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美

感悟美

世间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自然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感悟美的心灵。感悟是人重要的一种功能,没有它世界将变得只有黑白两色,枯燥无味。

上帝赋予我们人类以感悟世间万物的功能,不仅是让我们去体察人世间的疾苦以清醒自己,更是为让我们借助感悟,去寻找美,去品味美,去从美中得到生命的欢乐。

有时,感悟并不像一阵巨浪铺天盖地卷来,感悟的内容也并不那么磅礴,它只是如小溪水,缓缓淌过人的心间。所以我们要感悟美,一定不能错过美的细节,那小小的泉眼里涌出的可能是晶莹美丽的水花。许多诗人便善于从看似普通微小的事物中去感悟出真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从江河中悟出壮美;“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从鸟儿身上悟出愁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从夜月江流那儿悟出华美;“红酥手,黄藤洒,满城春色宫墙柳”,从春光中悟出自身情感的凄美。都说诗歌是语言的高科技产品,是情感的高度浓缩液,那么,诗人也就是创造美的尖端科学家了。从那句句美妙的诗词中,我们应该知道,诗人是我们感悟美的榜样。感悟美,要从周围的万事万物开始,并且感悟可以用文字使它具体化。自然界的美很真实,很纯净,需要人们去用心地感悟。人类社会的美更是这样,更需要人们用心感悟。

我很喜欢一位歌手,她在舞台下沉默安静,像立在河边的杨柳,而在舞台上她萧洒狂野,热情奔放,有如跳动的火焰,能燃起人们封冻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她的自信洒脱,她对于音乐的执着。像这样的美纯净而毫无纤尘,是生命力旺盛的美。但是,很多人只是因为她长得有点中性,看几眼就讨厌她,我觉得有点不近情理。如果说一个人的美也需要去感悟的话,那么我想他们就应该很好地去感悟她。感悟一个人的美,不能仅看他的外表,更要去体味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种种美好的品质。我不敢说她就是美的化身,但我的确用心地挖掘了她内心的美丽,那就是执着、自信、追求??

要感悟美好,其实感悟的对象并不需重大的事情伟大的人物,只要从朝晖夕阳、暮鼓晨钟里,我们就能感悟出生命的滋味;只要从一个平凡的人身上,我们就能感悟出生命的精彩与力量。

 

第二篇:感悟美 体验美

感悟美 体验美

人教版第二册《夏夜多美》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 激趣导入

师:夏夜静悄悄的池塘里突然响起了“呜呜”的哭声,到底是怎么回事

(反思:伴着优美的旋律,轻轻的叙述,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中)二、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师: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静心朗读)指名试着说说。 师:听录音,用“○”画出文中的生字。生:静心听读,圈画生字。

师:再读课文,看哪些生字读不准,同桌互相帮助。生:读文,互相正音。

(反思:读准了字音,又熟悉了课文,还体现了同伴互助。三、 识字写字。

师:点名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字? 生:说出找的字。

师:(板书生字)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生:讨论识记方法。

师:谁愿意向同学介绍你的识字方法?

生:学生举手自愿介绍识字方法,其它同学评价识记方法好不好?(反思:令人欣慰的是一个同学竟然说出了他会识记师:根据情况还补充介绍几种识字方法。如:1、歌谣识字:目木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

) 个生字的方法。)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夏夜吧!(轻音乐播放,板书课题)

13

好记又好认。

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2、 猜谜识字。鼓励学生根据字形来编字谜。

师:写字指导。写好“非”字。“送、过”联系“连、远”二字的写法,自己学写,“他、她”重点指导写好“也”字。

生:自由联系书写。

(反思:老师也参与识字,学生兴趣高,生字书写掌握也很好。)

四、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 检查读,开火车读,看音是否读准。(学生分段开火车读,老师指导。)

2、 想象读,教师叙述,,学生闭眼感受美。

3、 评价读,学生竞赛读,互相评价,看看能否读出对夏夜美感觉。

4、 老师参与竞赛读。和学生比比谁读的好?

5、 思考读,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星星为什么高兴?

6、 学生:星星是因为他知道是蜻蜓、萤火虫还有睡莲姑姑把小蚂蚁送回了家,他们互相帮助,所以星星就高兴了。

(反思:他们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也感受到了星星高兴的原因,从而体会了夏夜多美的意境之中去了。)

7、 带着体会诵读课文。学生有看体会,很快就能诵读了。

五、 课外延伸:

师:夏夜美吗?

生:太美了!

师:自由观察夏夜,说说你看到的夏夜。

众生:将自己观察到得夏夜说给同学听一听,评一评谁说的最好? (反思:学以致用,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观察了美丽的夏夜,大多数同学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谈起美丽的夏夜,并且运用到课文中的词句,将课文与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揉和一起,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各自的风采。看来教学不一定要多摆“花架子”,只要实在又适用就会逐步的实现“高校课堂”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