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临摹

编者按:我们开设“小小刀客”栏目以来,陆续收到一些同学们寄来的习作,其中不少是临摹汉印的作品。可以说同学们的取法途径是正确的。但是从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同学的临摹方法可能存在问题,临作的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专门撰写了这篇文章,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临摹篆刻的方法。

篆刻的临摹(一)

谷松章

什么是临摹呢?《现代汉语词典》对“临摹”所下的定义是:“模仿书画。”

顾名思义,“临”是临习,“摹”是摹仿(即模仿),临摹就是对书法、国画、篆刻等的临习模仿。

临摹是许多中国传统艺术的入门手段,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关于临摹的传统。临和摹在意义上近同,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临一般指对范本的较宽泛的研习,如书法中的临帖;摹则指对范本较精确的模写,如书法中的双钩描摹。将上述传统习惯引申到篆刻临摹,则相应地产生了临刻和摹刻两种方法。

临摹是篆刻入门的必由之路。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都要由临摹入门,篆刻尤其如此。学习绘画尚可“师造化”,到大自然中写生,而篆刻除了临摹别无他途。 由临摹入手,可以很快地熟悉一门艺术的创作方法及过程——这是历代无数艺术家聪明智慧的结晶。对于篆刻艺术而言,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创作模式及审美标准,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积淀,这些都需要通过临摹去学习掌握。历代成功的篆刻家无不是从临摹入手,进而登堂入室,自立门户。明人临摹秦汉印汇成的印谱有数十部,临摹成为流派篆刻兴起之初锻炼印人的最佳途径。流派印中临摹古印成百上千者不乏其人,“西泠八家”之一的钱松就曾临摹汉印两千方,自信地说:“信手奏刀,笔笔是汉。”就连艺术个性极强的齐白石,也是从临摹一步步走过来的,他在《白石老人自传》中说:“我的刻印,最早是走的丁龙泓、黄小松一路,继得《二金蝶堂印谱》,乃专攻赵扌为 叔笔意??”像这样的大篆刻家也是由临摹一步步走向创作,何况我们呢?

一、临摹的种类和方法

1.摹刻

摹刻是通过对原印的模仿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的一种临摹方法。它是篆刻最初始的学习方法,很见效果。摹刻要求形神兼备,完整精准。

(1)摹刻的目的

摹刻印章有以下目的:一、熟悉篆刻创作从写印稿到印章刻制完成的全部过程及方法。这是针对从未接触过刻印的初学者而言。二、熟悉、锻炼刀法。摹刻首先要求形态准确,这就对用刀的精准提出了要求;同时,摹刻要求有原作的神采,这又要求线条质感好,用刀果敢有力。三、熟悉线条审美。篆刻的所有线条类型都具有与之对应的审美效果,在一方印章中,线条的审美取向对于整方印最终的风格确立是有很大影响的,通过摹刻不同线质类型的范印

体会这一点对以后的创作是一种重要的经验积累。四、尝试制作法。这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朋友而言。制作法是篆刻创作中介于刀法之外的辅助手段,印章中的残损大都要靠制作法来表现。古印常有残损,摹刻时可附带学习、尝试。另外,摹刻还可以帮助学印者熟悉各种篆刻风格的技法特点。在这么多目的当中,用刀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2)摹刻范本的选择 摹刻范本的选择有三个标准:第一,取法乎上。只有向优秀的传统学习,才能使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若取法低俗,则学到的尽是缺点与习气,范本的艺术水准对学习的效果有先天性的影响。第二,适宜初学。摹刻是初学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选择范本比较平实朴厚为好,大都选汉白文印为范本。风格过于突出的作品并不适于初学,既难以把握,也不利于以后的发展。第三,取己所好。艺术的个性不仅体现在创作阶段,也体现在临摹阶段。个人的审美偏好多与个人性格有关,是有一定先天成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范本,不仅学习兴趣高,易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当然,范本的艺术水准要有保证。

学习篆刻通常由汉印入手,摹刻的范本大多选汉印。当然,明清流派印也可以选为范本,因为它们刀法非常丰富。但从普遍的实践经验来看,平正朴实的汉白文印是最适合作为初学摹刻范本的。吴昌硕在“俊卿之印”边款中说:“摹拟汉印者,宜先从平实一路入手,庶无流弊矣。”清代吴先声在《敦好堂论印》中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印宗秦汉”是印人的口头禅。汉印是古玺印的高峰,是篆刻艺术最基础也是最成熟的式样,有独特的汉印文字系统为依托。汉印水准高,风格多样,蕴含着无尽的出新契机,非常利于印人以后的发展。汉文化质朴、雄强、大气,学汉印入手正,起点高,不易染上小巧的毛病。汉印传世极多,已经出版的即有数万方,可供选择的面很宽。汉印是流派印发展的源头,学好汉印,对学习流派印也非常有利。总之,选择汉印作为摹刻范本是印坛公认的可行的选择,对同学们尤其如此。 (待续)

篆刻的临摹(二)

谷松章

一、摹刻

(3)工具材料的准备。首先是印石,应选用印面大小与范印相等或大2—3毫米的浅色印石,以青田石或寿山石为好,质地太软的印石不宜作摹刻用石。石色浅,复印上的印稿易看清楚。将印面磨平,然后涂上少许合成胶水(即文具店所售办公胶水)并抹匀。胶水的作用一是使墨迹能粘于石面,二是保证墨迹遇水不渗化。胶水片刻便干燥,这没有关系。将印石准备好放在一旁备用。 描印稿的纸可以用薄有光纸,笔用钢笔或小毛笔,相应地选用碳素墨水或磨得较浓的墨汁。 此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小镜子,照印在印面上的印稿用。厚玻璃板,约32开本书大小,用来衬垫描印稿透光。小灯泡,用来发光照映印章范本。复印纸或其他较结实的纸张,用来衬垫压磨印稿。1.8厘米的印石一方,顶部略圆,用来研磨。清水少许,用在过印稿上石时打湿印稿。

(4)描摹印稿。如果是单面印刷的范印,可以采用影描的方法。以有光纸蒙在范印上面,范印下垫一玻璃板,玻璃板两端支起。下置一小灯泡(最好为节能灯管,不发热),接通电源,范印清晰地显现出来,用笔描摹即可。如果是双面印刷的印谱,可以用复印机复印成单面,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操作。 描摹的时候,白文印和朱文印方法不同,请注意二者的区别。 白文印描摹留红,即把文字线条空出来,这样描摹得出的印稿类于书法中的双钩字帖。印面内比较大块的留红不必填实。比如汉印“窦绾”(图1)和它的双钩描摹稿(图2)。 朱文印描摹文字线条与印边,描出的印稿基本上与原印类似。

一般而言,描摹的对象是印章中印泥钤出的部分,而不是空白部分。如果范印为细线条的白文印,也可以直接描其文字线条,比如汉印“刘说”(图3)和它的描摹稿(图4)。 为了保证水印上石后印稿的清晰,印稿的墨要有一定的厚度,宜描两遍。

(5)水印上石。将描好的印稿面朝下覆盖于印石之上,印稿四周多余的纸折下,紧贴印石四个侧面以固定位置,然后用少许水打湿印稿纸并以手掌压平压实,使印稿平贴于印面之上。找一张复印纸叠三四层覆于其上,也折下四周勿使移动,随即用准备好的1.8厘米的印石顶部在纸上来回压磨,往复两遍立即揭起印稿纸,印稿便清晰地印于印石之上。 这种方法就是水印上石法,操作得当的话,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在以后的创作中,尤其是创作比较精细的印章,也要用到这种方法。注意胶水的量,不要过多(揭不下纸)或过少(粘不住纸),操作几次即可掌握。 将印石上的印稿通过小镜子的反射与原印对照,对失真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加以修补,直到满意。

(6)刻制。刻制的过程是篆刻中最关键的过程,也是锻炼刀法的过程。刻制下刀前要再仔细观察一下原印的线条形态,特别是线条的起收与转折处的特征。刻制时要选用合适的刀法。临摹汉印一般选择冲刀双刀刻法。除了正确的刀法之外,培养良好的用刀习惯也很重要,用刀要求精准,以刻为主,尽量少修饰,少复刀。要注意力量的灌注,这不仅指笔画粗时用力大些,更要留心用刀力度与线条质感的微妙关系,对行刀的深浅、平陡、快慢等对线条效果的影响细心体会。

(7)修改。篆刻不同于书法之处颇多,可以修改也是其中一点。篆刻的修改是创作过程中必须的一个程序,即使成名成家的印人也是这样,吴昌硕的印用过十几年后不满意仍要修改。 将刻好的印章用小毛刷去石屑,并洗净印石用干布拭干,蘸印泥钤出印蜕,与原印进行比较。形态不准确的、力度弱的、刻制不到位的都要修改。修改时尽量用刻的手法,不用或少用刮、削等有损刀味的手法 这些刀法刻出的线条软弱。对印面有残损者可加以分析,属于为印章增色者可尝试以击、凿、磨等制作法表现出来。 修改后再次钤出印蜕,不满意之处仍需要修改。 对照、修改的过程是篆刻摹刻中一个重要的思考、提高的过程。摹刻是以神形毕肖为宗旨的,需要修改就说明在摹刻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有的缘于技法不精熟,有的缘于对原印的技法判断产生了偏差,不论哪一种,都可以通过对比修改获得提高。 摹刻要严格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刻一方要有一步提高,不要盲目追求数量。 (待续)

篆刻的临摹(三)

谷松章

下面我们来看几方摹刻汉印点评。

①广陵王玺

原印(图5)是一方汉代的金印,文字出于刻凿。此印章法端严,文字规整,线条方起方收。为什么选此印为范本呢?因为这是汉印中比较见刀痕的一类,其线条苍劲有力。临摹这方印除了对线条形似的要求外,还对线条质感有较高的要求。这是临摹铸印类的作品时容易忽视的。而这一点又是篆刻学习中应重点考虑的。因为原印线条方挺,我们采用双钩法,得到了原印的描摹稿(图6)。然后,我们采用前面介绍过的水印上石法,将原稿上石。

在刻制前,我们又分析了原线条的特点。原印出于刻凿,线条硬挺,但一些线条有细微的锯齿状起伏,那么在摹刻中怎样表现出原印的线条特点呢?摹刻虽要求尽量毕肖原印,但也不可能完全相似。如果注意到线条的每一个细节,则临印时很容易因小失大。反复考虑,我们采用冲刀为主,一些原印毛涩感突出的线条上,我们省略了细微的起伏变化,下刀果断。在形似上,我们要求位置准确,线条方向、大形态准确;在神似上,只要有原印的线质,没有

拘泥于细微的形态变化。

临刻效果见图7。作为一方摹刻作品,此印在形的把握上是比较准确的,这种准确既表现在原作的面貌得以较忠实地再现,线条也有凿印硬朗的作风,可以满意。但是临作也有不足,比如“陵”字的线条略粗,显得局促,不如原作雍容大度。这方印的摹刻难度较高,在顾及形的同时,对神的要求远较一般作品高。临摹中是这样,创作中更是如此,每刻一方印都应注意到线条的质感,这种厚重的金石气是保证作品厚度必需的。

②汉玉印“和福”(图8)及临作(图9)

原印是汉玉印中最整饬的一方,它整饬中见流动,工而不板。这方摹刻大的位置基本准确。但转折、线条形态上差距较大,更遑论线条质感了。一般而言,临摹古印都比原印更见刀意,对汉玉印这样的作品就更是如此了。此临作线条粗细不均,起收不够果断,几类铸印,原印线条中清刚的气息丧失殆尽。临作转折或生硬、或臃肿,与原印判若两印。此临作准确性缺乏,需要提高的地方较多,尤其刀法的精准方面。

③汉官印“冀州刺史”(图10)及其临作(图11)

原印章法平正整饬且疏朗,线条方挺精劲,各字疏密变化较大,线条粗细相对突出。这方摹刻大章法表现较好,但线条质量较欠缺,一是臃肿,如“刺”上的横笔等;二是柔弱,没有原印线条的挺劲;三是残损,不如原印自然。在摹写、水印印稿熟练后,章法上字的位置一般不成问题,但刀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临作线条上毛病较多,这是初学者中常见的现象。如果认真练习,临摹几十方之后便可熟练。

④汉玉印“杨年”(图12)及临作(图13、图14)

此玉印隽永而具巧思,这种字法对摹刻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稍有不准,便会失去平衡。这方印有两方临作。图9一方的精度就不够,笔画间的位置不准确,个别笔画严重走形,如“杨”字“木”部的两弧笔,形态也不准,呈现凿印的气息。玉印的线条有独到的特色,尤其起收、转折,表现不当就会丧失其清刚的气息,不可不察。这两方作品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对玉印线条的韵味应加深理解。 (待续)

篆刻的临摹(四)

谷松章

⑤汉玉印“李嘉”(图15)及临作(图16、17)

原印制作精整,线条方峻,起收一丝不苟,转折处畅达自如。此印的两方摹刻虽水平有高下之别,但都有着类似的缺点,就是线条的转折。原印的曲笔,如“李”字“子”部,“嘉”字“力”部,婀娜刚健,骨力内含,类似于书法中的“折钗股”,没有方折形态。两方临作则显得生硬。比如“李”字“子”部,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是不应该的。而“嘉”字中部的横“口”形,其四角在临作中竟然出现了方折,这更是很大失误。这两方印粗看尚可,但线条上差距较大。直笔表现尚可,而曲笔屡出病笔,这也是临摹的一个常见毛病,需要专门练习才能过关。

⑥汉官印“建始长印”(图18)及其临作(图19)

原印气格饱满,质朴浑厚,很见精神。摹刻的形基本准确,也有厚味,是比较成功的。临作尚有以下缺点:一、线条弯曲度夸张过甚,如“建”字最喜爱一横,“始”、“长”多出细部,有失大气。二、起收交代含混不清。原印起收基本上方中见圆,有力度而不生硬,临作不仅形态较弱,排叠笔画起收也不整齐,影响到章法的贯气,如“建”、“长”之间的结合部。三、走刀不够果断,略嫌做作。

⑦汉私印“董路印”(图20)及其临作(图21)

此印因残生趣,临边的笔画或断续不全,或破边残出,呈中间重四周轻的格局,是汉印因残损改变轻重的代表作品之一。临作基本上再现了原印的神采之处。此印不仅用刀较好,对原印的残损表现得也很恰当。可称得上神形兼备。这是一方水平较高的临作。

⑧汉官印“军假侯印”(图22)及其临作(图23)

原印是凿印的工整之作,但凿印爽辣劲利的气息仍自然地流露出来。如“侯”字横画右端的收笔,“假”字右下角的曲笔,都势沉力雄。摹刻之作形态准确,但精神略逊,凿印味道之间有铸印味道,显然是刀法不够猛利果敢所致。细部刻画功夫的欠缺更加重了这一点,如“军”内“车”部。在形似基本解决后,如何得原印之神,这是摹刻练习的重要一环,也是关系到篆刻审美的一环。

⑨汉玉印“魏嫽”(图24)及其临作(图25)

这是汉玉印最佳之作,线条峻拔舒展,姣好修美。“魏”下的嵌合巧妙。这方印的摹刻难度非常大。形神要求都很高。这一方摹刻的水平要高于前几方摹刻的汉玉印,主要是圆弧笔的表现较为圆转流畅,不生硬。此作的缺点也很明显,左边的“女”部线条过粗。“魏”下“山”部摇摆过甚,全印线条不匀,对整体效果影响甚大。

通过对以上摹刻作品的分析评点,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刀法、线条上。在摹刻中,形是神的基础。形不准,神便无从谈起。篆刻是可以修改的。经过修改,达到形的准确并不太困难。但修改往往导致线条软弱无力,有损神采。刀法、线条一旦出了毛病,便会对作品的审美造成很大影响。摹刻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刀法,在具备了形的准确度之后,对神的追求,对线条审美的感悟应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样是工整的方起方收的线条,铸印就浑厚,凿印则爽健,玉印却趋于清刚,这种微妙的审美差异是需要通过摹刻来细心体会的。

篆刻的临摹(五)

谷松章

临刻有实临、意临之分,实临近于篆刻,只是不采用描摹印稿。意临是临其大意,遗貌取神,是临刻的主要方式。此外,有人把创造性临摹称为“创临”,其实也是意临的一种。我们下面主要介绍意临。

(1)意临的目的

意临,顾名思义,就是临其大意,既不为原印所囿,又不能与原印毫不相干。邓散木在《篆刻学》中说:“临右要不为古人所囿,临其神不临其貌,取其长不取其短,有似而不似处,有不似而似处,斯为得髓。”这一段话简直可以做意临的注解。实临主要是再现原印,锤炼技法,而意临则有一定的创作成分,有一个构思的过程,对原印有一定的改变。构思中要改变哪一部分,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最终是否成功,都是为创作积累经验的重要实践。意临与集字创作、任意创作一样,是由临摹到创作的过渡。所以,意临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创作技能,同时,更加熟悉技法与效果的关系。

(2)范本的选择

临刻的范本选择标准与摹刻有着显著不同。摹刻要求形似,且属学印的初始阶段。所以范本大都平正、清晰、完美,利于表现。而临刻则不然,太完美的作品是不宜临刻的。只要作品有气势,有趣味,有吸引自己的字法、章法、刀法乃至线条、残损等均可选为范印。范印不完美也没有关系。临刻的构思中可将不完美处加以改正,正好锻炼一下自己的判断力及综合平衡能力。临刻锤炼创作技能的过程也就是构思与表现两个环节。

(3)印稿的构思

摹刻的印稿只要忠实地描摹原印即可,临刻则不同,临刻的构思中也有一个寻找“切入点”

的过程,比如对某一印的某个方面甚至是很小的细节很欣赏,或者以为特色与缺点并存可以完善,便可以此为契机设计印稿。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作品反而不好临刻——很难找到构思的切入点。构思印稿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原印没有的东西,可以来自另一方印,甚至借鉴篆刻之外的金石资料。印稿的构思其实在选印时就在进行,有了感觉,才会确定某方印为临刻范本。临刻前产生的都想不一定都行得通,其成功率的高低可以检验除作者的综合创作能力。将印稿反复设计,达到满意后用水印上石法翻印于印石之上。

(4)刻制与修改

临刻有一定的创作成分与发挥空间,所以在用刀上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一般而言要比原印见刀。刀法的选择要有预见性、目的性,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最终是否成功,都是检验用刀技能,自我对比提高的好机会。

临刻也要有一个修改的过程。这个修改是不以原印为参照,而是以印稿构思时的设想为标准,看看是否达到了目的。与摹刻一样,意临的修改也要以刻为主,残损则可用制作法。意临的修改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仅达不到构思预想效果的部分可以修改,突发奇想欲制造某种残损效果也可以通过修改过程完成。但是要注意,临刻的构思是否可行,表现是否成功,是检验作者综合创作水准的一面镜子,这和修改中突发奇想的应变能力是两码事。

下面我们选一些秦汉印的临刻作品进行评点,这些作品的水平良莠不齐,有实临、意临、创临。

①汉私印“成晏柜”(图26)及其临作(图27)

这是一方很精彩的汉私印,“柜”字的篆书本为左“木”右“巨”,现在挪移为上下结构,印面效果呈左平右直的对比,富于理性。此印的有趣之处还在于排叠的平直比较粗而斜笔较细。临作正是以此为契机,但表现较为失败。作者将印面放大较大,左右对比机械简单,粗细的对比也显得刻意,丢失了原印的含蓄,线条软弱无力,是一方失败的临作。

②汉官印“东朝阳侯”(图28)及其临作(图29)

原印苍茫古朴,但章法简明。临作主要学其气韵,但表现较为简单,不是靠线条本身来塑造,而是靠残破。这也并非不可行,但临作线条过于软弱,加之“朝”、“阳”字内留红过多,造成章法拖沓,再怎么残损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方印代表着临摹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在构思、表现上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残损。这不惟对临摹,对创作也是有害的,是一种应抛弃的不良习惯。

③汉私印“孙益寿”(图30)及其临作(图31)

这方满白文私印工致而富于韵味,形式感优美。实临的这方印,将原印稍微放大,临得很成功。临作见刀见笔,线条挺劲而富于变化,整体协调很好。不用描摹印稿能达到这样的临摹精度,诚属不易,表现技法基本过关。

④汉私印“蔡常有”(图32)及其临作(图33)

原印线条较细,间有残损,但印面的轻重虚实反见情趣。临作即以此为切入点,将之清晰化,并依原印轻重虚实来表现。相当成功,整体效果甚佳。在一些局部,如“有”字,线条起收尚有待改进。

篆刻的临摹(六)

谷松章

⑥秦官印“商库”(图34)及其临作(图35)

这是一方半通印,是两个字的界格印。印面中以界格内的横排叠为主,很稳定,但刻凿中不经意的变化丰富而率意。这方临作在印面左上角制造了一块留红,以与“库”字右下角的留

红呼应,同时在两个字中各制造了一块残损,又形成一重呼应。临作的想法不错,但稍嫌刻意。不及原印率真自然。有巧思本是长处,但伤于巧也是临刻中常见的弊病。

⑦汉私印“刑买臣”(图36)及其临作(图37)

原印印文为反字,也不甚完整,但印面虚实很好,右下角与左上角有虚的呼应成分。临刻构思即以此为契机,将原印左右反置,文字变为正字但释读顺序改为左行(作为只追求篆刻效果的临摹,偶一为之也是可以的),以细笔、断笔表现原印虚的环节。此印用刀以“买”字为佳,其余两字较弱。

⑧汉官印“祭尊”(图38)及其临作(图39)

这是一方少见的两字方形官印,有汉玉印的某些章法特点。临作即着眼于此,通过线条的玉印化及风格的率意化来谋求一种轻灵优雅的效果。这种设想可以说部分实现了,但临作也有一些负面效应,不够沉着,残损也较刻意。这是一方有想法但不够成功的临作。 ⑨汉官印“义阳太守章”(图40)及其临作(图41)

原印残损较重,线条含混不清,气势、骨力较弱。这样作品的临摹其实是再创作。临作将它看作一方将军印处理,同时着意保留一些原印古朴的气韵。除字法保留原印的特点外,刀法、章法、线条都做了较大的变化,并施以残损,使原印左轻右重的章法归于平衡。这方印保留原印特征较少,构思变化甚多但表现基本成功,可以满意。

⑩汉封泥“菅侯相印”(图42)及其临作(图43)

原封泥拓片文字完整,印边自然及轻重向背,且与文字同向,形合神聚,不可多得。封泥的临摹很难。这方临作是一方创临,取封泥形式、意趣,加入了汉《北海相景君铭》篆书碑额(图44)的字法特征,如“相”字直取于此。同时,相应调整了封泥印边的形态、厚度,使之与印文配合默契。这方印“印”字较弱,但并不影响其总体成功的评价。

从以上临刻分析中可以看出,临刻要求构思与表现都成功,这与摹刻只要求表现有根本性的不同。构思是临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将来的创造能力与水平,因此应在临刻的创作中占相当的比重,花相对多的时间去思考。到古印中去寻找素材,用之于创作,是许多篆刻家成名后仍保持的习惯,“入古愈深,所得愈新”(田先生语)。临刻不仅是学习阶段的必经过程,而且对将来的创作也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创作的基础,是从临摹到创作的过渡。因而,临刻应坚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与创作长期并存,这就像一个书家的临帖应贯穿他的一生。

三、各种风格印章的临摹要点

1.古玺的临摹

古玺是篆刻艺术的滥觞期,但这并不影响古玺具有的极高艺术水平。古玺字法活泼,章法多变,线条精致古朴,非常适合今人审美口味。古玺的风格非常多样,典型性的有两种,一种是工整的小私玺,一种是较大的官玺。

古玺中的小玺一类,有朱文、白文两种,印面一点五厘米以下,朱文者线条尤为精劲,如“事戏”、“君斁”(图45)。这么小的印章不应刻得太放浪,所以临摹应以实临为主,再现原印的精美。图46是实临的“事戏”一印,形态准确,但为追求古朴线条较原印毛涩,不及原印线条之圆实坚劲。这类小玺多出于铸造,且加了防锈层,流传到今天仍完好如初者不在少数,它们字口极深,线条细而饱满。如果有机会欣赏几方实物,对这类作品的线条特点会加深理解。

篆刻的临摹(七)

谷松章

古玺中的官玺较私玺大得多,制作手法也较粗犷。它们的章法较跌宕,是最能彰显古玺风格的形式。由于古玺的制作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成分,在较大的印面中这种形式因素会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对官玺的临摹应以意临为主。这类古玺章法跌宕,对比突出,宽容度大,可以有目地地对原印加以调整。对其线条或出于铸造而圆浑,或因年久而残损朦胧,都要注意见刀。至于古玺的字法,在临摹中要基本保持字形的准确。五大系古玺 秦、燕、楚、齐、三晋,其文字各有特点,各成体系,是不能混用的。要临好古玺,首先要对古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古玺临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高古的气韵都应保留甚至强化,一旦将古玺刻得晚近,则俗气必出。

图47为齐系官玺“□□大夫玺”。图48是以古玺创作见长的赵明先生的临作。他将原印比较平和内敛的字势改为外拓的苍劲奔放,增粗线条,突出刀味,对字势进行调整以强化动感。临作对边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使印面虚实对比更为突出。这是一方非常成功的临作,既得范印所长,又是自家面目。

在古玺印临摹中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残损的处理。古玺印距今大多两三千年,大多数古玺印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也是古玺有特色的地方之一。临摹中应怎样处理残损呢?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对残损使原印增色的可临出,否则可放弃。在篆刻创作中,残损是营造作品氛围、表现金石趣味的重要手段,从学习阶段就有意识地领会残损技法及相应效果,对将来的创作非常重要。理性的残损决不是乱敲一通,其残点的形状、位置、程度都是合理且必要的。残损的三种基本形态点残、线残、面残在古玺印中都有不少例子,尤以点残为多。我们在临摹中可有意识地选择范印,尝试以制作法如击、凿、刮、磨等来表现,求得近似效果。在临摹汉印、流派印时,也有类似的问题,处理宗旨与古玺印相同。

2.秦印的临摹

这里讲的秦印包括战国秦系古玺及秦统一中国后的秦印。目前,考古及印学研究中还没有区分二者的可靠方法,加之二者风格的延续性与一致性,可以将其统一对待。

秦印形式上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带有界格。一般是每字一格,也有个别两字合占一格的合文出现。在制作工艺上,秦印多出于刻凿,线条坚实,生气凛凛,时出机趣。

秦印的临摹多采用意临形式,刻凿而出的秦印也有一定的宽容度和随机性,特别是在界格形式中,多种不安定的因素可以在界格的稳定包容作用中得到化解,所以秦印反而不宜刻得太工整。秦印临摹中,怎样表现率真的作风是一大难题,对原印亦步亦趋不行,设计太巧妙也不行。秦印中有不少歪歪得正的作品,险中见平衡,字法则均有一种拙态。可以这样讲,这种拙态塑造得成功与否是秦印临摹成败的关键。秦印的线条和《秦诏版》等秦金文制作方法相同,意趣相近,故而也可参看一下秦金文的字法、线条。在临摹中,用刀的爽劲与朴厚不可偏废。石上刻印,比原印见刀是应该的,但线条不能尖利轻浮,沉着之势不能失。 下面再来看两方秦印临作:

①秦官印“昌武君印”(图49)及其临作(图50)

这方临作在字法上对原印做了一些改动,如“昌”字多了一横以使字法规范,“武”、“印”也小有变化。初看效果尚可,但与原印相比较,临作太平了,字法的古味、拙味没了,徒具秦印形式。比较原印的“印”字上半部“爪”部疏朗,三斜笔分布均匀,下部则较密集,字内对比突出且有趣味。临作此字看似大同小异,但笔画摆平均以后,浅白无味,原印的意趣丧失殆尽。这是临摹秦印常见的毛病,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这方临作的线条也较软,偏锋较多,起收也太圆太肉。

②秦私印“侯蒙”(图51)及其临作(图52)

原印有一定的残损,线条形态也多呈尖起尖收,异于常式。这方临作从其线条特点出发,以求得线条虚实上的变化。同时,临作对原印不太合理的印边残损给予修正,较为成功。但这方印主要的缺点是在线条方面,古意有了,但不够饱满,有单薄迟疑之态,与秦印率真自然

的线条有很大的距离。

3.汉印的临摹

汉印的总体风格鲜明,但内涵丰富,其典型样式有汉官印、汉私印、汉玉印、汉凿印、汉铸印、汉朱白相间印、汉鸟虫篆印等,每一类中又分若干小的类型,还有大量的偶然作品。面对这样一座艺术大山,确实需要习印者长期发掘。

汉印的章法较为工稳,其变化大都通过字法来调节。在临摹中可变化的余地不是很大。汉印的文字字法自成体系,称为汉印文字,是专门为方形印面量体裁衣而制。艺术价值非常高,而且讲究具体作品各自的统一协调,临摹中可变化的成分也不多。因而对汉印线条的理解与表现,也就成了临摹汉印(特别是初学阶段)的主要内容。

汉印的材质多为铜质,其余如玉、金、银也不少见,但不论何种,都与后世的软质石材有别,其线条不仅受材质的影响,更受制作工艺的影响,如铸印的浑厚凝练,凿印的坚实生辣,玉印的润泽优雅,鸟虫印的活泼流利。这些线条特征在刻刀、印石中的表现会有一些不同古印的质感,更见刀锋,更加隽爽,但也易流于单薄浅白。对于古印中的较模糊的虚的成分,一直是汉印学与表现的一个难点。如何用刀法来表现,的确棘手,不妨看看吴昌硕的汉印式制作,或可受到启发。熟练地表现出汉印的各类线条效果,应是临摹汉印的基本要求。

篆刻的临摹(连载?8)

谷松章

4.流派印的临摹

流派印的创作方法和今天相同,都是以刀刻石,这在临摹上就少了一层隔膜。但篆刻到原印精钤本精妙的艺术效果,是当今已较先进的印刷术仍无法完全传递给读者的。加之当今不少印谱印相互翻印,底本就不好,印刷又失真,不少作品就像蒙上了一层塑料布,线条效果如雾里看花。因此,除了精选范本外,流派印的临摹与秦汉印一样,也有一个见刀味的问题。 学习章法,可以对范印分析、比较、研究,没有必要大量临摹;学习字法,可以多看看作者的篆书,尤其是“印从书出”一系的作者,如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也可以从作品中加以比较分析。篆刻中“篆”的内容 章法、字法可以通过看、比、写、想等得以提高,惟有“刻”的内容——刀法,非临摹实践不能窥其堂奥。个性鲜明的刀法与线条是流派印各家各派确立个人风格的重要筹码,了解其刀法也会加深对其总体风格的认识。流派印的临摹,以刀法的学习、线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

篆刻中的篆法、章法、刀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刀法、线条中的许多处理是与篆法、章法相关联的。比如吴让之的“惧盈斋”、“卞宝弟印” (图53、图54),吴昌硕的“金思棠印”(图55)。线条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笔意,有明确的个人书法风格背景,这就是只看刀法、线条所无法领悟的。流派印中的临摹以刀法为主,现比较篆法、章法及至作者篆书流派印的习作:

①吴让之“卞宝弟印”(图54)及其临作(图56)

吴让之是邓石如的再传弟子,在篆刻上走的是邓石如首创的“印从书出”的路子。他的篆刻,笔意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又自然适度,含蓄细腻,是流派印中笔意表现的一个典型。“卞宝弟印”中,这种特点非常突出。临作就是着眼于这种刀法表现笔意的技巧的学习。这方临作形态、细节都相当准确,比如“宝”字左竖与上横间微妙的搭接,“卞”字右侧两笔的接笔,“弟”字七笔写成的每笔的交接等,都十分清晰。这方临印也有一些缺点,如“宝”的最上一横,按篆书笔法及原印的表现,是由中间分向两边的两笔组成,而临作忽略了,省作一笔。

这种细节表现不当“印”字中也有。品评这样的作品,有非常专业的标准,牵涉到篆书的技法及审美,线条形态的表现要求极为精细。这显然与秦汉印有着一定的差别。

②吴让之“逃禅煮石之间”(图57)及其临作(图58)

吴让之的朱文印,特别是晚期所作,用刀冲中带披削。所谓的披削,就是用刀浅而坦,线条的钤痕常有意外的残断,边缘略毛,有强烈的立体感。吴让之善用披削而善控制,所作线条看似轻松不经意,实则极为精劲,后人评其用刀有“天马行空”之美誉。此印为吴让之名作,很多人都临摹过。这一方临作神、形都不错,冲刀准确流畅,且不单薄,但原印的披削效果残缺丢失甚多,原印“逃”字右半部、“禅”字左半部披削而成的轻松自如的残损令临者无所适从,特别是这种残断与书法笔势的轻重相结合的完美令临作望尘莫及。在流派印的临摹中,对特色刀法的学习与掌握需要艰苦的实践,这一点较之临摹秦汉印更为艰难。 ③赵之谦“朱氏子泽”(图59)及其临作(图60)

赵之谦也是“印从书出”一系的重要印人,但他作品中的笔意表达较之吴让之含蓄,用刀浑穆多变。“朱氏子泽”即为其代表作之一。临作在字形上把握较好,但线条上过分夸大了破碎的印象,失之粗糙,与篆法的流畅细腻很不协调。由此也带来了局部笔意的不当表现,如“子”字头部。临作的线条质量并非很差,但与原印距离太远了。

④吴昌硕“书留晏子”(图61)及其临作(图62)

“书留晏子”是吴昌硕的名作,现在我们来看一方它的临作。这方临作外形非常准确,但神采略逊。究其原因,在于线条及残损的刻法。原印的线条肯定坚实,残损不多但恰到好处。临作的线条本不错,但残损上出了问题,残点过小过密,显得琐碎,临作比原作的残损多,但不及原印古朴大气,这是很令人深思的。吴昌硕惯用大号刻刀,走刀力大势沉,然后以残损掩其火气,技法上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初学者临吴昌硕的朱文往往会拘泥于印象化的残破,不在刻上下工夫,而是寄希望于做,这本来就与吴昌硕的创作习惯相背离,怎么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⑤黄士陵“少司马章”(图63)及其临作(图64)

黄士陵的白文印取法汉白文方正工稳一路,加上他字法端庄,纯正的中锋冲刀线条,其作表面光洁妍美,实则气格宏大,气息醇厚,极见精神。此印为黄士陵中期的代表作,用刀爽辣而强悍,一些局部横笔用刀冲出笔画之外尤为险峻。临作以学习原印刀法为目的,因为注意了用刀的爽劲锋锐,所以准确度有所降低,一些细部表现失当,如“少”的末笔,“马”的左竖,“司”上两横的向背等。原印的任何一根线条都可以挑出来单独欣赏,临作就不行了。在流派印的临摹中,形和神的关系尤为密切,形态、质感对线条的质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缺一不可。这也正是我们强调流派印的临摹难度高的原因所在。

篆刻的临摹(连载?9)

谷松章

⑥黄士陵“书远每题年”(图65)及其临作(图66)

黄士陵是“印外求印”的代表人物,他的“印外求印”主要集中于朱文印形式。此印即是仿汉《张迁碑》篆额(图67)之作,但线条上仍有汉金文趣味,这种字法、线条上的特殊组合给原作带来了非比寻常的审美效果。此印的线条爽快而不失沉着,较之普通朱文印更见浑穆,洋溢着浓郁的金石气息。临作形态准确,神采也不错,但线条的转折太生硬,特别是“远”字左下角,“每”字右下角,折的感觉没有了,比原印单薄。此印的印边也显软弱,与原印差别较大。

⑦齐白石的“煮石”(图68)及其临作(图69)

齐白石的篆刻线条非常特别,白文多单刀,朱文多向线下刀,线条一面光,一面毛,有明显的向背。这种线条偶然性大,临摹非常困难。齐白石也确实说过“画可临,字可临,唯印不

可临。”但齐白石的刀法与线条毕竟是一种典范,了解一下其刀法是有益的。这方临作着意学其向线刀法,虽与原印差别较大,但刀法正确,刀痕清晰,迸裂控制得也不错,虽略见单薄,但基本可以满意。对流派印中的一些刀痕有一定偶然效果的特色刀法,如切刀、披削、单刀、向线下刀等的临摹,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毕肖原印。 ⑧来楚生“纵意所如”(图70)及其临作(图71)

来楚生的用刀冲、切、削并用,有向线也有背线,不论何种都锋芒毕露,极见个性,是流派印以来用刀最为复杂的作者之一。这方临作主要是学习原印的刀法。此临作的形基本准确,粗看效果差可,但细品毛病就出来了,主要是线条有做作感,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刻印,而是在修印。原印修饰虽多但无损气势,关键还是原印锋锐,技法上需要用残损来掩去火气。临作线条较弱,再加上这么多残损当然做作了。比如“意”字,临作不仅弱,字形也随之乱起来,对整体效果影响甚大。

⑨陈巨来“梅景书屋”(图72)及其临作(图73)

陈巨来为古今元朱文印第一高手,“梅景书屋”又是其精心之作,是印学史上最高水准的元朱文之一。这类作品的线条并非一次刻成,而是刻时将线条留得较粗一点,然后修饰而成,才有如此精确的线条。临刻也是采用这种方法,但修饰的线条粗细不一,交叉点太大,没有珠圆玉润的感觉,较为生疏。这种刀法比较繁琐,不刻元朱文的作者了解其大概即可。 从以上临摹流派印作品的评点过程中,我们发现刀法的方法问题、质量问题反映得较为集中。流派印中,任何一种刀法都有相当的难度,系统地学习下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建议初学者可以先临摹“晚清四大家”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的作品。对浙派切刀这样与众不同的刀法,初学者是难以驾驭的,可以在以后再学。开始铺的面不要太开,应临一家,精一家;精熟一家后,再学其他风格就可举一反三,效率大为提高。

四、名家临印举例

篆刻以临摹为入门的必由之路,名家也不例外。印坛名家的临摹作品有不少流传于世,我们选出一些,与原印并列对照,读者可以自己比较体会原作与临作的差异、临作的取舍等。这些名家临印所选的范印,大多为其个人印风的上源,这也告诉我们:临摹中的“从己所好”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较早地指明一个人的印风取向。而这些名家临作中也多多少少地表现出一些自家风格,这也是艺术个性的自然流露。

1.何震“俞安期印”(图74)及梁千秋临作(图75)

2.林皋“晴窗一日几回看”(图76)及鞠履厚临作(图77)

3.梁千秋“一日之迹”(图78)及邓石如临作(图79)

4.丁敬“烟云供养”(图80)及赵之琛临作(图81)

5.邓石如“一日之迹”(图82)及吴让之临作(图83)

6.汉印“代面”(图84)及钱松临作(图85)

7.钱松“千石公侯寿贵”(图86)及吴昌硕临作(图87)

8.汉印“假司马印”(图88)及黄士陵临作(图89)

9.赵之谦“嫌其铜臭”(图90)及钟以敬临作(图91)

10.赵之谦“仆本恨人”(图92)及赵叔孺临作(图93)

11.赵之琛“惯迟作答爱书来”(图94)及王福庵临作(图95)

12.汉封泥“齐官司丞”(图96)及邓散木临作(图97)

13.吴昌硕“明道若昧”(图98)及邓散木临作(图99)

14.巴慰祖“下里巴人”(图100)及陈巨来临作(图101)

15.赵之谦“小脉望馆”(图102)及陈巨来临作(图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