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哲学的智慧的感悟

对中国哲学的智慧的感悟

很庆幸这学期能够选修《中国哲学的智慧》这门课,虽然课时并不多,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些了解和感悟。 中国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论语》了。《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对《论语》的一些感悟。

作为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掌握一门课程来说至关重要。《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学习过后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也很愉快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仅能够使知识更加牢固,还能使我们有种成就感,让我们身心愉悦,何乐为不为呢?再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常的解释就是“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但我不认为这个解释合理,因为它会使人温故就是把以前学习的知识再看一遍,我个人认为,温故应该是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才能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论语》中最为核心的是“仁”, 那么什么是“仁”呢?二人为“仁”。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仁”。在人的一生当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和自己认识的人在一起的,所以如果能够把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仁”,也就是和谐社会。如何做到“仁”,用孔子的话就是“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则不侮,恭敬就不会受欺侮。宽则得众,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自己内心宽广,遇到事情,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信则人任焉,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应该牢记诚信是立身之本,决不能失信于人。敏则有功,勤敏就容易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惠则足以使人,施惠就能很好地使用人,这能够提高一个领导的领导水平。

对于年轻气盛的大学生,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想着将来能够做一番事业。不过,我们也应该认清现实,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就像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解释就是“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性格刚强,有勇气,有毅力几乎是每个人都想具有的性格特点。相信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肩负着父母亲友和老师的殷切期望以及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些确实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不急不躁,不骄不馁,理性稳重,勇往直前,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第二篇:中国哲学的感悟性智慧2

中国哲学的感悟性智慧

中国的古典哲学不是认识论,而是体验论。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逻辑和理性的,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感悟性智慧。一些中国哲学经典来说,不那么注重逻辑推理与分析,而是讲直觉,讲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需要我们通过直觉体悟才能通达。 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所蕴含的涵义,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悟。《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是其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是到今天为止,哪个注本能真正说清楚老子究竟讲了些什么呢?在老子的道论中,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中“道”的出现频率之高,可见其重要性,在不同的章句里“道”的含义也不尽相同。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是老子哲学中“道”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作为万物本原的道,它是宇宙自身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物质和精神赖以运行的功能,所以它超乎形象的,又是内在实有的。在老子看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能说它有,因为它无形无象;又不能说它无,因为它时刻化生着万物。所以道之体是无,道之用是有,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说到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他是那样的恍惚,恍惚之中却有形象。道是那样的无形无相,似亡而存。老子说:无,是天地的原始;有,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无象处去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去认识万物的终极。要想

知道“道”到底是什么,靠文字的说明是无法真正理解,只有依靠自身的学识,所达到的境界,去体悟老子所谓的万物的本原“道”,也许才会有所领悟。

老子的道中,亦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里的“人之道”,即人生的准则或规范。中国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由于小农经济和家族制度,中国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性质,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推崇的道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真理与良知的统一。老子道所指的人生准则和规范,有助于人与人的交往和谐,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和谐统一。他不主张主体征服客体,也不认同主体屈服客体,而是主张主体与作为另一个主题的世界相融合,并以人与世界的和谐为最高境界。

在体验论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的中国美学是感性论,也是具有主体间性的。感性论的实质是把世界当做有生命的主体,审美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交互感应而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国美学认为审美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或征服,不是自我膨胀和自我实现,而是自我与世界的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和融合无间。审美是对另一个主体的直觉体悟,这种直觉体悟已经超出了认识论的范围,具有了本体论的性质。因为审美被看做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存意义的领悟。认为美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的同一。道家的美学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定

性。道家的这一类说法似乎是对美与艺术的否定,事实上是因当时社会出现的不正社会现象而发。所以它在消极虚无的形态下,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认识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道家主张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的苦难中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达到美的境界,这种超越是精神上的主观空想,但又恰好符合审美观的心理特征。

朱吴颖 对外102 100122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