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学案2

《散步》学案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导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导学难点】

本文选材特点:通过“散步”这种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表现浓浓的亲情、人性美和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引】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n)芽霎(shà)时桑(sāng)树水波粼粼(lín)

强(qiáng)壮背(bēi)起了母亲散步(sàn)

强背散

勉强(qiǎng)我背(b?i)上的??散(sǎn)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

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莫怀戚,19xx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xx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

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我”,母亲、儿子、妻子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一起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此环节亦可配放合适的音乐或投影图片)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1、预习3:(1)(2)

(二)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睦、互敬互爱、互相体贴)

三、仔细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1.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敬老爱幼。“我劝母亲散步”,“解决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儿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了小路。表明了“我”是对母亲非常孝敬的一个人。)

3.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表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一)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死去的怅恨之情。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2.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

(二)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总结:

1.“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形象地说明了中年人身上责任的重大)

(三)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

(四)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以小见大,也就是“滴水见太阳”。文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平平常常的散步这样的小事来写,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五、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亲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谈谈你对亲情和母爱的理解、感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父)爱是伟大的,无穷的,像春天温暖的阳光,子女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我们要终生铭记父母的恩情,用我们的孝心,给他们以幸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一篇秀美隽永的散文,完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无私的付出,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体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答题。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liáo,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它。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pánshān,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1)wúliáo:无聊(2)pánshān:蹒跚

2.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欢天喜地、孤苦伶仃。

3.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关心(思念)儿子

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 手法:细节描写。

“我”:母亲,儿子对不起你,你抚育儿子这么多年,这么关心儿子,儿子却把你抛弃了。 母亲: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妈这辈子不想别的,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

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提示: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用真挚的爱孝敬老人”回答即可

 

第二篇:北京课改七年级上册 《散步》学案2

散步

学习目标:

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

分歧 一shà( )间 chāi( )散 各得qí( )所 委qū( ) 因为 水波..

lín lín( ) ( ) 你就背着我 我背上的 ..

二、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注意上面的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积极发表意见。

三、根据原文填空(不要看课本!)

1、母亲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3、我的母亲又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有的浓,有的淡;

5、小家伙突然“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6、我的母亲不算重;儿子幼小, 也轻。但我和都是 ,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四、完成下列题目

1、一家人散步遇到了怎样的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

2、用自己的话叙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你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为什么拟这个题目。

4、你感觉这篇文章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写得好,把它画出来。

预习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赶快提出来吧!

课堂学习

一、问题再现

听写字词,范读课文(读出意境,读出情义)。

二、课堂延伸

赏析语言(以读代析),交流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从这篇文章中,你读懂了什么?(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的角度你会懂得不同的道理,你会有不同的联想)

2、一次散步让我们懂得了很多,想到了很多,这是因为每个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亲情与道德的光辉,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深刻,小组选定两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予以评价。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

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字面和“我”的思想态度两方面思考)。这真是中年人的楷模

四、当堂检测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答道:“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买。啰唆。”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嗨!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还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南国,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

1、多角度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2、读了《散步》和《北风乍起时》,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你自己会怎么做? 提前告诉同学几个问题:

1、抢答时注意什么

2、别的同学答题时注意什么

3、大胆举手

4、声音要宏亮

疼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孝敬老人才是人类的美德。最后我想用《韩诗外传》中的一句话警醒大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与在座的中年人共勉,希望同学们牢记,还希望同学们把这句话带个自己的父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