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心态感言[1]

快乐心态感言:

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3、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4、人要有三平心态:平和、平稳、平衡。对自己要从容,对朋友要宽容,对很多事情要包容,这样才能活的比较开心。

5、快乐是一种感觉,在自己的脑子里、心里。只要有好的心态,你就始终掌控着快乐的钥匙和源泉,快乐就会源源不断地来,仿佛取之不尽,陪伴你终生。

6、我们不应该跟生活计较的太多,计较的越多得到的快乐就越少,用平常心,面对平凡的生活,学会享受精彩的生活,每天都是开心的好日子。

7、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人。

8、我们曾经无数次的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但我们并不知道,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当不快乐时能换个角度,换个心境,你会发现,快乐就那么简单。要想活得快乐,就必须先调整自己的心境,要知道,良好的心态是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源泉。

9、假如我们不能选择生活,何不尝试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自己快乐起来!快乐是爱的根源,如果我们对生命中的万物都能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态,就能充分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人间的温暖以及人生的价值。拥有快乐,即使仰望茫茫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枯燥无味都会变得其乐无穷。

10、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物利两忘,漫望天上云卷云舒”。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如此的心境下,我们自然会感觉工作是充实的,生活是快乐的,我们就会感觉时光易逝青春难留,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每一天,每一刻。学会快乐地工作,快乐生活,就学会了发掘自己蕴藏着的内在活力、热情和积极的开拓精神,就学会了享受每一天的幸福。

11、忆乐忘忧。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荆棘丛生,有时铺满鲜花,有时忧心如焚,有时其乐融融。对此应进行精心的筛选,不能让那些悲哀、凄凉、恐惧、忧虑、彷徨的心境困扰着我们。对那些幸福、美好、快乐的往事要常常回忆,以便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激发人们去开拓未来,而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诸多的烦恼则尽量要从头脑中抹掉,切不可让阴影笼罩心头,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12、快乐的心态,是阳光,能照亮你的生活。充满阳光的生活,是滋生快乐的土壤。它能让你的心情如阳光般明媚,它能让你的世界充满温馨,充满花香!

 

第二篇:教育感言之教育与快乐(1)

教育感言之教育与快乐

1

什么是快乐?

教育能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学习有没有真正的快乐?

2

每日里,师生见面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给出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我认为,最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声问候,真正发自内心的一声问候:孩子,今天你快乐吗?不快乐,不要紧,请跟我来,我会让你快乐;快乐的,也请跟我来,我会让你更快乐。

教师每日里与学生见面后的第一件要事,是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学校的、老师的、同学的、自己的——快乐,包括外在可以感知的以及心理的需要所感受和体验到的快乐。

3

“皓首穷经”,读书学习,本就是一件艰苦的差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学习需付出艰苦的努力,有时甚至需作出极大的牺牲,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沉浸其间,孜孜以求,方能成功。试问,十多岁的孩子,哪个能吃得其间苦,更别说这种学习的意志了。

4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学习须得立志。高瞻远瞩,又要深入地进去。广泛汲取前人的营养为我所用,方能奠定成才的基础。

十多岁的玩童,有哪个能有此志存高远的态度?如果有,那还是孩子吗?

5

学习的过程,的确艰苦。但教育、学校、教师应该也能够帮助孩子感受快乐,创造快乐。

在艰苦行进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心境下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教育,方才是人性的、科学的教育。

“痛,并快乐着”,反之亦然。两种不同的力量共同在受教育者身上发挥作用,让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施与快乐要比施与苦痛应该容易一些,也更为平和、人道。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也都愿意为他人带来快乐。但自觉不自觉地,在教育里,这种施与变了质,成为一种施暴、施虐。“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6

快乐的人,方能兴趣盎然、目标恒定。

有了恒定的目标,所有的过程,都是在享受风景。

7

快乐建立在快乐之上,那感觉就会成倍地增长,比如助人为乐,比如乐善好施。看到别人快乐,施助者更快乐。

快乐建立在痛苦之上,以高压、暴力甚至恐怖来收获快乐、巩固快乐,因为要时时刻刻担心,那快乐就会打折、缩水,比如逃亡的冉阿让,比如篡位的麦克白。

8

通往快乐的途径有千万条,实现快乐的方式有千万种。

当受教育者内心产生了快乐的需求,而教育者又能及时适时地准备施与,其手段、其途径、其方式都是现成的,毋须刻意准备,俯拾皆是。

表扬能使人快乐。赞美之语谁都爱听,孩子更甚。

活动能使人快乐。听音乐,唱首歌,做游戏,讲故事??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在忘我中享受快乐。

尊重能使人快乐,即使你面对的是孩子。还有什么比人格、尊严受到尊重更让人快乐的呢?

9

游戏是童年的主业。

人类的童年——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活动的主题无非就是生存和游戏。

游戏能让疲惫的心灵得到短暂的休憩,以便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生存形势的严峻考验之中。

没有不爱游戏的孩子,只有权利被剥夺的童年。

没有不想快乐的孩子,只有备受压抑、委曲求全的心灵。

10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里,置于第一层次的是生理需要,其后依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第一个层次是物质需求,其它四个层次都属于精神需求。

在这里,个体对快乐的需求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层次。满足物质需求得以继续生存,是快乐;有安全感、归属感、爱与被爱、受到尊重、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和肯定,也是快乐,但那快乐却是不同质的。人对快乐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质地,因而快乐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独的需要层次。

需要的满足让人感到快乐,但人不会因为需要才会想着快乐、创造快乐,而是因为快乐才会产生新的需要,才会去进行新的实践和创造。

11

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外因对于一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于是大运动量的训练多了,机械记忆的多了,

企图利用所谓的“自动化”来达到“成绩”的提高,却全然不顾教育质量的内涵的广泛性。

功利主义的教育,注定培养不出创新思维的公民。有的,只是服从,只是模仿。

12

即使是一则很有创意的广告,十遍八遍地滚动播出,你涵养深厚,你不烦。那么,二十遍呢?三十遍呢?

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欲求,当他们厌倦了这些客观的外力,他们会有自己的方式与教育当权者周旋,消极的抵抗,积极的不合作。在他们看来,谁比谁傻呀?

13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提升人的素养来提升人的生活的品质和品位。

不快乐,何来品质和品位的提升?没有品质和品位的生活,生又何益?

14

教育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

自由随分地生长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诗意地生活是每一个人内心的向往。在自然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间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命。

诗意地生长,诗意地接受教育。而这个“诗意”的前提,就是快乐。

15

得到远比付出容易得多。

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要舍得付出,善于付出。

让孩子整日保持快乐,日日感受到快乐,真的很难。但是,让孩子感到痛苦,真的又太简单了,一句话就可以,“恶语伤人六月寒”。

16

还有没有真正关注受教育者本体需要的、快乐的教育,一种真正引导的而非刻意塑造的教育?

如果有,请告诉我,它在哪里,我们好去追随;如果没有,也请告诉我,我们准备去探索、去实践。

只要你许可,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找得到。

17

经常问问孩子, 经常问问自己——你快乐吗?

不快乐的老师,培育不出快乐的学生;不快乐的孩子,滋养不出健康的人格和心态。

18

在路上,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历程。不在乎所观风景的不同,只在意欣赏风景的眼睛,只在意体味风景的心灵。审美,是一切艺术诞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要你拥有一双审美发现的眼睛,人人都是天使,每一个灵魂都能飞翔。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命的素养、提升生存的意识和生活的态度而不单单是习得生存的技能。犹如一颗活生生的生命之于生存和生活的意义,快乐是一切生命过程的基础。不快乐,生亦何欢?不快乐,学又何用?

快乐,才能接近生命的本质;快乐,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