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

学习中国画,特别是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必不可少,因为临摹是学习走路的阶段,是掌握前人技艺的有效途径,同时在临摹先贤作品的过程中,更容易剖析他们的心迹,和古人对话,获取营养。但这就需要我们把心态调节好,不急不燥,用眼用心去感受、去捕捉先贤的心迹和笔墨技法,然后为我所用。临摹一般从明、宋、清等各朝代名家的摹本入手。首先,读画,就如品茗,慢慢品味,方能品出茶之味道,否则“牛饮”就如喝清水而无味。读画,也如读一篇文章一首诗词,需要了解作者来历,这样更能容易认识画的内容景观与画题的链接,然后获取画的内涵。例如:龚贤,因社稷更替,战乱频起的苦难,亲眼目睹了师友政治壁垒间的尖锐斗争,经历了“八口早辞世,一身犹傍人”的家境变迁,过着流离的生活,最终结庐清凉山下,隐居不士。但他有理想有包负,在关心民族复兴的同时,以描绘祖国山河之美来抒发和寄寓他的爱国情怀,所以在他的山水画上,注入了浓烈的感情色彩,以画寄情,藉山川表露个人的情怀、志向、性格、理想??并逐渐自成一派,卓然自立。所以我们在临习过程中对象龚贤这样的一代宗师,他的为人治学之道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模拜的,因为他的经历及他对世态的忧患意识,直接影响着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正如张彦教授经常说的“治学如做人,个人的文化修养愈高其画品自然愈高”的道理,如黄宾虹、齐白石、陆俨少等大师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临摹,是后人对前人作品的演译再现,而“心静”才能感受到并进入前人作画时的状态,唯有这样才能把临品演译得淋漓尽致。因此,静心和耐心是极为重要的。宋郭熙有言:“凡落笔之日,心明窗几净,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水涤砚,如迎大宾,神闲意定,然后为之??”由此可鉴,作画前的心态非专心细致、一丝不苟就没办法入画。传统山水中早有“十日一水,五日一山”的说法,在临习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性,不贪多求快,粗率从事。因为临摹目的是在临摹的过程中将古人的技法,用心用眼用笔墨再现演译,然后将这些技法精熟于心,从而提高临摹者的绘画技能。因此,临摹时要静下心来,要活临,要沉住气,不急不燥,耐心揣摸,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最终才能与古人沟通,才能体会到前人笔墨的精妙所在及意境的幽深所指,并从中获取营养。

学习中国山水画,临摹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也是山水画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古人在总结中国画的学习步骤时说:“先以古人为师,再以造物为师,最终当以心为师。”(董其昌)就是说学画,首先要学习前人的传统和方法,掌握形式,然后再向大自然学习,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表达自己,这是古人学习方法的经验总结。“初学于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灯”,这些论述都是经验之谈。

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和这种形式的语言核心——笔墨,是在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下所产生的,经过长时间的一代又一代绘画艺术家的不断继承、完善、发展、创造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要学会这个形式,就必须掌握表现这种形式的语言。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在现实中的表现物象身上是看不见的,是一种抽象的绘画语言。所以要掌握这种笔墨语言,必须首先向前人学习。在掌握了这个特殊的语言基础上,才有可能进入这个领域,而在这个领域的造诣,所能取得成就的高低,取决于对这种语言的把握程度,而学习这种语言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临摹。这就是中国画,再具体一点说是山水画和其他画种不同的地方。

在临摹伊始,要选择一些历代大师的作品作为临摹的对象,目的是建立一个高品位的起点,眼界高,认知着落点的层次就高,也少走弯路。如果所选择的临本格调不高,起步不高,将会终身受累。古语中有“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的道理,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临本。在临摹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一些近代大师的中期作品作为临摹的范本,因为这类大师的早期作品中尚带有先贤的较多痕迹,而自己的风貌样式又未形成,至于晚期的作品又太多个性化,不宜模仿。所以,中期作品,往往是这些近代大师画法、风貌的转型期,其作品画面的布局和笔墨运用在此时都比较认真和精到。

有了好的临本,还得有正确的临摹方法,首先临摹之前要读画,“读”是研读、解读、分析的读。要对所临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临本的笔墨特点,方法步骤,作品整体气韵等,即使临摹古代名家的作品,也要善于学习,因为每一个名家,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所以一定必须要有辨别好坏的能力,看出哪些是它的好处,哪些是它的不足之处。要选取其可以吸收的东西尽量吸收过来,加以消化。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然。

在临摹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一定要能收住心,不要粗心大意,似是而非地草率临摹。临画最好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从山石树木开始画起,先画单棵树,然后再画杂树、丛树;先画一块石,然后再画一组石。先临物象结构比较清楚,笔墨比较规范的画,然后再临变化较多,较复杂的画;先临局部,然后再临整幅;相对先缩小临摹范围,力求在研究深度上最大限度地做到精微深入,在画幅上不要贪大,不求快。在临完一幅画时,要把临的画与范画做一比较,看看有什么问题及差距,然后再重新临摹一遍。再临时,就应用针对性地解决前一次临摹中存在的问题。要能通过对一张画的临摹,即练习和解决手头上的笔墨技法,也要能分析透这张画各方面的的艺术特点,这样既提高了自身的笔墨技法,同时也增进了艺术修养及对画的辨识能力。

中国山水画的构成元素中,树、石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在临摹过程中,对于树石的学习首先要认清规律,自然界的树石多种多样,在研究掌握它们的共同之处时,也应该清楚不同之处的特征。比如:树木之间的共同点是它们的枝条,生长组合规律相同.枝条从树干上长出,一左一右向上延伸,一长一短,一疏一密,这样规律对各种树基本一致。它们的不同处在于枝条的走向,枝条向上长的是一种树,例如槐树等,枝条向下长的是另一种树,例如柳树等,枝条平行的又是一种树,例如松树、桐树等,这些不同之处再加上不同形状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树就出来了。石头也是同样,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外形和纹理的走向。共同点是石头大小组合规律和纹理的疏密规律。在临摹的过程中历代大师们把这些不同之处形象化和符号化,就出现了合叶皴、云头皴、牛毛皴、折带皴等。因此我们在临摹作品的同时应对物象之间的差异有所认识,往往把捕捉到的这种不同加以图像化,就是一种山水画新样式的出现。

学习山水画不但需要临摹,而且还要画写生,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初级阶段,通过临摹可以深入研究和掌握前辈的绘画语言,吸取别人的艺术经验,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段,但临摹是学习而不是创作,一味的临摹会陷入“泥古不化”失去自身所具有的独创能力,成为别人作品的复制机器。所以山水画大师李可染曾说过“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力气走出来”,这其中的“打进去”和“走出来”就指的是临摹和写生。只有通过写生认识掌握自然规律,体会前辈画家用笔用墨的用意所在,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象是如何转化为绘画形式语言的,最终“化古法为我法”,“古为今用”。

总之,学习中国山水画,临摹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临摹是一个丹青家终身要做的功课,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临摹所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异。

一、 为什么要临摹

在中国画家眼里,一切象都是“笔墨象”,一切境都是“笔墨境”,这跟西方印象派画家眼里,一切象都是“色彩象”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大家都认同,那么下面的学习问题就好表述了。既然一切象都是用笔用墨组成的象,那么怎样用笔、用墨才能结成画体就成了我们初学的目的。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无非就是勾、皴、擦、染、点,怎样勾皴才能结成画体并不靠画家个体想象完成,它有一整套的方式,要想掌握这套方式,只有对经典进行临摹,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勾勒法,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树石时,根本就找不到可供勾勒用笔的线条样式,它的起承转合全是以体态的方式而存有,你在名画中习惯的勾勒跟它们并不对应。如果胸中无勾勒体的丘壑,你眼中的树石只是物质体而非笔墨体。既然在面对大自然时无法将这些物质体转化成笔墨体,那么你就不是中国画家。中国画家感应万物需要具有勾勒等各种用笔用墨的专业技巧,这些技巧个体无法创造。所以只能先临摹,将笔墨体的构筑方式学到手,这就是我们谈的学规矩。

二、“临”与“摹”的区别

临摹是中国画家学习画法的最基础方式。它分“临”与“摹”两种不同的形式,“摹”指设法在白(宣)纸上显出对象之形,然后依此迹进行勾描。如以白纸复盖在范本上,借用背面亮度使其透明,并依其可辩形迹进行勾摹。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初学抓形能力弱的情况下,使其更多的体会到范本的各种结体信息。“临”指在白纸上照着理解了的临本画,它分“对临”(以忠实临本效果为主要目的)、“意临”(面对临本以取其意态为主要目的)、“背临”(不直观临本,依托自已对临本的理解还原临本精神)三种。“临”首先增强的是学习者的抓形能力,其后,由于临的范本为经典名作,其结体所运用的经典技法肯定要影响到学习者今后的画风之中,并达到“取法乎上而得其中”的目的。这三种“临”的方式有先后次序,也各有好处,学习者可依自已的情况具体釆用。

 

第二篇:临摹浅谈

临 摹

“临摹(m6)”,这个词是习惯的传统说法,实际上在学书过程中是先“摹”后“临”。如果按次序而言,应该是“摹临”。“摹”,就是依样写。在学书习字中有“描红”和“影格”两种摹写方法,前一种就是用毛笔依着印有红字的“描红本”直接填写,后一种就是用透明的薄纸盖在字帖上面依样描写,因此,也叫“仿影”。“临”,就是对着字帖照样仿写,因此,也叫‘仿写”,它一般是在“摹”的基础上进行。

(一)为什么要临摹

临摹,是我们传统的练字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通往书法艺术领域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往今来的所有书法家,几乎没有一个是不经过无数遍的刻苦临摹他人字迹之后而成名,并在不断地!临摹中吸收养料、丰富自己的。即使是不想当书法家,只求写好字的人,也同样必须经过临摹这一道程序,除此之外,似无别的捷径可行。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通过对他人字迹的临摹,可以从中领会到他人的字好在哪里,应当怎么写,学会和掌握其中的笔法、间架、精神、面貌等的技巧和方法。正如宋代姜夔所说,摹写可以学到他人字的间架结构和方法,临写可以学到他人字的笔意和技巧(《续书谱·临摹》)。沈尹默先生也说:“临帖可以从帖中吸取前人写字的经验,容易得到他们用笔和结构的绳墨规矩,便于入门,踏稳脚步,既入门了,能将步子踏稳,便当独立运用自己的思考去写,不当一味依靠着前人。”(《几个问题的回答》)

如果只“摹”不“临”或只“临”不“摹”,行不行呢?也不行,一定要有摹有临,两者结合。因为,不论是摹还是临,都有它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摹,虽然依样学到了字形和间架结构,但不容易学到字中内在的笔意和气势,临,虽然学到了字中的笔意和气势,但不容易学到字形和间架结构。正如姜夔所说,摹,“多失古人笔意”,临,“易失古人位置”。这里的“古人”,所以,只有把“摹”和“临”结合起来学,才能以此之长补彼之短。把在“摹”中失去的他人字中的笔意从“临”中补回来,把在“临”中失去的他人字中的间架结构从“摹”中补回来,求得他人字中的间架结构和笔意的两全其美。正因为这样,所以,青少年初学习字,在摹帖了一段时期之后,两者可以交错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和改变临摹中单调、枯燥的现象,也可以收到同样的临摹效果。

在谈临摹时,人们往往要提到碑和帖:究竟什么叫碑和帖呢?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认为:碑,又叫石碑、刻碑、刻石,指刻有文字,作纪念或标记或文告或其他用途的石。秦时称它为刻石,汉后称之为碑,它包括常见的石碑以及墓志、墓表、墓柱、摩崖、神道碑、石阙刻石、造像记等等。如果从这上面摹拓下来的那种黑底白字或红底白字的,称之为拓本。这拓本就是临碑的习字范本。凡是研究和探讨石碑中文字的年代、源流、体变的,称之为“碑学”。帖,依照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帖,帛书署也。”帛,即古时丝织品的总称,用以代纸。也就是说,写在帛上的称为帖,后来,推而广之,把前人墨迹或由墨迹摹勒在石或木上而又椎拓成册页,以及现今印制的各种墨迹册页,统称为帖。如果说得再简单一点,凡是一些名家法书(可作别人法则、楷模的书法作品)或名人墨迹的刻印复制品,统称为帖。对于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优劣,拓本的年代,字迹的真伪,或崇尚法帖的书法流派,统称为“帖学”。又因为碑和帖,都与书法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又通常是被复制成册页,供人们学习和研究书法之用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不分彼此地统称为碑帖。

(二)应当怎样临摹

摹帖,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描红”和“影格’。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先“描红”,后“影格”。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都是为临帖创造条件。如果初学者写字有一定的基础,如执笔确、稳定,运腕得法,熟练,就可以不学“描红”,直接学“影格”。 · “描红”,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动笔之前,要认真分析帖中字的笔法和它的间架结构,要多想想它究竟好在哪里,从中应学些什么,切不可信手拈来,只图快,不作任何思索,二是要一次描实红字的每一笔画,不留红字痕迹,不可进行多次描改,否则,不是写字,而叫刷字;三是要注意保持“描红本”页面的清洁,最好在要“描红”的一页下面衬垫一张较厚的纸,以防止“描红”时渗下墨水而沾污下页。

“影格”,也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必须紧跟帖中的字‘走”,何处该细,哪里该粗,用何笔法,都要力求一模一样;二是要注意保持字帖的清洁,最好用透明而不渗墨的如拷贝纸—‘类的纸来影写。在摹写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把已学会的知识如运笔的方法、笔画的写法,结合帖字的实际,恰到好处地应用进去。

“描红”、“影格”的摹写,要多久才可以进入临写阶段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回答:耍摹写到基本上熟悉了帖字的笔法和结构,影写出来的字与帖字大致相同的程度,方可进入“临写”阶段。,或者说,摹写与临写,不必截然分开,可以交错进行,单日摹,双日临,一直临摹到临写出来的字与帖字相似甚至相同为止,然后再另选他帖摹临。因为摹临碑帖是一辈子的事,一些有成就的书法家也是从不间断的,尽是在不断的临摹中吸取养料,丰富发展自己风格,不断提高艺术造诣的。否则,就因缺乏养料而进步不快。 临帖,又叫临写。一般有两种;一是“对临”,二是“背临”。这里有前后之分,也就是说,“背临”要在“对临”的前提下进行。

所谓“对临”,就是面对着碑帖上的字,依照它的运笔、结构、笔意依样写到纸上。“对临”有两种方法,既“格临”和“无格临”。:格临就是先在帖字上划好格子,然后在印有格子的习字本上找样临写。一般通用的有“九宫格”、米字格和田字格。

“九宫格”,清代包世臣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宫, 即大方格中的小方格。临写时,要严格按照帖字中每一笔画所占的小格位置,准确地写在纸上的小格内,力求做到“各就各位”,不走样。例如,帖字中的某一画居在左边上方第二小格,那么,临写时,也要把这二笔画安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切不可任意更换、移动,否则,正就失去了格临的意义。

“米字格”,又称“米宫格”,即是在“田”字形的方格上,再画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在横,竖两线的正中,大方格内呈“米”字形。

“田字格”,就是在大方格内,画两条垂直的中线,交叉在格内正中,呈“田”字形。 “米字格”、“田字格”的临写方法与“九宫格”相同。

初学临帖时,究竟使用哪一种“格”好呢?原则上,不能强求一律,不论哪一种“格’都可选用。但是,如果从临写实践的效果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看,我们认为,上述三种“格”都应采用,宜先用“九宫格”、次用“米字格”,最后用“田字格”。理由是,“九宫格”内格子小,帖宇中的笔画分布和位置大小看得清楚,比较容易把握并临写好;“米字格”中的小格呈三角形,“田字格”的格子大,比较不容易把握,但前者较之后者又容易把握一些,更宜于临写“米”、“末”’“来”一类字。因此,按照这三”格“的先后来临写,很有好处。 在临帖中,还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即是临写与帖字一样大小好,还是临写比帖字大一些好?我们认为,初学临写时,先以临写与帖宇一样大小为宜。理由是,便于临写出与帖字笔画位置相仿的字,同时, 以便于两者比较,从中找出差异来,以利下次临写时改正。如果临写到了与帖字相仿的地步,则可以再临写与帖字较大甚至相反的字,然后,再作比较,找出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这样,经过反复的大小不一的临写,就可以学得帖字中的笔意和形态。

“无格临’,又叫“对临”,就是对着帖字,依样写在没有格子的纸上。这是继“格临”后的又一种方法。但它难度较大,必须在有相当的书写水平,即已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帖字的特点、笔法和笔意,能与出近于帖字的基础上进行。

上面所说的是要用“文房四宝”的实物临帖,我们不妨称它为“实临’’或“临实”,这是一种常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临帖方法。另外,还有—种方法是不用“文房四宝”的实物临写,即对着字帖,用手指在桌面上或空间依样仿写。我们不妨称它为“虚临”或“临空”。这种方法,有助于巩固和提高从“实临’’中获得的收效,同时,它可以不受实物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但是,它要求在“实临”了一段时候,有了一定基础后进行,这样,收效会更大一些,当然,也可以在每次“实临”之前,先“空临”一番,为“实临”作准备,这样,对于腕的运用、帖字笔画的熟悉,都会有好处。

帖字的临摹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帖的顺序,一字字、—页页地临摹下去;另一种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帖中字的写法,分类临摹,如把帖中凡有“点”画的宇,集中在—起,然后逐字临摹。这两种临摹方式既有好的—面,也有它局限的一面。前一种的好处是,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笔势的连贯性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它的局限性是,不择字的优劣(包括那些人为的缺腿少臂、画蛇添足的字),依样画葫,不利于今天提倡书写规范宇; 同时也不易从中找出带有规律规律性的结体方法。后一种的好处是便于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较快地了解和掌握某—结构的共同书写方法:容易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结体方法。它的局限性是,忽视和割断了碑帖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笔势的连贯性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因此,为了两全其美,能在有限的时问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可以作这样的临摹: 即先按照碑帖中字的结构和书写特点,进行如《标准习字帖》那样的分类临摹; 待到分别掌握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具体的书写方法后,再按照碑帖,—字字、—行行地依次临摹下去。这样反复临摹多次,就可以集前面所说的两者之美、补两者之不足,可以求得较快的进步。

(三)临摹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学会“读帖”和“背帖”。初学临摹的人,切不可毫无准备地拿起帖来就提笔临摹,事先一定要凝神观察、细细体会,记住碑帖中每个字的笔法、笔顺、间架、结构,在头脑里逐渐形成每一个宇的轮廓。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读帖”。如果收起碑帖,凭借记忆,默写出字的形态来,这就叫“背帖”。由于碑帖中的字的形态、写法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读熟、记住或默写出来,因此,—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临摹前“读”记这次所要临摹的几个字,并在临摹中记熟,临摹结束后又默写—、二遍,另一种是把原帖拆开,钉在墙上或压札玻璃板下;—有空就“读”,边“读”边记,不断加深理解、记住,直到会“背”,闭着眼睛,也能“跳”出帖字的形态来。学会“读帖”和“背帖”的好处就在,—是临摹起来不感到陌生;不会看一笔写—笔,便于学会帖宇中的具体方法;二是可以随时发现自己临摹出来的字与原帖字的差异,便于随时改正;三是有助于逐步培养和训练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便于领悟出碑帖中的妙处和它的艺术特色。

(2)选定碑帖后,不可朝三暮四。临摹之前,对于碑帖的选择,要持慎重的态嚏。—旦选定某家碑帖为自己学书的范;就要坚持临摹下去,直到学会和掌握了这—家碑帖的笔法和笔意,求得形和神韵相似为止。切不可中途见异思迁,朝三暮四,随便换帖。否则,字是永远也学不好的。因为每一家碑帖,都有打它自己的特点,只有学会了这一家的特点后,才可以再学另一家,这就是学书的“立足点”。只有在以“—家为宗主”的基础上,才可以遍学百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一家之书。

(3)要持之以恒:临摹不间断。写字决不是临三天、摹五日所能奏效的,一定要长期地、不间断地坚持下去,古人说得好:“今日后生思临池须费十年功。”(元杨载《赵承旨帖》诗)只

有在不间断地临摹中,才能加深对碑帖的感情,才能领悟出其中的妙处,较快地掌握它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求得形和神的相似。初学者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 即当自己临摹了—段时间以后,看看进步不大,就不耐烦了,不愿意再临摹下去了。其实,这也是极大多数练不好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时可以求得的,不然,它也成不了艺术。如果进步不大,就要耐下心来,好好分析分析原因,如果发现不出有大的毛病,那就要坚持练下去,这本身就是培养意志的一种好办法。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能坚持下去,时间一长,不愁写不好字,书法这—种艺术也是同样可以得到的。因为这里面没有什厶奥妙,关键就在练。

(四)宜先从楷书入手临摹

由于我国用毛笔写字的历史悠久,它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诸种书体。粗略而论,就有篆、隶、草,楷、行五大书体。而它们又随时代、书写人的不同而不同,都具有相当的艺术造诣,作品之多,可谓浩瀚如海。面临着这么多的均可奉为楷模的书体,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究竟先从哪里入手,选择何种书体作为临摹学书的范本为宜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习字进步的快慢和今后风格的形成。

这个问题,历来认识不一,主张各异。有的从书法的源流出发,主张先临摹篆、隶,有的从书法的实用价值出发,主张先临摹楷书。这些不同的主张,都有它一定的道理,都有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临摹学书而成为书法家的。不过,我们认为,后一种主张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书,更富有广泛的实用意义。因为,①楷书是汉字的结构、形态,由繁杂为简易并朝着便于实用和书写的方向发展的必然产物,初学者先习楷书,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识和学习规律;②楷书是一千多年以来,。人们进行社会交际和普遍使用的最主要的一种书体,前人为我们今天学习和书写楷书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⑧楷书具备了“点”、横”、“竖”,“撇”、“捺”等汉字的基本笔画,形态清晰而有变化,端正平稳而有险劲,结构严谨而有功力,可以作为书法的基础。前人称之为楷书的“楷”字,本身就有可以作为后人楷模的意思。正因为这样,所以,宋代苏东坡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论书》)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书法,只有先学好楷书,掌握了字形结构和运笔的方法,才能写好行书、草书和其他书体,写好了楷书,还有助于写好钢笔字,因为钢笔字同样离不开字的间架结内,而这又有赖于楷书方法来掌握。

说到楷书,它又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有着多种多样的体势和风恪,有魏楷(如钟繇《宣示表》;晋楷<如王羲之《乐毅论》)、唐揩(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六大家”书体)、宋楷(如蔡襄,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四大家”书体)、明楷(如“台阁”楷)、清楷(如“馆阁”楷)和今天的“时人楷”等等。面对着这么多的楷书,究竟先选学哪一种楷书为好呢?我们认为,先选学唐人的楷书为好。因为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造诣最高、楷法最成热、书法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它集了魏晋以来楷书的精华,于后世影响深远,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所以,大多数人是主张以唐人楷书为宗的。清代钱冰说:“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唐人门类多,短长肥瘦,各臻妙境;宋人门类少,蔡、苏、黄、米,俱有毛疵。学者不可不知也。”(《书学·唐人书》)》)他们的说法虽然不—,但对于唐人碑帖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即学书当从唐人楷书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