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悟

家的感悟

结束了异乡的一段旅程,回到家乡,突然间发现我已不再适应家乡的天气了,短短一年时间,为何会有如此的变化呢?这不得不令人沉思。

未上大学以前,从来未感觉家乡的冬天是如此的寒冷。那时的我,冬天从来不穿毛裤,上半身也只是在一件不算太厚的毛衣上再套一件单衣,就算走在寒风凛冽的户外也不觉得冷;现如今,穿上厚重的毛衣,毛裤,毛衣上再套上厚得不能再厚的棉衣即使是在室内还是感觉很冷。是我变了,还是家乡的天气变了?

变得应该是我自己。离家之时,我带的是亲人,故乡人的期盼去求学的。那时的我血气方刚,一腔的豪情,立志要以优异的成绩汇报给予自己无限期望的人。然而,远离家乡,一颗单纯而豪迈的心在城市的花红酒绿的浸泡中逐渐的布满了尘埃。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里,每天被一些所谓的“事务”所羁绊,英语单词不背了,晚自习不上了,甚至连上课也成了搞副业,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了。“好好学习,立志成才”的豪情壮志也已随着年岁的打磨而消失殆尽了。而混日子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了。自己却竟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一切。

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感受身旁炉火的炙烤,哪里还是小

时候给自己无尽温暖的温顺小火,而是熊熊烈火,炙烤着我们这些忘记了自己家乡,忘记了自己志向的青年一代,也教诲着我们不要忘记自己在这儿还有个家,家中还有亲人在等着我们!行走在家门前笔直的柏油马路上,仔细聆听呼呼作响,刺人心扉的寒风。那还是儿时自己听到的那动人悦耳的歌声吗?不,不是,那是对我这种食言者的鞭策。它刺痛不是我的耳膜,而是我那颗早已被尘世的尘埃所覆盖的心;

回想自己离家的这一年时光,自己也曾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家人对我的殷切期盼,也会时不时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会对自己的日后行动做一规划,更会提醒自己必须要改正这一切。然而,这些美好的想法,或者说是美好的憧憬都伴随着那无穷的瞌睡而进入了梦乡。梦魇过后,捧一掬清水洒向迷迷糊糊的自己,一晚上美好的梦境也随着那一掬清水远去了。一天浑浑噩噩的生活又就开始了。

以前回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也许是自己离家时间太长了,无比的想念家乡吧;也许是自己长大了,对家有了重新的认识吧。谁知道呢?也许正是这些,才让我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吧!

都说男儿志在出乡关,不取功名誓不还。而自己带着雄心壮志出了乡关,却未能取得半点功名。实在有负家乡对我的厚望。幸好,我还年轻,还有时间去弥补以前的那些过错。“浪子回头金不换!”等年轻的我再一次回到家乡时我一定变一

个样,让故乡以我为骄傲!

 

第二篇:《为何家会伤人》笔记与感悟

《为何家会伤人》精华笔记

自序摘要:

父母与子女见的关系

现代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1、真相第一。无视真相,产生疾病——根源在于“家”,父母爱的方式,让我们受伤。

2

3、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固然重要,但都不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模式——在成才之前,先要有健康的成长。“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4、心理学基本原则:6岁前形成人格基础。

5、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至关重要。6岁前的父母或主要抚养对象,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就是“内在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个关系模式,将决定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和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6、如果父母真爱子女,就要给孩子内心种下一个良好的关系模式,让孩子的“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这个关系模式和谐而健康。最根本的实现途径是:爱与自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爱使关系亲近,自由使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两者同时兼备,是一切亲密关系的真谛。”

7、压制孩子的自由,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容易犯的错误。

8

9、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具有强大的力量——是一条家族链条,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将自己拉出来。

重点章节摘要

之一:溺爱孩子的根源在于溺爱自己。

表面上看来,溺爱仿佛有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溺爱源于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的满足。

溺爱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让孩子沉溺在里面,迷失了自我,孩子会以为世界都是一帆风顺的,不需要他操心的,但是当他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必须得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他一直生活在温室里,父母从来没有培养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然间,这个孩子就会觉得很崩溃,甚至不能跟父母说,因为父母对他太“好”了,他没有办法跟他们生气。如果他不能找到正确的倾诉的途径,得到帮助,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1

之二:青少年太听话不是优点

太听话的孩子要么一生没有激情,要么终有一天要出大事——自杀或者爆发。在没有出事之前,也总是动不动出错,而且出的都是奇形怪状的错,这是他们独立的本能对父母专制的抗议。

之三: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害怕孩子离开、自己生活贫乏、与丈夫关系不太好

之四: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重要。

之五:父母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牺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实本质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偷懒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奋斗,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爱。

“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生存,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围绕着父母的情绪转,而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

之五: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不要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之六: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成熟分离:爱家,但喜欢独立;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之七: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也是一次极好的治疗机会。其实,我们无意中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恋人多数时候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能给与我们无条件的爱)。如果治疗成功,不仅童年的错误得以修复,我们还会真正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人格成长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 少数时候,一场恋爱会自动拯救一个人,这是爱情为什么被奉为伟大的深层原因。 但可惜的是,恋爱,在更多时候,只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但是,如果特别想得救,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恋爱。学习无条件的爱,学习分离。拒绝分离,不利于成长,两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

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做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是: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之八: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溢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孩子,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 2

们的新生家庭。

不健康的模式:A.烦丈夫,爱儿子;B.“没”丈夫爱儿子;C.太愚孝,轻妻子;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最爱的必然是最难割舍的。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牺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实本质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偷懒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奋斗,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爱。

之九:6个爱的谎言

谎言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好父母。真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需意识到这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人类很多恶行的基础是“转嫁模式”:父母对孩子不好(身心虐待),孩子将内心的恨转嫁给别人。

谎言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爱”孩子,严重妨碍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这样做,是扼杀孩子的生命,是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所以切记,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请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

谎言三: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大人常借爱的名义,而强迫孩子和自己黏在一起,这也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谎言。切记 做父母的,应该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谎言四:婆媳关系

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因为他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而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切记: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付起责任来,积极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若你是长辈,则记住孩子不该是你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人。

谎言五:嫉妒

看上去,嫉妒也是个三角关系,但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或者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切记:若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极可能是你的问题而不是你的情侣的问题。同样,若你情侣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懂得这不是你的错,你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都无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为他的要求而断绝了你的社会关系,那会严重的伤害你自己并且也于事无补。也请理解他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太低才这样的。

谎言六: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

3

这是关于爱情的最大谎言。爱情,尤其是激情式爱情让你非常有感觉的爱情,其真正动人之处并非幸福快乐,而是强迫性重复。什么时候会有激情式爱情的诞生呢?答案是当童年的现实关系模式和理想关系模式同时在现时,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感觉,那感觉一旦产生就必然有其道理。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倒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不过,即便是灾难,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因为假若一次激情式爱情是坏的强迫性重复,那很可能是你灵魂的需要。并且,你也的确有可能在这次坏的强迫性重复中得到部分治疗,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需反省,并且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此外如果是严重自毁性强迫性重复,那不管它是否是不是灵魂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因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疗,在心理咨询室中安全的展示你的强迫性重复,并最终得到治疗。

每个成人其实也是小孩,每个成人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性格的缺陷,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是环境给我造成的,每个人都有两次的成长的过程,一次是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第二次就是自己哺育孩子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问题所在,那么在第二次哺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自己性格缺陷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辙。

出路在于:爱,无条件的爱,父母给童年的孩子;成人给成年的恋人。童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让你一生健康幸福;成年后从恋人那里得到的爱,帮你彻底治疗童年的伤。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