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认识

关于网络

有了网络,有了联系,你就有了全世界。——题记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计算机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一个大家熟悉的名词,一个高科技的产物,世界中一个虚拟的社会,它给了我们别样的生活。 如今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到处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网络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的机会。大家能体验到异地存取款的便捷,这是银行的网络化;大家感受过QQ、MSN交流的快感,这是通讯服务的网络化;大家可以在网上学习,这是教育的网络化;打开电脑,连上网,一切新闻尽收眼底,这是信息的网络化;有什么病不清楚,可以到医疗网站上看看,说不定还有专家帮你解答,这就是医疗的网络化。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就是网络的世界。世界也正在变成一个没有时差、没有距离的整体,变成一个超越传统时空的网络时空。

有一次老师让我查找一位历史人物的资料,我翻阅了许多的书籍,但还是没有找到所要的资料,真是心急如焚。可是后来上网一查,不出一会,便找到了资料。这次能找到资料,真是多亏了电脑网络呀!还有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村的几十户农民开发资源,种植了好几亩的绿色蔬菜,但是一直没有人来订购出去。一个学电脑的人帮助他们想了个办法,上网找客户。一下子,许多客户都在网上下了定单。没过几天,便把这成堆的蔬菜销售一空。这些蔬菜被放在家中腐烂的命运,被一台小小的电脑所改变了,这是多么的神奇呀!

像上面一样的电脑“事迹”举不胜举。它在公司企业中,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必不可缺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

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网络,上网白文明不健康,通宵达旦打游戏、聊天,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上网,甚至不顾身体健康,无节制上网。我曾听到过一条消息:一个男生在网吧打游戏,不吃不喝也不休息,可到了第三天早上,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地,送到医院抢救。可为时已晚。死因是累死的。我听到这里时候,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好好的人,却为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看到这里,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觉得网络真是坏呀!可在我看来网络是无法区分好与坏的,重要得是你怎样看待与利用网络了。如果没有正确看待网络便会像那个少年一样,沉迷于上网而无法自拔;如果你能正确利用网络,它便不是一把无形的剑,而是一位好助手。

但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正确认识网络,我认为教育、管理是关键。一些网吧、游戏室阳奉阴违,明明标有“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醒目字样,可还是有一大批中小学生进出来往。像这样的现象,有关部门可以定期抽查。学校与家长也要对沉迷于网络的少年进行教育和劝戒。还有一些网上的不良信息的发布要加以杜绝和制止。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更多了,当然有大学生。大学生上网,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寻找一位网友以打发时间;有的为了网络游戏而不分昼夜,有的为了网上电影以此来“充实”生活,当然,也有为了学习的。我就亲耳听说一个艺术系的学生为了画图而去网吧整整两天。暂不说他包夜的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于身体不益,单说他对网络的利用,他在利用网络。我不得不插一句,何为“利用”呢?我觉得,在这,利用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运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电脑,利用于网络,可以做成许多过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这是利?是弊?

作为一个艺术系的学生,我也是常上网的。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有关人文

艺术的信息。这些,可以说是最新、最快的。对于时尚和艺术这样一个敏感的行业来说,早一步得到信息便意味着早一步抓住机遇。这是利?是弊?当然,网上也不全是可靠的信息,也有谣言,有谬论,如果不加辨别,一概采纳接受,并且因此而酿成巨大的失误。这又是利?还是弊呢?

网络是四通八达的,上了网,可以认识很多人。本地的、外地的、中国的、外国的,当然也会有好人、坏人。上了网,有了网友,互通有无,彼此相互联络,提供彼此意见、建议,建立一种良好的网上友谊。这是利?还是弊?整天沉迷于网上聊天,不上课,什么事也不干,只为了网上冲浪,与网络那端的人虚无缥缈地扯上半天,最后还有可能误入歧途。这是利?是弊?

人人都说网络奇妙,它能在瞬息之间把你想知道的东西呈现出来;可以搜索到一本你一直想找但苦觅不着的老版杂志;可以搜索到一些书本、报刊上还未出现的前沿知识。你可以用它来丰富自己,真正达到一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的境界,达到一种一台机便知前沿科学的境界。这是利?还是弊?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有着卓越的网络知识,利用网络来发财,一种不义之财。当然,这里的利用就不是我前文所提到的利用了,这也是一种运用,不过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运用。如此说是利?是弊?其实,网络本无利弊,利弊在于上网之人。学了马哲,知道人应当发挥自身能动性,上网也是如此。有时,利与弊只一线相隔,单看上网之人是如何把握的,是如何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如今,大学生上网已是一种趋势了,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局面。利弊仍有人说,可如何把握利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与网络接触已经有两个春秋了,它将是我今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予我滋养却不图回报,给我快乐让我忘记痛苦。我只希望,网络的天地更加纯净,每个端点之间没有名利争执,没有虚伪欺骗,没有尔虞我诈,那么,在网络世界,我们会相处得更加融洽。希望未来的人们上网能看到一个没有不良信息,没有暴力和血腥的游戏,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绿色的网络”。

网络服务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你远方的大学同学过生日、你只需上网到网上花店订购一束鲜花,其他的事就让网络为你效劳。而如果某某同事的亲人患上了疑难杂症,正愁投医无门,不妨到某个知名站点发起求助,也许会得到数百个“白求恩”们的支援。你可以查找你想找的资料,图书,新闻,游戏,音乐,娱乐??等。数之不尽。如果想留住这些资料,那么点击一个‘下载’便OK!

网络,让我吸收了许多信息,网络,让我增广知识面。我相信我与网络会一直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注定一个奇特的出场,皆大欢喜的结局或是一个美好回忆的过程,而我和网络将不会有结局,只会是每天一个开始,每天一个新故事。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它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它是那么认真实在,它已经不是仅仅是高科技下的一种产物,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上不可缺少的用具,甚至是人类的左右手。在网络中不仅仅只有网络游戏,还有QQ,和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东西,能看电影、听音乐,更炫的是不出门就可以在网上购物,真是太方便了。

进入网络,现代文明的窗口便向你敞开,多姿多彩的世界瞬间便展现在你眼前。本来你已经为生活而疲倦,网络含情脉脉地看着你,让你倾诉又开导你,让你整个浸泡在它里面,包容你,融化你,突然间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有了新的意义,有了无限美好的一面,我们靠着网络找到了另一种满足。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许多原先名不见经传的歌手、作家、艺术家通过网络这个自由舞台,尽情地推销自己,完美地表演自我,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向世人展示,独特天赋得以让世人知晓。只要是千里马,就会通过网络媒介被天下的伯乐相中:庞龙的“两只蝴蝶”在网络中翩翩飞舞,刀郎那穿透力极强的男子汉歌喉让世人心动,文学少年韩寒也在这自由的天空中地尽情地抒写着青春??网络架起了了人类的亲情桥。网络为现代人提供了“天涯若比邻”的交流空间,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交流。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在和网

友面对的世界里,心里有事就可无所顾忌地“手谈”,聊人生、评时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讲自己想做的事,放松心情,解忧释愁。在和亲人亲密接触的视屏前,在那声、影、像织成的温馨氛围中,割不断的血脉在沸腾着,荡漾着,天伦融融,温情融融。

“网络小天地,生活大舞台。”毋庸讳言的是,网络中也有“水中月”般的欺诈和陷阱,也有“镜中花”式的阴谋和诱惑。“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网络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造精彩的娱乐时空的同时,也在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大量事实证明,对于今天的某些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着。文明上网,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把网络文明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网络建设是网络文明的基础,而自觉性也至关重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网上的一言一行,应该时刻拿“八荣八耻”作为参照。在现实生活中不允许,在网上也同样应该被清除掉。如果大家都能把真实生活的道德标准应用于网上,严肃对待网络生活,就能还网络一个清平空间、有序世界。

“每个人都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网上规范言行!”“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要知荣明耻,树网络新风,一句话,网络是我们大家的朋友,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应当让网络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又一个人生舞台。我们应当远离网络的阴暗面,坚决上绿色的网站,做文明的中学生让我们拥有网络吧!它会使你的生活更精彩;让我们拥有网络吧!它会让奔小康的路更宽、更阔!让我们一起呼吁——“绿色上网”!让网络时空绽开文明之花!

 

第二篇:对网络的两种认识

对网络的两种认识

来源/作者:单枪匹马知本家2.0CN/林榕航著 日期:2006-06-05 我们不要忘记一个重要的常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的、实体的差别并不大,吃喝拉撒都差不多,物质能量交流也差不多;人与人间的大脑结构差别也不大。也就是说人与人在实体结构上并没有很大差别,成功与失败并不是由实体结构所决定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在爱因斯坦死后,将他的大脑切成240块进行研究,虽然也发现在大脑的一些物理结构上有一些“异常”,但也没有发现什么比常人更特别的地方。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成功与失败,富有和贫困的差别呢?实际上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他们的思想的差别,也就是人的“虚拟”部分不同,而不是“实体”部分不同。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同样,各种企业的实体都差不多,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思想”,这种企业的思想就是指企业的“知识资产”。例如,同样是钢铁厂,所有的设备都差不多,原料来源也大至一样,但是所产生的效益却完全不一样。也许一家是利润大户,另一家却是亏损大户。我国的一个钢铁专家说:中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但不是一个钢铁强国。到过瑞士的人都对瑞士生产的军刀有深刻印象,从这一点上看,瑞士不是钢铁大国,却是一个钢铁强国。为什么这么说?钢铁强国不是指那些拥有巨大规模炼钢厂的国家,而是指那些靠先进技术可以炼出好钢的国家。炼成好钢不是靠巨大的实体,而是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想,而这些都是虚拟的,不是实体的。 应该注意到,在知识经济中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社会的财富规则发生了变化?答案是:网络,是网络中以光速运行的比特。面对网络,有的人只看到实体的部分,有的人则看到了虚拟的部分,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一,代表着工业经济、以实体资源为生产要素的工业化思维

他们用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方式来看网络,只是看到网络的实体部分,而没有看到网络的虚拟部分。他们把网络当成工业时代机器设备的延续,他们只是从日常生活的实体角度来审

视这个新事物,并没有真正看到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最实质性的变化。

他们会这样说:让我们想一想因特网是什么东西?因特网只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小小屏幕,整个世界并没有在前一个晚上发生了变化,只是多了一个屏幕而已。让我们想一想“因特网为我们做了什么在它出现之前我们不能做到的事呢?”呵!我想起来了,在因特网问世之前没有万维网,我们必须去图书馆才能看到书、才能找到资料,而且我们不可能很快地找到如此丰富的资料,这也许就是因特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是,等一等,是不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需要看这么多的书和资料呢?不对!我们要想一想,在我们的人群中有多少人需要网络才能生存?这还是一个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将全部时间都花在网络上,有一些人只是花一丁点时间在网络上,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在网络上花时间,他们不需要网络也能生活得很好。但是不可否认,因特网改变了人们通讯邮件的方式,电子邮件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手段。网络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大众化的分类广告、搜索引擎、大规模的拍卖、轻易地与境外客商交流。或许你会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由网络带来的?它有什么新的内容呢?不需要网络也可以做到这一切。只是不那么便利罢了。网络的关键所在就是:它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办事途径。在某些方面有点像工业革命时代制造业中的关键设备,使制造成本不断下降。因特网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电子交易,它的成本比一般商业交易的成本更低。你可以很廉价地开拓市场,你可以发出数百万封信函也不会感到困难。这里关键的关键就是:“便宜、便宜、还是便宜”。这难道不是工业革命符合逻辑的延续吗?工业革命也是按这个逻辑进行的。伟大的史学家阿诺德?托尼比(Arnold Toynbee),这个创造了“工业革命”名词的人,他也许会感到这是一件好事,他也许也会见证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个假想的革命是怎样的一件事。计算机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工业革命最后一块最令人费解的面纱。因特网是计算机的延伸,网络只是计算机的外围设备而已,这就是计算机网络。因此,以保守的观点来看,新经济与旧经济

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因为它并不能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率。这在旧经济中发生过。IBM公司、苹果公司和其他的电脑制造商们可以售出大量的电脑,但人们并不需要不断地购买新电脑。当有更好更快的电脑出现时,只有少数人会去购买,大多数人不会去更新电脑。这种非强制性再持续数年,电脑市场就完了,电脑可能就会堆积如山。这和工业经济中的公司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汽车制造商,他们在各种时代都需要在技术和设计上加以认真改进,以促进市场的发展。某些人每年也许会买一辆新汽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现在汽车市场的饱和的状况也许就是未来电脑市场的状况。

以上就是人们用了传统工业化思维模式来看待网络,他们只看到计算机网络的实体部分,将计算机网络看成一种机器设备;并没有看到计算机网络中以光速奔腾的比特,并没有看到用比特所表达的数据、信息、知识,这些网络中虚拟的部分,这个虚拟的部分才是改变人们、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由此力量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所有领域。

第二,代表着知识经济、以虚拟资源为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思维

知本家用全新的思维面对网络,他们看到了网络中以光速奔腾的虚拟资源,包括了数据、信息、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网络的虚拟资源对社会、商业的作用,从而开始利用网络,将网络变成赚钱的商业工具。从而完成了从资本家到知本家的转化。 美国ActivMedia公司市场调查副总裁哈雷·武哈德说:“网络也许是民主和自由市场最好的刺激因素。如果有人怀疑网络在21世纪的驱动经济发展的潜力的话,那么他必须换一换陈旧的脑筋,学会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的一切。随着各个国家的相继联网,全球在线人数将猛增。网络将以其成熟的游戏规则,为人们提供一个进入虚拟世界的窗口,‘我来、我看、我买’将成为未来最多的在线行为。”

Cisco公司是全美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它利用网络向客户提供信息,对客户进行销售和服

务。同时在网上与分销商和商务合作伙伴高效合作,使该公司的产品有条不紊地销售到客户手中。80%的客户服务通过CRM系统管理进行。现在Cisco公司78%的订单是来自网络,每天在网上生成8000万美元的定单,这些订单有90%以上通过外包给供应链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完成。这样节省了许多运作成本。Cisco公司已实现了电子化“供给链管理”。例如,从网络上收到客户的订单后,订单会自动转给供应链上的协作厂商的生产部门或物流中心;生产过程完成后,网络自动将电子单据传递给分销商或物流配送中心送货;货物送出后,通过银行进行自动网上划账。在供给链管理和客户服务管理中,Cisco公司只掌握核心的业务,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

被认为工业时代的骄子的汽车行业也开始利用网络开展业务。这可以看成传统工业经济与网络经济最完美的组合;可以看成实体资产与网络资产最完美的结合。现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绩效很难划分哪些是由工业经济带来的增长,哪些是由网络经济带来的增长。它在20xx年就将部分业务移到网上来做,建立起了一个B2B电子交易网站——TradeXchange,将其每年约870亿美元的采购业务通过该网站进行。这个网站还为其30000多家供应商提供网上交易,网站对通过TradeXchange进行的电子交易的供应商收取1%的手续费,专家们估计这将为通用汽车带来每年50亿美元的收入。另外,通用汽车公司还将网络技术应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例如采用了大成组技术,使客户可以在网上定制自己的汽车;还将网络技术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上,在网上与供应商、客户进行信息共享。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果说我们对网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网络实体部分的理解,把网络看成PC的外围设备,把它与汽车业类比,那么我们永远都无法利用网络,永远无法理解由此所产生的财富新规则对我们商业的影响。现在一些最赚钱的公司或最赚钱的个人都是利用了网络虚拟的特点,迅速地获得财富,使那些思想没有变革的老一代企业家百思不得其解。是网络的“虚拟性”创造了财富,虚拟财富已经浮现出来了。

如何构建企业系统

来源/作者:二十一世纪知识在线 日期:2004-10-15

我们所有实现神经和协同计算机的技术努力,其目的是什么?复杂系统探究方式将使我们能够在科学、技术、工业、经济以及甚至在文化生活中,创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方法论。但是我们决不要忘记,必须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其伦理学目标作出决定。今天,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认识论的兴趣和科学的兴趣,还有技术、经济、文化以及最后——但不是最少——还包括军事上的应用。毫无疑问,医学研究和应用必定在所有这些研究目标等级中处于较高等级上。这里要提醒持有老观念的读者,医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从事科学的认知和研究,而且还在于运用。运用也不仅仅是工程意义上知识的技术应用,而且也是为了医治、帮助和康复。知识和研究不过是实现医学的这种基本目的的工具,自从希波克拉底时代以来医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保护生命。

人的中心器官是大脑。因此,医学上保持大脑健康的任务这种重大责任就落在了神经医生身上。他们必须将其医学治疗看作是针对整个心-脑实体。为了对人的心-脑实体提供最仔细的可能医学治疗,需要一个应用性研究来致力于拓展和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包括可能的神经手术、手术计划、手术技术和术后恢复。正如我们已认识到的,人的心-脑实体是进化中最复杂的系统。包括计算神经科学、物理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和认识论的跨学科研究纲领,对于处理这种复杂系统是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对大脑和精神的跨学科研究纲领,包括伦理学和人类学方面。我们将其称为“神经仿生学”。

一般地,“仿生学”意味着用技术的和人工的程序和系统模拟自然功能和过程。众所周知的例子是,飞机和潜水艇的设计模仿了鸟类和鱼类身体的空气动力学。历史上,仿生学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梦想,即试图以用技术手段去模拟自然原理,从而解决复杂的生命问题。在这种传统中,神经仿生学意味着,阐明普通的技术-生物学如何去加强自然神经元的发生学和功能性质以及发展起神经修复术,制备出以硅片和(或者)有机材料为基础的类似于大

脑的计算机系统。这并非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弗兰克斯坦的妖怪图景。为了推动人们投身于这些研究目标,只需要让人们看一看患有大脑肿瘤或受意外伤害的病人的凄凉情景就可以了。

神经外科是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和人脑的专门医学学科。由于大脑是人的人格和智能的生物媒体,神经外科医生不仅仅要弄清有关大脑的神经学的原理,而且还要获取人的精神及其功能的知识。神经外科已经在病人治疗上取得了进步。通过引入诊断影视程序如计算机化和核磁共振断层照相术,手术中运用微手术程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不过,关于脑疾病人治疗的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例如,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从功能角度看,仅仅可以换掉非常有限的受损区组织。这是由于与身体中的其他细胞截然不同,神经细胞在胚胎阶段完成以后不可能进一步分裂。只有胚胎的组织才有这样的潜能,可以使自己适合于周围的宿主组织。所以,疾病或事故引起神经细胞组的损坏往往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在这个应用领域,人工复杂系统及其自组织原理将受到高度关注。

医学史上曾有过用自体移植物来恢复受损的周围神经的尝试。这种方法是以这样的事实为基础的:甚至成人也有能力再生神经细胞的伸展,这种伸展从脊髓索状组织伸向末梢区域直到目标器官。因此,部分功能上不重要的敏感神经被从身体中的适当地点移走,并插入想要恢复的被打断的神经区域。然而,被打断神经纤维的再生至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因此,控制移植物的生长是不可能的,移植物中包括了数百的单个神经细胞伸展——它们应到达目标器官。由于中枢神经细胞是不可能再生的,对于非常接近脊髓索状组织的中心受损,移植也是无效的。

对于周围神经移植的一个改进是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中提出来的。对于神经细胞及它们联接的细胞如星状细胞和施旺细胞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解,可能导致新的神经移植方法。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中组织替代的高级方法是身体中自己的细胞移植,这样的细胞在移植

前已是遗传上选择过并适应了的。神经生长因子的效应、在移植源和受体大脑的目标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许多其他分子生物学的问题都必须加以调查研究。这些方法是以遗传工程的知识为基础的。

另一个周围神经移植的可能的方法,是运用人工的而不是生物的移植体。用人工替代物来恢复神经系统的受损部分,这在医学和神经病学中都已经进行了尝试。

人工移植体配有学习算法作为自然的“蓝本”。与MCP(麦卡洛克和皮茨)网络不同,它们是工作在真实时间中的BPN(生物脉冲处理)网络。图5.26示意了这种神经-技术植入体的一般图式:学习神经网络编码感觉和运动控制信号,使之成为许多平行脉冲序列,它们被一组植人的微接触体接受,以刺激未受损的神经(图5.26a)。由神经寄存的信号,被神经网络解码,用来控制运动修补体(图5.26b)。

人们对于脊髓索状组织受损的病人,也尝试了借助于BPN系统的电刺激来增进其站立和行走功能。假定末梢组织器是未受损的,末梢神经的电刺激引起了肌肉的收缩。这是由适应性学习网络的平行脉冲引起的,学习网络对病人的感觉系统的听觉命令进行编码(图5.26a)。这个系统具有学习能力,因为它通过把感觉反馈到运动的腿上,以适应特定的病人条件。但是,此系统仍然依赖于病人的意识和说话。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脑的无意识的意向性必须由脊髓索状组织中寄存的信号进行解码。然后这些信号可以被例如无线电波送往具有适应性神经编码器的接受器中,再引起如图5.26a所示的肌肉收缩。

发展人工神经网络的最重要动力来自这样的事实:以化学元素硅为基础的高度集成电路的生产,将达到它的物理极限。这种技术以程序控制的微处理器原理为基础,不可能进一步微型化。自组织的高度平行计算和策略对于处理大脑的复杂性是必要的。因此,运用某种新的底物来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就显得必要了。在此迈出的第一步是开始发展以生物元

件为基础的分子电子器件。在神经细胞之间的电信号可能通过有机传导物进行传导。 关于计算神经科学,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模拟可以有助于鉴明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实际运用的算法。现在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是用矢量计算机、工作站、特殊的合作处理器或移植芯片(transputer arrays)来进行模拟研究。但是,当然,复杂网络中的空间-时间平行计算的优点,在用经典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时已是全部地或部分地丢失了。只有用特殊设计的神经硬件,才能满足实时任务的要求。

在未来的神经仿生学应用中,神经芯片的训练将引起巨大复杂性的非线性作用动力学,这样的芯片可用作人的神经纤维之间的界面。芯片的设计者面临着相互联结的问题:如果成千上万的权重线路要以物理方式联接起来成一个神经元,并要作出数千个神经元,那么这个线路区域将达到这样的数量级,即线路引起的时间延迟将超过代表神经元功能块的运行时间。由于技术结构尺寸的减少受到经济上和物理上的限制,仿生学的设计者现在对相互联结问题倾向于一种构造解。首先,他们要考察神经网络的真实处理时间;其次,要考虑在何种程度上有可能偏离理想的大规模平行计算。

显然,平行计算硬件将显著增加软件的复杂性,并需要新的方法。强大的操作系统。编程工具和灵活的使用者界面都必须这样设计,使得容易与系统进行界面通信。这种任务,在由计算机科学知识程度不一的人员组成的跨学科队伍中将变得特别重要;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家系统可以有助于研究小组成员,使之与仿生软件一起工作,并将它们集成进研究小组中。编程神经网络硬件将完全不同于经典的冯·诸葛曼计算机的编程。一位编程者必须要鉴明必要的网络拓扑和构造,还必须说明具有相互联结图式的神经元的行为。因此,运用多相的、混成的系统——集成神经网络系统和经典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在5.2节中已描述),成为神经仿生学中的现实观点。

有些人可能担心,混成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复杂性的增长不经过高度的专门训练,是不可

能把握的。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和使用者之间的界面必须加以发展。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操作,应该在“虚拟现实”中直接由语音、视觉和触觉来进行。使用者将获得这样的印象,即通过若干种与其感官相连的技术设备来获得计算机产生的现实的印象。

然而,原则上不可能排除,自组织的复杂系统,通过以原型模式和对于环境的经验作为特殊参考,是能够学习它们的合乎句法的词语和规则的。从这种长远观点看,它是一个伦理问题,即我们是否想要发展那些高度自主的(耗散)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