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20xx年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20xx年质量检查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综评】

这套省质检语文试卷题型设置大致与高考相同。严格遵循考纲、考点要求,结构和题目设置规范严谨,富有科学性,能力考查全面而均衡。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各考点知识掌握情况。默写、名著、经典、诗歌鉴赏、阅读、语用等试题题型设置均没有怪题、偏题、难题。

作文材料仍是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是“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这则材料具有思辨性。只是简单地肯定并分析某一种态度或做法,这样的议论就可能显得浅薄。而如果能具体分析某一生活态度在具体语境下的利弊,分析其与另一种态度的关系,以及分析在这种态度下,获得正面价值所需具备的条件,那么这样则会显得更加辩证而理性。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题文】L0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2)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1)无以成江海(2)惠风和畅(3)天街小雨润如酥(4)自缘身在最高层(5)朝晖夕阴(6)山河表里潼关路

解析:注意“惠”“酥”“缘”“晖”“潼”等易错字的书写,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思路点拨】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题文】(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题文】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芋园张君传

刘大櫆

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大学士文端之孙,工部侍郎廷瑑之子也。中雍正乙卯乡试。

当是时,君之尊府及君之伯父相国皆在天子左右,其伯叔兄弟多系官中外,家事繁殷,惟君能以一身任之。少司空①视学江苏,兢业自持,其所拔文章,必命君再三誊校,收弃宜当,号称得人,惟君之用力为多。邑东溪水自龙眠两山奔流数十里,其势汹呶②。相国创建石桥以利民涉,工程浩繁,惟君能董其役,早夜勤视,三年乃成。其后日久,桥渐崩塌,司空捐金筑坝捍堤,惟君能督工辛勚③,堤外居民恃以无恐。堤既成,君更勒石以记其事。文端创立义田,司空增立公田,惟君出纳赈施,能不遗不滥。乾隆乙亥、丙子,岁凶民饥,司空捐米数百石以倡,惟君更牵率诸弟,舟运湘湖米至;谷价既平,民食乃裕。既又以其余米,立永惠之仓,丰则出贷,以收薄息;歉则出粜,以平市价。邑有同善之会,所以济死不能敛、

敛而暴骸骨于野者,惟君能增益其费,日月滋长,恩施遍于闾阎。

君天性克勤。司空尝训之曰:“天与一日之年,必有一日之事。”惟君能秉承其教,不惮烦劳,日出辄兴,夜分犹不寐。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其于古人成败得失、因革损益之宜,能罗列于胸中。尤详礼制,邑人吉凶之仪,纷来取质,能人尽其意以去。盖君之才足有为如此。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施之邦国也。

赞曰:当雍正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而芋园独以乡举终其身。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呜呼,岂不贤哉!

(摘编自《刘大櫆集·卷五》)

【注】①少司空:清时对工部侍郎的俗称,这里指张君的父亲张廷瑑,下文的“司空”也指张廷瑑。②呶:喧闹。③勚:辛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更勒石以记其事 勒:雕刻。

B.岁凶民饥,司空捐米数百石以倡 倡:率先。

C.君天性克勤 克:能够。

D.其于古人成败得失、因革损益之宜 因:顺着。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因:因袭,沿袭

【思路点拨】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这些实词,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包括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张君“才足有为”的一组是(3分)

① 收弃宜当,号称得人

② 工程浩繁,惟君能董其役

③ 既又以其余米,立永惠之仓

④ 日出辄兴,夜分犹不寐

⑤ 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

⑥ 邑人吉凶之仪,纷来取质,能人尽其意以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④是说张君勤奋;⑤是说张君惜时

【思路点拨】“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记述张君的才能和作为,表达作者的褒扬之意。

B.张君善于管理事务,公田和义田的钱物收支处置得当,做到不遗漏不滥用。

C.张君在乡里筹建同善会,用来救助那些亲人死后无力安葬的人家,广施恩泽。

D.作者敬佩张君家世显贵而不热衷名位利禄,中举后一直都在乡里,淡泊为志。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张君在乡里筹建同善会”缺乏文本依据。

【思路点拨】做好这类题,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巧提要素。这类题一般考查故事的叙述要素,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有明确选项中叙事要素的习惯。②细读语境。细读原文,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委等叙事要素。③认真比对。认真比对题目选项与原文的异同,进

而做出选择。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惟君更牵率诸弟,舟运湘湖米至。(3分)

答:

(2)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施之邦国也。(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

(2)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

解析:(1)得分点: “更”再,“舟”名词作状语,用船;各1分;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

(2)得分点: “见”通“现”显现,省略句,补出“于”各1分;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张君)是大学士张文端的孙子,工部侍郎张廷瑑的儿子。雍正乙卯年考中举人。

当时,张君的父亲任工部侍郎、伯父任相国(大学士),都在天子左右,他的伯叔和兄弟也大多在京城内外做官,家族事务繁多,只有张君能够一个人担当。少司空(张廷瑑)到江苏视学,谨慎负责,保持操守,他所选拔的文章,一定叫张君再三抄写校对,张君(对文字处理)采纳舍弃适宜得当,(少司空张廷瑑)以识人著称,只有张君出力最多。桐城县东的溪水从龙眠的两座山间奔流数十里,水势汹涌喧闹。相国兴建石桥来方便百姓过河,工程浩大繁杂,只有张君能够督察监管这一事务,早晚勤于巡视,三年后才建成。之后时间长久,石桥渐渐崩裂塌陷,司空(张廷瑑,下同)捐献资金修筑水坝保护堤岸,只有张君能够辛劳地监督工程,堤岸外的居民依仗这工程而不担心。堤坝建成以后,张君又刻字于石记载了这件事。张文端兴立义田,司空增立了公田,只有张君掌管钱物收支和赈济施与,能够不遗漏不滥用。乾隆乙亥年、丙子年,庄稼歉收,百姓饥饿,司空率先捐赠大米数百石,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谷价平抑后,百姓的食物才充裕。之后张君又建立永惠仓,把那些剩余的大米(囤入其中),粮食丰收就借出,以收取微薄的利息;粮食歉收就(平价)卖出,以平抑市场粮食价格。乡里有同善会,用来救助那些死后不能入殓或入殓后尸骨却又暴露在野外的人家,只有张君能够增加同善会的资费,(资费)日月增长,恩泽遍布于乡里。

张君天性能够勤奋。司空曾经教导他说:“上天给你一天的寿命,一定就有一天(要做)的事情。”只有张君能够秉承司空的教导,不怕烦劳,太阳出来就起床,半夜还没有睡觉。应付事务之余,就翻阅书籍,他对古人的成败得失、因袭革新和减损增益的事宜,能够罗列在心中。张君特别详知礼制,乡里的人关于吉凶的礼仪规范,纷纷来(向张君)询问,张君能够让人满意而去。张君就是这样有才干有作为。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

赞曰:在雍正的时候,桐城张家的显贵,震惊天下,但是张君却只凭举人的身份终其一生。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

禄以致这样罢了。啊,张君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

【题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题文】K0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发阊门①

顾 瑛

阊门西去是阳关②,叠叠秋风叠叠山。

便是早春相别处,如今杨柳不堪攀。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②阳关:此处指离别之地。

(1)请概括“叠叠秋风叠叠山”一句中两个“叠叠”的含义。(2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天凉路远;出行艰辛。(意思对即可。)

解析:先理解“叠叠”的意思, 层层重叠的样子。“叠叠秋风”指天已变冷,“叠叠山”指路途遥远。叠音形容词在写景状物中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两首诗都写到了“柳”,但表现的心情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①顾诗借秋柳衰败,写出离别之时的凄清,表现了诗人的孤苦与伤感之情。②王诗借春天雨后柳色之新,写出送别之时环境的清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轻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先立足全诗分别理解这个意象的具体含义,第一首诗里的“柳”是秋柳,秋柳衰败寄托诗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第二首诗里的“柳”是春天的柳,并且是雨后的柳,给人一清新之感,衬托诗人内心的轻松。

【思路点拨】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分析时,逐句抓住景物形象进行概括,后结合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即可。作用主要从借景抒情、衬托等方面思考。

【诗词赏析】

《发阊门》顾瑛(1310~1369) 元代文学家,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业豪富,筑有玉山草堂,园池亭馆36处,声伎之盛,当时远近闻名。轻财好客,广集名士诗人,玉山草堂遂成诗人游宴聚会场所。于其祖茔处为身后修造生圹,名曰金粟冢。他不愿做官,常与杨维桢等诗酒唱和,风流豪爽。元朝末年,天下纷乱,他尽散家财,削发为在家僧,自称金粟道人。他死时已经是明初了。

顾瑛生平与朋友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过着优腴闲适的生活。他的诗歌也多是抒写这种闲情逸致之作。不过他有时也还能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对社会现实有所关心。如在《张仲

举待制以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瑛以吴下时事答之》诗中,他说:“和籴粮船去若飞,兼春带夏未曾归。用钱赠米该加七,纳户身悬百结衣。”对人民生活的困苦,也表露了一点轻淡的同情。

《发阊门》是一首送别诗,送于外史归越上。天气逐渐变凉,路途遥远;出行的路上特别艰辛。如果是早春再此相别,杨柳青青,别有一番意味,可现在已是秋季,柳树已衰败。这里体现离别之时的凄清,表现了诗人的孤苦与伤感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题文】P2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鲁肃向刘备讨荆州,孔明借口刘表尚在,荆襄九郡都是刘表地盘;刘备以刘琦尚幼、刘表托付辅佐侄儿为由,哄骗鲁肃回去。(《三国演义》)

B.贾雨村逢遇大赦,出牢后被削职为民。路上遇见甄士隐,甄士隐道出宝玉的来历,并说宝玉的尘缘已满,还归了太虚幻境。(《红楼梦》)

C.觉新成绩优良,打算继续深造,中学毕业后父亲给他定了一门亲事,他非常痛苦,极力反抗,但很快又陶醉于新婚的幸福。(《家》)

D.冯云卿放高利贷盘剥农民,挣到不少家产。因土匪蜂起、农民骚动,便依顺姨太太心愿,举家搬到上海,做起“海上寓公”。(《子夜》)

E.欧也妮收到夏尔的来信,得知他急需一笔钱,就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送给他。夏尔流着泪下跪接受了,并回赠欧也妮首饰盒。(《欧也妮·葛朗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B D

解析:A项,此时刘表已死,刘琦也已成年;刘表并未托付刘备,而是孔明借口刘备应该辅佐侄儿;C项,觉新并未“极力反抗”,而是默默忍受;E项,欧也妮并未收到夏尔的信,而是偷看夏尔写给朋友的信;夏尔并未“下跪”,而是欧也妮下跪求夏尔收下钱,夏尔流泪接受。(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6分。

【思路点拨】掌握这部分内容,虽然要靠记忆,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最好按时代去记,现代作家作品最好按作品性质分类记忆,外国作家作品最好按国籍识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注】诸?”

(《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病:难,不易。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关于修身的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孟子是从什么角度谈论修身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1)都强调修身的目的是使百姓安乐。(意思对即可。)(2分)

(2)个人际遇。(2分)得志时,以修为造福百姓;不得志时,修身完善自我。(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两道题都是概括归纳文段的中心需要将它们翻译为现代文,分别把握中心。

【思路点拨】文化经典阅读考查的是文化思想,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试题所提供的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阅读材料中筛选作者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要把阅读的重点

放在对孔孟思想的把握上。

在引导学生复习迎考中,要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文本,概括出孔孟选段的思想的共同点;同时,还要结合文本,分析二者的不同点。无论是概括还是分析,都要紧扣文本,要有针对性,不要漏掉要点,也不要随意发挥,采用大包抄在形式来答题,分析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在综合分析孔孟思想时,还必须紧扣所提供的全部文本,以免以偏概全。

德行修养是孔孟文化思想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复习文化经典时,必须对孔孟有关德行修养的思想进行认真梳理。当然,其他的思想也不能忽略,特别是教育、仁政等也要认真复习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以做到呢?”

②孟子说:“古代的人,得志时,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个人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题文】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与融通

张吉刚

“文化知识”是人们非常熟悉也惯于连用的一个词。现代以来,随着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事实上正以它鲜明的特质从文化的羽翼下脱颖而出,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和速度冲击乃至颠覆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当前,我们既要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区别,又要使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实现融通。

一般来说,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以物为本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而文化却是以人为本的求善求美,以人为本的文化具有主观性、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知识以物为本,物以类同,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具有通用性;文化以人为本,人以群分,这决定了文化有异同,具有民族性。

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知识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当今时代,人们对知识也越来越崇拜,似乎唯有知识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文化只是用来消遣的。而当人们不知疲倦地在现代知识的丛林里艰难跋涉时,又经常会迷失方向。因此,在不断追求知识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求知是为了什么、知识应该怎么运用?

如果说知识是术与器,那么,文化就是道与德。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决定着知识的使用方向。举个简单例子,运用知识可以制造原子弹,也可以发展原子能,这一知识既可以伤害人类也可以造福人类。如何运用这一知识,那就是一个价值取向与道德取向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知识作为术与器,只是工具和手段,它的运用需要文化来统领、来导航。文化是知识运用的方向盘、是知识资源配置的设计师。在知识为人们插上科技翅膀的同时,还需要文化为人们插上思想的翅膀。只有张开双翼,人类才能平稳地自由飞翔。

老子曰:“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胜人之力可以用知识、用科技来提高,而自胜则更多需要精神意志来支撑。文化决不仅仅是消遣之事,而是人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修炼的力量源泉,它对知识有着统领意义。

人类在蒙昧时代就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文化观念,但由于缺乏知识,无力解释大自然的种种神奇奥秘,因此许多文化观念在今天看来无疑都是荒诞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知识不断增加,对“物”的认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推动“人”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推动文化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是知识与文化的共同使命,把知识与文化融通起来,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

(摘编自《人民日报》)

9.下列有关“知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知识”正分离为知识与文化,区别明显。

B.一般来说,知识以物为本,求真且无国界,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和通用性。

C.当今时代,知识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追求知识是必须的,对求知的反思也是必要的。

D.知识是术与器,只是工具和手段,对文化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作用并不大。

【知识点】本题考查对概念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及对论述思路的把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推动作用并不大”缺乏文本依据。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0.文化对知识的获取和运用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①指引追求知识的方向,决定追求知识的目的。②统领知识的运用,决定知识运用的方向;统领知识,设计好知识的资源配置。(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答题范围在4—5自然段,筛选概括即可。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逐段概括段意,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出即可。

11.实现知识与文化的融通,对人类有何意义?请简要概括。(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使人类平稳而全面地协调发展,变得更强更完美。②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题文】(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题文】N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草木故园

彭家河

①比起人丁,乡下的草木已日渐兴旺。

②乡村其实是属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发现有水有树后,那一队队从猿一路迁徙成人的村民们便驻扎下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于是,乡村便改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正是由于村民们的到来,那些山山岭岭、沟沟坪坪便也同时有了名字,成为村民们最朴素的方位标识。

③彭家是我们那个家族聚居的一个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树要七八个青壮年伸手才合围得住。浓密的树枝遮蔽了树下的山坡,树下一年四季都是干燥干净的,没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长,粗大的树干也没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树。每天晚上,从远处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劳作一天的白老鹳回来后,都要在树上吵闹一会才肯睡觉,听着那些声音,我便会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④风雨过后,我家房顶上便落满了白老鹳粪和长长短短的枯树枝,有时还有些鱼骨头,我爹便把那些粪扫下来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树枝和圆圆黑黑的柏树果便撮回灶屋烧锅煮饭。每年夏天的晚上,村里都会刮几次大风,听着房顶上呼啸的风声,我不怕房顶上的瓦被风揭走,却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惧之中,我却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着了。

⑤那些古树个个巍峨挺拔,村民们路过时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树枝。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棵大树为了全村的族人,作出了最后的牺牲。村里要通电了,要永远告别柴木取火的时代了。然而我们村除了树多就是人穷,哪里找钱买电线电杆呢?村里大大小小开了几天会,决定砍掉一棵古树。

⑥那树在我家的东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树下烧了纸、杀了鸡、点上香,祭祀这棵树后,第二天一早才动工。我们周围的大人小孩便围着那树张望,那棵树也有两三个成年人合抱那么粗了。村里木匠专门找来一根一米多长的钢锯条,为古树做了一个特大号的锯子,几个青壮年坐在树的两边,轮流使劲拉锯。在来回的锯齿中,热腾腾的金黄锯末便在一颗颗雪亮的锯齿间落下,很快就在树干的两边积了一大堆。看着那两堆细软的散发着热气的锯末,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半个时辰过后,那宽大的锯条还卡在粗壮的树干中间,仿佛咬在树干上的一排锋利牙齿。周围的大大小小都端着饭碗过来看看,嘴里啧啧地说:这树真大。长了几千年,难道不大吗?哪个人能活这么久呢?

⑦那棵大柏树在几天后便支离破碎了,中间的树干也成了一段段的木料,这些上好的木料都先后运出了村,有的换成了电线,有的变成了电杆。那棵大柏树的根也慢慢挖出了一些,那个巨大的有一人多深的大坑也填平了,种上了胡豆。每次看到那里长出的开着紫黑小花的矮矮胡豆,我便想起那个地方曾经站着的巨大的柏树。

⑧房前屋后全都是树和竹子,这些我都心中有数。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多年没有回家,这些东西依然清楚。然而,多年没有回家打扫院坝,不少不知名的草也慢慢侵过屋外的石板,蓬勃向前。

⑨与我的老家一样,李家湾、蒲家湾、杨家山的那些院落也慢慢人去屋空。老的去世了,年轻的外出打工去了,年幼的也跟上年轻的父母进城当了农民工子弟。他们在乡下的家园也日渐荒芜,还给了草木。那些没有砍下的树,那些没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静静地,把曾经撕开的伤口一点一点缝合,把曾经的人世悲欢一点一点地掩埋。

⑩回望老家,草木葱茏。

(摘编自《在川北》)

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写乡村属于草木,有水有树才有了村民的扎根与繁衍,照应题目,为下文写草木与村民生活的关系以及“我”的情感张本。

B.③④两段围绕树叙写老家生活留给“我”的印象。文中既写出了树与人、鸟相处的状况,也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

C.第⑥段中,“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一句,作者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表达了大柏树被村民锯出锯末时“我”内心的剧痛。

D.第⑧段中写道,“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可以看出“我”对老家的记忆非常清晰。

E.作者追忆故园草木,饱含深情,对村民远离家园以致故园逐渐荒凉这一现象作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E 解析:B项,“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说法有误,原文“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等几句表现的是“树”为“我家”挡风。E项,文

章没有“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思路点拨】设题形式为选择题,五个选项中要求选出两个错误项。第一个选项关注全文整体,考查小说的情节安排。后四个选项按文章行文顺序编排,既有对内容的概括,也有对写作技法、思想内容的分析。

13.第⑥段所叙写的祭祀大柏树这件事,反映了村民什么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①村民像对待神灵一样来看待大柏树,表现他们对树的敬畏;②为了乡村的发展,不得不牺牲大柏树,村民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大柏树的歉意。

解析:分析村民心理,由⑤⑥可以看出村民对古树既有敬畏,又有歉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1)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等,进而发掘出人物的精神世界。(2)从对比中剖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体验人物的情感。

14.请根据文本,探析“回望老家,草木葱茏”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探析关键句含义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我”感受到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②“我”对故园浓浓的情意(依恋、感念、赞美等)。③草木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解析:探析关键句的含义,先抓住字面意思,“草木葱茏”是草木旺盛的生命力,结合语境和文章主旨,深入分析即可。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思路点拨】对关键词语含义的品析,第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词语的含义。第二,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倾注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表示赞美、肯定的褒义词,还是带有贬斥、否定的贬义词?而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在运用时又常常出现感情色彩变化的情况,或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第三,要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二是善于根据它所在的语境揣摩。赏析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写作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题文】(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题文】O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陨石坑:地球上的宇宙礼物盒

杨弦章 大河

①20xx年2月,俄罗斯中部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一颗带着耀眼火光的陨石突袭地球,并在空中解体爆炸,无数建筑的玻璃瞬间粉碎,千名居民受伤。

②牵动全球神经的还有去年的一则爆炸新闻——俄罗斯政府曝光了被雪藏30多年的“玻普盖钻石矿”。据报道,这个藏身于西伯利亚东部大陨石坑中的富矿,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钻石矿储量总和还多10倍。

③如果说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那么这些大大小小撞击坑就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④所谓陨石坑,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有研究者声称,每6500万年,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就会强势改变地球的命运。许久

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派学说认为,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近200公里的陨石坑,将大量碎片和灰尘送入大气层,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遮挡太阳光数周乃至数月,一举终结了恐龙时代。

⑥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人们惊喜地发现,陨石坑确实与“宝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⑦陨石坑为何与矿产如影随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陨石特别是巨型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瞬时极高压高温作用于地壳,会形成一系列特有矿物,如陨击金刚石等。此外,撞击作用也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再者,陨石坑本身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也可进一步调节和控制矿产,如冲击岩石层带的裂缝、孔穴以及特定的时间和压力都是孕育油田的摇篮。

⑧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绝不仅限于矿产。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是地球上最醒目的陨石坑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形水系,冬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茂密的原始森林暗绿色的背景上面,冰封的环状银白色湖泊闪闪发光,成为地球上最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曼尼古根河上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大坝,将这个陨石坑湖变成了世界上第五大水库,350亿立方米的湖水所发出的电不仅点亮了魁北克,还输出到美国东北部。

⑨陨石坑并不都在荒凉之处,世界上还有一个“繁荣文明的陨石坑”,那便是德国的里斯陨石坑——四周的山冈像盘子边,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在盘底。除了拥有“城堡之乡”的美誉外,它还被称为“躲在陨石坑里的小镇”。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现代,里斯陨石坑地区都是欧洲中部重要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古代教堂、城堡和修道院遗址见证了它文明的辉煌。

⑩陨石坑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们带来的丰富宇宙信息也异常珍贵,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11陨石坑,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它们还会带给人类怎样新鲜的宝藏,激发出怎样的惊喜呢?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相关链接

①关于地球生命进化的争论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德国研究人员在两块陨石样本中发现,其氮含量与人体和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含量很类似,证明地球大气层现存的氮很可能来自早期的陨石雨。(摘编自《科技日报》)

②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内含数十种已知和未知的矿物。科学家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摘编自《百度百科》)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援引两则发生于俄罗斯的牵动全球神经的新闻,分别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和陨石坑的惊人价值,引出说明对象。

B.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陨石出现的频率高,频繁引发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强势改变地球命运。

C.陨石撞击作用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进而形成钻石、石油等各种矿产“宝藏”。

D.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高龄,散布于地球各处,繁华之地也有它的身影。拥有“城堡之乡”美誉的德国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其中。

E.文章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说明陨石坑的特点,还运用了描写以及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可读性。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C

解析:B项,“频繁”有误,且只有大的陨石撞击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C项,“进而”前后的因果关系缺乏文本依据。

【思路点拨】要求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判别选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正确与否。找准各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加以对照比较,是做这类题的基本原则。

13.文章第③段说“?椟?和?珠?都价值连城”。“珠”(陨石)有何价值?请根据文章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①有矿产价值;富含矿物,数量可观。②有科研价值;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系行星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和地球生命进化的起源。

解析:答题范围在⑤⑥⑦和相关链接,概括归纳出来即可。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14.文章结尾说陨石坑是“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请探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6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结尾段作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陨石坑很神奇:催生丰富的矿产,成就独特的景观。②陨石坑很神秘:有未知的宝藏和秘密等待人们探寻、发现。

解析:这篇小品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一是它的神奇,二是它的神秘。找出来,概括归纳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思路点拨】首先,先阅读文本内容,确立自己的观点。第二,依据文本材料,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分条阐述理由,分条作答。

【题文】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题文】D015.下面文字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当,请先写出使用不当的成语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从当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再到最近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一个共同点就是,舆 论都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逆转:先是义愤填膺,转而多方猜测,最后随着真相水落石出,

① ② 此时舆论的反应和最初时泾渭分明。这不禁让人想到:在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面前,舆论应

③ ④

有怎样的“第一反应”?

使用不当的成语的序号:

修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③ 改为“大相径庭”(其他答案,符合语境、语法亦可。)

解析:“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大相庭径”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

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思路点拨】第一,在意义上,成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有些考生以今训古,出现成语误用中最常见的错误——望文生义。第二,每个成语都有确定的适用对象,若扩大或缩小其范围,或者对形似的成语不注意其细微的差异,都很可能导致张冠李戴的错误。第三,成语大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使用成语要审慎区别褒贬,否则会导致褒贬不当的错误。第四,成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与限制性、修饰性词的意思矛盾或重复或不能搭配,如果不能注意,会导致搭配不当的错误。

【题文】E016.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3分)

①发达国家能否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撑,②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组合的质量,③发达国家目前大多面临收支失衡加剧、失业增加和社会碎片化,④经济问题又多与社会及政治议题纠缠在一起,⑤不可能通过单一方面的政策调整来解决根本问题。

使用不当的成语的序号:

修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③ 在“碎片化”后添加上“的困局”(其他答案,符合语境、语法亦可。) 解析:③成分残缺。

【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题文】I0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详细地教人怎么种石榴。三月初,截取粗如拇指、长一尺半的枝条, ; , , ; 。成活以后,再把骨石放在根部旁边,石榴就会“滋茂可爱”。

①挖一个深一尺七寸、径一尺的圆坑

②把枝条竖立在坑内,排列均匀

③把下方两寸烧一下,以防汁液流失

④然后填土,一层土,一层骨石地填满

⑤在插入的枝条之间放置枯骨和石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②④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③与横线前的内容衔接紧密,都是写树枝的;①②⑤④根据种石榴的步骤排列。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④衔接要自然:没有脱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含关联词、介词等)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⑤文气要贯通:即语言的特点(或特色)要一致,如严肃、诙谐、朴实、藻饰、直白、含蓄……

【题文】G218.仿造下面示例,以“我们性格里都有”开头,写一个句子。要求:结构与

示例相似;不得出现“林黛玉”“薛宝钗”。(3分)

示例:我们性格里都有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内有自我的坚持,在外又能与人随和相处,能在这两者间平衡,真是大智慧。

我们性格里都有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

示例1:我们性格里都有苏学士和柳郎中,内有铜琵琶铁绰板的刚劲,外有红牙拍板的温和柔顺,能在这两者间转换,堪称高难度。

示例2:我们性格里都有方与圆,于己有方正严格的原则,待人有圆融通达的气度,能将二者融通,真乃大境界。

解析:以“我们性格里……”开头,写出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两方面相互补充。

【思路点拨】仿写题,要注意三点:①准确审题,把握得分要点,运用三审法。一审主旨,即把握语段的中心,审清内容的主旨,保持情感一致、风格一致;二审句式结构,即依据例句的句式规则,保持假设、递进、并列等关系一致;三审修辞格式,即要求学生精准判断例句的修辞类别,保持修辞一致。②明确思路。仿写时首先要确定仿写对象(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然后遣词仿写,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把仿写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一句话或几句话。③检查验证,融会贯通。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是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题文】I0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女儿曾抱怨自己在外打拼不易,天天吃青菜,没有肉吃。这句无心之话,被父母记在心里。女儿结婚前,父母赶做了差不多30斤的香肠,作为嫁妆送给女儿。女儿把这件事情传到网上,感动了无数人。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

示例1:香肠嫁妆,再普通不过了,却一样可以让女儿收获沉甸甸的爱,里面蕴含着的亲情温暖更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对父母来说,让他们感受你的痛苦、同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了。父母给孩子的,永远比孩子反馈给父母的要多得多。

示例2:“香肠嫁妆”感动了很多人,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亲情与现实冲突的泪点只有在此时,我们才会想到自己的双亲,才会发现自己亏欠父母太多了。所以,除了感动,我们还需要反思,更需要行动——让父母时常听到你的声音,让他们经常接收到你的问候。

解析:这段材料是在歌颂父爱母爱,解答本题需要看法明确,语言简明,语言连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思路点拨】这类短文的题材贴近现实生活情景逼真,现实感强。对同学们而言,比较好下笔,容易抓住中心,易于表达,同时也可有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写此类短文时,务必做到立场鲜明。不仅要阐述一部分人的观点,更要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同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题文】五、写作(70分)

【题文】Q3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立意分析】立意角度一:支持过不重复的日子,反对把一天重复365次。

不重复,意味着每天追求与昨天完全不同的生活,意味着要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人生的多姿多彩,而非简单地以“过日子”的心态来打发余下的生命时光。

不重复,也可以说是追求每天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换言之,生命应当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而非无意义的机械循环,我们当以每日的成长与蜕变,实现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总之,这里都是从支持“不重复”,反对“重复”的角度立意,能对它们做出符合逻辑的内涵界定和表述,都是可以的。

立意角度二:支持“重复”,反对“不重复”。

材料虽然隐含了褒贬,我们也未必不能反过来去支持“重复”,关键是我们怎么解读了。看到这则材料的第一瞬间,徐某人想起了一道题,20xx年高考北京卷的那个铁路巡视员老计,人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行走几十公里,防止落石、滑坡、倒树等危及行车安全,等等,他每天重复地做着这一样的事情,你能说他的生命和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吗?

再进一步讲,老计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日复一日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普通生命的代表,他们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命,维持着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他们甘于这样的重复,为那些不想重复追求新鲜刺激的人提供实现新鲜刺激的便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过一天,重复365次”就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坚守,哪怕它机械、枯燥、无聊。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当中,有太多喜新厌旧追求不一样生活的人,他们打着生命应当多姿多彩的旗号,出入各种声色犬马的场合,或者眼高手低地在穿梭于不同的工作。表面上他们在追求新鲜刺激不重复的人生,实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用这种生活来麻痹自己和逃避责任。

立意角度三:追求“不重复”,但“不重复”并非一味地追求新鲜刺激。

立意角度四:支持“重复”,赞扬克服人性对新鲜刺激本能的追求,用“重复”来坚守生命价值的做法,但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或者“重复”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机械循环。

第三、四个两个立意角度,是基于一个观点的辩证思考,是在一二两个立意角度的基础上补充而已,具体分析不作赘述。

立意角度五:只有甘于“重复”,才能真正“不重复”。

这是将材料的对立主张变成一种因果关系,以“重复”为因,以“不重复”为果。人人希望365天每天过得不一样,我们希望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成长,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生经历,然而现实并不能让我们轻易如愿,而我们也只有甘于在平凡的重复当中不断地积累,或者用重复的量变等待质变,或通过重复的劳作让自己得以生存,以此获得解放身心追求丰富生活的资本。

立意角度六:只有常怀“不重复”之心,才能避免沦入日复一日机械“重复”。

这是以“不重复”为因,解决“重复”问题为果。生活中的一些人,常常会不经意沦入庸常,甚至会麻木其中,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一年的365天可以活得每天不一样。若要从这种陷入庸常而不能自拔的状态中离开,当时时谨记生命本可丰富多彩的夙愿。

【参考例文】

别生活在重复中

苏岑说:“生活是摩天轮,无论怎样都是回到最初的原点。”诚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生活亦是。然而,如何在匆匆时光里,生活得有意义,而非重复蹉跎时光呢?即使生活

是网,我们也要让它是精彩的,别在重复中消磨了心志。

诚然,一年有365天,可以过365天的人是怀抱着一颗积极追求的心,提高每一天效率,活出自己的价值,但是,只过1天却重复365天的人是消极地遁世一凡尘。不想生活在每天的重复中,需要积极,需要创新。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生活是需要不断向前的,如果一直原地踏步,要怎样抵达彼岸?正如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墨来治国医发,不是一种生活的前进吗?王王石用命前半生将价值投于地产,在60岁勇攀珠峰,留学哈佛;60岁才是我人生的开始;难道不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因为不甘被生活的枯燥打败,毅然放弃所有功成名就,退隐山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生活之意义是在每天不同中得知活着是为了改变,而生于重复中,要么困顿,要么低靡。如果你有满腔热血,就去创造精彩,别让重复消磨斗志,趁着阳光正好,年纪正好去体验充实的365天,别浑噩地活着。

巴金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没有陶渊明的淡泊,没有王石的雄心,亦没有刘伟的坚强。如果活得有意义!也许就如郭小川说:”生活是杯酒,需要历经才知醇香。不要为了求两点一线的风顺生活,也别总是重复做过的事,生活需要发酵,才能爆发热情。

然而,科尔伯特曾言:“一辈子做一件事就够了,然后把它做好。”诚然,我无法批驳,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每天都需要去做了多次重复的实验,才能成功。爱迪生经过1000多次失败,才发明电灯;杨丽萍摔倒多次,才能痛苦创造了孔雀舞;一生做一件事,然后将它做好。然而,所谓生活的重复并非是技术上和职业上的重复,而是一种碌碌无为和踌躇满志的自甘堕落。我们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没有行动最终也难逃被风沙掩埋的命运。生活需要一点激情,更需要一份豁达。

三毛说:“生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青菜豆腐都要亲自去尝尝。”的确,我们经历着生活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需要实践方能处变不惊。如果让365天过得充实,而不是重复空洞呢?提高效率,确定一个目标,让汗水浸染生活角落。不要只甘心于平淡的重复中,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生活在重复也有精彩”,亦舒如是说,人生有两种:每天做同一件事,然后作好,然后成功;每天做不同的事,然后突破;然后快乐。诚然,前者是科学耐得住寂寞,坚持得了理想;后者该是我们,平凡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让生活是一辆过山车,虽有害怕,却也精彩,却也领略了不同的景;别让生活是浪漫的摩天轮,虽有心动,却也平淡。过一个充实的生活,别在重复中自甘平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