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产品集团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

甲方:重庆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重庆农产品集团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基于良好的信任,处于双方长远发展战略上的考虑,甲乙双方决定强强联合,共同携手,就重庆农产品集团旗下产品的销售、推广开展合作。双方均以优秀的企业理念与专业性,本着“互惠、互利、稳定、恒久、高效、优质”的合作精神,结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1.0合作纲领

1.1合作宗旨

甲方与乙方的合作宗旨是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合作目标

双方相信,通过本次战略合作,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重庆农产品集团旗下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销售,使重庆人民吃上更多的优质、新鲜的食材。实现双方未来的市场扩张策略并获得市场份额,为双方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1.3合作内容

1.3.1双方合作具备首选性。甲方确定乙方为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重庆本地农产品的优先选择供货单位;乙方确定甲方为其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重庆本地农产品优先选择合作伙伴。

1.3.2 乙方为甲方提供重庆农产品集团旗下产品。乙方的所有产品均以优惠合作价向甲方提供,由甲方制定市场销售价格。

1.3.3甲方为乙方企业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援等支持。包括:

⑴.利用商报资源形成农产品指数报告,帮助重庆农产品集团优化产品结构。

⑵.为重庆农产品集团的品牌销售提供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支持 ⑶.重庆农产品集团现有产品的包装升级及新产品开发设计策划建议;

⑷.梳理提炼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1.3.4供应价格最低原则。乙方为甲方提供的重庆农产品集团旗下产品,保证供应价格为市场最低,若甲方发现市场上有低于乙方供应价格的同款产品,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降低供应价格,否则将选择其他供应商为该商品供应商。

1.3.5甲方与乙方的结算周期为15个自然日。乙方须每两周基于供应商的供应价,对甲乙双方合作供应价进行调整。将最新供应价提交甲方。

1.3.6

1.4合作期限

双方合作期限为______年,从___年__月___日到___年__月_日;

2.0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战略合作双方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故需要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如下规定:

2.1甲乙双方的权利

⑴.甲乙双方有要求对方如约提供服务的权利;

⑵.甲方有向乙方提出质询的权利;

⑶.甲方享有本合同约定的经济权益;

⑷.甲方有对乙方未履行相关约定及保密责任而带来损失予以追索经济赔偿的权利;

2.2甲乙双方的义务

⑴.甲乙双方有按本协议如期履行的义务;

⑵.甲方有为乙方提供相关智力支持的义务;

⑶.甲方有按计划推进和完成由甲方承担的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任务的义务;

⑷.甲方应充分运用其行业影响力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乙方开拓业务和建构销售通路提供条件;

⑸.乙方有回复甲方质询的义务;

⑹.乙方有对产品质量严格管理的义务,不得有损甲方形象和利益;

3.0 协议附件

本协议项下的合作业务以及相关的商业条款如有不完善的部分,双方将协商另立书面说明,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是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协议各项条款同样适用于协议附件。如果附件中的条款与本协议相抵触,以附件中的说明为准。

双方针对某一具体合作内容的具体事宜,包括工作流程、合作时间、结算模式等需要共同商讨之议题等双方一致关心的问题,将经由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后在附件中签署。

4.0 不可抗力

如果出现严重阻挠任何一方履行协议义务的不可抗力事件,或者此等不可抗力事件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则该方应当无任何迟延地通知另一方关于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部分合同义务受影响的程度,并出具有权机关的证明。

5.0 声明与保证

5.1 乙方向甲方声明与保证乙方是一家合法成立、且有效存在的公司;甲方具有经营合作范围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经营资质。

5.2 甲方向乙方声明与保证 ,甲方是一家合法成立且有效存在的公司;甲方具有经营合作范围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固定的经营资质。

6.0保密条款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内容及所有产品、技术、

设计等相关事宜,以任何方式透漏给第三方。本保密条款不因双方合作的终止而无效。在双方合作终止后两年内,本保密条款对双方仍具有约束力。

7.0 其他

本合作协议自双方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此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0 争议解决

因执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双方通过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向甲方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甲 方: 乙 方:

公司签章: 公司签章:

签章日期: 签章日期:

法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法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第二篇:重庆农产品集群现状

重庆农产品集群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专业名称 2010级 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 姓名

摘 要:农产品加工业己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而以创新为优势的集群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当今结合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还比较少见,要明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如何运行,必须分析其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而归纳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的模式,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因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及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关键词:集群 农产品 加工

Chongqing agricultural cluster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bstract: agro-industry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one of the fastest development, bu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wide gap, especially lack of innovative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 is still in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stage and cluster development path to innovation advantage is its inevitable choice. Innovativ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oday's industrial clusters agro-industry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 to clarify how the agro-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 innovation system is running, you must analyze the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nnovation clusters, and then summed up agro-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 innovation model,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ability to innovate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industr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herefore,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clusters and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stud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cluster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目录

一、理论概述 ............................................................. 1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涵 ........................................ 1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重庆农产品集群的发展现状 ............................................. 2

(一)重庆农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 ...................................... 3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3

三、重庆农产品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一)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增值能力不高 .................................. 5

(二)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5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品牌效应 ................................ 5

四、重庆农产品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5

(一)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 6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6

(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 7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一、理论概述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涵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等行业。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到解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三农问题”的方式。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产品的一定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目前的产业集群的定义大多是跟随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定义还比较零散没有确切的结论。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制造业有很大的不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定义应该与他们的行业的特殊性相结合。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农民和他们的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支持,并且在方式通过系统业保持紧密特定的地理区域专业化和互补性密集的合作构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特点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具有产业集群,即空间集聚、社交网络、灵活的专业化、地方根植性和创新等方面的一般共同特点。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也有不聚集等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资源,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的依赖。主要原料为各种作物的农工产品,作物因生长环境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小麦,大豆,油菜籽,棉花等主要生产有显著分布与其他地方少生产或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大部分的农业原料的大宗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和大型仓储货架是很困难的,从成本角度考虑确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聚集在农业原料丰富的地区的选择。时间越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越容易产业集群的形成。从原材料的采集,存储,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以生产最终产品的消费者,有一个互补的关系,或链的过程中,农业的形成的每个节点上有大量下游厂商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因此,处理复杂的很有价值的农产品,其相对较长的产业链,容易出现产业集群,如纺织材料,皮革制品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纺织服装制造业集群或深加工。对于一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扩大其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产业配套,促进集群和集群优势的增长和扩张。与其他行业,显示类生态很强的相关性。农产品加工业和一些行业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过程中,因为这些行业常常附着在产品或原料,工业产品和这些可被用作原材料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能量。如动物粪便养殖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作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公司,以及生物能源生产热和电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能量来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相互依存和共存与原始 第 1 页 共 13 页

类生态特征。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类型

1、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学理论要素线形成享受。这种类型的动态形成产业集群的是内存的聚集地在一个丰富的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原材料,如传统工艺,奖励,地域文化,专业市场和资源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在这些区域具有成本优势的生产活动。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集群模式,集群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在处理均质低价值的农业初级产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形式。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低,在产品,因为没有什么区别,但面对同样的原材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所以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当地政府领导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在社区交流交易,与外部世界的知识和信息的形式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罗田县,湖北省,当地丰富的资源,板栗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多个板栗种植,加工企业,销售和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的聚集,并与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互动机构的联系相互合作板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形成回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经济理论的循环线。这种类型的动态形成循环经济集群的作用下,产业集群是创造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一个庞大的社区。回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一种先进的生态集群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再造)行循环经济原则,资源性产品,农产品等行业集群与其他相关产业和整合当地的自然协调条件和社会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了集群所产生的内源性资源,为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三种类型的企业存在集群:生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目标。消费型企业,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产业配套的企业。分解型企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废料作为原料的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鸡粪为原料发电企业和动物内脏作为生物复合肥企业的原料。这三种类型的企业在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协调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回收。集群内企业之间大多是紧密相互依存的关系,先进的生产工艺,高科技产品。坐落在高知识群体的依赖,知识集群内与外界频繁,经常接触流动,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高水平。

二、重庆农产品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重庆农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

1、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过高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比较大。自然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当年的农业产值,农业生产还基本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状态。正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区域和年份差异,才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和波动性。所以,整体来说,重庆的农业产业集群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过高。

2、土地效率低下

土地量是固定的,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农业生产又必须依靠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土地资源比较好的地区具有天然的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相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如果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发展工业,产生的产品价值肯定要比农业高,近年来又普遍出现的土地肥力下降现象,使本就低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雪上加霜。

3、生产者素质不高

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的素质和数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大都文化素质不高,加上土地制度等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采用大型机械化操作,很多仍在沿用使用了几千年的原始耕作方式,从而导致农业产业生产的效率上不去。大量农民工的外出务工也使得农业生产者的数量急剧减少,省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这不仅使农业生产者的数量下滑,也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者的素质。农业生产者处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个环节,这些农业生产者对于农业产业后续关联企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甚至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现有经验来判断,该产业的集聚程度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这里计算的区位商并没有特殊的经济含义,只反映第一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集聚和专业化程度。农业产业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土地效率的低下和农业产业生产者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了产业集聚现象不明显,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结果。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所谓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指发展一个主导产业,以该产业为中心,构造一条波及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并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相关人员收益的一种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局面。从目前重庆产业集群的情况来看,我省农业产业的集群程度还不深,集群内各个相关主体之间在功能上联系并不十分紧密,龙头企业的 第 3 页 共 13 页

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实力也不够雄厚,大多数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力的领导产业,发掘程度较低。针对出现类似情况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协会带动模式

协会带动模式就是“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市场连着专业技术研究协会,协会连着公司,公司连着基地,基地连着农户,通过这种模式改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导致的农技推广困难状况。协会与农户构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利益驱动,科技带动,会员发动,使农民动起来,通过产业化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协会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远远强于单个农户,因此通过这种模式,农户只要按照生产合同进行生产即可,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信阳市光山县就坚持“协会带动模式”,积极发展壮大协会经纪人队伍,通过经纪人拓宽销售渠道。

集中加工区促进模式

所谓的“集中加工区促进模式”,是指通过由相关政府部门构建的集中加工区,吸引基地和农户的参与,从而带动其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由于进行定向采购、集中加工,可以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提高效率。集中加工区促进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生产比较分散化的情况比较适用。现在仍然还有一些农业生产者坚持自产自销的原始生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把该项工作纳入到扶农、支农和扶贫工作中,鼓励支持、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建立“集中加工区+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促进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牧业产业的生产和加工来说,要求比较高,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对农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收购以后,在集中加工区进行再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之后再进入市场,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加快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位优势发展模式

区位优势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城市郊区等地区的自身区位优势,依托城市的需求,形成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这种发展模式以城市需求为导向,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业,如果树种植、蔬菜种植等。以郑州为例,周边的特色农业产业如草蓦、樱桃种植基地等,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需要采摘服务,这就使农业产业与服务产业很好的结合起来。这种区位优势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能够拉动旅游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产业发展,发展潜力巨大,非常适合在 第 4 页 共 13 页

城市周围、郊区和有资源特色的地区进行推广。

三、重庆农产品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增值能力不高

重庆产业集群大多是零散的、规模较小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同构现象严重,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无法做大做强整个产业链。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低下,使其很难实现产业化。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研发能力还很低,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率较低。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存在农产品直接销售的情况,多是采取深加工的方式增加其附加值,实现农业的市场化运作。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更远。

(二)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重庆农业产业集群大都存在着集群集中程度不深、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而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应用高新技术。舒尔茨认为农业产业的发展要突破科技的制约,实现产业从传统型向市场型转变的跨越。重庆政府对于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是很多的,当然科技成果也很多,但是目前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的效率却是比较低。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函待得到解决。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品牌效应

当前,重庆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不配套、布局也没有达到要求。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存在众多隐患,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肋、依然严重。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同时,农田地力也在快速下降。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品牌效应还不够突出。品牌是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著名的集群品牌能够促进企业的迅速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惊人的综合价值。重庆农业产业的品牌效应还不够突出,大量的品牌都还只是地区性品牌和单独的商品品牌,还没有达到集群品牌,品牌效应也没有实现最大化,不能在产业竞争中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

四、重庆农产品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重庆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集群升级的成功经验,在选择合适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扶持上下游关联产业,完善整个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针对一些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相对不够完善的实际,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规定、优惠手段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扶持,来实现“一条龙”式的产业协调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将过去“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小而专”的生产模式方向转变,细化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解决制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精细、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包括花卉生产、销售、科研、推广培训等相关各个环节的独立专业经营能够使企业实现良好的效益,进而通过聚集经济效应和乘数效应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性集群是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支持集群区域的发展。目前的农业产业集群大多都是低成本型集群,农产品精深加工比较少,附加值比较低,竞争力不高。因此,要想使产业集聚群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向创新型集聚群转变,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依靠创新而不是简单劳动来获得发展,保持产业集群长期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依靠政府的帮助,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将科研创新转化成生产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独特性,提升竞争能力。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的力度,加强技术交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中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坚持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工头开发出适合产业聚集区的科技产品,促使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提升;第二,利用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或企业之间的科研技术,为企业提供满足实际需求的技术服务,建立支持企业创新的基础设施服务;第三,通过政策、财政、融资和其他手段来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科研队伍,加大对科技研发的优惠政策,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农业产业集群中进行科技推广时,首先要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远程教育、短期培训、高校委培、带职进修、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多种形式,针对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具体目标,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教育,拓宽其专业知识。同时不断进行以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继续教育, 第 6 页 共 13 页

构建新型培训网络体系。对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园区示范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来提高其技术水平。特别是对于现有的各项产品生产标准,要通过宣传使农民掌握,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严格落实。科技进步是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强大动力。从促进未来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角度而言,在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需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为农业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硬件环境包括产业基地、水利灌溉、道路交通等物流设施等;软环境包括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优惠鼓励政策、经商的法律环境、融资便利性等条件。在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应充分其职能,对于农业的发展要重视起来,并上身到一定的高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作为重点培养目标,提高本地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运用其之翰优势,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对农业的发展进行扶植,对于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也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完善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功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集群。重庆可以仿效法国政府的做法,针对各个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群,给予原产地保护和生产过程的严格监管,确保农产品的高质量,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使得农业产业集群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论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产业集群的优势,都在逐步向产业集聚发展。但是关于如何把产业集群与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建设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还很少。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产品具有以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低,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等特点。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品牌相关研究,多数以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建设为主,很少能通过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互动关系角度来阐述企业品牌的建设。本文运用归纳分析等方法,结合产业集群和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沿着理论研究一案例分析一归纳总结一指导实践的递进路径,展开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产业的发展和地理布局往往以集群的形式来表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能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本 第 7 页 共 13 页

文将研究重点瞄准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和创新模式上,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第 8 页 共 13 页

参考文献 [1] 黄蕾,程玉桂.低碳农产品集群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2] 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乡镇经济,2009

[3] 吴菊安.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J].农村经济,2009

[4] 吕蓉,刘志坚.农产品专业市场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

[5] 刘丽,周静.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6

[6] 易正兰.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结合探讨[J].农村经济,2008

[7] 柳婷尔.农产品品牌集聚路径建构——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

[8] 黄蕾.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

[9] 胡铭.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8

[10] 颜莉霞.基于农业集群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

致谢

时光荏苒,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依稀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情景,追忆往昔心中感慨万千。而现在伴随着这篇论文的结稿,毕业的日子就要到了。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文章的选题、构思、框架确定,再到资料选取、书写格式等都得到她的悉心指导。X老师治学严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我认为她四年中的教诲,不仅是现在,还将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感谢一直以来在背后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父母。我会继续努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另外,感谢本次从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此次论文评审的各位专家学者!最后,还要感谢辛勤教育过我的各位老师,是你们的不懈努力让我的专业知识更加牢固,眼界更加开阔,阅历更加丰富。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他们的陪伴让我在求学的路上收获了很多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