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理部有关末世论的一封信

信理部有关末世论的一封信

末世论

导论

先强调末世是整部神学的方向,基督的救恩是指向“圆满”的。末世与现代人的进步思想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末世论的“超越性”。

历史发展与末世论间的不同。历史发展的特点??“超越性”的意义,‘提升’。

世俗的将来属于创造秩序,末世要关心这世俗的希望,但不该只停留于此。更该小心把天国与地上之国相混淆。在这方面,教会史中的某些事件值得借鉴。“全备主义”

基督徒望德的绝

对性和世俗希望的暂时性。

一、末世论的鸟瞰

末世论(ESCHATOLOGY)指有关结局(完成一切)的论述。是讨论个人、教会、普世的历史以及整个受造界决定性的未来,这未来的基础是基督徒的希望。“论”是整体性。方法性、系统性的学问。

末世论可分为学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前者是讨论末世论在研究工作上的特色、历史、变化等等;后者则包括所有末世事件,如死亡、审判、基督来临、天堂、地狱等等。我们的课程是在内容方面。至于学术方面只简单提及。

末世论历史

1)旧约时期:以民末世思想的根主要源于对雅威的体验,他们亲自经验了祂所许诺的事,雅威是有计划、朝向未来的天主。这使他们对雅威满怀希望。这希望包括两点:后裔及许地(GN十二1--3)在建国时期,这希望又增为对达味王朝中,将有一位伟大的后裔带来救恩(1 S七;PS二21;四五;七二;一一0)。放逐时期,又燃起新的末世观,既“雅威的日子”,这日子是审判之日,也是救恩之日。这希望囊括普世宇宙在内(参阅IS四五—五五)。

在旧约末期,开始出现“默世文学”渴望天主之国战胜恶的王国,人子将要为王。也开始对死后超越世界的期待,它将在救恩中完成。在此救恩中,死人将复活。(2 MC七)。

2)新约时期:对观福音以天国为末世思想的基础,借着耶稣的到来,天国已出现在人间,但必须到人子乘云降来时,天国才得以圆满。

保禄的末世思想中心是逾越奥迹(1 CO十五14--19),他认为在耶稣的死亡复活中救恩已来到,他也强调期待耶稣的再次来临。他也谈到死人复活后的状况,这是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1 CO十五35--50) 若望的末世观重点是已实现的末世论,在现世人已经有了永生,(JN 五24)如果人不信,现在就要受到审判(三18)。但若望也强调了末世的未来向度(六39--40,54)。

3)教父时期:由新约的著作看到,后宗徒时期对基督再来的期待是非常迫切的。基督徒的希望由教难更加巨。在当时,末世的思想已失去其现世性的向度。教父们整和了希腊思想的灵魂不灭的概念,另一方面,

1

靠启示又给予它一新的意义,即人在死亡后直到永生有其一致性,都是一位。此时也体会到在基督内的救恩和未完成的天国之间的张力。这也促成了新思想的出现:即在人死后和新天新地之间有一种状态。和此概念接近的是炼狱的思想,这思想在教会的祈祷和补赎中一直发展着。

4)教会训导方面:教会一直努力宣讲福音,福音的本质就在肯定未来;梵二在《教会宪章》第七章综合了近代的末世思想。而教义部在本19xx年5月17日发给主教们的《关于末世论的某些问题》中,强调了现世和未来生活的一致性。

二、天主之国和教会

天国是对观福音的用词,而若望是用“永生”、保禄是用“新创造”、RV是用“新天新地”来表达。 天国在历史中开始,却在将来达到它的圆满。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決不能進天國”(MT十八3)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JN三5)

以上的章节与天国的开始有关。

“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 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MT八11) “我決不再喝這葡萄汁了,直到我在天主的國裏喝新酒的那天。”(MK 十四21)

这些章节与天国的圆满有关。

XT P220--223讲天国的意义、耶稣与天国,强调是耶稣将天带到世界上,祂使天主的统治实现。天国的标志就是耶稣带给人的宽赦及祂的奇迹。祂也提出了进入天国应有的心态和准备。(真福八端)

P 223--231讲教会是天主统治的象征和工具。天国的幼苗。而教会的结构性也是暂时的,“旅途”中、“朝圣者”的教会。

教会面对现世,她的任务,先知性的两面。

三、教会和整个创造在成全的路上

旅途意味着“过程”教会在不断成长,发展。旅途已包含“不断的更新”。

2

四、诸圣的共融(COMMUNIO SANCTORUM):

SANCTORUM 的意义有两种:A、神圣事物(SANCTA)的共享。包括信仰及一般圣事尤其是圣体的共享;B、“圣人们”(SANCTI)之间的共享。 CEC 948

这教会成员间的“横向”的相互分享、团结,是建基在另一种“垂直”的共融上,也就是说,要实现这种横向的共融,信友们必须借着信仰、希望和爱三超德生活在天父借着基督在圣神内与他们的关系中。这里的圣经基础就是 JN十七20--26“我不但為他們祈求,而且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而信從我的人祈求。願眾人都合而為一! 父啊! 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 我將你賜給我的光榮賜給了他們,為叫他們合而為一,就如我們原為一體一樣。 我在他們內,你在我內,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並且你愛了他們,如愛了我一樣。 父啊! 你所賜給我的人,我願我在那裏,他們也同我在一起,使他們享見你所賜給我的光榮,因為你在創世之前,就愛了我。 公義的父啊! 世界沒有認識你,我卻認識了你,這些人也知道是你派遣了我。 我已將你的名宣示給他們了,我還要宣示,好使你愛我的愛,在他們內,我也在他們內。” 和 1JN一3“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祂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 圣多玛斯认为:神圣事物的共融是各种位际性的、横向的分享之基础。

神圣事物的分享的几个方面:首先是信仰(CEC 949,这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国会与教会的不完全共融的神学意义)、圣事(950)、神恩(951)、物质需要(952)、爱德(952)。

现世信友的相通:现世信友能彼此代祷(KD P507),善功的互补(508)代赎(509)(这几方面虽然不是信理,但在信友的生活中却很被重视,直接影响着信友的生活)

与天上诸圣共融:天上诸圣能因他们与天主的密切共融,能为世上的信友转祷(CEC 956)对圣人的敬礼和祈求他们的转祷在历史上是有对殉道者的敬礼开始的。(KD P511,CEC 957)敬礼圣髑和圣像都是信理(KD P313、314)(在讲授这两端信理时,都要重视传承中的作证,也要注意大公主义的需要。因为这两端都是基督教徒不接受的,敬礼圣像也是东正教与我们分离的导火线)。

与炼灵的相通:(KD P515--517)注意戴尔都良关于最早为亡者周年献弥撒的记载。至于炼灵能为现世信友祈祷是较有争议性的。不能为地狱中的人祈祷,因为他们已不属于基督的奥身。当不能肯定某人是否下了地狱时,该不要不为之祈祷。

五、基督的来临(PAROUSIA)

意义:PAROUSIA含有现在、临在、到来之意,没有“再来”的意思。在希腊文中,是用在君王的到来时的隆重欢迎仪式上。基督徒赋予它很深的神学意义。

圣经方面:旧约中“来临”的意义与末世 历史观中的旧约意义基本相同。基督的复活和来临是初期教会宣讲的核心。在对观福音中,MT 强调了基督来临的审判功能,他的标记性描写,是说“基督要带着光荣和威能将来”;MK 以旧约雅威的显现来描写耶稣的来临(DT三十4,IS 十三10,DN七13)而后LK二十一28却把基督的来临看成圆满的救恩和天国决定性到来的日子。对观还强调人对基督来临的期待该是警醒、祈祷。AC 表达出基督来临的意思,但不用其字。保禄很丰富地提到基督的来临 ,他把基督的来临看成是救恩的基本要素,在其中有死人的复活。牧函中用“显现”一词取代“基督来临”。显现一方

3

面是指基督的降生奥迹;另一方面就是指基督光荣的显现,即在末日的来临。在若望的著作中,尤其在RV,基督来临是它的重要主题。但常用默示文体表达。

从XD P243--244选几处圣经章节读。

教会训导:最早的信经里,拉四的定断(DS 801)对基督来临的期待表现在礼仪,主要是感恩祭中。(KD P759圣传中的话‘十二宗徒训言’)

基督来临的时间:XD P245--251 把基督的复活看成期待基督来临的迟迟未到的反思后果是与圣经不符合的。 MK 十三的记述是从末世角度督促人警醒的教训。从保禄的书信中选几段读。而牧函丝毫不关心基督来临的时间,只是督促基督徒坚忍和警醒(2P 三1--14,JM二7)。

先兆:XD P251--254 不要太狭义地去了解这些先兆,不该从中去探索有关世界末日时间的线索。因为有些先兆是时时都有的,比如“迫害、假先知、饥饿”等,而日月星辰的动荡是典型的默示文学描述,正显示了世界的可朽性。真正的先兆该是基督亲自说的:“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LK十八8)。信德的冷淡该是记号。

六、死者的复活(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圣经的启示:死者的复活是基督徒的特殊记号,也是基督徒对将来的最特殊的希望。是超自然的奥迹,人的理性无从理解的。

旧约中上主就不断宣称祂是“生活的天主”,到晚期才清楚论及死者复活之事(MC 七9,14;DN十二2,3)耶稣肯定也当时法利塞人复活的信仰,并把信友的复活建基在祂的复活上。参阅(CEC 992--995)复活与圣体和圣洗圣事有关(XD P259)不只是基督徒,所有的人都要复活。

教会训导:由于死者复活是基督徒特有的信仰,再加上当时各种“二元论”的风行一时,教父们便大力宣讲它。借此表达对身体的正面肯定。这信仰的意识也可从初期的殉道录、墓碑文、对亡者遗体的尊重上看出来。信经中普遍的记述。君一和拉四定断,不仅是所有死者的复活,还有是死前的同一身体,但教会没有解释这两者等同的方式。参考(KD P763--767)。(CEC 997--1001)也是与此有关的。 XD P261讲所有人的复活对与基督有关。复活身体的特性(KD P767,XD P264)

XD P262--271是有关复活的神学反省,其中有两个比喻可帮助人了解这奥迹。

七、世界的审判

(此题目与世间的善、恶、伦理标准、人在世界的遭遇、天主的照顾等有关,许多的宗教都有审判的信念,这些指出人生终极实有一绝对的标准。也是对人对正义的渴望与追寻的答复)

4

公审判(GENERAL JUDGMENT)是指天主成为整个人类决定性善恶的标准或历史价值的判断。“公”字强调整个人类在相互关系中的善恶状态;又称“最后”是指人类历史末刻的结束点。审判的两种意义:1)启示功绩和罪状,2)决定相应的命运。圣经中期待基督来临的基本心态是希望。中世纪的“审判观”(XD P273)

圣经的启示:旧约中一切苦难都被视为天主的审判。祂有时审判,有时报复。而“雅威的日子”被视为审判的日子,也是以人的期待之一。那一天也是“愤怒的日子”“因為這是一個混亂、蹂躪、惶惑的日子,是屬於吾主萬軍的上主的日子;在「神視谷」內,城牆倒塌,喊聲震撼山岳。”(IS 二十二5,二6--21,)“由世界上一切種族中,我只選擇了你們,為此,我必懲罰你們的罪惡。 ”(AM 三2) 一切不洁之物都被消灭。而DN七是发挥这题目的顶峰,使审判有两个特点:一是天主将消灭一切违反天主国度的,另一方面天主又带来天国的圆满。旧约也用比喻描述审判(EZ三十四13--22,二十二18--22,IS 十七5--6,六十三1--6)

XD P273--274新约也和旧约一样将历史中的一切邪恶,都被解释成审判之前,天主的警告。参考几段圣经内容。在山中圣训中,祂提出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并且将这些标准与公审判相配合。(MT五29--30,十28)而二十五章耶稣引用旧约先知的图象,提出审判的标准。RV中,提到借天使审判,又以案卷和生命册来表达审判。

XD P275 事件的描述;以后是审判的内容 P276--277,CEC 1039。

传承的教导:参阅KD P769。

教会训导:DS 10,150,76,里昂二届大公会议DS 859,教宗本笃十二DS 1000。

八、最后的圆满

XD P279--291 首先肯定这圆满是天主的恩赐,是圣三的工作。这工作圣三各以本有的方式参与;圣神的工作是使人参与复活基督的光荣。把人彻底结合与基督内;而基督则将那特殊的动力——祂光荣之力量——带给人,它是唯一预备将来的力量;最后是走向天父,“??再後才是結局;那時,基督將消滅一切率領者、一切掌權者和大能者,把自己的王權交於天主父。 因為基督必須為王,直到把一切仇敵屈伏在衪的腳下。 最後被毀滅的仇敵便是死亡; 因為天主使萬物都屈伏在衪的腳下。既然說萬物都已屈伏了,顯然那使萬物屈伏於衪的不在其內。 萬物都屈伏於衪以後,子自己也要屈伏於那使萬物屈伏於自己的父,好叫天主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2CO 十五24--28)天父召叫基督,把祂吸引到自己内;同样,天父也在基督内召叫整个人类和创造,进入祂自己之内。面对这召叫,最完美的回应就是朝拜,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圣若望为什么把天乡的生活用朝拜来表达。圣经也用“城市”的意象,描述人类这种聚集在基督内与天主对话的圆满生活。在那里不再需要“圣殿”,因为无须中保,直接与天主交谈。

参阅CEC 1042--1050。物质世界将会被转化,也要分享义人在基督耶稣内复活的荣耀。

XD P286--291圣经中物质与人的不可分的关系。GN二、三;RM八19--23等。这也是圣奥斯定的主张。KD P771--772世界的毁灭如何与“转变”相协调,强调毁灭的,较符合物质的本性;但毁灭后的更新也应该与“转变”不矛盾。

5

九、个人的末世——死亡

XD 比较强调个人的末世只有在整体的末世中才达到圆满。

死亡与罪:按人的本性来看死亡、按基督信仰来看死亡,死亡是罪的后果,借基督的死亡,(CEC 1009)它又成为参与基督死亡和复活的事件。XD认为即使在原罪前死亡是人的本性,他忽略了不死是天主赏赐给人的特恩。他只讲原罪使人失去面对、正视死亡的能力,而救恩是使人在服从中,接受死亡的孤独和人的有限性,这不符合教会的训导。见CEC1008。基督徒死亡的意义参阅CEC 1010--1013。

关于死亡的普遍性,参阅KD P740。 XD P298--299是谈信仰并不免除人对死亡的恐惧、惧怕心理,这一切只有在信任天主中将自己交付。

死亡——最后的决择:KD P741,注意不是信理。XD P299--304先谈由于天主拯救的普遍意愿,天主会赐给面临死亡一刻的人最后的抉择机会,最后召请罪人悔改。这符合圣经的教导。后面谈死亡的最后时刻的的抉择是义无反顾的,死后再没有机会悔改。“趁著白天,我們應該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工作了”JN九4。

十、死亡与复活之间的生命——不朽

旧约早期对死后的情况的启示是比较模糊的。XD P305--312 “不朽”不等于“持续的存在”,前者是指与天主的接触;而天主创造人是为给人一个不朽的存在。(WS 二10--23)旧约是在这背景下启示出死后复活的信仰。新约的富翁与拉匝禄比喻(LK十六)讲述的也是一个个人的末世情况。还有MT 十28提到死后有持续的生命。而LK 二十三43的“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 ”作为启示这持续的生命就更显得重要了,“乐园”常是指天堂。而保禄的著作更是比比皆是(PH 一23,2CO 五2--10)。

教父们的几个问题。圣经中“灵魂的不朽”虽然借助于希腊哲学得以发展,但我们不能说它是不合法地由哲学被插入基督信仰的。而教父们对于生命的持续并没有赋予特殊的价值,而是强调会晤天主。拉五定断了这是信理。(DS 1440)

注意:本笃十二世(1936)的《赞美天主》宪章为整个末世论都是非常重要的,参阅DS 1000。

XD P312--316是对此的神学反省,如何协调“复活前的不朽”与“复活是圆满”这两断道理?“与天主交谈”是身体受光荣的前奏,享见天主和从死者中复活,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反省涉及到“灵魂与物质的关系”。

十一、私审判(Particular judgment)

指人在死亡时所体验到的审判,这审判属于个人性质,审判的标准则是复活的耶稣基督,既自我启示的天主。人在死亡中可以了解到自我在一生的历史中,因着天主恩赐的自由而进行的生命过程所具有的价值。 圣经启示:旧约中雅威非常重视以民的伦理道德生活,并且将以此生活而审判。“你有偉大的計郑写笫碌哪芰Γ浑p目注視人類子孫所有的行徑,依照各人的行徑和行事的結果,給予酬報。 ”(JR 三十二19)“對自己的行為,人都自覺無瑕;但審察心靈的,卻是上主。 ”(PR十六2,二十一2)并且说雅威的审判是全面性的。虽然新约没有直接提到私审判,但说义人和罪人死后立刻进入不同的境界。“我們幾時住在這肉身內,就是與主遠離,??我們放心大膽,是為更情願出離肉身,與主同住。 為此我們或住在或出離肉身,常專心以討主的喜悅為光榮。 因為我們眾人都應出現在基督的審判台前,為使各人藉著他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惡,領取相當的報應。”(2CO 五6)而希伯来书的“就如規定人只死一次,這以後就是

6

審判;”(HEB九27)与基督再来的审判有关。若望著作和希伯来书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私审判,但对死后的概念和现今教会所体会的颇相似(JN 三18、19,五22,24、27,十二31;HEB 四13,十31等)

教父们从四世纪开始就清楚地发挥私审判的道理,主要是圣奥斯定和圣金口若望。

教会训导虽然没有定断它为信理,但它是死后立刻进入最后命运的定断的先决条件。

XD P319--122是对私审判的神学反省,人会在天主的光下,对天主的审判心服口服地接受。在牧灵中,该把私审判与告解圣事相连,为那些在圣事内主动认罪、自我审判的人,私审判为他将是解放和自由。参阅CEC 1021、1022。

十二、炼狱(Purgatory)

在教会传统中,炼狱是指人死后净炼过程,是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是人经过死亡而达到圆满的境界过程中被净炼的体验。XD P322--323先谈基督教不接受炼狱的理由,然后看炼狱对信仰的合理性。 圣经的启示:圣经启示在来世灵魂净化的可能性,因而间接地证示了炼狱的存在。主要的经文有2MC 十二42--45;MT 十二32,五25--26,1CO 三10--15。综合这三处,形成了教父时代炼狱思想的一种来源。

教父:在古代,炼狱的思想是连着补赎的性质发展的。为教父们,救恩是为改造人内在生活的过程,这救恩过程一方面将结束,但这结束并不一定在死亡中已完成。从二世纪开始,教会已经为亡者祈祷。从三世纪,已经开始在弥撒中为亡者祈祷。在四世纪时的宗徒宪章中已含有相当清楚的炼狱道理。西方学者如奥斯定、戴尔多良、西彼连较为强调炼狱的惩罚面目;东方学者如亚利山大里亚的克来孟、奥利振、金口若望则多描述炼狱的教育及治疗过程的面目。

教会训导:里昂二,DS 856、佛罗伦斯DS 1304、针对东正教定断炼狱的信理。特力腾又针对新教重申炼狱的道理,并说可为炼狱灵魂得大赦。

CEC 1031提到了炼狱的火。XD P327--335是神学反省。

十三、地狱(HELL)

地狱是指绝对无救恩的永恒状况。是人在绝对违反天主的罪中而去世的事实。它是基督宗教一项基本的元素。

圣经的启示:旧约以两个图象来描述那个死后受罚的地方:一是阴府,其中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为义人,一种为恶人。另一个是被诅咒的山谷(2K二十八3,三十三6)自公元前二世纪,尤太的默示思想中就将此谷视为雅威审判之所,在那里有地狱之火。希腊文Gehenna到新约还是指永罚之地。参阅XD P338、339的圣经章节。大多数对地狱默示性的描写是以现世所能想象到的可怕情景,表达出天堂境界完全的对立(MT二十二1、2)

教义的发展:XD P339--340。教会在拉四、DS 901 ,里昂二、DS 856,佛罗伦斯DS1351,1575(特力腾),而在《赞美天主》宪章中达到顶峰。关于地狱的性质教宗依诺森三世(1194--1216)强调有“失苦”和“觉苦”两样。

XD P341--345的神学反省,首先,不要把地狱看成是空间性的事件,而该看成是一境遇或状况。是人的自由拒绝天主的结果,当他拒绝天主时,他也伤害到他自己的本性。因为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与天主相连的。地狱也表现在他反叛爱,因此,他无法与他人建立关系。圣经中的“黑暗”描述,正是此意。

7

XD P345--349地狱的特性——永恒。KD 中也谈到了受罚的不等性。协调地狱永恒性与天主渴望拯救众生的意愿。

教理中对地狱的“火”不加可否。并在1306条结束地狱时,说天主有关地狱的启示的目的是为“起人的责任”,召请人“及时皈依”

十四、天堂(HEAVEN)

天堂是人类最美的境界,它是一个圆满、幸福、喜乐及和谐的境界。按基督信仰:天堂是指一个绝对不可失的境界,其中包含整个人类,有天主圣三的恩惠,也与天主圣三相互寓居,更是人类依靠天主恩惠,(参阅CEC1024)

新约运用许多图象来描写人圆满的幸福境界。新约运用宴会来表达天国(MT八11;路十三29);这些都表示天主的邀请是一个恩惠。也表达出天国福乐的团体性。RV二十一、二十二又把宴席的图象和耶路撒冷相连。(旧约中圣城代表希望、安全及团结的象征)也提到了荣福之观。保禄和若望都发挥了天堂生活中的基督元素(XD P351--353) 354--358论及天堂就是会晤天主,直观祂。358--363是会晤天主的性质。363--369是天堂的等级、福乐和特性。参阅CEC 1023--1029。

在宣讲天堂的教理时,“我们要尊重圣经中所用的图象,它们的意义应加以分辨,不过不应过分减弱它们,免得使这些图象所指的真谛失去它的意义”(教义部论末世)要注意分开真正的意义与人的想象,但在宣讲时,仍需要具体而吸引人的图象,使听者更能深入福音的讯息。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