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见习期感悟随笔

刘冬雪

即便之前进行过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在真正站上讲台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时,才得到了珍贵的实践和操练,在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时我清晰地明白我肩负着神圣的教师职责。

从小到大,老师是深受我们尊重的。现在让我更近一步地接近了这个职业,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职业。和每一位新教师一样,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面对班中这么多张纯真活力的脸庞;第一次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听到有人对我喊:“老师好!”,这些都让我内心兴奋不已。但也是仅仅几天的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与劳累,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

作为一名新教师,肩负着教育这一神圣的使命。要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好机会。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激发自身的努力和热心,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知识,为我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十分荣幸拥有一年宝贵的见习机会,让我在这一年加快成长和学习。在8月底,我们整个浦东新区的新教师就一起进行了教师宣誓,那一刻我们每一个心中都是无比的激动。开学后,每个礼拜有两天的机会在基地学校学习。在新的环境,结识了这多新的同伴,一起交流一起进步,不断的发展自身的教师技能。从我的带教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做事一丝不苟,对学生,对班级具有极强的责任心。我也了解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每件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时时提醒,事事关心。

在开学的几天里,我进行了自我反省和批评,发现自身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一是粉笔字不美观,排版安排上,内容还需揣摩完善,还要继续练习。

二是课堂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完全,虽然基本上面对了大部分学生,但是有些学生还需要个别指导,这个我没能做到。

三是备课上对学生的考虑不清晰,没有预想好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或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是跟学生的沟通不全面,作为一个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应该全方位的和学生沟通。 因此,短短几天,在学校里,从各种老师的身上,我看见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同时在不断的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和成长,展现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那一天》随笔感悟

读仓央嘉措《那一天》随笔感悟

认识仓央嘉措,纯属偶然。

或许我这样说,显得有点矫情。因为对于一个死去三百多年的人来说,对于我们已经太过遥远。可是,在我的意愿里,我一直是顽固的认为我是与他相识过的。起因就是因为他那首脍炙人口、被世人传诵的情诗《那一天》。

也许是因为身份使然,仓央嘉措的情诗总是带着佛教悲悯的色彩,这也让他的传世之作大大区别于别人的诗。特别是《那一天》中不经意流露出的禅意,每一次诵读,我都仿佛闻见了淡淡优雅的莲香,让我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子。是了,他是第六世达赖喇嘛,可是,透过他的诗,我却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子,只是世人却将僧侣的教条强行的按在他的头顶上。最终,这个男子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给了无数喜欢他的男男女女无尽的遗憾。

言归正传,说说本文的主题《那一天》吧,其实仓央嘉措传世之作中有很多深受到人们的喜欢,就连桐华的清穿小说《步步惊心》中也应用到了他诗作中的《相思十戒》,而于正拍的清穿古装穿越剧《宫》中也应用到了仓央嘉措的《见或不见》。可想而知,他的诗作是得到了多少人的喜欢。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还是来讲《那一天》吧,毕竟这才是我今天的主题。仓央嘉措这么多的诗中,我第一篇看的便是这一篇,不是故意挑,而是偶然。可是这一篇,却进了我的心底。从此,我就开始注意起这个颇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僧侣来。

《那一天》中第一句便是“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的真言”每次读到这句,我总是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不懂他的人,绝对是牛嚼牡丹。可是,也许是家中素来信奉佛教的缘故,我读他的诗,总是能察觉到诗中淡淡的禅意。让我颇有种知己的感觉,这所谓的知己不是说我诗才境界上就达到了和他一样的高度,而是说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我每次读到此诗,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副图画,画中的男子身着僧衣、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可是,一睁开眼,却是看透世俗、无奈世俗可是却挣扎于世俗的悲伤,那是因为跳脱不于红尘之外。据材料考证,仓央嘉措有一个深爱的人,我不能具体说出她的名字,因为事实材料也不尽然正确,这都是后世对仓央嘉措一种喜爱的表现而已,为此也做了这种种猜测。

诗中打动我的有许多处,处处皆是精华。如“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相信无论是谁读过,都会被这一种情感动。因为它区别于现在浮华流于表明的快餐爱情,仓央嘉措笔下的才是人生七情六欲中真正的爱情。虽然对于仓央嘉措的诗,有很多种解释和看法,可是今天我单从‘情’这一方面来考虑,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觉得,能写出这样温暖诗句的人,该是何等一个性情中人?奈何上天爱愚弄人,这样一个本该是狂放于世俗、蔑视礼教的男子却被拘泥在了布达拉宫里。那座华美的宫殿,埋葬了他心中的一生。其实,对于人们“仓央嘉措这些诗都是写给他爱人的诗”这一说法,我不是完全赞同的。也许,他的确是有一位灵感来源的缪斯女神,可是因为神秘的宗教色彩和他生来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却觉得诗中仓央嘉措被逼无奈放弃的也许也是他理想的生活。写的诗是给另一个无法做到的自己,当然,这也只是我一家之言。只不过,这种他希望的理想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就要靠个人玩味了。

诗中的禅意和温柔,是诗中最大的特色。能写出“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这样句子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也无法明说,说他温柔,其实他大可强势一点,可是通篇没有表现这一点,说他强势,可是诗中自始至终并没有表现出一点暴戾激进的思想。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我们所有女孩理想中的伴侣呢?这也是要靠各人自己去体会,我便不多言了。

诗中最后一处也是精华之笔,“只是 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念 舍弃了轮回 只为 那曾经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直至今天,读到这里,我还是不能明白仓央嘉措主要想表现的情怀,是为了责任向抛弃理想、爱人而向礼教屈服呢?还是为了理想和爱人弃了生来无法推卸的责任呢?众说纷纭,我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男子,在他死后这么多年还能被人记住和喜爱的人,实在是非常难得,世间只得一个仓央嘉措。更何况,他的身上还披着传奇神秘的宗教色彩,所以,我相信,他的诗会永远流传下去。每一个人,读到它,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体会。这也是我今天也这个的目的,我们不必执着于谁对谁错,最重要的是它对于你的影响力,或许就是这首诗给了你灵感,让你突然顿悟了也不一定。就好比我,我正是因为一个偶然的灵感,起兴在起点中文网开了一个坑,不为别的,只为一个听我讲故事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