以上各点,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达到理想状态。与此同时,技术水平低及国内市场规模小,仍会极大的影响国内零部件产品价格优势的提升。

2.国内零部件产业面临深刻的产业升级,对各地区产业布局的影响是:一部分产业资源将继续得到优化、升级,比如,具备一定经济规模的外资企业,已经进入国内外采购系统的制造商等。而另有一部分零部件产业资源,在整车厂改头换面的新产品平台下,则会变得聊胜于无。比如,那些在强大的地方保护政策下单一为某一家整车厂提供配套的二、三级零部件企业,那些技术与产品都依附于整车厂,没有独立产品、独立客户的零部件供应商,一俟整车改型换代,其生产能力就大打折扣,在二、三级零部件企业中,会有超过50%的制造厂由于距离行业国际标准太远而被淘汰掉。

6、小蓝经开区汽车产业现状与分析

1、主机厂数量少,且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极力整合江西省的汽车主机厂资源。

江西汽车看南昌,南昌汽车看小蓝。这句口号很响亮,但其实又很苍白。事实上很明显,在国内江西算不上是汽车强省。国内的大型车企一汽、二汽、东风、长安、长城、比亚迪等等,这些产能大,销

量好的车企都不在江西。江西的汽车有江铃股份、江铃控股、昌河汽车、江西五十铃等等。而在园内的只有江铃股份与江铃控股两家企业,其中江铃控股年产量在5万台以内。这两家主机厂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汽车产业园。江西的其他主机厂,如江西五十铃,江铃富奇(抚州)他们的产品以皮卡和SUV为主,其与江铃股份、控股产品不冲突,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他们是可以统一配套的。事实上,如果将江铃集团旗下的所有主机厂都纳入园内,那园内的资源会大大提升,这对吸引供应商配套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真正的称得上是“江西汽车看南昌,南昌汽车看小蓝”。

2、主机厂技术落后,车型系谱不充实。

园内的主机厂在研发技术方面相对比较落后,一些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在园内还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主机厂还需要时间和产品来发展高科技技术及储备自主研发能力。股份公司目前有重卡、轻卡、SUV、多功能用车等,但没有轿车、客车。而控股公司更是只有SUV一种车型。所以无论从车型系谱来讲还是车型数量来讲,园内所拥有的还是远远不够的。

主机厂的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还落后于很多大型企业。这也使得做出来的产品精细度不够,市场接受度也不高。这需要企业自身加大投入,或者园区进行帮助。

3、园内汽车零部件配套情况

目前小蓝园内虽然有部分零部件供应商,但园内的主机厂大部分供应商都在外地,很多没有引入园内。其中就包括很多动力总成、电

子控制系统等等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厂商。并且园内的这些企业也没有形成一种产业链的形式,比如某家企业是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那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一般都不在园内。这样对零部件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都不利,那对企业发展和园内的主机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7、小蓝园区对外招商的优势

1、政府重视、政策条件好。

小蓝工业园是国家级工业园,从江西省到南昌县,由上而下对小蓝园内汽车产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并报以期望。在政策上有对园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基金扶持,在配套上,园内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且高科技的产业。

2、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配套的优势

南昌县的地理位置优秀,离各大车站,机场和高速、交通枢纽都很近,目前又正在积极的开展新的高架桥和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小蓝园区四通八达,距离国内的主要经济发达区域都比较近且交通方便。

3、主机厂的未来发展优势。

虽然目前园内的主机厂并不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其未来的发展优势还是比较看好的。

全顺作为全国在同一类车型中的佼佼者就是我们的江铃股份出品,江铃股份是江铃集团与美国福特合资的企业,他具备一定的国际技术水准和规模。将来福特会增加对江铃股份的车型投入和技术支持,目前已规划了50万台整车的产能计划,因此,将来的江铃股份

还是能吸引很多供应商配套的。

8、小蓝汽车产业的未来

小蓝汽车产业的未来一定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完整产业链的形式发展。前面已经分析了国内外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我们园内也脱离不开这个原则。国内汽车行业的未来是避免不了整顿的,不管将来主机厂如何变化,如果零部件产业我们能形成产业链,保存高附加值,以高科技为研发方向,那样的话我们的零部件产业园也能立足于小蓝冲向于世界。

 

第二篇:国内外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发展状况

20xx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当年被许多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在汽车消费结构方面,家庭购买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中国从此将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的汽车市场。与去年相比,虽然今年汽车市场的销售涨幅有所回落,但市场需求潜力并没有缩减,只是由于汽车频繁降价,以及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等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消费者持币待购,需求暂时得不到释放。当然,随着竞争的激烈汽车销售越来越走向微利时代,而汽车后市场则随着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成熟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前景。目前,国内的汽车后市场比较混乱,还处于初期的调整和扩张阶段。但巨大是市场潜力和快速的增长速度,都给商家带来了很好的市场机会。市场开放后,多方力量在角逐国内汽车维修保养市场。随着国外汽车服务巨头的进入,汽车后市场竞争的激烈愈演愈烈。第一部分:维修市场状况一、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状况国外汽车维修业已基本以小型化企业为主。在美国,目前约有30多万家营业性的汽车维修企业,这个数字与我国汽车维修企业数量基本接近。其维修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方法也与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类型很相似,但美国的汽车维修企业则明显呈小型化特征。据调查,美国平均每家汽车维修企业有专职雇员(管理人员)4.5名,专职维修技工24人,维修工位6个;这些企业中有62.7%属个人所有,6.2%是合伙经营的,31.1%则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营业额在5—10万美元(约合41—83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个人所有小型企业占85.8%,而年营业额超过40万美元(约合33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则大多数为股份有限公司。对比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国外该行业的做法对发展来讲更有促进作用。先进的维修养护连锁网络,完善的汽修服务体系以及健全的汽修行业标准,必将为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带来新的思路。1、美国汽车维修:连锁经营唱主角专业连锁维修店是美国人为驾车维护的首选,许多人把它形象地比作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的“麦当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汽车大国,除了一些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巨大贡献外,汽车连锁业的逐渐完善可谓功不可没。从19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美国汽车维修行业的连锁经营模式就已经开始了它的首航,其着眼点放在专业性和广泛性上,在美国的50个州随处可见这种连锁经营模式的汽车维修保养店,并且其将主要的公路和高速路沿途都布满这类连锁店。所以通常美国人都

会到这种连锁店来为他们的驾车进行保养或维护,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专业的服务,从而节省了他们本来就比较繁忙的时间。总体来讲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首先,连锁经营的规模化确保了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优势。连锁网络成功地将分散零落、规模不大的区域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稳定的用户市场,确保了巨大而稳定的经营额,从而以独立经营者所不可能具备的强大实力获得价格优势。其次,管理现代化、集约化有效地兼顾了经营成本和市场需求。连锁经营网络的仓储配送和库存调配绝非一般独立经营企业所能企及,它利用信息系统充分调动总部、分中心和连锁店库存,科学利用仓储流动资金,有效地减少物资储存和资金占用,降低运营成本。再有,品牌统一化树立了整体信誉。连锁经营将各连锁店的有限资金集合起来,形成巨大的行销投资。这种投资规模足以使连锁网络的总部集中专业的市场策划人员负责策划工作,组织多种媒体参与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整体品牌的知名度。2、加拿大汽车维修:行业标准有特色加拿大的汽车修理已成为一种产业,而专业的汽车技工需要为车主提供汽车性能评估、汽车维修以及保养维护的服务。为了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加强驾车者和汽车服务商之间的联系,解决双方的纠纷和常见问题,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国有的非赢利性机构——“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MAPC),为汽车驾驶员和服务商提供有关汽车维修养护方面的培训,并制订了严格的行业标准,监管全国的汽车零售商、销售公司团体和维修服务商。加入“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的汽车维修厂都会悬挂着醒目统一的MAPC标识,这个标识在加拿大如同“绿色环保标志”、“纯羊毛标志”等标识一样家喻户晓,也是车主选择汽车维修地点的根据。悬挂这个标志意味着汽车维修厂家是通过国家维修技术鉴定的服务商,它必须遵守“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规定的所有行业标准,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并接受该计划的监督。“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的成员资格只授予那些诚实可信,严守职业道德的服务商。在加拿大,要想获得这个资格,必须通过“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全方位的鉴定。在“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的加盟维修厂里,消费者享有整个维修过程的控制权,服务商必须与顾客进行全面、诚实的沟通,不能对汽车状况和维修内容有所隐瞒或扭曲,必须为顾客提供最适当的维修方案,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能、保障车主的安全。服务商必须在店面的明显位置悬挂

“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的服务标准和担保承诺,并严格遵守。3、日本汽车维修:尽享人性化服务日本汽车市场的兴旺带动了汽车维修领域的蓬勃发展。多年来,日本汽修领域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人性化的服务,这使得日本有车族们安心享受着完美的“车居生活”。在日本,几家大型汽车公司同时也是汽车维修厂的主要供应商。为完善售后服务,同时也看好汽修领域巨大的经济利益,许多直营或加盟的特约维修站应运而生。由于有配套的技术、品牌的质量保证、统一的标准等因素,使得许多日本人愿意将车送到特约维修站进行维修和保养。特约维修站有一整套专业的车辆技术资料支持,维修人员经验丰富,当汽车进行维修时,运用这些技术资料可以快速查找出故障原因,设计出最佳的排除故障方案,而且在维修站里使用的都是与自己车型相匹配的原厂件,能够保证汽车维修的质量,让人放心。二、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状况19xx年以来,交通部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方针,道路运输业迅速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19xx年至20xx年的20多年间,增长10多倍,总数达到2000多万辆。与之相伴,汽车维修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整车销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润空间的进一步萎缩,汽车维修行业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上利润最大的一块“奶酪”。(一)汽车维修行业经营和销售模式分析1、“四位一体”和“连锁经营”“四位一体”和“连锁经营”,是目前国际汽车售后市场的两大经营模式。“四位一体”即目前已传入中国的“4S” 形式,目前国内主要的轿车生产企业基本都采取这种方式。这种模式源于欧洲,即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和信息反馈。欧洲在汽车保有结构方面的特点是车型集中,每种车型有较大的保有量,故“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连锁经营模式,最近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连锁方式如同人们熟知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它整合了各品牌汽车维修保养的资源,打破纵向垄断,在价格服务透明化的基础上,提供汽车保养、维修、快修、美容和汽保供应一条龙服务,车主可以一站式解决问题。2、“特约服务站”“特约维修站”须得到厂家授权,它们只负责给特定品牌的汽车提供服务,维修中使用的专用维修设备大多由该品牌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也都是原厂件。由于特约维修店垄断了新车保修业务,每一家维修店的客户因此也是

相对稳定的。这类模式虽然有比较固定的客户,但是同时也降低了新客户的增长率,其客户的增长与生产厂家的销售量是成正比的。随着这类经营模式的增多,势必导致客户的减少和激烈的竞争,同时现在国内的大部分车主在驾车过了厂商承诺的保养期后,多数不会再到指定的服务站进行维护,这也造成了客户的相对流失。3、 “独立经营”以前的汽车维修基本都采用这种模式,随着市场的竞争,部分独立经营的维修厂发展成为品牌4S店,部分维修厂区的厂商的授权成为品牌特约维修店,也有相当一部分坚持独立经营的特点,坚持多品牌经营,而且取得比较好的业绩。与前两种模式相比,他们往往具有一些特色的优势,可能是维修技术、客户服务或者价格等方面。同时这种模式有其灵活、易于管理等优点,虽然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还是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如果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经营模式在以后的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部分 我国汽保行业的主要问题我国汽保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时期,和国外成熟的同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及服务意识淡薄汽车制造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让汽车修理企业不得不投资购买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这同样也给汽保企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门槛低、市场竞争无序。由于低价的设备市场空间比较大,汽保设备商们纷纷压低价格以获取市场份额,打价格战成了营销的主要手段,而价格降低的背后必然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会间接对品牌的树立带来负面效应。而国外同类产品的特点是质量稳定,品牌意识很强,加工工艺精良,返修率低,外观设计美观大方,使用寿命长,某些设备甚至可以使用终生。比如说日本生产的电子调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过去各国的电子调漆设备都是通过汽车车架编号查找汽车油漆颜色和配方,而日本研制的新型调漆设备,则用扫描仪在汽车车身上扫描,扫描仪与计算机联网,通过计算机快速显示出车的厂牌、型号、油漆颜色及配方,并自动打印出结果。而国内产品性能不够稳定,故障率低,外观设计存在抄袭,许多的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靠低价格来销售,最终很难长久得到市场的认同。我国汽保设备厂家必须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的局限,实现强强联合,发展大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适销的设备产品,引进国外技术,生产出自己的优质产品,只有这样在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人才发展无序 ,高级人员欠缺

随着近年汽保厂商们加大了对人员的培训以及引进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从业人员总体素质有大的提升,但和国外相比,高级研发人员还很缺乏,且人员素质的提升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是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整个行业的运作水平,市场要求有名牌,而品牌的创建是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没有强势的品牌和强大的技术资源,会很容易引起众多企业的模仿与跟进,容易模仿、没有自己独特品牌价值的连锁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在这种竞争中要不断完善组织结构,提高人才素质,适应市场变化,随着他们在产品质量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汽保行业的全面上升。第三、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法不多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汽车维修和保养设备也成为具有很多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在市场营销上,很多传统的方法可能不再适合。在汽保行业,绝大多数场上非常重视每年在各地举办的各种展览会,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很多企业因此不重视平时的宣传和推广,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计划。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各自所需的信息了,各种成功企业的经验不数次证明:只有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才能使自己的企业长久不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这是一个高效、便捷和廉价的平台,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并利用它来为企业的经营服务,可以说网络营销必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部分 我国汽保行业的营销渠道分析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渠道目前国内多数汽车连锁服务企业过度注重于发展加盟网点,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服务质量与自身的品牌建设,陷于低层次的竞争之中。随着国外汽保厂商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汽车后市场竞争的将越发激烈,处于低层次竞争的企业就难免遇到生存的威胁。国内汽保行业的很多厂商在规模大的汽配城有自己的专柜或代理商,但是都比较分散,而且产品种类不是很齐全;另外一种比较多的是厂商在主要区域市场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进行销售。以上这些方式一直以来成为市场的主要销售模式,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模式值得商榷。例如现在上海开始规划的汽保城,通过集中的方式给客户带去更大的便捷,同时对于厂商品牌的建立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企业来说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销售,汽保

企业不仅要合理选择自己的销售渠道,更要从总体上设计、构建营销网络。一是对构成营销网络的网点、网线、网面和网员四大要素的布局要合理;二是对营销网络中的信息流、促销流、商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的业务流程管理要有效可行;三是推动营销网络中“6流”的畅通要有能动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于企业的销售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二、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渠道的选择和建设固然重要,没有管理或管理跟不上,渠道的作用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在渠道管理方面,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和考核标准,明确经销商的职责和利益,给予经销商大力的支持和服务,包括产品技术方面、人员培训方面等等,保证渠道正常高速运转。第四部分、我国汽保行业的发展趋势一、市场前景广阔与整车市场相比,汽保行业市场具有更强的成长性,这是因为:第一, 汽保市场增长更多来自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即使整车市场销售增长出现停滞,只要售后市场整车保有量还在增加,则汽保行业增长就有保证;第二, 行业财务状况良好,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在不断加强。即使在20xx年整车企业价格下降8-10%的基础上,整个汽保企业利润率依然保持在20%以上。20xx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444.4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表明,20xx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为8549.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17.85亿元,同比增长65.4%。按照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的利润测算,20xx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利润总额应为2153.55亿元。除了汽车电子领域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汽保行业仍有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中国的汽保行业在未来的5-10年中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只要有完善的经营决策和充足的准备,完全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二、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加快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汽车维修保养技术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将出现在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同时,在汽车维修保养中,车型和零部件专用设备将会更广泛应用,厂家投放市场的车型越多,专用设备需求随之也会增加。单靠模仿和仿制,以后将难以在市场上生存,国内汽保设备厂家必须加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三、国内品牌强大以及国际品牌本土化生产的趋势专家预测,汽车维修保养设备与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一样,未来也将会出现国际品牌本地化生产的趋势。在市场上,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将形成长期

共存和竞争的局面。而在竞争中,只有那些产品技术领先、质量过硬、注重营销和服务的厂家,才是最后的赢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