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论文XXX

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围绕信息 自主阅读 安慧里中心小学 何广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

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

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

,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

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

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

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

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

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

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

,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

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

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

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

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

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

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

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

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

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

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

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

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

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

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

,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

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

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

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

,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

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

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

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

、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

,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

、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

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

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

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

/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

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 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

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

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

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

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

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

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

,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

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

收录了《我的背影》,《我的母亲》,《红莲》,

《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还有诗歌《妈妈的爱

》。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

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还

有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

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

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

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

西可以够他们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

育的真谛。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

。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

,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

,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

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

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

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

感于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拿起手中

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情思,拿起手中的

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

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

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

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

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以学生的方式学习小学语文课改论文:以学生的方式学习》摘要: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营造主动、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初读了课文后,学生了解到,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景的。那么接下来怎么学习呢?在往常,教师一定是按由“春”到“冬”——课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 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营造主动、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初读了课文后,学生了解到,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不

同的美景的。那么接下来怎么学习呢?在 往常,教师一定是按由“春”到“冬”——课文的排列顺序来逐段学习。这样教师牵到哪儿,学生跟到哪儿,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于是,我亲切地对孩子们说:“你最喜欢的是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呢?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这个季节美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学习。能用语言表达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当当小导游;喜欢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把收集到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交流;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喜欢的季节描绘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出感情。如果有其他好的方式也可以。当然,这些活动都要在找到体现小兴安岭美景的词句后进行。”接着,学生们个人独立默读思考→分小组合作学习→到其他组采访学习方法。

下面是学生交流汇报的课堂实录片断。

1. 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 节?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

生A:我喜欢夏季。我用当小导游的方式学习。(生带小红旗上台。按树木、浓雾、阳光、野花的顺序介绍夏景。)

师:你为什么能把夏景介绍得这么美呢?

生A:我读了课文好像看见了茂密的大树、乳白的浓雾、五颜六色的野花。一切都那么美,所以我想带着大家一块儿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2.师:还有喜欢夏季的同学吗?你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B:我也喜欢夏季。我是用画画的方式来学习的。(展示画)

师:还有哪些孩子也是用画一画的方式来学习夏季的,请把画举起来,让大家一睹为快。(几位学生展示作品)

师: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B:我画了很多长着茂密叶子的大树。因为课文中说“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还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所以,我画了枝叶繁茂的大树。(出示课件,感情朗读。)

生C:我画了各种颜色的野花。我觉得课文中描写的野花非常美。

生D:我画了阳光下的森林,因为树木太茂盛了,所以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穿过树梢,像利剑一样。

生E:我画了山谷中升起的浓雾。因为课文中说“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所以我画的森林是模模糊糊的。

师:画得太美了。你们想去看看浸在浓雾中的森林吗?(出示课件)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F:森林里,树木、花草、动物都看不清了,好像都泡在牛奶中。森林四周飘散着乳白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师:听了你的描绘,老师也陶醉了!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美好的感觉读出来吧! 生(全体):感情朗读“夏”段。

以上教学片断,是以生为本,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主动、互动的热烈氛围。

二. 以读为本,注重情感朗读过程的指导。

朗读贯穿于本课教学的全过程,而且教学体现了读的层次性。首先要读正确,读准字音;其次,读流利,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三,边读边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小兴安岭的景色美;最后,读出感情,通过理解、想象,把体会到的美丽景色读出来。

下面是教学“冬景”的课堂实录片断。

1. 师:(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景,小兴安岭的春季也一样迷人。

2.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 师:请用“读一读,演一演”方法的同学,大胆地来展示自己 吧!(十位学生朗读、表演)自我评价朗读,互评。

4. 生G:我认为自己读得好。“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 叶子。”我读出了春天充满生机,对春天赞美的感情。

生H:我也读得好。小溪清凉、透明,我在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

5. 师:读到这里,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I:小溪淙淙地流着。“淙淙”是指什么?

生H:“淙淙”是小溪流动的声音。哗啦哗啦的,可以说非常动听。

师:非常好,那我们把小溪欢快的心情读出来吧!

生(全体):感情朗读写小溪的句子。

6. 生J:我认为××(生G)没有读出小鹿的活泼可爱。我来试一试。(带动作) 师:大家也学着他,带上动作把小鹿的活泼可爱朗读出来吧。

7. 师: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体会春季美的吗?(边出示课件边 范读) 生为师鼓掌。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读好的吗?我边读边想: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什么都是新的。枝条刚刚抽出,树叶刚刚变绿,小鸟在枝头欢叫。小溪也苏醒了,唱着动听的歌。小鹿在春季到来后悠闲地散步、喝水、梳妆。空气多么清新,大自然多么美妙啊。于是,我把我想象到的和眼前出现的一幅画面加上自己喜爱的感情读了出来。相信大家能比我体会得更好,自己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配乐齐读。学生读得十分陶醉。)

以上教学片断,把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想象、表达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文章潜词用句的优美与精妙,领悟了文章语言文字的生动、准确,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三. 课件制作的丰富多彩,也是教学本课的一大特色。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如“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这一句中,“苍翠”一词较难理解。我播放课件,让学生看白桦和栎树的黄叶纷纷飘落,而松柏是那么绿,那么庄严。显然,通过画面来理解“苍翠”就不难了。看了课件,再来用语言描绘秋景,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冬季,“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在课件中,学生听到了风声,看到了白雪皑皑的大地,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隆冬美,并将感受到的美通过语言表达了出来。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学生语言的积累转化为了运用。

总结全文时,大家又把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课件欣赏了一遍。在美好的想象中,感受着小兴安岭不但是一座大花园,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观赏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色,同学们学得很有滋味,读得也非常有激情。

大自然如此奇妙,在不同的季节里“呈”给我们不同的“礼物”,只要你用心去领悟,还会感受到更多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让我们热爱祖国的山水,与美丽的大自然做朋友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改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

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由“教师为中心”滑向“对学生放任自流”。关键是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二、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的,伊拉克战争的,新农村建设的,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

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课堂仍是教学的主阵地,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四、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重开发创造潜能,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走进新课程”观摩课有感内容提要“春色满园关不住,语文课改花盛开”,在新课程理

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着,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不断把新的教法尝试于课堂,推动课程改革稳步向前发展。但正如哲学中所讲的“前进中的倒退一样”,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饽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

的有饽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些误区,意识到不当后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现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课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供同行们借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许多教师对于课改不能准确地把握尺度,或逡巡不前,或矫枉过正。前几日听了全国语文名师“走进新课程”观摩课后,感觉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思路豁然开朗。现将几点感受浅谈如下:

一、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中指出:“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信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而这里所讲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在小学阶段,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能力最主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语文课。在于永正老师的课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1、抓住一切契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于老师和上课的学生是初次见面,课前他利用几分钟时间和学生进行交谈:“你们欢迎我吗?怎么表达出来?”学生鼓掌。于老师请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不要重复,学生起初语句比较单调,经过老师的指导,话越说越多,越说越好。一个简单的“欢迎”,竞可以用这么多语言、这么多的方式来表达。看起来是不经意的闲谈,仔细想想,实际是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自始至终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点滴渗透,于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在课堂上,他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学生的表现,不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他的教学内容是《月光曲》,在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之前他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要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记;读完课文要求学生能在两分钟之内用自己的话把传说的内容讲出时,他告诉学生“五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厚书读成薄书”;在学习兄妹俩的对话时,他问学生从“随便”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又告诉学生“把一个词读成好几句话,也是一种读书的本领”;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中的联想的作用后,他告诉学生“读书要善于挖掘,写作要善于表达”??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读书的方法无声无息地渗入了学生的脑际。如果我们能每堂课都做到这一点,学生的阅读能力何愁不能提高呢?3、写作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写作水平是检验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以此为出发点来要求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在讲完课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后,他马上给学生出示了一篇没有任何修辞手法的文章《荷花》,让学生为这篇文章加上恰当的比喻及丰富的联想。学生趁热打铁,没有以往的绞尽脑汁,当堂就完成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写作与阅读本来就是密

不可分的,在阅读的基础上当堂抓住训练点进行训练,学生毫不费力就可完成,真正是事半功倍。

二、注重双基教学,使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于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这一点是相当注重的。1、虽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依然注重生字教学。 在板书课题时,于老师告诉学生写“月”字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写的生字,他都逐一介绍了写法,并告诉学生写好字的方法:研究、观察字形——描红——临摹,还拿出几分钟时间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练习??我们总认为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事情,到了高年级,对于这些细节很少去注意,听了于老师的课后才感觉到生字教学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也是并不多余的,是我们平时忽视了最基础的知识,。2、理解词语方法灵活多样,免除死记硬背之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常常出现生词,大多教师采取解释给学生的方法。于老师并没有这样做,他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技能。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出现了“幽静”和“断断续续”两个词,他先让学生读课文,再告诉学生“月光、小路、一个人散步、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幽静”。虽然没有直接说出词语的意思,但学生已充分理解了,而且掌握了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一个词的含义;最后一段“兄妹俩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等他们苏醒过来??”时,他让学生自己解释的意思,当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时,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苏醒”来体会“陶醉”的含义,并告诉学生很多词都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是掌握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词义。3、充分体现朗读技能的训练,读中感悟。于老师的课堂上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在教学课文中兄妹俩的对话时,他指导妹妹的话:“我只是随便说说”时,反复让学生读,指导学生要读出妹妹安慰哥哥、故作轻松的、还有些撒娇的语气,读得她哥哥听了不难过的语气,从中体会妹妹懂事,不想让哥哥因为家庭的贫穷而难过;学习“妹妹激动地说??“一段时,抓住“激动”一词,让学生注意其中逗号的的含义,并指导“读得激动些”??学习课文中联想一段时,他激发学生:“我们来读课文中最精彩的一段,读得精彩些,用心去读”??这些适时的对课文朗读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使学生懂得了如何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感悟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注重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使适时的引导点拨成为点睛之笔。 本次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反对权威主义”,正是由于此,现在教师有些“谈讲色变”,好象教师讲解就是“权威主义”,就是没有以学生为本,就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于老师在课上讲到比喻及联想的作用时是这样处理的:先读原文,再把原文中的比喻句去掉,请学生读一读并体会与原文有何不同后,他讲道“很多句子因为有了恰当的比喻而显得生动、:

令人难忘。”真可谓一语中的。在学习课文中联想一部分时,也是简短的一句“如果没有联想,文章就失去了不99%的美”将联想的作用清晰明了地告诉学生。于老师的适时适量的讲解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得轻松而又牢固。

四、注重“尊重但不盲从”原则,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了教师们的共识,但随之而来的一种倾向是:只能尊重,只能赏识,即使是在学生有明显思维误区的时候也要说“你的看法很独特”,以致于出现“乌鸦很聪明”、“邱少云太傻”等“独特”的见解。于老师在他的自评中讲到:“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善待学生并不表示要回避学生的错误,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一味的赏识,而是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孩子健康地成长。他在课堂上也是这样做的,凡是学生出现的无论是读、说或是写的不当之处,他都及时予以纠正,决不因赏识而不敢指出错误,不敢批评。

五、注重教师以身作则,使学生“敬其师而信其道”。 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在语文课堂上我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师的示范二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身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精湛的朗读技艺,对所教课文熟读成诵的本领等,学生自然会“敬其师而信其道”。于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诵文中联想一段时,先示范背诵了一遍,其熟练程度、动人心弦的语气让在场的师生无不折服,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教师这样以身作则,学生难道会不全力以赴吗?课堂上恰到好处的示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于老师课堂给我的感觉是:自然、朴实、扎实、有效,虽已过去了许多天,仍有“余音绕梁”之感。他的课处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但决不矫揉造作,有意而为之,这正是他的课成功之处,也正是由于此,他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新课改下的语文课。

浅析小学语文课改的三个误区罗仕强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新课改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引人深思的三个误区。实践证明,必须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才会取得实效。 关键词:语文课改现象反思无限度无节制无目的 一、无限度地收集材料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词,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来获取材料”是第三学习阶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收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一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谨记:收集材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材料展示厅”。 二、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现象:一位教师在学习《珍贵的纪念》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3—4自然段,然后讨论:亭子周围的景色怎样?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交流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他们往往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交流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研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的时候,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辩论。小组合作学习还应该注意明确地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整合”功效。 笔者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开来让两个学生合起来读。如:读《看花灯》一文时,“(甲):元宵节,(乙):看花灯,(甲):大街小巷,(乙):人欢腾。(甲):纸糊的金鱼,(乙)吐泡泡,(甲):纱做的猴子,(乙):眨眼

睛。(甲):??”这是何等的残忍,优美的诗句被拦腰截断,语感又怎么去培养呢?

三、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 (1)“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用你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老树的故事》。” (2)“小朋友们,‘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一画他们的样子。” 可以想象,《老树的故事》这么抒情的诗歌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欢快乐曲会是何等滑稽!诗人柯岩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会做如何感想?还不如配上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天鹅》,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反思: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它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

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愤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 结束语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共同来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且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要脱离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

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走进新课程》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贵州教育. [2]黔东教育. [3]中学语文教学. [4]小学语文教学.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析小学语文课改的三个误区 罗仕强

探究“出界”:语文课无法承受之重——小语教坛热课改下的冷思考

20xx年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探究性阅读”这一课型,已成为当前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

但俗话说“物极必反”,观目前各地所推出的一些“探究性阅读”课,却也并非能让人“照单全收”。诸如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理性化、复杂化或异变化等情况屡见不鲜,某些课甚至越来越脱离语文的本质属性和学科特征,简直让人怀疑执教者心中是否还记得他所上的乃是语文课!这里不妨先来看一则——

【《鸬鹚》“探究性阅读”教学片断】

师:世界上万物有动有静,动静可以互相包容和互换。就像刚才我们研究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再到平静一样。知道这叫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这就叫动静转化原理。接下来请大家再回过去读第一段最后一句。

生:(齐读)“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师:这一句是写什么的,动态还是静态?

生:写鸬鹚,是静态的。

师: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静里面有没有包含着动?同桌间也可先简单讨论一下。

生:??

生:我想可能有的吧。因为鸬鹚在等待命令,随时准备出发。也就是说,只要命令一下,鸬鹚就会马上动起来,就会下水。

师:(急切地)嗯,不错。大家想想看还有什么在动?

生:鸬鹚身体是站着的,但我想它的头啊,颈啊等不可能一动也不动的。

师:(略显不满)大家只是关注一些表面的东西,要深入一些才好。

生:我觉得鸬鹚虽然还只是在列队,但它脑子里肯定也在动,想着怎样才能抓到更多的鱼,讨主人的欢心,以便得到更多奖赏。

师:(很欣慰)你想得多深远哪!老师想跟大家说,其实啊,列队的鸬鹚身上的血液同样也在动。世上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中变化着,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评析与忧思】

看了上述教学片断,能不让人觉得语文课堂累吗?当然累。《鸬鹚》是一篇语言清丽、意境悠远的散文,非常适宜于让学生以美读、背诵等方式积累语言、发展语感。相信如果从这一特定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必定会有上佳的效果。不过话又必须再说回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别出心裁地挖掘教材内涵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也正是优秀教师的显著标识。问题在于,如果教师千方百计、左缠右绕地向学生“渗透”过于繁难艰深且枯燥乏味的“深刻内涵”甚至提升到“哲学的高度”,那么除了白白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时空之外,还能让他们有什

么真正有意义和“能消化”的收获呢?

必须明确,“探究性阅读”强调的是让学生将阅读文本时获得的感受与自身原有经验加以有机整合,从而加深自主的感悟和积淀,并内化为个体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它固然强调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各种研究探索及实践创新能力,但同时也格外重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会到读书、背诵、感悟、积累等各项语文能力的运作之法和“奠基”之功,最终求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建、协同发展,以全面优化语文素养。

同样是教学《鸬鹚》一课,素有“语感派”之称的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策略就颇为引人关注。他摒弃繁讲冗析的老套做法,以极其洗练的“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尝试感悟”及“积累语言”等四个主导环节,建构起“语言为主、读书为本、基础为重”的既充满灵性又返朴归真的课堂,完成了对学生进行语感锤炼的任务。全课在把握“探究”力度这方面充分考虑到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做到“不过分理性化、知识化、抽象化,不随意挖深、拔高、求全”,而是体现出“合理降低起点、突出主要目标、着力夯实基础”等特征,没有任何不着边际的那种“探究”。

根据皮亚杰等人研究表明,7至12岁的儿童还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虽然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初步的抽象思维,但却无法脱离对这些具体事物的感知进行单一、片面的理性求索。由此可见,如果让小学生对文章作过深过透的分析、概括、推理及判断等,刻意要求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某种间接的、书面的、纯理性的东西作过深的研究,忽视对课文材料的感受和积淀,显然是违背规律、一厢情愿和得不偿失的。

归根结底,“探究性阅读”课堂的基本运作,应是寓学生的主动探索于读书活动之中,摆脱“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应答、僵化的章法讲解”等传统弊端,以“反复诵读”这一不二法门作为贯穿教学全程的最根本、最主要、同时也的确是最有效的“探究”方式,彰显“读书为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等学科个性,展现出语文教学亮丽芬芳而又浓厚深远的人文情怀。华中师大杨再隋先生曾言,“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探究,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和意识,在中高年级可逐步要求学生把观察和阅读所得进行筛选,获得初步结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层并真正做到“点到即止”。

语文并非无情物,而是栖居着浪漫和诗意。同样,语文学习切忌游离于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品味咀嚼之外。在“探究性阅读”中,我们应始终不忘让学生紧扣文中精要词句反复涵泳、悉心揣摩,突显语文课“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的本质特征。因为,过于理性和抽象的那种冰冷探究或空洞说教,只会让我们的语文课不堪重负,最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投影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大了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三机一幕”已走进了我市学校的每一个普通教室,投影成了教学中最大众化的教学媒体之一,也是广大教师操作自如、使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积累,对投影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可唤起学生求知的激情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分析:在教学氛围的刺激下,大脑皮质产生的兴奋过程,沿着皮质并向皮下中枢扩散,当兴奋过程弥漫了与内部器官相联系的皮下中枢神经细胞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情绪便产生了。

现行苏教版小语教材可谓文质兼美,内涵丰富。随着中国语文教育的层层“忧思”,在“素质教育”与“减负增效”的号角声中,时代给小语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也对小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上随年级的升高,课文篇幅增长,内容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也大了。要使小学生充分感知、品味语言文字,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必须满腔热情、满怀激情地走进课文。

为此,苏教版小语课文配套了丰足的投影资料,几乎每课都有,甚至成组推出。像课文《三借芭蕉扇》、《友谊的航程》、《秦兵马俑》等课文的教辅投影片就多至近十幅,并且与课文相关段落紧紧匹配。这些投影片,讲解课文时可以有机地穿插使用,导入课文时也可以和盘托出,其收效甚好。

譬如《秦兵马俑》的投影图片除了课文上两幅图外,还配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等特写近影,从细微处刻画了兵俑的体格、神情、姿态及服饰,可谓栩栩如生。在教师的有序出示下,学生顿时感受到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深为每一件珍品而震憾。课文《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饶有兴趣的。全套投影片共八框,它们色彩鲜明,形象传神,配上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为背景音乐陆续出示,如同让小学生看了一部“迷你动画片”。另外,像课文《友谊的航程》的投影片也很全面,有威武的我海军导弹驱逐舰横跨太平洋的雄姿,有赶到海港挥舞国旗争睹中国军舰风采的人群,有中美军民载歌载舞联欢的情景,还有中国水兵列队行进在美国大地上的英姿,这些画面将学生带到19xx年3月21日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美洲大陆的特殊历史时刻,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导课时出示系列投影片,教师不妨辅以精当的导语介绍,恰当的背景音乐烘托,给学生以“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的感受,使他们的注意力尽快地从涣散的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上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场,为在有限的课时内愉快、有效地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可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的结论不是靠老师“言传”给学生的,它是学生自觉吸收的一个学习过程。学习是从感知走向概念的,感知越多,概念才越完整。苏教版小语教材记叙了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一生中最经典的科学实验,旨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勤奋好学的情感。

课文《夜晚的实验》记叙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的著名的“蝙蝠实验”,文中关于蝙蝠喉咙发生超声波,耳朵接收超声波的叙述是学生的理解难点之一,好在一框多幅覆盖式投影片解开了学生的疑团。教师先出示第一幅:灰暗的夜幕下一只展翅的蝙蝠和一只弱小的飞蛾,它们一上一下,遥相呼应。接着盖上一幅喇叭形的阴影,这阴影渐远渐宽,原来是从蝙蝠喉咙里发出的“超声波”;随即盖上第二幅喇叭形阴影,此阴影源头在飞蛾处,汇聚于蝙蝠两耳之间,表明“超声波”遇到障碍物飞蛾而反射回来,被蝙蝠的两耳接收了。这样,教师边演示投影边引述课文,学生对“反射”一词的理解及蝙蝠在夜间“自由飞翔、捕捉食物”的“特异功能”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苏教版小语教材还编排了大量的美文佳作,其语言之精妙,蕴意之深远足以激发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但教师若教不得法,就会给学生带来阅读障碍,成为学习进程中的“拦路虎”。课文《卢沟桥烽火》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第一自然段虽然不是全文重点,但是介绍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的局势,道出了卢沟桥的险要地理位置,隐藏着好几个理解难点。为此,我自制了一幅以东北三省为主体的简易投影地图。教学时,我一边引述第一自然段内容,一边在图上指点战情。讲到“侵占”时,点出东北三省;谈到“蚕食”时,用红笔标出醒目的箭头,也示意日寇凶恶的“魔爪”;说到19xx年上半年北平的险情时,点明“平津”二城。卢沟桥是日军由天津通往南方,乃至其侵略全中国的“咽喉要道”的险要战略地位也就一览无余地“跃然图上”了。

凭借这张“地图”,配以简炼的陈述,使学生形象、准确、轻易地理解了“蚕食”、“魔

爪”、“咽喉要道”等重要词语,免去了对词语机械的解释和对文字架空的分析。这几个难点突破后,为学生阅读“卢沟桥事变”主体,感受日军的“蓄谋挑畔”和我守军的“奋起还击”打开了缺口。

三、可有效进行练习反馈

归纳总结、练习反馈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稳固的自学方法时尤其显得重要。将每课、每单元的知识及时加以梳理小结,并在课堂上加以投影,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为训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材的单元练习中往往陈列一些排列零乱的句子让学生重新整理,题目只要求学生最后标明序号。这类题目貌似轻松,但学生不一定能排对顺序,因为他们往往抓不住判断顺序的“关节点”。如果把“乱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大家一起“寻根”、“溯源”,推敲句前句后的联系点,效果就会好得多了。

同时,投影教学具有高度的反馈性,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及易错点,或者将具有讨论性质的问题设计成作业,让学生去想象,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让学生做到透明纸上,或者事先制成投影资料,再映射到银幕上,让大家一起验证、修改和完善。例如,在进行“修改病句”练习时,教师除了让大部分学生改在书上、本上以外,还可以预先将“病句”制作在投影片上,课堂练习时有意让语文水平不等的学生在上面练习。待到检查反馈时,“病句”医治结果如何,医治手段(指修改符号)怎样,就显而易见了。 由上述“修改病句”自然得到启示:我们可以将投影教学应用于习作指导。习作,是综合衡量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有力凭据。然而,小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语文老师“最愁”的是指导学生写作文。其实,教师可以在学生习作成文后进行一番“精挑细选”,选择

一、两篇典型的习作复制成投影文字,作为临时教材。在习作讲评时出示在银幕上,供全班同学集体评点、修改。面对明摆在眼前的问题或出自同学之手的佳作,同学们自然心服口服。如此在作文评改中运用投影教学可以增加作文评改的容量,提高评改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把作文训练的主权交给了学生。

可见,投影教学指导学生练习,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手段。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加大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开拓学生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四、可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她的《培养语文的沃土》中这样说:“不饱含民族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民族个性,闪烁不出民族的光彩。”她还说:“学语文既学文,又学做人。人文精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没有人文精神,没有爱国之心,就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可见,好的语文教材应该洋溢浓厚的民族气息。

事实亦如此,苏教版小语教材饱含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选文在讲究文质兼美,追求教育性、知识性、文学性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渗透优秀传统道德。《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效写的一首怀念母亲,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的诗,课文《母亲恩情》把这首诗演绎成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情深意切,动人心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母子亲情,读来催人泪下。随着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体味,他们对文末的小诗《游子吟》的感受也水到渠成了。这时,教师将本诗的投影与文中的一框投影图片一并出示。画面上,昏黄的油灯前,母亲两鬓霜白,满面倦容,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儿子的衣衫。银幕上诗画相融,学生看着画,吟着诗,胸中那股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还有一大批描写中华名胜和祖国山河的文章,有美丽神奇的《九寨沟》,有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有美轮美奂的《莫高窟》??这些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再现了神州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自然和人文景观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阅读这些题材的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熏染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天女散花”、“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飞天壁画的经典造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精彩描写,教材配以一幅投影片,画面浓墨重彩地再现了飞天的婀娜身姿,一群观光游人在壁画前仰首驻足。整个画面让学生领略了敦煌壁画的宏伟瑰丽,仿佛听到了游人的啧啧赞叹,学生从内心深处激荡起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颂扬和作为中国人的一份骄傲和自豪,达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投影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朴实无华、卓有成效的收益,在“网络教学”宛若凤毛麟角,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及操纵没有普及的今天,投影教学这一被广大教师早已驾轻就熟的普通电教手段,将在今后的一定时间里如同常青树般生机蓬勃。广大教师千万不能在钟情“网络”,青睐“多媒体”等新兴电教技术时喜新厌旧,随意地遗忘、抛弃传统电教手段的投影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投影教学,让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异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