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系统架构师邀请函

关于举办“高级系统架构师培训”的通知

在软件产品的开发组织中,系统架构师是软件项目的总设计师,是软件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是目前软件开发中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开发架构设计体系,培训中心特举办“高级系统架构师”培训班,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高级程序员、资深开发人员。

二、学员基础

1、具有任何一种平台或嵌入式的项目设计、开发与组织的工作经验;

2、要求熟悉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并有一定实践经验;

3、系统地学习过OOA、OOD和OOP知识的人员。

三、师资

由业界知名软件架构师亲自授课:

谢新华 教授,大型电子对抗项目首席系统架构师

杨 德 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四、培训要点

在软件组织中,高水平架构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本课程针对企业开发最关注的问题深入研讨,抓住投入回报这个企业核心价值,讨论软件架构设计如何使这个核心价值得以实现。作为一门高级课程,我们希望学员在已有工作经验基础上,站在一个系统架构师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软件架构设计与项目开发的水平。课程主要思想如下:

1,软件开发是建立在架构基础之上的,良好的架构设计可以帮助项目在规范性、一致性与可靠性要求之下高效率、低成本的走向成功。如果没有架构支撑,项目很可能会发展到一个无法预测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良好架构设计的目标是什么?良好架构设计的特征又是什么?在架构设计中我们必须努力避免哪些关键性的缺陷?架构设计的思考过程又是什么?不同类型的软件过程对架构设计有什么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具备站在更高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2,软件架构设计的目标是构建创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一个架构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能仅仅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需要对产品构思方法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我们应该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的关注,深入理解行业流程,引领或创造客户需求,从而构思出伟大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架构师在思维方式上要有创新力,而不应该成为墨守成规的落伍者。架构师应当用开放、创造性的思维来寻求一切可能性,并充分发挥项目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开发的软件产品更具竞争力。

3,在今天的企业环境下,变化就意味着胜出,特别是研发型项目的需求变更不可避免,而需求变更必然造成设计调整进而造成总体投入的增加,这会极大地影响到投资回报。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架构设计如何更好的适应变更,通过良好的设计确保变更、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下降。在架构设计中,应用重构技术逐步优化架构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而优化需要有清晰的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原则和模式来支撑,系统架构师需要对软件架构的各种优化原则有透彻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第 1 页 共 6 页

4,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IT的一个新热点,它集成了多种新技术,加上各大公司的极力推动,发展极为迅速。云计算是对互联网应用方向的一次革命,也就是说它把过去面向个人的互联网,向着面向企业的互联网转移,从提高生产率这个目标向着更好的协同工作、促进信息共享这个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获取更大利益的目的。为此,架构师对于云计算架构的思想和方法应该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不但会使用和揉合已有的服务,更要以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去设计和开发。在某些不太适用云计算的项目场合,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架构的思想来提升产品的综合水准。

5,当今时代,软件产品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以单个客户为特征的单一产品相当昂贵,人们注意到了在同一领域中各个产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能不能利用这种相似性,使一个领域平台内的资产在多个不同类型系统中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呢?但是无数实践告诉我们,只是随意的复用已有资产,不但不能降低成本,相反可能增加成本,这就需要用一整套工程理念来处理产品线及其架构设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识别领域中的各种通用和变化特征,需要加入“识别可变性”的活动,需要对变化的主题和变化的对象有深刻的理解。由于可变性也被传递到需求、设计、实现和测试,那就需要用“可变性管理”来进行支持,这都构成了产品线架构设计中相当有特点的内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单靠技术方法并不能保证产品线的成功,其中经济、组织、管理和过程在建立和维护产品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架构师应该仔细研究构建产品线架构中的各种问题,除了需要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以外,更需要站在组织层面考虑问题。

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要增加软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软件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质量属性对于架构风格有重大影响,所以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成为软件架构设计的重要主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架构师需要把人、组织、技术以及用户放到一个统一体中,思维空间应该包括业务、需求、设计、过程以及组织方法。优秀的架构设计是把所有这些要素都考虑进来,以统一协调的方式寻求最佳配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高质量软件。

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成为现代软件架构设计的核心思维。这需要软件架构师站在全局的的视角想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寻找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使设计工作变得极有主动性和想象力。这一整套思想的实现,也为高质量软件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并不是一个泛泛的理论课程,而是从实际项目要求出发来探讨理论的应用,针对问题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在思考力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并不准备用“工匠”式的方式说明问题,而是既有理论阐述和思想方法的拉动,又有针对实际情况的“沙盘推演”以及技术专题的探讨,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学员在今后架构设计的实践中大大提高设计水平,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可度量价值。

五、培训内容

(一)软件架构设计的思想与过程

1)软件架构的问题与目标

软件架构与架构师的定义

软件架构设计的方法学基础

2)架构驱动的迭代开发

软件过程:现代对于传统的挑战

软件开发的经济学特征

第 2 页 共 6 页

降低软件规模或者复杂度

系统架构的开发、测试与集成

3)论软件架构与架构师

什么才是优雅的架构

软件架构师的工作特征

拒绝烟囱系统

4)软件架构的设计过程

(二)软件架构设计的风格、重构与视角

1)软件架构风格

管道和过滤器风格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

基于事件隐式调用风格

分层系统风格

仓库风格和黑板风格

正交架构风格

特定领域架构风格(DSSA)

特定领域架构设计过程

2)软件架构的重构技术

软件的腐化与控制方法

架构的坏味及其重构

3)质量属性对架构风格的影响

三层次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关键质量属性决定架构

案例:可靠性质量解决方案

4)多视角探索架构设计

成功软件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素

从质量属性及其应对策略的视角优化架构 从模块划分的视角优化架构

从共享分层结构的视角优化架构

从软件复用与组件化的视角优化架构

5)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价方法

ATAM架构质量评估方法

ATAM的阶段和评估要点

(三)产品部件的设计与优化

1)软件重构与架构优化

2)单一职责原则(SRP)

职责是变化的一个轴线

分离耦合的职责

3)开放—封闭原则(OCP)

OCP原则的基本概念

实现OCP的关键是抽象

预测变化和“贴切的”结构

4)依赖倒置原则(DIP)

对传统层次结构的倒置

第 3 页 共 6 页

依赖倒置原则的设计方法

架构、框架与业务层面的复用

5)接口隔离原则(ISP)

接口有可能被污染

分离客户就是分离接口

使用多重继承分离接口

6)包的设计与重构原则

7)封装类或者接口的变化

设计模式的基本思想

利用外观模式封装类的变化 利用适配器模式封装接口变化

8)封装业务单元的变化

利用模板方法封装业务单元变化 利用桥接模式封装业务单元变化 利用装饰器模式封装核心业务单元 利用工厂模式封装对象变化

9)利用观察者模式处理业务单元的变化

10)代理模式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11)软件架构的恢复

架构恢复层面的重构技术

反向工程和正向工程

架构恢复阶段的设计重构

(四)云计算架构及其实施

1)云计算与云计算架构模型

云计算问题的缘起

云计算的三层SPI模型

云计算的关键概念

2)云计算应用架构所带来的挑战 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和生态系统

设计云计算系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3)云服务与面向服务的架构

4)云服务接口

企业服务总线(ESB)

云计算架构中服务的搭建

5)架构师在云计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全面考虑云计算各方面的特征 达成云计算架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产品线架构的组织与原则

1)软件产品线工程的概念与过程 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动机

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内容

软件产品线工程框架

领域架构的可变性建模

2)软件产品线架构的构思

第 4 页 共 6 页

3)产品线架构的预见与调整

4)产品线架构开发中的节奏与协作

在产品线架构设计中的节奏

定期再评估、同步和调整架构

保持架构交付节奏建立协作关系

5)简化领域架构保持平衡

6)产品线架构策略的总结

(六)软件架构设计综合研讨

1)项目的业务背景与设计概念

项目的业务背景

从目标分析到项目概念

确定架构设计的关键指标

2)风险分析与架构策略

产品可伸缩性风险化解策略

资源可伸缩性风险化解策略

传输层加密与性能的矛盾风险化解策略

3)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从系统级需求到产品业务架构概念

关键业务模型和产品结构分析

4)综合研讨带给我们的启示

(七)大型软件架构设计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介绍和项目小组角色区分

2)业务建模和需求分析实战练习和要点分析

3)高层架构的选择和设计案例分析

4)详细架构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及案例分析

5)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6)变更管理及其应对技巧

7)基于变化的数据库设计实战练习

8)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非技术阻力和对策

9)用例驱动和迭代开发中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

10)产品线架构和核心资产库构建案例研究

11)以外军信息化架构为例讨论超大型项目的顶层设计

六、培训目标

1、掌握架构设计的核心思想与方法,并能够在软件架构设计的质量优化中灵活应用;

2、理解影响软件架构设计质量的问题、对策、解决方案与整体应对策略;

3、能够使用规范的方法组织项目开发,并且发挥创造性思维去改进已有的过程与设计方

案,从而达到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的目的;

4、对产品线架构与复用技术有深刻而透彻的理解,能够对改进本单位的开发过程提出有

见地的意见。

七、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 20xx年11月16日---11月19日 地点:北京

20xx年11月23日---11月26日 地点:上海

第 5 页 共 6 页

20xx年11月30日---12月03日 地点:广州

八、费 用

培训费:5200元/人(含教材、证书、午餐、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Mary Cui 崔玥

翰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培训部(原华胜天成培训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A座511室(100085)

手机:186xxxxxxxx

电话:010-8273 0602

传真:010-8230 6288

MSN:邮箱

网址: .cn

第 6 页 共 6 页

 

第二篇: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目录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作为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系统地介绍了系统架构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和应掌握的重点内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共分21章,对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基础、系统开发基础、软件架构设计等诸多内容,以及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内容做了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合格架构师应具备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作了详细的讲述。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为参加软件水平考试——系统架构设计师考生的必备考试用书。凡通过本考试的考生,便具备了全国认可的,本行业的高级工程师资格。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架构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1.1 系统架构的概念

1.1.2 简要的发展历史

1.2 系统架构师的定义与职业素质

1.2.1 系统架构师的定义

1.2.2 系统架构师技术素质

1.2.3 系统架构师管理素质

1.2.4 系统架构师与其他团队角色的协调

1.3 系统架构师知识结构

1.4 从开发人员到架构师

第2章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2.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2.1.1 操作系统的原理、类型和结构

2.1.2 处理机与进程管理

2.1.3 存储管理

2.1.4 设备管理

2.1.5 文件管理

2.1.6 作业管理

2.1.7 网络操作系统

2.1.8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

2.2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2.2.1 关系数据库基础

2.2.2 关系数据库设计

2.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2.4 商业智能

2.2.5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3.1 网络概述

2.3.2 计算机网络

2.3.3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2.3.4 网络工程

2.3.5 存储及负载均衡技术

2.4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4.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2.4.2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2.4.3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4.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2.4.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2.5 系统性能

2.5.1 性能指标

2.5.2 性能计算

2.5.3 性能设计

2.5.4 性能评估

第3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3.1 信息化概述

3.1.1 信息的定义

3.1.2 信息的特征

3.1.3 信息化的定义

3.1.4 信息化的内容

3.1.5 信息化的经济社会意义

3.1.6 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

3.1.7 信息化的需求

3.1.8 信息化战略

3.2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

3.2.1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的目标范围

3.2.2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的方法论

3.2.3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的软件架构组成

3.2.4 总体规划的实现过程

3.3 信息化的典型应用

3.3.1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3.3.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3.3.3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和功能

3.3.4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3.3.5 企业门户

3.3.6 企业应用集成

3.3.7 供应链管理

3.3.8 信息化的有关法律和规定

第4章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4.1 软件开发方法

4.1.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4.1.2 软件开发模型

4.1.3 敏捷方法

4.1.4 RUP

4.1.5 软件系统工具

4.2 需求管理

4.2.1 需求管理原则

4.2.2 需求规格说明的版本控制

4.2.3 需求属性

4.2.4 需求变更

4.2.5 需求跟踪

4.2.6 需求变更的代价和风险

4.3 开发管理

4.3.1 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

4.3.2 配置管理、文档管理

4.3.3 软件开发的质量与风险

4.4 设计方法

4.4.1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4.4.2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

4.5 软件的重用

4.6 逆向工程与重构工程

第5章 软件架构设计

5.1 软件架构概念

5.1.1 软件架构的定义

5.1.2 软件架构设计与生命周期

5.1.3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5.2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5.2.1 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概述

5.2.2 概念与术语

5.2.3 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

5.2.4 体系结构需求

5.2.5 体系结构设计

5.2.6 体系结构文档化

5.2.7 体系结构复审

5.2.8 体系结构实现

5.2.9 体系结构的演化

5.3 软件架构风格

5.3.1 软件架构风格概述

5.3.2 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5.3.3 客户/服务器风格

5.3.4 三层C/S结构风格

5.3.5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

5.4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5.4.1 DSSA的定义

5.4.2 DSSA的基本活动

5.4.3 参与DSSA的人员

5.4.4 DSSA的建立过程

5.5 系统架构的评估

5.5.1 系统架构评估概述

5.5.2 评估中重要概念

5.5.3 主要评估方法

第6章 UML建模与架构文档化

6.1 UML现状与发展

6.1.1 UML起源

6.1.2 UML体系结构演变

6.1.3 UML的应用与未来

6.2 UML基础

6.2.1 概述

6.2.2 用例和用例图

6.2.3 交互图

6.2.4 类图和对象图

6.2.5 状态图和活动图

6.2.6 构件图

6.2.7 部署图

6.3 基于UML的软件开发过程

6.3.1 开发过程概述

6.3.2 基于UML的需求分析

6.3.3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6.4 系统架构文档化

6.4.1 模型概述

6.4.2 逻辑结构

6.4.3 进程架构

6.4.4 开发架构

6.4.5 物理架构

6.4.6 场景

6.4.7 迭代过程

第7章 设计模式

7.1 设计模式概述

7.1.1 设计模式的历史

7.1.2 为什么要使用设计模式

7.1.3 设计模式的组成元素

7.1.4 设计模式的分类

7.2 设计模式实例

7.2.1 创建性模式

7.2.2 结构性模式

7.2.3 行为性模式

第8章 XML技术

8.1 XML概述

8.1.1 XML基本语法

8.1.2 标签语法

8.1.3 文档部分

8.1.4 元素

8.1.5 字符数据

8.1.6 属性

8.1.7 注释

8.1.8 CDATA部分

8.1.9 格式正规的文档

8.2 XML命名空间

8.2.1 命名空间

8.2.2 定义和声明命名空间

8.3 DTD

8.3.1 什么是DTD

8.3.2 为什么引入DTD

8.3.3 DTD的声明

8.3.4 元素的声明

8.3.5 实体的声明

8.3.6 属性的声明

8.4 XML Schema

8.4.1 逻辑XML Schema的文档结构

8.4.2 元素的定义

8.5 可扩展样式表语言

8.5.1 可扩展样式表语言概述

8.5.2 XSLT的常用句法和函数

8.6 其他相关规范

8.6.1 XPath

8.6.2 XLink和XPointer

第9章 面向构件的软件设计

9.1 构件的概念

9.1.1 术语与概念

9.1.2 标准化与规范化

9.2 构件的布线标准

9.2.1 布线标准从何而来

9.2.2 从过程到对象

9.2.3 深层次问题

9.2.4 XML

9.3 构件框架

9.3.1 体系结构

9.3.2 语境相关组合构件框架

9.3.3 构件开发

9.3.4 构件组装

第10章 构件平台与典型架构

10.1 OMG方式

10.1.1 对象请求代理

10.1.2 公共对象服务规范

10.1.3 CORBA 构件模型

10.1.4 CORBA设施

10.2 SUN公司的方式

10.2.1 Java构件技术的概述 10.2.2 JavaBean

10.2.3 基本的Java服务

10.2.4 各种构件——Applet,Servlet,Bean和Enterprise Bean 10.2.5 高级Java服务

10.2.6 Java和Web服务——SunONE

10.3 Microsoft的方式

10.3.1 第一个基础关联模型——COM

10.3.2 COM对象重用

10.3.3 接口和多态

10.3.4 COM对象的创建和COM库

10.3.5 从COM到分布式COM(DCOM)

10.3.6 复合文档和OLE对象

10.3.7 .NET框架

10.4 战略比较

10.4.1 共性

10.4.2 不同点

第11章 信息安全技术

11.1 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11.1.1 加密和解密技术

11.1.2 散列函数与数字签名

11.1.3 密钥分配中心与公钥基础设施

11.1.4 访问控制

11.1.5 安全协议

11.1.6 数据备份

11.1.7 计算机病毒与免疫

11.2 信息安全管理和评估

11.2.1 安全管理技术

11.2.2 安全性规章

11.3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12章 系统安全架构设计

12.1 信息系统安全架构的简单描述

12.1.1 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其威胁

12.1.2 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标准和组织

12.2 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规划框架及其方法

12.3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12.3.1 OSI的安全体系架构概述

12.3.2 鉴别框架

12.3.3 访问控制框架

12.3.4 机密性框架

12.3.5 完整性框架

12.3.6 抗抵赖框架

12.4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

12.4.1 数据库安全设计的评估标准

12.4.2 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

12.5 案例: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第13章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13.1 软件可靠性

13.1.1 软件可靠性概述

13.1.2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13.1.3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

13.1.4 可靠性目标

13.1.5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

13.1.6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与狭义的可靠性测试 13.2 软件可靠性建模

13.2.1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13.2.2 软件可靠性建模方法

13.2.3 软件的可靠性模型分类

13.2.4 软件可靠性模型举例

13.2.5 软件可靠性测试概述

13.2.6 定义软件运行剖面

13.2.7 可靠性测试用例设计

13.2.8 可靠性测试的实施

13.3 软件可靠性评价

13.3.1 软件可靠性评价概述

13.3.2 怎样选择可靠性模型

13.3.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13.3.4 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

13.4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与管理

13.4.1 软件可靠性设计

13.4.2 软件可靠性管理

第14章 基于ODP的架构师实践

14.1 基于ODP的架构开发过程

14.2 系统构想

14.2.1 系统构想的定义

14.2.2 架构师的作用

14.2.3 系统构想面临的挑战

14.3 需求分析

14.3.1 架构师的工作

14.3.2 需求分析的任务

14.3.3 需求文档与架构

14.4 系统架构设计

14.4.1 企业业务架构

14.4.2 逻辑信息架构

14.4.3 计算接口架构

14.4.4 分布式工程架构

14.4.5 技术选择架构

14.5 实现模型

14.6 架构原型

14.7 项目规划

14.8 并行开发

14.8.1 软件并行开发的内容及意义

14.8.2 并行开发的过程

14.9 系统转换

14.9.1 系统转换的准备

14.9.2 系统转换的方式

14.9.3 系统转换的注意事项

14.10 操作与维护

14.10.1 操作与维护的内容

14.10.2 系统维护与架构

14.11 系统移植

14.11.1 系统移植的形式

14.11.2 系统移植的工作阶段划分

14.11.3 系统移植工具

第15章 架构师的管理实践

15.1 VRAPS组织管理原则

15.2 概念框架

15.3 形成并统一构想

15.3.1 形成构想

15.3.2 将构想原则付诸实践

15.4 节奏:保证节拍、过程和进展

15.4.1 节奏定义

15.4.2 将节奏原则付诸实践

15.5 预测、验证和调整

15.5.1 预测、验证和调整的定义

15.5.2 将预见原则付诸实践:准则、反模式与模式

15.6 协作:建立合作型组织

15.6.1 协作定义

15.6.2 将协作原则付诸实践:准则、反模式与模式

15.7 简化:澄清与最小化

15.7.1 简化定义

15.7.2 将简化原则付诸实践:准则、反模式与模式

第16章 层次式架构设计

16.1 体系结构设计

16.2 表现层框架设计

16.2.1 使用MVC模式设计表现层

16.2.2 使用XML设计表现层,统一Web Form与Windows Form的外观 16.2.3 表现层中UIP设计思想

16.2.4 表现层动态生成设计思想

16.3 中间层架构设计

16.3.1 业务逻辑层组件设计

16.3.2 业务逻辑层工作流设计

16.3.3 业务逻辑层实体设计

16.3.4 业务逻辑层框架

16.4 数据访问层设计(持久层架构设计)

16.4.1 5种数据访问模式

16.4.2 工厂模式在数据访问层应用

16.4.3 ORM、Hibernate与CMP2.0设计思想 16.4.4 灵活运用Xml Schema

16.4.5 事务处理设计

16.4.6 连接对象管理设计

16.5 数据架构规划与设计

16.5.1 数据库设计与类的设计融合

16.5.2 数据库设计与XML设计融合

16.6 实战案例——电子商务网站(网上商店PetShop)

第17章 企业集成架构设计

17.1 企业集成平台

17.1.1 企业集成平台的概念

17.1.2 集成平台的标准化

17.1.3 实现技术的发展趋势

17.1.4 集成平台的发展趋势

17.2 企业集成平台的实现

17.2.1 数据集成

17.2.2 应用集成

17.2.3 企业集成

17.3 企业集成的关键应用技术

17.3.1 数据交换格式

17.3.2 分布式应用集成基础框架

17.4 面向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模型

17.4.1 企业模型在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作用

17.4.2 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企业模型重用

17.4.3 整体解决方案中企业模型演化

17.4.4 模型驱动的企业集成系统演化

第18章 面向方面的编程

18.1 方面编程的概念

18.1.1 AOP产生的背景

18.1.2 面向方面的原因

18.1.3 AOP技术

18.1.4 AOP特性

18.1.5 AOP 程序设计

18.1.6 AOP的优势

18.1.7 当前的AOP技术

18.2 AspectJ

18.2.1 AspectJ概述

18.2.2 AspectJ语言概念和构造

18.2.3 AspectJ实践

18.3 Spring AOP

18.3.1 Spring AOP概述

18.3.2 Spring语言概念和构造

18.3.3 Sring AOP应用

第19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

19.1 嵌入式系统

19.1.1 嵌入式系统概念

19.1.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

19.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19.1.4 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

19.1.5 嵌入式数据库管理

19.1.6 嵌入式网络及其他

19.2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19.2.1 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

19.2.2 嵌入式软件设计模型

19.2.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第20章 面向服务的架构

20.1 SOA的相关概念

20.1.1 SOA的定义

20.1.2 业务流程与BPEL

20.2 SOA的发展历史

20.2.1 SOA的发展历史

20.2.2 国内SOA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对比 20.3 SOA的参考架构

20.4 SOA主要技术和标准

20.4.1 UDDI协议

20.4.2 WSDL规范

20.4.3 SOAP协议

20.5 SOA的特性

20.5.1 文档标准化

20.5.2 通信协议标准

20.5.3 应用程序统一登记与集成

20.5.4 服务品质

20.6 SOA的作用

20.7 SOA设计原则

20.8 SOA的设计模式

20.8.1 服务注册表模式

20.8.2 企业服务总线模式

20.9 构建SOA架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9.1 原有系统架构中的集成需求

20.9.2 服务粒度的控制以及无状态服务的设计 20.10 SOA实施的过程

20.10.1 选择SOA解决方案

20.10.2 业务流程分析

第21章 案例研究

21.1 价值驱动的体系结构:连接产品策略与体系结构 21.1.1 价值模型概述

21.1.2 体系结构挑战

21.1.3 结论

21.2 使用RUP和UML开发联邦企业体系结构框架 21.2.1 联邦企业体系结构框架概述

21.2.2 FEAF 矩阵概述

21.2.3 使用RUP支持FEAF

21.2.4 结论

21.3 Web服务在HL7上的应用--Web服务基础实现框架 21.3.1 HL7模型概念

21.3.2 体系结构

21.3.3 开发HL7 Web服务适配器

21.3.4 案例研究

21.3.5 结论

21.4 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整合——案例分析

21.4.1 案例背景

21.4.2 业务环境分析

21.4.3 IT环境分析

21.4.4 高层架构设计

21.4.5 结论

附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