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工程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1

3.1.技术准备. 1

3.2.现场准备. 1

3.3.机具准备. 2

3.4.材料准备. 2

四、主要部位支模方法. 2

4.1 柱模板安装. 2

4.2梁板模板安装. 3

五、模板拆除. 4

六. 质量验收标准. 5

6.1模板加工质量要求. 5

6.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 6

6.3预埋件与预留洞口模板质量. 6

6.4模板安装观感质量. 7

第七节  模板技术措施. 7

7.1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7

7.2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8

7.3、其它注意事项. 10

7.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1

八. 成品保护. 11

九. 安全文明施工. 11

十. 模板计算书. 12

一、编制依据

1.《北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种子过滤施工组织设计》;

2.《0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3.北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种子过滤施工图纸;

  4.《建筑物抗震构造评图》03G329-1;

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6.本企业具备的施工技术及设备能力。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海新区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种子过滤子项。本子项包括种子过滤厂房及槽罐区两个部分:过滤厂房平面尺寸43.5m*29.0m(轴线位置),檐口高27.4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轻型屋面,两个主要结构层为14.100、18.400。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4.2m。

该工程为桩基承台柱基,四层框架结构。 基础地梁顶标高-1.550.。框架柱纵向间距为2.6m到8.5m不等,横向间距为6.5m到7.2m不等,共计37根,截面尺寸主要为600×600

框架梁主要规格为350×600、350×700、300×700、300×650、300×600

楼层面板均为100厚。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详细阅读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参与并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工期要求,技术要求以及与其它专业工种相配合的重点注意事项。

3.2.现场准备

3.2.1 模板合模前,首先由水电等专业,对预埋管件验收检定无误后,再行合模。

   3.2.2 支模前,必须弹线,包括轴线,300控制线,标高线。

3.2.3 模查钢筋绑扎质量,办好隐蔽工程记录,并要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

3.2.4安装模板前,应把模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

  3.3.机具准备

     电钻1台,6KW,刨、车床2台12KW,电锯1台,6KW,其它相关机具现场确定。

3.4.材料准备

12mm木胶板:4500m2      50*100木方: 30 m3     100*100木方:30 m3

Ф48钢管:23T落        扣件      :15000个

四、主要部位支模方法

4.1 柱模板安装

    本工程为600×600及400×400柱二种规格,柱模板为12mm木胶板,50×100木方作竖向背楞,双钢管对拉螺栓固定。

4.1.1按照设计图纸,每个柱子预制好4片模板,木胶板宽度两边比柱截面小3mm,另外两边宽度为柱截面加两块木胶板的厚度。

    4.1.2竖向背楞间距不大于250mm,对拉螺栓间距不大于600mm,下面一道螺栓距地200mm。

    4.1.3支模前根据柱边线用钢筋在距地50mm左右,焊好柱断面撑,每边二根,并做好柱根清理工作。

    4.1.4先拼装相邻两块柱模,穿好对拉螺栓,套上套管,然后再拼装另外两片柱模,用钉固定,模板四角加贴海绵条。

    4.1.5先固定柱根部模板的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然后固定柱模上口的截面尺寸及重直度,柱模的斜撑每边设二根,距地1.2m、2.5m,与预留在板面的锚筋连结,锚筋距柱约3/4柱高。

4.1.6通排柱先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合格后,拉通线校正中间柱。

    4.1.7浇筑砼板时,在板下f16以上的锚固铁,高于地面10~15cm,以利柱模底线准确就位,其位置在模板外边缘线10cm左右。

 支模前,弹300mm控制线,即该线离墙体边线300mm。

4.2梁板模板安装

4.2.1本工程梁板支模,采用14mm木胶板,50×100木方做主次龙骨。顶模采用木胶合板,厚度14mm,木板接缝处采用胶条封粘,以防漏浆。板下采用双搁栅,用100×100方木上层间距400,下层间距700,支撑采用f48钢管支撑,间距900,水平方向采用斜撑。间距1500。

4.2.2施工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控制线→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横杆→安放梁底模→按要求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固定、校正→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搭设顶板支架→放U型顶托→放大龙骨→调整顶托标高→放小龙骨→铺设顶板

4.2.3操作工艺:标准跨梁板支撑系统如图所示

    a.在框架柱上弹出梁的轴线、位置线和水平线。

    b.拉通线搭设梁支柱、立杆间距900,横杆设三道。

c.根据水平线安装好梁底横杆,梁跨度≥4m时,按跨度的1‰起拱,然后放置梁底模。在梁底模两侧粘贴海绵条,然后安装梁侧模,在梁侧模与梁底横杆间垫小竹胶板块,以利梁侧模周转使用。用钢管扣紧梁底处侧模,梁侧竖向短钢管吊直、钢管三角撑固定,并注意梁截面尺寸大小正确,如图。

    d.梁模板固定完后,接着安装梁柱板接头。根据梁柱截面尺寸四个柱面做成8块模板组拼,上口平板底,下口比原砼低200mm, 双向用Ф14对拉螺栓拧紧。在柱模安装前,在砼四边镶贴海绵条,以防漏浆。

    e.楼板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柱间距1200,横杆三道与梁支撑连成整体,安装顶托,主龙骨,板跨度≥4m,按跨度的1‰起拱,调节顶托高度将背楞找平。然后放置50×100次龙骨,间距≤300mm,上口与支梁侧模上口相平。竹胶板板边刨直对拼并在下部加垫海绵条防止漏浆。

五、模板拆除

5.1 拆模顺序一般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5.2 柱砼强度达到1.2Mpa时(以同条件试块为准)方可拆,模根据目前温度和砼强度,24小时可拆模。拆模时应先试拆一块模板,确定砼棱角不受到破坏方可大面积拆除。先拆斜撑,再拆柱箍,接着用小撬棍轻轻撬模板上口,使模板与砼面脱离,然后再拆另外三块。拆模时注意螺栓螺母等的收集,柱模码放整齐。

5.3 梁板模板跨度≤8m,应当砼强度≥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安排拆除。梁侧模须周转使用,在梁板强度达到2.5Mpa时可以考虑拆除。当上层正在浇砼时,下层梁板的底模板和支柱不可拆除,必须至少隔一层拆除(考虑施工荷载影响),楼梯模板随楼板模板拆除。

      先拆最上支架部分水平拉杆→下调楼板顶托→拆除主次龙骨→拆楼板模板→拆梁底模→拆支架系统。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如中途停止应及时进行加固,以免发生事故。如果模板与砼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轻撬动模板,不得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损坏砼结构或门窗洞口。

5.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应及时运走。

   5.5加强模板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5.6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杂物,各种材料及小型构件一定清除干净,放入指定场地。

六. 质量验收标准

6.1模板加工质量要求

6.1.1顶板模制作质量标准

6.1.2梁、柱、门窗洞口模加工质量要求

梁、柱、门窗洞口模加工:模板周边严禁出现起皮、飞边,四周必须用手刨刨平,转角处接缝严密,尺寸正确无误。

梁、柱、门窗洞口模加工完后由工长、质检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梁、柱、门窗洞口模制作质量标准

6.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

                         

 

6.3预埋件与预留洞口模板质量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6.4模板安装观感质量

6.4.1模板板面平整、光滑,尺寸准确,尺寸偏差不大于2mm,背楞固定牢固,刚度足够,支撑体系稳定牢固。

6.4.2模板背楞在支架部位预留园孔,要求无扭曲、破损、毛刺,位置准确,操作平台、支架安装牢固。

6.4.3模板板缝拼接严密、平整、无错台,模板拼缝部位设置的海绵条等防漏浆措施不得影响结构观感质量。

6.4.4多层板表面不得有水泥浮浆,表面的杂物应擦洗干净。顶板模板板缝采用硬拼的方式,不得采用粘贴胶带的方法。因周转使用的结果,板缝部位如有毛刺应及时弹线切去,以保证板缝效果。

6.4.5墙体、楼板间的水平施工缝应弹线切割并剔凿到实处后冲洗干净。

6.4.6模板内外清理干净,脱模剂的涂刷应均匀、无漏刷、不堆淌,对工作面上的钢筋无污染,清理干净的模板材料应标识明确、堆放整齐。

6.4.7支撑体系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板缝拼缝紧密,不变形不漏浆。

第七节  模板技术措施

   7.1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模板要求:

    7.1.1 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7.1.2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7.1.3 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7.2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7.2.1主控项目

    7.2.1.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7.2.1.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2.2 一般项目

    7.2.2.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2.2.2 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顶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7.2.2.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7.2.2.4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1:(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7.2.2.5 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高度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5)模板的变形控制

    1.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

    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3.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4.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5.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6)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7)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8)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9)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3、其它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7.3.1 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7.3.2 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7.3.3 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7.3.4 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7.3.5 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7.3.6 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7.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7.4.1 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机油:柴油=2:8。

    7.4.2 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7.4.3 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7.4.4 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八. 成品保护

8.1、对违反模板安全操作规范的,有损模板安全使用的现象及时制止和纠正,多层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并分规格码放,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

8.2、吊装物体时,轻吊轻放,不准碰撞已施工模板。

8.3、不经技术主管同意,任何人不能拆模;拆除模板以不损坏墙体、表面及棱角

为准。

8.4、安装和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砸多层板,以免使多层板翘曲变形及砸坏砼成品。

8.5、多层板运输和堆放时,防止水淋,堆放场地要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九. 安全文明施工

9.1登高作业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9.2周转材料吊装时应绑扎牢固,模板、架管应外包安全网。

9.3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9.4装拆模板时,必须采用稳定的钢筋爬梯和施工平台,不得随意攀爬。

9.5高处作业,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9.6拆除墙体模板时,应先用手感判断混凝土强度是否合适,然后逐步拆除,并在确保强度达到以后方可大面积拆除。

9.7模板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吊钩等部位是否连接牢固,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模板、杆件、连接件以及支撑件。

9.8拆模时间应按规定执行,须经技术人员同意。拆模应按工艺执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9.9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吊环是否完整有效,并应先拆除所有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9.10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的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人力搬动模板。

9.11拆模起吊前应复查穿墙销杆是否拆净,在确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可拆除。拆外墙模板时,应先挂好吊钩,绷紧吊索,再拆除销杆和扁担。吊钩应垂直模板,不得斜吊,以防碰撞相邻模板和墙体。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吊起超过头部后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或转臂。

9.12雨天施工时,注意防滑措施,脚手板绑铁丝或钉条做防滑条。

9.13 禁止酒后上岗、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9.14施工人员进场前接受工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和劳保用品。

9.15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的斜道,斜道上必须设有可靠的防滑措施。

9.16施工中不可牵挂兜绊电线,以防止漏电。

十. 模板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1.00;步距(m):1.3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2.60;

采用的钢管(mm):Φ48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钢管的间隔距离(mm):3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钢管;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82/6 = 54 cm3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2×1+0.35×1 = 3.3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1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3.35+1.4×1= 5.42kN/m

最大弯矩M=0.1×5.42×0.32=  0.049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48780/54000 = 0.903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90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 3.3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5×3004/(100×9500×48.6×104)=0.04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300/ 250=1.2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4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4.49cm3

截面惯性矩  I=10.78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1= 25×0.3×0.12 = 0.9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0.35×0.3 = 0.105 kN/m ;

(3)活荷载为1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q2 = (1 + 2)×0.3 = 0.9 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 =  1.2 × (q1 +  q2) = 1.2×(0.9+0.105) = 1.206 kN/m;

活荷载:q2 = 1.4×0.9 = 1.26 kN/m;

最大弯距 Mmax = (0.1×1.206+0.117×1.26 ) ×12 = 0.268 kN.M;

               

最大支座力 N = ( 1.1 ×1.206 + 1.2×1.26)×1 = 2.839 kN ;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 W = 0.268×106/4490 = 59.693 N/mm2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 N/mm2

纵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59.693 N/mm2 小于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q11 + q12 = 1.005 kN/m

活荷载 q2 = 0.9 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677×1.005+0.990×0.9)×10004/( 100×20.6×105×10.78 ) =0.708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2.839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681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1.783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9.273 kN ;

最大应力 σ= 681434.297/4490 = 151.767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1.767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1.783mm 小于 9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273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42×2.6 = 0.368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1×0.9 = 0.315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12×1×0.9 = 2.7 kN;

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383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0.9×1 = 2.7 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7.84 kN;

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7.84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

       l0 = h+2a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 h + 2a = 1.3+2×0.1 = 1.5 m ;

L0 / i = 1500 / 15.9=94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634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839.792/(0.634×424) = 29.164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29.164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满足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