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人生

读《论语》 感悟人生

民勤县大坝中学 薛 琴

无论做什么,态度至关重要。孔老夫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学习的人,并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学而不厌”。即学习要踏踏实实,勤奋好学而不感满足。再次,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另外还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从小学起,孔子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深入我脑海。现在慢慢领悟到孔子的虚心向学与博大心胸是我学习快乐的源泉。

学习,自然要讲求方法。虽然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与方法,但一些好的经验和精髓却是恒古不变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方法是现今很多人学习中不可少的经验技巧。

在学习中,与态度同样重要的就是实践过程。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背诵,不懂得运用知识去实践,那学习就变得无意义了。正如孔老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学得棒,运用得好。

如今,可读的书数不胜数,大到名家名著,小到期刊杂志。无论是怎样的书,其蕴含的道理,总有那么几点值得你去体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向谁,无论学什么,只要觉得对你有帮助你就可以去用心学习,体会。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潜心求学的态度。或许,我现在的体会和实践还很

幼稚,但每当隔一段时间,我再去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时,总会有一种新的感觉,感觉有一种理解上的升华。

《论语》,是人生的一部经典。在读它的过程里,我们可以反省,可以领悟,可以修正,可以明确我们该怎么做。校园里的我,面对诱惑,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面对名誉利益,有着道不明的情愫;面对处事,有着数不清的恐慌与害怕。不确定的事情太多,纠结的事也太多,殊不知,在屋子里,郁闷发呆、自寻烦恼的时候,我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所以,当我决定摆脱不良的负面情绪时,我再次选择了《论语》,选读了其中的某些章句。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安静了,心里的疑问和迷惑慢慢在消失,对梦想的期待和努力的动力也在增加。慢慢地,我懂得了学习,懂得了自身修养和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正是从《论语》中汲取了营养,我深深感受到经典给我的动力,我要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有许多的事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只要本着忠于自己,忠于实际,就可以从容面对失败和挫折,甚至赢得更漂亮的生活。那么,摆正自己的位臵,努力向前,那便不负一个真实的自我。

指导老师:黄详本

 

第二篇:如何读论语

论语全书很短,但是初读却读不懂,或者读不进去。

仅仅20篇,不到近千字的论语,阐述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也代表了几千年的中国思想的源头。

我最近特比喜欢读论语,因为一本书《胡适-----中国哲学史纲》。我有一种从懵懂进入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胡适对孔子的阐释是:孔子的哲学是以《易经》为基础,用《春秋》阐述自己“正名”的思想,最后归结

为:“仁”的精神“以一贯之”忠恕而已。很有系统的简要的叙述了孔子的思想。

这本书是我开始读国学的起始点。

想起来,于丹百家讲坛里《论语心得》,让当时的我每天围在计算机前,不计较吃饭的去听,不计较的去书店去读书。现在想起来,不过是半本《论语》加上半本《读者》。她讲的最多的恐怕就是论语“为学”和“忠恕”。最近的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其实感觉没有什么意思。

博士刚开始的第一年买了一套<南怀瑾----论语别裁》,很是喜欢,但是说不出为什么喜欢,后面就不太愿意读了,如果按照论语的行为做事,真的太难了。其实,论语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圣人版的行为规范,从古道今,恐怕就是曾国藩这样的人实现了“内圣外王”。钱穆先生说:太平天国是一伙读书人打败了一批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

论语是13经中的入门篇章,其他的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中诗代表了文,代表了文学,诗三百,思无邪;礼,代表了等级,次序,遵守;易,暗含着他的哲学思想,由父子,到兄弟,到君臣,《朱熹-----四书章句》中的大学,就是阐述了为什么由孝到君臣的关系,修身齐家平天下。书,代表了辞,春秋,记事,是历史的两种记录方式。

论语,有一个做人的标准,有一个做事接物的方法,含有一个理想国的梦想,有一个如何待自己父母的孝,有一个“仁”,更含有师生情。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学生对自己的老师的感情。

如何读论语,如何明白这本中国的圣经。

《论语译注----杨树达》:先研究小学,音形意,理解其中的字的解释,在读其文。经书一般文字都很少,

但是其中的历代对它的解释,是很多的。如汉代以经为主要学术精神。

《南怀瑾--------论语别裁》:明白论语是一本经书,而经书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代表

着中国的一种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人情怀;后而,明白论语的体裁是一个对话录,论语中有语境的缺失,有文字的缺失,最后,明白以经解经的方法,要明白经史互参,通过前四史,读出历史人物的精神,及其代表的论语。论语每一篇的文字都是连贯的,每一篇都有他的中心思想。---------------南怀瑾道出了中国的文化,道出了如何读经的方法,就是有点罗嗦。

《钱穆-------论语新意》:把整个论语打乱了,提出了按照孔子的年谱,按照孔子的思想,把一个论语打碎了,因为论语有很多的重复的,很杂。

《胡适-------中国哲学史纲》:用通俗的小白文,用西式的哲学的方式,解读了孔子。

还有程颐和朱子的《近思路录,日思夜冥的思考论语,知行合一的按照中国圣经《论语》。

半本《论语》走天下,我也可以走天下了,但是在我走天下的时候,我一定会带着这本《论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