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情感

认识情感

要认识情感,需要从其本源意识入手。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因此人们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且,人们的一切活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部世界对于人自身是客观的,而人的一切行动的内在因素则是主观的。所以,具体地说,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是从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实践的途径,作用与客观世界。作为人类活动的起点和内在动机,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值得去探讨。

而从内容上分析意识的结构,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在意识的几个方面中,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较其他方面复杂,运作原理也有其特殊性。知识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对知识的占有上。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获得较多的、较准确的认识,知识的作用也就越大、积极意义也就更明显。而意志对于人的作用,则在于个人意志的强弱。相比较而言,情感因素在它自身的特点、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都有着特殊性。

一、情感因素的特点:

情感的主体性,是指情感的发生、形成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情感主体——人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实现的。

情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指情感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活动都体现着不同的特征。

情感的层次性,是指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这三个层次的情感活动,对人的作用有着各自特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心境、热情、激情,而变化的频率从高到低则反之。

二、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运作机理):

情感的作用方式相对与知识和意志,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地,分析知识对人的作用,就是看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多少,以及他所占有的知识的真实程度的高低;而要分析意志对人的作用,就在于一个人意志的强弱,如若有足够坚定的意志,则很大程度上促进着人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但是,情感在影响人的偏好上往往没有好坏之分,一般只是引导人从多个平衡的选项中决定自己的道路;在作用于各种活动的持续性时,没有热情则不可能继续,过于执着也会影响事情的完成,只有适度才是最恰当的。

激情因为具有短暂性和较高的时效性,对人的作用主要是在各个具体行为中,因此它的作用效果往往不稳定,会有较大的反复性。热情较激情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人的作用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往往作用于一些简单的判断、思考,以及对一些短期行为产生影响。心境则是最稳定的情感因素,而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人的行为定下感情基调,在大方向上引导着人们。

三、情感因素的作用效果:

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效果,概括来说,就在于它的强化作用,即情感因素会对人的某些倾向、动机和行为有强化作用。而情感因素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首先,情感因素对于感性的人影响比较明显,而对于理性的人影响比较弱。其次,情感因素对于一些人可能只影响简单的应激行为,而对应另一些人可能影响选择、决定,乃至于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再次,心境平稳的人情感活动也往往比较一致,而心境不稳的人情感波动也比较快、稳定性也较低。

 

第二篇:机器人的情感认知

机器人的情感认知

——《机器管家》的哲学寓意分析

班级:汉语言1002班 学号:101140208 姓名:王佳佳

摘要:什么是智能机器人?随着科技的进步,诞生了电子计算机,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它能模拟人的部分智力行为,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人,而更多计算机的发展前景更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有一天机器人能比人更聪明吗?能像人一样思维吗?会哭会笑会痛苦会质问自己为什么存在吗?甚至更可怕的是,机器智能有一天会取代人类智能吗?也就是一个很突出矛盾的的问题,机器人可以称之为人吗?怎样看待机器人的情感,机器是否具有情感?详细探究的结果为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只是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并不具备现实的人概念

关键字:人 智能机器 情感

引言:随着机器人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拥有的智能功能令人咂舌,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机器人是否称之为人和是否具有情感表示疑虑。现代出现很多科技片对机器人的想象化地叙述,更使人类产生困惑。本文从影片《机器管家》出发,探究了机器与人的复杂,特殊关系。分别分析了“现实的人”与“人工智能”的定义,从情感角度入手,一步步说明机器是否就是现实中的人这一问题。得出结论机器与人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但始终是相区别的。

作为一个机器人,用它的研究制造商的话来说——家用电器的一种,其实他是不合格的产品,也许因为制造过程中程序设定的失误,他意外地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机器人是不可以拥有思想的,他们的职责是忠实地当好人类的奴仆,礼貌谦逊是本性,安德鲁本不犯任何错误.人类不会允许自己手中的产品拥有超过人类自身的能力。一旦机器人拥有思想,也许他们便会不再忠诚、为自己生活、也要求自由,人类害怕到那个时候将没有人为自己服务。安德鲁很幸运,遇见了宽容的主人和小姐,他们尊重他、把他当作家庭的一分子,欣赏他的创造力,甚至给予他很多的信任以及爱。主人一家也是同样幸运的,拥有思想的安德鲁即使在要求自由之后,依然围绕在这个家庭周围随时愿意效劳,他爱这个家庭,他依然忠诚,自由不过是自我发现的路途上一种重要的认证,机器有了

思维并且能够完成一定的动作,最后应该怎么准确去定义它?恰当一点应该是智能机器人。

那什么是智能机器人?随着科技的进步,诞生了电子计算机,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它能模拟人的部分智力行为,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人,例如战胜国际象棋冠军的超级电脑"深蓝"。而更多计算机的发展前景更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有一天机器人能比人更聪明吗?能像人一样思维吗?会哭会笑会痛苦会质问自己为什么存在吗?甚至更可怕的是,机器智能有一天会取代人类智能吗?也就是一个很突出矛盾的的问题,机器人可以称之为人吗?

关于智能机器的定义是非常多的,而智能机器的经典的定义是计算机科学家图灵给出的,他是以人类的智能作为标准给出的工程描述:假设有一个据称有智能的某物,我们暂以机器称之,把该机器和一个人分别放在与外界隔离的两个屋子里,他们在里面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如用打字机,发电报等)与其他人交流,外面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其他人不能判断出究竟哪一个是人,哪一个是机器,那么就可以认为该机器拥有智能。

关于现实中的人的定义,马克思在《德意意识形态》中,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正确理解“现实的人”这个概念很重要。现实的人指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承担着,也是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承担着;现实的人的活动不仅与生产力合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而且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现实的人的看法,正确的说明了人的本质,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旧唯物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抽象的“一般的人”。相反,马克思指出:“‘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做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也就是说,现实的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由自然决定的,而是具体的,由社会决定的。

主人公安德鲁的构成是金属,实现思维的动能是芯片,起初只是按程序指令行动,自称奴仆然而却在不断发展中萌发自我意识和要求自主的愿望。当看到剧中安德鲁富有创造力,学习能力,好奇心驱使的种种思考,继而一步步“变人”。能够制造工具并且利用工具,是跨出成为人的第一步当渴望自由。不希望被命令指使,已具有人的追求思想。当渴望吻的感觉,就有了“爱”之“心”。看到自称“奴仆”的“他”渐渐

发挥创造力,赚钱自立,拥有尊严,并且要求自由,离开主人的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社会,即寻找自己的同类。直到后来渴望与人类的爱情。跨度两百年的机器人变人史。导演对“做人”意义显然十分看重,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按好莱坞的逻辑,即使没有变成具有毁灭性潜质的“变形金刚”,“绿巨人”,“钢铁侠”,“终结者”们,也会往“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等诸多侠客标签上靠,成为救世英雄,由人敬仰膜拜。 然而这个机器人偏偏不好这口,出身“高级管家”的他温文尔雅,严谨克己,从不犯错误,说话滴水不漏,渴望开始真正成为人。在专家与自己的努力下,不断升级,不断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逼近,终于实现从机械体向生物体质的飞跃。获得爱情,在他将生命从“永恒”降级为“有限”时最终获得社会的承认,在法律上最终确定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在他变人的过程,就是验证现实的人如何定义的一个过程。

剧中将人隐喻为机器,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强势认知主义的主张,即人的智能发展,不但人的思维可以被机器人模仿,人的情感也变成被机器模仿的对象。那么我们就会在意识人性问题上遇到这样的困惑――机器人成为人后会拥有情感,意识,和"人性" 吗?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自我体验的心智活动。意识,与存在相对立,是精神现象的最高形式。如果机器能够拥有意识,那么它就获得了内在体验,拥有了主观世界。它就可能拥有独立的情感,自由意志,价值观念,就可能感受痛苦欢乐,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追问一切。这时毫无疑问,机器已经拥有了思维智慧。并在智慧经验基础上自然而然就有获得同人一样的情感渴望。

怎样看待机器人的情感,机器是否具有情感?机器情感能否从概念层面走向现实存在?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具有本体意义的问题。很多科学哲学主义者认为:你的喜悦,悲伤,记忆和抱负,你的本体感觉和自由意志,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这样只要充分了解了这些基本单元的行为规律,我们就能够运用到机器上,从而给机器赋予意识活动。"这种将意识活动归结为某类神经元标记感知事件的结果,并因此推断出机器也能够获得意识的观点很大部分是基于一厢情愿的猜想,因为有关意识是什么,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意识及具有什么特点作用等问题几千年来未见定论,因此这种机器能获得意识的观点更无法让人信服。(英国 F. Crick)。问题不光如此,更困惑的是我们连能否判断机器已经拥有了意识这样的问题,也无法刨根问底。因为如果要知道某人或物是否具有意识,那你就必须自己变成该人或该

物;但一旦你真的成了该人或该物时,你就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从而你的那个问题也就不在具有意义了。《机器管家》论证机器是人的过程,其实真正是在以一种新的文学主题塑造一种新的体现人类情感的表达方法。证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技术时代不断地扩大疆域,甚至可以被人创造。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说是随着科学发展。在人们创造了各种复杂机器设备,大大延伸和扩展了自己的手脚功能,迫切需要相应地延伸思维器官和放大智力功能的情况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他是机器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不具备心理活动所构成的主观世界,而人类则是在人脑生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能使人形成一个主观世界。人工智能必须是按预定程序进行工作,不能输出未经输入的东西,所谓结论只不过是输入程序和输入逻辑结果。人工智能是机器进化的结果,没有社会性,不属于现实的人的范畴。当然,随着人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不能形式化的东西,明天有可能形式化。智能机器在功能上会不断向人接近。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之间关系只会是渐近线,模拟是仿真而不是原型,模拟是近似而不是等同。所以应该理性的看待机器人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 崔思龄,《人工智能哲学》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