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感悟

由民俗传承感悟企业文化的搭建

民俗的起始一般是由于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人物而起:屈原自绝,含恨投江,老百姓开始吃粽子;出海打渔,大难不死,所以开始祭拜妈祖庙??

而且这种传说由于老白姓的深信不疑而代代相传,假以时日,形成一种直觉习惯。比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过年的由来的不多,但是都知道过年要放炮,而且不去问为什么,这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威力。

广义的民俗文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吃、穿、住、用、行、道德、理想、生死、爱情、仇恨??每一个单项还包含多种角度。像“礼尚往来”,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正面交往关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负面关系的表述。

一种文化中也会包含同一类别的各不相同的多种观点,这其中只有一种观点是受到广泛认同的,而其他观点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存在,如同小妾的地位,虽然也被家仆称作“少奶奶”,可谁心里都清楚正房才是说的算的,只有正房管不到的地方(盲点),偏房说话才有力度。正如儒家思想盛行的中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即便有人认同,也不敢大肆宣扬。

这许多种观点也不是同时出现的,多数是在顺应前期的观点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保持相对的连贯性,不会导致前后矛盾。发展过程中亦会有人对其进行主动(变革、新政)或被迫(叛乱、流亡)的分类整合、粹取及淘汰。

固化的观点将成为民众的主流思维方式指导他们的具体行为,而言行有悖于流行观点的人将被视为异类,受到多数人的排挤与疏远。对孤独感承受力较差的人们会改变自己的表象来符合多数人的期望。时间长了,这些人要么因为“思”和“行”不统一造成的痛苦而放弃主流,回归独居;要么在伪装中会慢慢产生思想蜕变,加入主流。

可以发现文化传承的一些特点:

一、需要有一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被多数人认同的“缘故”作为出发点。

二、在无政府状态下衍生出的庞杂的“观点”体系去支撑前述“缘故”。

三、由前述“观点”体系所引发的相对统一的行为模式。

由此可以推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长期的,被多数人认同的理念而导致的自觉自发的行为方式。

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传承,也就“缘故”(为什么),这就要求将“缘故”做为常识来普及,辅之以重点宣扬的“观点”(怎么做),最后才是行为(要这样做)。

在文化尚未积淀之前,需要一种或多种力量去促使众人“要这样做”,这些力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言语的、行为的、温和的、严厉的、世俗的、冥界的、??

而文化消逝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后期往往强调“怎么做”,甚至只要求“要这样做”,缺失了“为什么”的传颂,后人也就缺少了对“要这样做”的深层认同。

所以说文化就像一棵树,“缘故”是干,“观点”是枝,“行为”是叶。相互依存,不可缺失。

而企业文化实际是是由期望行为发展出一整套指导行为的观点,进而高度精炼之后形成的理念。建立企业文化就是从树干树叶找树枝,最后找到树干,而且还要看起来协调、匀称,如果一看就是嫁接的,那就是失败的案例。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通过宣扬理念,不断强化员工的观点,最终指导员工的行为。

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往往是:企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构想出员工的理想行为标准,按照行为标准推演出能够产生这种行为的支撑观点,最终概括成企业的

核心文化。

建立建立企业文化要注意的是:

一、 各层面逻辑关系清晰、紧密

由于企业文化是从树叶找树枝,最后找到树干。这其中难免会在后两个环节出现草率的、牵强附会的情况。这就要求在观点的推演过程中不能出现模棱两可,出现歧义的表述,要清晰明确的能够规定行为标准。

而向理念层面的总结要留有余地,能够提供企业发展及变革的空间。

二、 “要这样做”的有效监管

观点有些可以落实为制度、规范,有些只能成为一种提倡或不认可,而无法用更加明确的方式去要求。

对于前者,“说了就要执行”“不执行还不如不说”,已经定为制度了,有人违反还不受到处罚的话,对企业的威信力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对于后者,需要用一种强有力的态度展现出来,对大面施加影响,天长日久会固化下来。

而且观点向行为的转变,特别是已经落实为制度的,都涉及到企业的监管能力,如果没有监督,没有发现问题的机制,对于行为的期望都是水中望月。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定位量体裁衣。

三、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新企业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要求养成习惯之后,再去更多的要求,不然新员工会顾此失彼,有些行为还会在压力之下变形。企业的监督部门也会疲惫不堪,若是处以重典可能还会激起抵触情绪。

四、 持久战的准备

对普通人来说,面对现今社会的种种诱惑,思想领域绝不是固若金汤的堡垒。如果企业在这个战场没有作为的话,就等于把阵地拱手让给敌人。只要员工不能与世隔绝,则这场战争就持续存在。特别是一些要求是需要员工额外付出的,就像半坡推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