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柳河凉水中心校吕敏《收藏雷锋照片》教学设计

 

第二篇: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师周微

【案例1】电子教案《新课标下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的教学案例设计》

教 案 模 板 2010 年12月7日 年 级

课 题

课前准备

高中一年级 学科 物理 授课人 周微 课 型 新课教学 授课 时间 高一上学期 新课标下《重用力 基本相互作》的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物品准备:弹簧测立计、物体、 2.知识准备:找出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3、多媒体课件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理解重力的大小以及测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方法 。 2

3.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在自然规律中隐含的逻辑美。

1.力的概念的建立,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重心的确定。

1.实验式:利用生活实际和小实验引入问题,用实验来形象直观的说明问题。

2.启发式:利用同一问题的不同形态,启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式:从身边的不同的物体进行探究重心的确定。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三、重力

概念: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大小:G = mg

方向:竖直向下

单位: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N

g::重力加速度,会随高度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重心

概念: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个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因素: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部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五、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板书、教学手段

新课导入 环节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播放:1、运动员用脚踢球的过程 2、同学用手压格尺,拉橡皮条等

3、同学用手拉自己的书、本等物品 让学生体会物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新课教学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教师周微

演示实验和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

分析问题

问题探究

探讨重力的因素及重力的大小

二、讲授新课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①分析上述三个过程物体有什么变化 ②谁让他们发生这种变化 ③将这种变化归类

④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概念 (1)、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找同学举例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图示:要描述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图示练习

(1)某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右上方的大小为80N力拉物体.

(2)一个人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力拉物体. 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和方向的探究 (演示) 将粉笔头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 (问题):其他物体也遵循这个规律吗?举例说明

师: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什么? (演示) 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

处于静止状态,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物体的情况。

1、板书: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2、教学手段:问题探究式。

3、有意让学生露

出错误,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板书:重力的概念及重力的方向

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重力的方向与线的拉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

反向,所以重力沿竖直向下的方向,

通过小实验探究重 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力的大小 讨论:重力的方向还可一怎样描述

2、重力的大小

(问题)如何知道一个物体受重力多大? (上述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和物体的重力相等)

板书:重力的公式 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实验) 在弹簧秤下挂钩码,当钩码个数成倍增大时

通过自学讨论得出(即质量成倍增大),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结论)物体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其比例常数为结论

g,g=9.8N/kg,

物理意义: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重力是9.8N,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是不变的.但其会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看书中的表格得出结论

例:将物体有地球移到月球上; 将物体有北京移到广州

探究重心的因素与重心位置的确定

布置学习 任务环节

公式:G = mg

例:计算质量是50 kg的物体的重力

(问题)重力有大小、方向,有无作用点呢?重力的作用点叫什么,该如何确定呢? 三、重心

概念: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

认为个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探究重心的因素与重心位置的确定 (1)、分析教科书、一张纸、空粉笔盒、教师内的灯管的重心的位置

(2)、分析篮球、足球、铅球的重心

(3)一均匀的直铁丝和将其变成圆形是重心的位置是否相同

(4)笔、矿泉水平和装有不同货物的汽车的重心位置有何不同

2、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方法 悬挂法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用、弱相互作用。 1、画书后练习重力的图示,并计算重力的大小。

2、说明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如果重力消失了会怎样?

板书:重心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板书:影响重心的因素和重心位置相关结论

巩固基础,培养发散思维方式

教师评价及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充分了解重力的相关知识,并清楚了物理 教学后记与本节课能本着学生为主体,适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角度来审视素质 反思环节 教育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问题的

设置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利于学生顺利得出结论,使教学环节的衔接很得体,有开拓的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难点很容易攻破。

说明:本节课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对力的认识,是我几年教学经验本节课教学

中所需资源 相互结合与整改的结晶。 印刷材料 无 参考网址 无 其他信息 无

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