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材料目录

10.4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材料

目 录

10.4.1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和方案文件

1.市场营销专业商贸实训中心论证报告

2.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

3.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计方案

4.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0.4.2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相关文件

1.市场营销实训室教学管理制度

2.市场营销实训室安全和卫生制度

3.市场营销实训室学生实训守则

4.实训室岗位职责

10.4.3实训课开出率及利用率汇总

1.市场营销实训室学生实训登记册

2.实训室上机日志

10.4.4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1.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10.4.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

1.与湖北武当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

2.与十堰市五堰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与十堰市寿康永乐定岗实习协议书

4.与陆捌典藏贸易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5.与中国联通十堰市分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6.与绿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7.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8.与奥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9.与十堰市谷润房地产运营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10.4.6学生实习情况记录

1.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及安排表

2.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登记一览表

3.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情况一览表

10.4.7学生校外实习报告和成绩鉴定表

1.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

2.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3.教师指导顶岗实习手册

4.学生顶岗实习手册

5.从业资格证统计一览表

 

第二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参考资料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

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模式研究基地

基地负责人 阎卫东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六个系32个专业,在校生人数6200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4人;“双师型”教师123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0人。学院软件工程系软件技术教研室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有五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AutoCAD》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AutoCAD2004项目式实训教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教材。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xx年建院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立了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科技研究所,研究所有固定的编制和研究经费,配备了完善的办公条件。学院领导在全院倡导“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经过20xx年的造势、宣传和20xx年的开拓、创新,到目前已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20xx年我院参与的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它的顺利结题与获奖,标志着我院教师有能力承担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大批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的科研带头人脱颖而出,推动了学院教育科研工作。

建院五年来,科研课题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等奖1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三等奖一项;辽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省市科技成果15项;发表学术论文729篇;科研经费到款额累计261万元;获得各种科研荣誉称号15个,二○○六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建设规划

1.预期目标

到20xx年,将基地建设成为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能够承担并且完成较高学术质量的课题、拥有一支集研究、开发、教学、应用技术研究为一体的高素质

的研究团队,成为辽宁省高职院校中一流的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根据研究项目吸纳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实行多种方式合作研究和协作攻关,致力于办成以项目为核心聚集省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的新型研究机构。基地以辽宁中部地区崛起作为战略研究方向,主要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互动,与国内外有关科研和咨询机构结成互惠互利的战略联盟,通过项目招标聚集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点地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阶段目标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参考资料

建设重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和辽教科规办字[2008]15号文件精神,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1、机构设置

(1)高教科技研究所根据基地建设需要,重新确立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三个高职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重点方向。

(2)按研究方向确立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小组不定期就有关议题召开会议,评审确定基地有关事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王德年

“数控技术应用”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刘靖岩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马 彪

(3)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作为基地的学术指导机构,并按章程行使职权,决定基地重大问题。

2、队伍建设

围绕基地三个研究方向组建和聘任专业研究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以课题发标方式组织和选择优秀的专业科研人员。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选聘专兼职研究人员:

直接选聘辽宁省本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通过课题招标选聘校内外研究人员,基地每年发布1-2个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项目资助强度平均每项3万元左右。

按项目经费相应比例配套直接选聘国家级纵向和横向相关项目或省部级重点相关项目的研究进入基地进行研究。

基地安排专职研究人员7-8名,兼职研究人员5-6名,所有专兼职研究人员实行流动制。

3、人才培养

在“十一五”期间,基地不仅要出成果,还要出人才。通过课题研究和其他条件的创造,使一批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更加成熟起来,尽快成为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学术领头人和骨干。依托研究生科研工作站,培养一批后续队伍。注重学风建设,树立和培养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加强基地科研团队建设,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建设一支年龄合理、结构优良、素质上乘的科研人才梯队。

4、运行机制

实行以项目制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①自带项目进基地研究,基地按相应比例配套经费。

②基地直接给项目和经费吸引人才进基地进行研究。

③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对研究项目和研究人员均实行动态管理。

④对相关成果出版予以资助,对以基地名义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权威刊物上的论文、学术专著在学院科技产业处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与相应比例奖励。

5、积极开展工作考察,建立对外工作关系和网络交流

积极与相关教育部社科基地联系并进行考察学习,积累申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经验;同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特别是相关的国内学术权威建立联系。

6、鼓励对外学术交流,并加强日常科研管理

“十一五”期间,基地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校外专家到基地讲学每年2人次左右,举办2次学术研讨会,并力争举办1次全省合作单位学术研讨会,建立工作论文交流制度,不定期组织科研论坛活动。

7、抓好科研成果的宣传转化工作

加强对外宣传,建立基地网站,与辽宁教育科研网链接。利用研究生科研工作站,促进最新成果的转化,积极对外举办为社会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或讲座。精选科研成果上报有关政府部门。

8、内部管理

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工作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研究人员的考评与激励制度、基地研究人员的聘任与解聘制度、对外学术交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加强文献资料建设,保障必要的科研条件。

“十一五”期间,基地将以制度创新作为基地建设的关键,建立和完善课题招标制度、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完善制度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奖惩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努力创新,健全有利于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创造出在辽宁省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实现高职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的总体建设目标。

4.合作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科技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

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渤海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5.保障措施

一、学院高度重视和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

二、在分配制度方面对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重大项目主持人发放岗位津贴,对取得突出业绩的研究人员给予奖励。

三、在重点研究基地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人员身份终身制,学校为重点研究基地核定足额的专职科研编制,科研编制既可以用来聘任校内科研人员,也可以用来聘任阶段性在重点研究基地从事科研工作的校外科研人员。应聘期间,学校为校外人员提供与校内人员同样的工资等项待遇。尊重和支持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选聘和解聘研究人员的权力;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给予重点研究基地较大的倾斜。

四、学校每年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30万元的配套经费;对重点研究基地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对国家级课题下达给重点研究基地的经费不收管理费。

五、学院科技产业处要做好服务、协调和信息交流工作;对学校制定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规划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在成果奖励、学术交流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研究基地;及时发现、解决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六、在出国访问、合作研究、聘请专家、引进人才、国际会议、专项资助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进一步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七、在图书、资料、设备的采购上向重点研究基地倾斜,提高重点研究基地所需优质专业图书资料采购率,加大外文原版图书期刊的订购。支持各重点研究基地不断完善科研网站和学科数据库,对争取到承担教育部基础研究资料库和应用研究数据库建设任务的重点研究基地按1:1提供配套经费。学校网络管理办在技术和设施上积极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服务。

八、学校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200平方米的研究和办公用房;配置相应帮设备。重点研究基地开展大型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可优先使用学校的公共资源;校外兼职研究人员驻所研究期间,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基地学科带头人 阎卫东

阎卫东同志,19xx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选矿专业。毕业后历任东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辽宁省计划委员会规划处副处长、本溪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阎卫东同志主持学院的全面工作,多年来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主动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瞄准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学院专业设置,突出实践技能教学,进一步开展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主持学院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主持了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主持辽宁省高职示范院校建设。

一、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主持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情境-达标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控制研究》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阎卫东同志思想进步,能够认真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意识强,学术造诣高,在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在科技工作中成绩突出,是学院的科研工作带头人。主持或承担多项高级别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并且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主持《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特征数据库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077404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经费70万元。

主持《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辽宁省科学基金资助经费8万元,批准号20072214。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20xx年科技项目《青岛帅潮实业公司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获科技三项经费拨款2万元,该课题已经通过鉴定,获得辽宁省科技成果奖。

二、论文、专著

阎卫东同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篇,IE检索论文1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

突出的贡献。多次被评为辽宁省、辽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阎卫东同志为学院的科研工作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1、《火灾情况下不同楼层对大学生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影响的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年04期 独著

2、《火灾情况下性格对大学生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影响的研究》

亚太安全科学国际学术会议(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xx年10月 独著

3、《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年02期 独著

4、《火灾情况下疏散心理和行为在不同层次起点学生中的差别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年03期 独著

5、《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研究》

2008(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 20xx年10月 第一作者

6、《现代伦理的缺位与城市安全文化建设》

2008(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xx年10月 合著

7、《关于高等院校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

辽宁高职学报 2005 年02期 独著

8、《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探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年26期 独著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年20期 独著

10、《论高等职业院校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

辽宁高职学报 2005 年01期 独著

11、《基于ISO9000的高职专业教学质量控制理论框架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2005 年07期 独著

12、《构建“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辽宁师专学报 20xx年02期 独著

职业技术教育 20xx年02期 合著

14、《寻味文道结合》

中国当代教育 20xx年03期 独著

15、《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 20xx年4月 合著

16、《仿真技术与数字建模在建筑物火灾疏散研究中的应用》 13、《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9、《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技术 20xx年7月 合著

17、专著 《企业战略管理》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xx年2月 独著

三、研究专长

阎卫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关键的的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倡导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对外开放的办学理念,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各界联系,不断提高学校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实施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361’内适质量保证体系。

阎卫东同志学术造诣高,目前在东北大学安全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同领域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在科技工作中成绩突出,能够带领全院教师积极开展“四技活动”,是学院的科研带头人。主持或承担多项国家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一)在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领域,针对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安全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

1、主持完成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214)《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规律研究》;

2、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4045)《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特征数据库及应用研究》;

3、正在东北大学安全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主持《火灾时人员决策行为与决策时间的研究》和《公共场所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理论框架研究》两个项目;

4、现参与研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区域地下集运系统防排烟设计研究》(编号06-480);

5、现参与研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地铁深埋车站火灾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编号06-479);

6、现参与研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广州市轨道四号线高架车站火灾烟气流动规律及人员疏散研究》(编号06-491);

7、现参与研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广州市轨道交通奥林匹克中心站突发大客流疏运能力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编号06-490)。

(二)在工作涉及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等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教研工作。

1.主持完成《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361”内适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项目,20xx年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参与完成《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模式的创新性研究》项目,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参与完成《高职院校与境外院校间学分互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项目,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4、参与完成《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模式的创新性研究》项目,获辽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主持完成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青岛帅潮实业公司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

6、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xx年度规划课题(FJB080593)《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质量标准与绩效评价研究》,在研;

7、正在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L08DJL028)《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环境关系评价及政策取向研究》;

8、现参与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IB070315)《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9、主持完成省、市、高等学校发展规划20项;

10、出版专著3部。

四、社会兼职

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专家;辽宁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评议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价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辽宁省安全生产专家;辽宁省消防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常委;辽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

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模式研究基地

学 术 发 展 规 划

(2009~2012)

1.预期目标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到20xx年,将《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模式研究基地》建设成为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能够承担并且完成较高学术质量的课题、拥有一支集研究、开发、教学、应用技术研究为一体的高素质的研究团队,成为辽宁省高职院校中一流的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根据研究项目吸纳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实行多种方式合作研究和协作攻关,致力于办成以项目为核心聚集省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的新型研究机构。基地以辽宁中部地区崛起作为战略研究方向,主要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互动,与国内外有关科研和咨询机构结成互惠互利的战略联盟,通过项目招标聚集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点地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建设内容

(一)品牌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其基本思路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开展校企联合开发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与职业资格证书保持良好的衔接。

主要任务是:第一,与企业联合开发五个重点建设专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全新的课程体系;第二,与企业联合开发40门课程及其课程标准;第三,校企联合编写30种教材,其中的15种达到省级精品教材标准;开发15门左右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左右的省级精品课程;第四,建设教学改革资源库网络平台。

(二)师资队伍与品牌团队建设。基本思路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展高水平教育科研实证研究,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

主要任务是:首先进一步充实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框架;其次,建立起专兼职教师系统教育科研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第三,全部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第四,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教研;第五,实施团队建设计划,引进5名专业带头人,重点培养5名专业带头人、5名省级教学名师、60名骨干教师,建设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品牌管理标准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基本思路是在现有的“361”内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细分过程,重点开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等关键过程的标准。

主要任务是重新识别关键过程,开发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课程标准100个左右,建立起标准科研管理网络平台,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体系。

(四)生产性实训模式基地建设。基本建设思路是:将校内机电、信息类教学型实训基地转型为教学生产性实训基地,选择合作紧密的大中型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与工作过程相符的实训课程,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体系。

主要任务:一是20xx年建设10000平方米第三实训楼,20xx年8月完工;二是建设和完善模具设计与制造与研发中心、电子产品加工及智能控制技术研发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