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自主学习

在快乐中学习

七年级八班 李欣然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班开展了“师友合作,学习互助”的活动,在为期一周的培训后,我们正式进入了新的学习改革,在这三周的互助学习中,我们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

刚开始,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可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平时背书,做题对我来说得心应手,可面对我的学友刘诗曼却不知所措,对于她的学习不知该如何点评,怎么补充。看到其他师友进展顺利,配合默契,我们俩都着急了,这样下去,我们一定回落后的。于是我们开始找原因,从其他师友那里请教方法,同时想想各自都存在哪些学习中的缺点和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就这样我们有了头绪,开始了我们愉快,默契的合作。 在我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刘诗曼是个爱思考,爱回答问题的女孩,而且胆子大,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而我胆子小,明明知道的问题,怕回答错误,不敢举手回答,可是刘诗曼着急了,看着其他师友一分,两分,三分……,我们也不能输给其他师友。于是,我开始鼓足勇气,举手回答问题,慢慢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而且回答问题有条有理,思路清晰,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使我更加自信。

这种学习模式使我们能够多说,多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既锻炼了我们的思维,也锻炼了我们的口才,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责任心,你能看到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进步,而是整个班级的进步。这次合作,互助学习,让我们也当了回老师,所以我们也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一起进步,向老师交

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师友合作”学习感想

七年级八班 许津堃

学习是枯燥的,需要一遍一遍去读,一遍一遍去记,对于这样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的我们总会有厌烦的感觉,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活跃在课堂上?这些个尖锐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学期伊始,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一种叫“师友互助”的教学模式进入我们的学习生活。同学们都对这种方式表示好奇,都在质疑能否行的通?可是不投入使用,又怎么会知道是好是坏。

在深入的培训过后,“师傅”和“徒弟”开始走马上任。这次的教学模式就在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得课堂上的主角由老师转变为学生。我是一名“师傅”,一开始和徒弟都不太自信,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充分的预习后,我们信心满满,对未知的课堂内容十分期待

上课时,老师将大部分时间交给了我们,我与“徒弟”各自将老师的问题解出答案,接着在互相交流。交流的过程中,答案的质量不断升华。最终,我与“徒弟”自信的举起手并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那一次回答问题的经历对我的“徒弟”影响很大,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在遇着难题就束手无策,并与我成了好朋友,我也在教徒弟的过程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把难点重点记得很牢靠。这样一个双赢的课堂,让我们的学习态度变得端正,并且学得也不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是“互助解疑”。在“互助解疑”中,徒弟的问题向师傅请教,师傅不懂的问题可向老师或其他师友求助。在以往的课堂,我的疑惑总要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向老师求助后才能解决,有时,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懂,有时太费周折也得不到解答。通过这样一个环节,我的疑惑可立刻被解决,而且还养成了有不懂就问的习惯。

课堂上,老师的因势利导激发了我们的主动性。原来我的前桌是一个不爱说话、不主动学习的人,被老师和她的师傅引导后,现在上课发言积极,主动去学习、性格开朗、活泼。而且在学习中有些师傅还格外有责任心,不光在校内帮助徒弟,在校外也经常打电话与徒弟谈心、交流。这样一来,“师友互助”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我们

广大学生从能力发生了改变。

虽然此方法一经使用获得了广泛好评,但是有些地方还需慢慢发展。比如徒弟的成绩,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从分数上进行,实质性的改变的教学方法就不是好方法。成绩得需要稳稳的提升,不要心急。当然师傅就更不能对徒弟施加压力,需要让他量力而行,师傅的职责就是引导与帮助,可不能“越线”哦。

师友合作带给我们太多惊喜,让我不断从中获益,不断从中成长。但是发展的路途是无止境的,途中还需接着探索、接着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会成功!

 

第二篇:在自主学习中感悟 在体验感悟中成长

在自主学习中感悟 在体验感悟中成长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革命》课堂教学反思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享受历史课堂的快乐”。一直以来,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活力课堂”是我追求的的教育理想之一。20xx年下半年,丹阳市为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活力课堂”,在全市骨干教师中开展了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我被安排到新桥中学上了《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革命》一课,为我践行这一教学理想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

一、注重知识的化繁为简、化难为简。《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革命》这一课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铁器的使用,铁农具出现以后,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引发社会的大变革。因此本课的主体线索是: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性质变革。按照这样一条线索来设计本节课就显得流畅很多。但这节课知识跨度大,并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问题,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重点的设计应放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上。本课教学中基本做到了由具体知识提升到理论,但涉及而不深入,点到为止,避免了陷入到理论知识中而花费大量时间。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来深入分析本课的历史史实,从而突现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知识点。

二、注重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在及时启发和引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抽象的书本知识能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如在讲“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时,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将全班同学分成石、木、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收集相关的生产工具资料,整理后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比较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继而分析、归纳出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变革;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耕作,是农耕史上的一次变革。而这种变革引发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课堂实践证明,由于在本目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都是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活跃、思维火花不断蹦现,见解独到,避免了教师陷入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而花费大量时间,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注重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等能力。教师设问由浅入深,学生训练由简到难。例如:本课从课堂中对三个内容的归纳与总结:第一个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表格在提问回答的基础上由多媒体投影逐步展示出来,学生可直接观察认知:第二个各国变法改革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找出“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变法”;第三个在充分学习后,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归纳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措施,从而锻炼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同时巩固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四、注重对重点内容的处理和教材的优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如对第二个子目《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只是把其作为一个过渡,引入商鞅变法,因此处理比较简单,由学生阅读,找出在这一时期有哪些诸侯国进行了哪几次变法即可。重点是在第三个问题,也是难点,如何讲解这一问题费了很多的脑筋。最终采用了如下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介绍商鞅的生平,教师做适当补充即可。然后设置了三个环节,分别是: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商鞅舌战顽固大臣》、自主完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商鞅最终被车裂而死,是否表明变法失败?而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又设计了学生阅读归纳;讨论思考,说出变法的任一条措施施行的意义或作用;进一步归纳按“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

三个方面请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课文中除多处小组讨论外还特意在第一目分组让学生归纳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推选代表上台介绍,在第三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商鞅舌战顽固大臣》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五、注重历史知识的拓展。“读史明智”,“以史为鉴”,这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本课在讲授新课知识后,针对商鞅变法,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深化,如对商鞅之死与变法成败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商鞅之死,让学生明白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帮助学生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又设计“穿越时空”一问,把商鞅变法与当代改革开放相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商鞅变法理解改革开放对近代中国的重大意义。

六、注重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导言以农村学生常见的小农具入手,设问、激趣、讲授新课,让学生分组合作上台介绍农具演变过程,自主学习完成有关教学内容,分组讨论相关问题,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在本课教学内容的主线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不断激趣、刺激其学习的兴奋点。结尾更是以诗歌的形式结尾。一方面激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阅读中对本课知识作一梳理。

作为借班上的展示课,总体对课堂教学效果我是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自编自演的历史剧,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作适当指导;本课的课堂活动较多,但相应的评价较少;由于对学情的不了解,前面授课时间较长,导致学生最后的练习没能很好完成,草草了事。这是本课教学的憾事,今后的教学中将倍加注意这些问题。

“授之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这节课我的总的教学思路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退居二线”,学生能讲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的,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完成;学生探究学习时出现偏差,引导学生回归正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历史,在体验感悟中快乐成长。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比教会具体知识更令他终身受益。相信学生,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你会发现,其实学生的创新思维远超我们的想象、观点见解也远在我们预料之外。其实,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教学相长? 活力课堂录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