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游戏力》有感

无处不在的游戏之力

----读《游戏力》有感 本书的重点,是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一方面,作者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例如:事事对抗,每天在幼儿园门口粘着妈妈,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闹,经常打人,不好好写作业,总是欺负弟妹等等。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另一方面,作者建议了大小几百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提醒我们: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那么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也在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1. 去看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和需求。

我们经常把重点放在恼人的表面行为上,而看不到他们内心深处所掩盖的痛苦;或者,我们清楚的看到了痛苦,但自己却无能为力。“你是讨厌鬼”这句话,其实是“我喜欢你”的小孩版本,孩子之所以说我讨厌你,是因为直接表达“我好害怕,我需要你”显得太软弱了。当孩子对他人言语恶劣时,他们通常传递的是这样的信号:我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而表面上他们可能会拒绝我们的爱,而我们必须坚持到底,知道他们知道自己确实被深爱着。 写观察镜要求我们回看孩子们的行为和语言,想一想孩子这些话背后的需要,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他需要什么?语言越恶劣,说明内心更痛苦。他用语言伤害你,同时更是给自己划刀子。柚子经常会在发脾气时拒绝我的拥抱,可是有好多次,我都不顾他的推打,坚持让自己平和,坚定的抱住了他,他常常都能安静下来,事后我再问他,你生气的时候说不要妈妈抱,可我感觉抱着你之后你的感觉好了一些,下次如果你还说不要抱不让抱还打我,我怎么办。柚子说,我说不要抱你也得抱我,你抱着我我就会好起来的。

2. 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表达情绪。

看到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那我们下面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孩子所发泄的情绪,跟游戏毫无关系,他是将别处积累的情绪借机发泄出来,所以重点放在以嬉戏的方式来处理潜藏的情绪。游戏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实验,暂时放下现实空间和真实社会中的规则与限制。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假装进攻的游戏,真正的结果却可以重建联结,表达情感。游戏在日常的互动中,不仅让爱得到了表达,也使引导孩子的工作得以进行,并自然地弥补了哪些稍早发生的冲突和不愉快。

3. 游戏的原则和方法

如果一件事情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做再做。孩子快乐吗,他们的眼睛里有亮光吗?快乐笑声是评价游戏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有必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或者把我们的知识当作建议给他们,实这些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父母的介入无助于培养孩子自己对事情的良好判断力,他们有时必须靠自己去发现,

我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帮助。所以,一天当中有这么一段时间,把其他事放在一边,跟孩子专心的做一些游戏,让孩子主导游戏,跟随孩子:只说“好啊!”;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在必要时,轻推一把,引入重要的主题,让事情变得有趣。每天的最后一个游戏,一定要以笑声或孩子的胜利结尾。这样才能保持孩子对游戏的期待和满足感。非常认同!

4.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

如果你因为有情绪而被处罚,又因为表达了情绪而收到更大的处罚,那么就很难从伤痛中恢复,因为你没有机会清除伤痛。过分压抑情绪的人,要么因为再也无法忍受而激烈爆发,要么由于情绪淤积而出现各种不健康症状,如忧郁、焦虑、暴力倾向等。情绪爆发时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过于感情用事,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却正是情绪在平时得不到足够的表达而引起的。孩子陷入发脾气的恶性循环,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下一次能有人来倾听和理解自己。愤怒的表象之下,掩藏着的是脆弱的感受!我们会有一段时间不停的发脾气,也跟孩子一样,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下一次能有人来倾听和理解自己。用强硬的语气,来掩饰自己的脆弱。疗愈情绪的首要工作是释放情绪,提醒孩子,哭没关系,害怕或生气都没关系。但请不要让他们自己哭。让孩子自然的把脾气发完,需要我们做到的只是留在孩子的身边或附近,认真倾听,而不是转身离去,或者命令他走开,又或者喋喋不休的问问题和指手画脚的出主意。冷却自己:在采取行动前,试着数到十,暂时休息一下,等待事情自然平息,给朋友打个电话,或者与其他父母交流等。

5. 为我们自己充电

坏情绪来临时,轮到我们了,该我们去找人倾诉,把杯子蓄满。找一个倾听者:这个人能够尊重你,对你的话感兴趣,但不会教导你该如何如何做的人。倾听者要做的:不管你是哭,是笑,还是气得发抖,他都能坚持倾听,不会劝倾诉者把情绪收回去。换位思考,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倾听者,那孩子需要的妈妈不就是这样的吗?他们一定希望妈妈能够尊重他,认真听他说话,但是不指手画脚的教导。如果是这样,他们感觉一定很好。我们需要倾诉,揭开心中那些为人父母的痛苦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可能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难以启齿,但我们可以与其他父母相互倾诉。好的倾听方式包括依次轮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泄漏别人的秘密,让别人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而不必担心被批评或者遭到拒绝,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说我也是啊紧接着就谈起自己的事。续杯的方法可以是:找其他人来帮忙照顾孩子,经常出去走走,与其他成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这样你才不会身体疲惫。

用游戏解决具体问题,是我们生活的内容,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才是激发天赋潜能,成就健康人格的根本手段。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去游戏,游戏是我们亲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有意识的往游戏中增加一些主动因素,穿透表面的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健全人格强健体魄,这才是我们最想达成的期望。

 

第二篇:读威斯汀游戏有感

读《威斯汀游戏》有感

这个星期我看了《威斯汀游戏》这本书,这可真是个不同寻常的游戏故事。

一桩离奇的谋杀案,一份两亿美元的遗产,谁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可在十六位继承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获得这笔遗产,为此,十六位继承人参与了威斯汀游戏,八组拍挡,八组线索,每一以拍挡都细细琢磨手中那看不出几分头绪的线索,只要稍一分神,就掉进了威斯汀的陷阱里……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同样困惑,因为案情太诡异了!即使拿到了八组线索,我还是捉摸不透其中的陷情,但随着我们和书中人物的共同努力,案子上的神秘面纱渐渐地被揭开了,真相慢慢地浮出水面……

这本书,光读一遍是不能完全懂它的意思的,多读几遍,我发现,原本看来解决不了的问题,答案就藏在字里行间,只是我们忽略了。威斯汀设置这个游戏,目的就是使互不相识的人相互了解,学会爱,体味生活的真情,或许,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