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公开课的开场白

龙源期刊网 .cn

耶鲁公开课的开场白

作者:裴智新

来源:《视野》20xx年第01期

桑卡尔教授抛出一粒糖,一个学生接住了,教授叫了一声好:“这个同学对糖的落点判断得很好,我们马上要学的牛顿力学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判断落点的问题,就是?基于现在预测未来?。”

这是耶鲁大学公开课视频中桑卡尔教授的物理课的一个场景。教授说:“在座的有各种专业的学生,比如学医的学生不知道相对论、量子力学有什么用,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病人以光速逃跑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儿科的,你发现小孩子老是坐不住,你就明白那是因为量子力学不允许一个物体同时拥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

学生们大笑,继续听教授“忽悠”:“我读书的时候,教材只有300页,现在1100页,我看你们谁的头也没有比我大三倍,所以我断定你们谁也读不完这本书,我将选重要的来讲,因此你只有来上课才能知道我们要学什么。你如果确实有事,比如要结婚、器官移植什么的,不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器官移植,你要给我出示换下来的器官或组织;结婚,你要给我出示配偶;如果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了,四次以下我会相信的,但是五次以上,我就要查你的家谱。” 学生们狂笑。

教授继续说:“我不喜欢学生上课说话,但是你如果对旁边的同学说?请帮我捡一下心脏起搏器?,那肯定没问题。如果有人要睡觉,我很理解,你需要休息。以前我上课,睡觉的都在前排,他们说,只有在听见我说话的地方才能睡得香。但是今天这里的音响好,哪都能听清,不一定要到前排来,后面照样睡得好。我只要求你别说梦话,还有就是睡觉的坐在两个不睡觉的人中间,免得形成多米诺效应一起倒下,对我的声誉不好。”

教授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还“变本加厉”:“我担心有时气氛不够活跃,跟录像方商量可否像情景喜剧一样加上一些笑声,他们说不行,我只能自己应付了。”

开场白的最后,他说:“如果是有关课程的问题,你们可以随时打断我。我教这个课很多年了,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提出的问题,它可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问题。这个课程年复一年似乎天经地义重复的那些知识忽然变得苍白无力,可能就是因为你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否可以从耶鲁教授一堂物理课的开场白中找到一些答案呢?

( 张心洁摘自《扬子晚报》)

龙源期刊网

耶鲁公开课的开场白

.cn

 

第二篇:耶鲁公开课笔记3

美国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视频笔记3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由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主讲。共26课(集),每课时长均为一个多小时,配有字幕。

[第3课] 金融中的技术与发明(时长1小时14分)

开课伊始,希勒先对前两次课做了重点回顾。

第一次课的主题是金融界的道德目标和使命,谈了年轻人对金融行业的一些偏见,认为进入金融界的人都是金钱至上,而不尊重他人。希勒再次重申,他的看法截然不同。

希勒说,他昨天刚在蒙特利的魁北克投资集团作了一个演讲,该投资集团是魁北克省的一家大型财产管理基金机构,在那里见到了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罪恶或者贪婪的气息,(笑)。

希勒认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道德目标,要保护魁北克省居民的生活。只有亲身面对这些人,就会得到对事情的非常不同的看法。

希勒觉得,娱乐行业喜欢制作的一些金融界人士的影片,总将他们描绘成邪恶之人。(笑)也不知是为什么。好像没有哪部主题影片表演一位金融界人士最终成为慈善家的,这是为什么呢(笑)?人们不喜欢而宁愿去厌恶,真不明白是因为什么,(“金融界人士成为慈善家”)不是好的电影主题吗?

希勒呼吁学生们要克服这种偏见,建议学生们换一种想法,即,如果你进入金融界,你成功了,你最终就会成为慈善家。

但是,不会有电影记录你的人生(笑),而且在人生道路上,你可能会遭受敌视。 特别是在目前的次贷危机中,更是如此,人们都把所遇到的麻烦归罪到金融界,人们确实在看到,有些人被赶出自己的房屋,在某些案例中,由于一些相当可疑的金融操作,让人们做了本不该做的抵押贷款。

但是,希勒认为,总体而言,从事金融业的人士是好人(good people)。

在第二次课,讲了风险汇聚和分摊,主题是数学理论即概率论。

学了概率论,可以意识到,概率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即通过分散风险,能够提高人类的福利。

经济、技术、气候等等所有各种因素都会引起风险,但是,真正的技术是用于减轻风险,通过汇聚风险,将其分散出去,由许多不同的人们来分担。

由理论家提出的这一观念,可能无法实现,然而,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将所有的风险全

1

都汇聚起来,不是由个人独自承担风险。

例如,如果某人的生活发生意外损失,就可以分担到每个人身上。

这里所说的“每个人”是指全世界的人。

某人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损失,当分散到60多亿人的身上,最终被60亿一除,(笑)就变得不可察觉,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是理想状态。

从原理而言,是能做到的。

希勒认为,这是金融学最重要的概念,即风险汇聚及分摊。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上,人们会经历各种不幸,当然,人们能够试图摆脱这些不幸,能够研究疾病预防、改变气候、预防全球变暖,能够研究所有这些事情。

但是,(风险汇聚及分摊)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技术,那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与其既然存在风险,不如还是分散了更好。

尽管风险分担原理是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明显,但实施起来需要技术方法。

这正如一些机械原理,都是非常明显的道理,但要制作一个按这些原理工作的发动机,就不那么“明显”了。(笑)

本次课的主题就是希勒所说的金融学中的技术。

希勒将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能会很特别,但希勒自认为只是讲述的重点不同而已。 本次课有三个主题:风险(risk)、框架效应(framing)、发明(invention)。 并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的历史。

先对三个主题做个简述:

1. 第一个主题(关于风险)是长期风险(long-term risk)。

长期风险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是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积累起生活的一系列冲击所构成,这里说的是经济冲击。

从年轻时期开始,当然,人们生来就不平等,这是由于父母和所具有的其他优势,但在年轻时期相对平等。

随着以后的每一年,都要经受各种经济冲击,如对人力资本的冲击,当岁数大了,拥有的资本受到冲击。

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做事的能力和拥有的知识。这是在人才市场上交易的内容。

随着年龄增长,个人的人力资本逐步形成,随着年龄而上下起伏,并开始从人力资本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资本。

2

也就是说,人们开始存款,拥有股票和债券、房产以及其他等等。

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这些东西的每一样都承受一系列的冲击。

因此,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不平等就越来越严重,退休后的不平等是最严重的。 当人们不再工作,也就是用尽了自己的人力资本,只能靠之前积累下来的实物资本为生。 这就是生命周期的过程。

在老年人中间存在巨大的不平等,这是现实的问题,有些人过得很糟,另一些人过得非常舒适。

这就是金融要研究的问题!

这的确是关于人类的问题,我们完全不用去关注企业,一定要明确这一点,除非企业对个人福利作出贡献。

希勒举例说,他不关注花旗集团(Citigroup)或IBM发生了什么,但是除了那些所有的持股股东的事实,而那是不同的情况。

(持股股东的)有些人完全依靠所持的那些股票,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具有长期风险,这也是为减轻这些风险造成的道德风险,而需要做的任何事情。这是金融学的另一个基本主题。

什么是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这个词大约在19世纪中期首次收录为英语词汇,当然这个词的概念产生得较早些。 道德风险指的是,在风险机构的物质刺激下,造成人们做出或表现出的道德败坏行为。其经典案例就是火险。

即,当某人为自己的房子投了火险,然后做出道德败坏的行为,故意烧毁房子,套取保险金。这就是道德风险。

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情况,到处都存在这个问题。

当人们管理风险时,就会造成道德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金融发明和金融理论,由此要将风险最小化。

2. 第二个主题是框架效应(Framing)

这里是指心理框架效应(Psychological framing)。

有很多心理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最著名的是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心理框架效应*是指人们根据事情的提出方式不同,以受影响的状态来观察事情的一种心理倾向。

3

(*百度百科解释为:(1)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对一个问题有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2)心理学上把由于不一样表达导致不一样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

希勒解释道,(框架效应就是)当我以一种框架来提出某件事情时,你会以一种方式做出反应;如果我以另一种框架提出同一件事情,或者在不同的背景或环境提出同一件事情,那你的反应就很不一样。后面还要细讲。

3. 第三个主题是发明(invention)。

希勒在前面曾提到过,而在这次课要详细讲讲。

金融学历史就是发明的历史,这与其他领域,尤其是与工程学非常相似。

希勒要发挥的观点,是要说明,金融学的历史是互不相干的各个发明的历史。

为解决长期风险的那些问题,必须绕过由于框架效应和心理偏见而形成的心理障碍,构思一些“不明显”的(创造性)观点,由此能让人们真正控制风险,同时规避道德陷阱。

做这些事很难,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发明。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当产生出一个发明,马上就被世界各地复制。

因此,金融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复制的历史。

这是人们所必须做的,人们将其改造以适应特定的环境,但是基本上是复制人家的观点。 欠发达国家的一些人对于只是像奴隶式地复制先进国家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一直是这样做,(笑)都复制好的观点,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调整,改进得更好一些。

新的观点可以来自任何地方,然而,最根本的是,每个国家都要对世界各地已经发展的观点提出见解。

下面开始进入各个主题。

一、长期风险(long-term risk)。

希勒先从一篇论文说起,由巴克斯(Backus)、基德兰德(Kydland)和凯赫(Kehoe)这三位经济学家合写的,其中,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在几年前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篇论文讨论了世界范围内的消费相关性。

所谓的消费,是指人们在为日常生活所购买的消费品上花钱的总额。

日常生活消费品包括诸如食物、住宿、衣物等等。

每个国家估算出该国居民每年在日常生活消费品上花钱多少。

巴克斯、基德兰德和凯赫研究了这种相关性的大小,及其从一年到下一年的运动状态,

4

还有不同国家消费的相关关系。

如果是完全正相关,那相关系数就为1,也就是当一个国家的消费逐年增加时,其他国家的消费也逐年上升。

在论文中,他们强调:

如果我们具有完善的风险管理,那不同国家的消费就会呈现为完全相关;

因为只要我们消除了特殊的风险,就只剩下全球性的风险;

如果我们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直而言之,就是不会由任何人独自承担风险。

希勒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这就是说,如果有风险冲击了某个人或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就会将风险分摊到所有人身上,而每人承受的风险就非常小了。

那么,还会剩下什么风险吗?唯一剩下的风险就是每人分担的那些风险。

因此,人们会看到,全球的风险就从消费中表现出来了,不会再有其他的情况。 看到这个关键点了吗?!我们的前提是“完全相关”。

假设地球被一颗彗星撞上,(笑)这样的事在大约五、六百万年前发生过,(笑)所以还有可能会发生,也许现在不会,而人们有更好的预防规划。

假设真的发生了,受撞击地区损失严重,先忽略撞击中受害的人们,假设只有严重的经济损失,就会成为全球的问题,因为这种损失将扩展到全世界,但是,在地球另一边没受到撞击的人们会好得多。

如果没有金融配置,那么,在撞击地区附近的人们就会陷入糟糕的经济状况,而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就会好得多。

如果当地有合适的风险管理机构,人们就能够预见这种风险,将进行交换或作出其他的安排,以保护自己并抵抗风险。

这样会形成什么状况呢?

在撞击地区附近的人们就不会比其他地方的人受到更多一点的损失(伤害),将由全球来承受。因为损失是实实在在的,由此减少了人们生产的能力,所以,全球每个人的消费都会下降,而谁也阻止不了。

任何这种冲击的事情都会使全球受到影响。

巴克斯、基德兰德和凯赫认为,这正是今天人们所处的境地,面对冲击着全世界的所有事件,例如地球变暖,等等许多,对此我们如何做才好?

论文作者的结论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做好。

5

各国的消费相关性变化很小,实际上,还低于收入变化的相关性。(笑)这很令人惊讶,这就是说明,我们确实没有做任何事情!

这似乎有些夸张,但是,在管理个体风险或各国面临风险、甚至个人面临风险等方面,人们的确只是做了非常少的工作。

实际人们做了许多工作,所以,在这里可能不该说什么都没有做,而是说应该可以做得更多。

关于风险的观点(The idea of risk),即认为经济风险可以汇聚及分摊,是人们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直觉观念。

这个观点非常简单,显而易见。

可以想像当人们生活在偏远地区,是住在小木屋的拓荒者,没有政府,没有人进行保护,出于本能,人们会做什么呢?

人们会友好地聚在一起商议,如果任何人的小屋烧毁了,大家都要过来帮忙,这看起来好像很慷慨大方,而这也是人们所理解的一种利己主义,因为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小屋烧毁了,在冬天就会冻死。

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一起商定分担风险的协议,这类自发性的协议不是全球性的,规模不大,也不那么重要。

希勒说,本课的重点之一是要强调金融概念的实际广泛性;强调金融是如此重要,金融是如何融入那些人们会认为与金融无关的其他事物。

下面谈一下社会主义。(笑)

这个词确实要追溯到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他是一位英国思想家,生于1771年,卒于1858年。

欧文想把社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汇聚在一起,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他可能会说这样能减小不平等、能减少贫困等等。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欧文实际想要说的是什么?

人们可以说是风险管理,欧文是希望由社会汇聚并分担风险,把所有的事情、把人们都汇聚在一起,在欧文的理想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所有的消费都在一起变化起伏。

这正是巴克斯、凯赫和基德兰德所表述的观点。

欧文想要创造这样的社区,最后也这样做了,他移民到美国,创建了一个叫做“新和谐”(New Harmony)的城镇,“新和谐”本设想是令人鼓舞(笑),遗憾的是运作不好。由于城里的人们争吵起来,“新和谐”成了一个笑话,因为已经不是一个和谐的社区了。(笑)

由此,欧文开始发现了道德风险。当把每一个人都聚在一起,告诉他们,好了,大家所有的经济财富都一样。那么,有些人就会演变成什么呢?这些人就开始懒惰(笑),变得不负责任,因为他们想了,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无所谓,都会获得与其他人一样的相同消费,所

6

以就懒惰了。

想必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世界各类型国家在进行汇聚和分担风险的过程中,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而确是用社会主义的观点指导了其中很多试验。

其中之一就是以色列的集体农场(the kibbutzim 基布兹主义),在这个社区里人们分享所有事情。从开始的时候,人们就非常严格遵守这个规定,强力推行完全分享。如果你属于某个基布兹(kibbutz集体农场),你就得完全接受共同消费(笑)。

这样的例子不仅是在以色列,在日本有伊藤会(Ito-En)和山口组(Yamaguchi-kai),在美国有哈特派*(the Hutterites)(*是主张财产共有的再洗礼派之一),等等很多其他例子。

加入任何一个这样的社区,就意味着你的生活将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将是完全的分享。 问题又是他们为之努力工作的理想,以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将会是什么?

这主要就是,消费和风险消除完全相关!大家都相互帮助。

但是,受到冲击的问题是道德风险!

希勒说他听到过许多关于在基布兹发生诸多争吵的故事(笑),当某人收到一件礼物,基布兹里其他的人会说,你不能据为己有,我们是分享所有的。有人说,我想有一台个人用的电视机,我不想去公共休闲厅和其他人看同一台电视,我只想独自在家里看。

所以,现在基布兹已经放宽了规定。

希勒说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但他的理解是,整个体系正在承受着一些道德风险问题,他们正在逐步发展,并在努力改进机制。

同时,也有关于风险分担程度的问题。对于上述的任何一种社区,都是人数较少,做得最好也是在自己进行分享的成员之间来分摊自己的风险,是各自社区的风险。

但是,由于自己拥有的社区运行变化起伏相同(笑),就不可能足以分摊风险。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要分摊风险,理想状态是,你不能与那些和你情况相同的人进行分摊。(像基布兹的例子)比如都生活在以色列,从事农业工作的。这是因为你已经分担了许多风险,这时就应该与那些和你完全不同的人来分摊你的风险,也许是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从事完全不同行业的人,那里的气候、制度以及政治环境都完全不一样。

要做到这样,与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们分摊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面讲得那些社区,都倾向于强调一种社会协议,一种相互间的情感和关照,这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但是不能实现大规模的风险管理。

希勒认为,当然,这些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所有事情都在进步,但他在这里实际要表述的是,现代金融是社会主义自然发展的结果,(笑)这不是常见的表述方式(笑)。

希勒说他认为,正是人们相互关照,不希望人们独自承受风险,因此才要分担所有的事

7

情。但是,要获得如何分担的更科学方法,也就是人们要做得更有效率。

所以,这就意味着,必须设计出与素未谋面的人们进行分担的各种方法,人们对素未谋面的人不会担忧,本意是说,可能都会关心每一个人,但与他们并未结有任何特殊情感,他们是非常不同的另外一群人。

但是,基于风险管理的逻辑,要与这些不同的人达成交易,形成更加正规和客观的协议。这就是金融市场所做的事情。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呢?在我们所看到的风险管理演进过程中,人们能听到用各种缩略术语谈论风险管理,例如,我们有个人权益……;我们有风险资本……;我们有获得激励期权的员工……;这些都是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和管理风险的成就。

希勒相信,我们正在社会中逐步认识,也许还没有广泛地领会,但是,以每十年为阶段来看,在激励人们并预防人们因风险受挫等方面做得挺好。

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就是在人们面临各种经济风险时,很难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又必须努力让人们自己管理本身的各种风险。这意味着期望人们对这些事情有或多或少的理解。

所以,希勒认为,对经济学、金融学的教学就有这样一种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同,又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具有许多不同的风险。

前面提到的一位学者罗伯特.欧文,也应该提及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对金融界嗤之以鼻(笑)。

希勒调侃到,遗憾的是,他猜想,马克思恨不得要杀死那些金融家(笑),或至少杀死一部分。

尽管如此,马克思还是和金融家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就是说,马克思也关心不平等现象,关心那些生活不好的人们,并提出了一种可选择的经济方法,以汇聚和分摊风险。

实际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由十九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路易.勃朗克(Louis Blanc)最先提出的,勃朗克说,理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以下原则上,即“各尽所能(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按需分配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

马克思引用了勃朗克的话,但他没有归功于勃朗克(笑)。

希勒猜想,马克思没有提及原作者,是由于他认为,任何人都知道这句话是勃朗克说的。 但是,人们却错误地认为是马克思创造了那句话。

于是人们认为,很多人都说,那句话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完全的风险分担。

有些人具有很强的能力,并且获得成功;而有些人能力较弱,就成为失败者。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都能获得相同的物品,都能达到需求的满足。

因此,希勒认为,共产主义制度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的一种理论,不是人们通常所能想

8

到的。

在马克思所信奉的共产主义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是道德风险问题。这在前面已经说过的,与在基布兹、山口组及其他地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一样。

当人们的经济利益完全汇聚在一起时,他们并不会有效地工作。

希勒认为,从马克思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即使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现在也都承认,做好风险管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必须要更谨慎地进行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打破一切而重头再来,应当设计风险管理的一个体系。

这就是希勒所认为的金融学研究的内容。

希勒接着又介绍其他几位学者,都是研究过风险管理的。

一位是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John Harsanyi),他曾在几年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另一位是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他写有《正义论 Theory of Justice》,成为经典之作。

这两位都将风险管理的一些理念吸收到人们的基本哲学观点中。

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一些经济不平等的事情是坏事,对于那些本身并无过错、却承受经济困难的人而言,就是不公平。

怎样将这个观念形成制度呢?

约翰.海萨尼第一个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思考公平分配的问题时,应该看作是风险管理的问题。

可以想像,在人们未出生之前,谁能够把他们都聚集在一起,召开一个关于世界的市民大会呢?(笑)是吧?

可能在天堂有一些空间,将在未来生活的所有未出生的小孩都在那里,(笑)遗憾的是,他们不会召开市民大会。

然而,假设他们能召开大会,(笑)好吧,我们就在天堂来思考未来生而为人的生活,那我们会怎么做呢?

假设我们不知道,我们将出生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在生命中又会发生什么意外,那我们又将如何做决定?

再假设我们是在决定一个关于世界体制的宪法。

约翰.罗尔斯对此做了进一步阐述,称之为“原始状态”(Original position)。

此时会形成什么结果呢?

9

也许,人们会同意,大家分担一些风险吧。是吧,每个思考的人都在想,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富人还是穷人?所以,我还是愿意拥有一个分担风险的世界。

另一方面,你会做出什么决定呢?如果设想是你处在那种境地,你对不平等会做出什么决定?

你会决定让世界绝对平等吗?你知道也许会有人这样希望的。

假设在天堂里,有人提议要求绝对平等,而有其他人说,这不太可能行得通,比如像基布兹的人就可能这么说,那样行不通,会发生错误,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我们不会富有成效的。

有些人也可能会说,存在着微小的不平等,甚至明显的不平等,只要没有人感到难受就行,只要每个人都获得基本需求,大家就能过得幸福。

大家都知道,让一部分人创出巨富,能给生活提供多彩情趣,提供更多的冒险精神,提供一些期待的、大家也可能实现的事情。

由此可见,人们并不希望消除不平等。

在希勒看来,海萨尼和罗尔斯都向人们阐述了一种公正的体系,其中表达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意识。

(二)框架效应(Framing)

本课的第二个主题。

先讲讲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公共金融)

本课不是公共财政学的课程,本课程是“金融市场”,当用到“市场”的字眼,听起来就与公共财政学不一样。

但是,尽管如此,二者还是有相似之处。

公共财政学是指那些与政府相关的金融问题。

金融学通常是指私营部门领域的问题。

然而,这两类问题的相同之处非常多。

公共财政学涉及税收(Tax)和现有的福利体系(Welfare system)。政府向人民征税,用部分税款再重新分配给需要的人们。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风险管理系统。

希勒猜想,对此,欧文和马克思也许会说,这是好事呀。当然,他们想做的会更多,(笑)综合性更强,也许某些事情运作更好、更先进。

现有的向富人征稽得更多税的累进税制,还有关照贫困个体并付出的福利体系,都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10

这就是所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所要了解的。

公共财政学的内容之一是如何改进税收制度,使其行之更加有效。

从税收和福利开始来讲公共财政学,是因为税收和福利确实是现行最重要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美,还没有完成。

目前能够真正有效地实现风险管理,也就是税收和福利体系。

这是因为,每个个体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是收入大量流失。例如某人遭遇某事的强烈冲击,以致挨饿(笑),处境悲惨。

而现在发达国家无人挨饿,就是由于有这个体系。

另外,有人可能会受到患病的冲击,陷入绝望境地,将要死去,除非他能获得某项费用昂贵的紧急救护。

而世界上每一个发达国家都具有提供这类福利的体系,包括美国。

美国没有国家医保体系,人们说,没有就没有吧,但是美国确实有紧急救护体系。 对于突然受伤的人,就可以送到医院得到救护。虽不够完善,但还是有。

对此,大家应该感到庆幸,有这样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对框架效应的内容开个头。

现在已有税收制度,但并不完善,因为没有完全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考虑。

下面谈谈框架效应和税收制度。

如果谁去看过国会关于税率的讨论,就会发现不是经常提到“风险管理”,他们似乎都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论,这对于公共财政专家来说,显得很普通或外行。

希勒觉得,因为他们都是当选的官员,投票人不是金融学家,也就不用考虑用那些术语了。

爱德华.麦卡弗里(Edward McCaffery)研究了税收史,他是美国的法学教授,他的研究基于框架效应和心理学。

大家确实都觉得美国的累进税制非常重要,但在概念理解上不完全对。

麦卡弗里指出,只有在战争时期,美国政府才能向富人们征收高额税赋。(笑)

如果看一看美国税收史,看看简明的历史,在一战和二战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同胞战死在欧洲。那时,人们投票支持那些提出要求提高富人缴税水平的人,因为有些富人靠战争发财,在我们同胞战死沙场时,发战争财听着很不光彩。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提高了税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依然决然如法执行。

11

这就是我们执行累进税制的过程。

以上说得有点过于简单,而在两次战争之间,税率是趋向于下降的(笑),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战争结束了。(这种想法的)人们并没有了解税率的风险管理作用。

政客们不情愿削减税赋,但是依然渐进地做了。

这就是税收的简史。

实际上,在美国,所得税是在1861年南北战争(the American Civil)期间引入的。这又是在战争期间引入的税种,也是累进税制。在1862年,所得税为年收入超过600美元那部分的3%,(笑)还是挺低的;后来,提高到年收入超过1000美元那部分的5%。但这只是刚开始,并没有执行,因为遇到了一些技术性问题。

举这个例子,是要强调,框架效应和心理障碍对于创建金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种观点是说明,人们没有看到基础的风险管理问题,而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卡内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探讨了人们如何对待经济收益和损失;在事物的不同表述下,人们如何相应做出颇具决定性的行为。

在他们所列举的最著名的例子中,询问人们以下问题:

假设你已经购买了几张昂贵的音乐会票,非常贵,每张200美元,买了2张,一共400美元。在去音乐会的路上,你弄丢了这两张票,(笑)。现在你已经到了音乐厅,你在兜里找了半天,意识到票丢了。

要问的问题是,如果票丢了,你会去售票窗口再花400美元买票吗?

大多数人回答道,不会。我会非常烦心并对自己气恼,会马上离开。

而他们对同样问题又提出一个不同的版本,即:

假设你预定了两张票,需要去音乐厅售票窗口付款取票。你在兜里带了400美元现金,你到达后,发现400美元丢了。

现在的选择是:你会去售票窗口用你的信用卡取票吗?或者你生气并烦恼地立马走人? 大多数人回答是,喔,我会去窗口买票的。

你看得出上面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丢了票和丢了400美元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但是,为什么你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

这就是框架效应。

因为在你的心里,会把票和现金归入两个不同的心理帐户。

“票”的心理帐户产生一种感性的情绪,改变你的行为,你迷失在这个帐户里了。

12

不幸的是,人们做出的决定往往都基于此类情绪。

所以,我们就将事物“框架”分类,也就是将事物按照心理类别划分表述方式,以便人们能够正确的管理本身的风险。

卡内曼和特沃斯基,以及其他人,都谈论过保险,询问人们一个问题,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

其中一个是问,你会买保险来避险吗?

同样的问题,以另一种提问方式,没有提到“保险”这个词,而只是作了描述(笑),他们说,你能签一个合约吗?上面约定,如果你有了损失,按合约付给你一定数量的钱。

回答同意的比例比较低,因为他们没有将“合约”纳入到“保险”的“框架”里,人们已经习惯于认为保险是件好事,但如果用一般的言语进行谈论,人们不会纳入到相应的框架里,所以就不会签了。

框架效应的另一个重要例子,是人们如何对待货币和指数化的关系。

这里涉及“货币框架Money frame”和“实物框架 Real frame”的理念。

货币的价值与时俱变,是因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记账中)大部分的负债都以货币形式作记录,也就是说,没有按通货膨胀进行指数化。 如果你要采用实物框架,就要进行指数化,得出消费物价指数,或者其他通膨指数。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货币框架,所以,大多数人在借钱给别人时,都基于货币形式。 例如,你的朋友向你借100美元,你可能会向他加收利息,收5%利息,一年后连本带利还回来。

而你根本不会想到说,还钱是3%的利息,要加上来年的通货膨涨率(笑)。这样就是纳入实物框架了,这不是更合理吗?

因为在拟定合约时,是按实物框架来考虑,而不按货币框架考虑。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这样做,大多数的固定收入都是以货币标价的资产,大部分的负债都以货币形式记录。

人们无法逾越这种对货币的心理框架。人们会说,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现象和幻觉。 实际上,人们认为他们需要货币时,想要的是实物和服务。

以上就是框架问题的例子。

(三)发明(Invention)

本课的第三个主题。

希勒强调,金融的进步需要一个发明的过程,每一项发明都是在其它发明,尤其是信息

13

技术发明的氛围中才出现。

关于这一点,希勒在前面的课程中也提到过。

一种金融工具类似于一台复杂的设备,像一台发动机,或像那些有专利和开发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设施。

举个例子,例如一张保险单(保单),这也是一项发明。

保单的概念非常简单,像火灾保险或人寿保险。

人寿保险是设计为理想化地保护带着年幼孩子的父母,他们是最主要的申请人。

如果双亲中的一位去世,就会对家庭造成困难,因为剩下的家长必须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要挣钱养家糊口,非常艰辛。

因此(设计出这样的人寿保险),如果双亲中有一位去世,凭保单就付给他们保险金。 设计出这样的保单并不容易,虽然概念是非常简单。

想要设计出一个能履行这种要求的保险合约,保险公司与被保人必须签订一个合约,详细说明起因是什么,也就是说,合约涵盖所承保的是哪一种情况或死亡,必须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排除一定的成因。比如在人寿保险中不包括自杀者。

对于保险的其它类型,相应的合约会非常复杂。

为了使保险运作,必须排除那些产生道德风险问题的成因,否则,整个系统就会失败。 在十七世纪,人们发明了火灾保险,当时有很多的怀疑,因为任何人都能够烧毁自己的房子,质疑者说,这样就无法实行,由于必须确定房子的保价是多少,一旦造成失误,例如保价出得过高,哪些意识到能从保险公司获利的人们,他们投保的保价高于实际价值,就会烧毁自己的房子,由此来敛财。

如今,保险公司是如何准确评估房屋的价值,而确实避免套利问题呢?

他们必须下功夫;他们必须进行设计构思;

他们必须借力于能够鉴定房屋价值的评估行业,并获得一些关于房屋实际价值的概念; 他们必须获得所有工作的结果,还得保证准确;

他们必须确定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共同担保,换句话说,就是将房屋投保值低估于其实际值,以此防范道德风险。

他们还要开发出保险损失的统计方法,要知道损失的是什么。在人寿保险中,就是要开发出收集统计数据的精确表格。

当然,对于保险公司还有其它问题。

比如,保险公司怎样合理地详细说明,如何才能顺利执行保单。

14

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建立一种自身结构,即保险公保证拥有足够的储备金,用于弥补有可能发生的损失。

这就需要一种关于资本的理论,将储备金投资于金融资产,而这些金融资产随着时间会如何呢?这也是关于资金流入的一种理论。

而且,除此之外,在人们购买保险时,如何得知保险公司会言而守信呢?保险公司必须通过一些方式,向公众证明其资金实力。

此外,还有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确保其拥有充足的资金。

所以,保险行业是非常复杂的行业。

希勒曾经说过,保险业是十七世纪有效地发现或发明的行业,然而发展得很慢,因为人们还没有对所有的发明都做出很好的界定。

下面介绍一些发生在金融界所常见的发明。

这些发明看起来好象都“显而易见”,人们会说,我就知道保险公司会这样做的。

然而并非如此。看到事实后的“显而易见”,并不是看到事实之前的“显而易见”(What’s obvious after the fact is not what’s obvious before the fact)。

希勒在这里强调,技术发展史有时就是非常富有魅力、具有很多不明显想法的历史,像核动力一样,令人震惊,能够获取原子再去撞击原子,形成连锁反应,创造出能量。这是十分惊人的发明。

但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发明,都是极其简单,展现在人们面前都是“显而易见”。 有时人们看到“显而易见”之物反应很慢,这从历史上可以看得出来。

例如,轮子的发明,那是最著名的发明吧,人们会说,这太老调牙的啦,不用在这里提轮子的事了。(笑)

还是说一说吧。

发明轮子似乎很简单,有什么更比轮子“显而易见”的吗?是的,的确显得不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美洲,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即“前哥伦布的美洲”,哪里也没有什么轮式车辆,在美洲文明中,如阿兹台克(Aztecs)、玛雅(Mayas)、印加(Incas)等等,也没有轮式车辆。

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墨西哥,在“前哥伦布的墨西哥”时代,小孩的玩具就带着轮子!那是小玩具,做成动物或其它形状,可以在地板上滚动行走。

然而,为什么没有人想到,当人们坐在那里,看着孩子玩带轮子的玩具,(笑)然后走出去,搬一些沉重的东西,很费劲地在地上拖着走,(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在下面加上轮子呢?

如何?的确显得不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15

有些非常“显而易见”的想法并不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有人现在会想,我就不可想象,这段历史不一定对吧,我就不信,在哥伦布之前,美洲人就没有发明轮子?

对此疑问,希勒又接着举人们更加熟悉的例子。

希勒笑着对学生们说,遗憾的是,你们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而我是亲身经历的。你们可以与父母聊聊。

在19xx年以前,行李箱都没有轮子,现在人们都有带轮子的行李箱,(笑)大家都有。 在行李箱上加轮子的想法,只追溯到19xx年,是伯纳德.沙度(Bernard Sadow)发明带轮子的行李箱,这令人惊讶吧?

伯纳德.沙度获得了专利,(笑)他设计的行李箱有一根带子,箱子下面有四个小轮子,拉着带子走。

希勒有个研究生给伯纳德.沙度通过电话,询问关于发明的事,沙度说,“是啊,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们不在行李箱上安轮子呢?于是我就做了”。沙度还说,“我遇到很多麻烦,当我拿到百货商店,跟他们说,为什么不销售这种箱子呢?由我来生产,加到你们的箱包区吧”,他遭到了很多回绝,百货商店都说不。

为什么他们都说不呢?希勒循循善诱地说,这就是说明,这是如此“显而易见”的好主意,百货商店的人却说人们不会买的,这些人还说,你可以去任何一个车站,都有红帽子即搬运工,他们就可以为你搬运行李箱,你用不着轮子的。这就是百货商店的回答。

当然,这似乎是对待事情的一种方式,希勒认为,也许人们会难堪,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带着有轮子的行李箱,(笑)人们会觉得你有点怪。

不管怎么说,有意思的是,到19xx年带轮子的行李箱才问世。

沙度的行李箱有一个问题,希勒原来有过这样的一个行李箱,希勒调侃道,不定谁家的阁楼里也可能有一个的,你可以上去找找看(笑),你的父母可能买过,还在那放着呢(笑)。你拿出来,试试拉着带子走一下,箱子能动起来,但会摇晃,尤其当你急着赶飞机时,因为你只抓着一根带子拉着箱子走,所以箱子就会像鱼尾巴那样摇晃。

所以,很明显,这是一个设计缺陷。

后来,是罗伯特.普拉斯,一位飞行员,发明了一种新的滚轮行李箱,他在19xx年获取了专利。

这种行李箱对底部的四个轮子做了改造,只在后面安有两个轮子,不用竖着拉箱子,而是横着拉,这就比较稳。

而且,用一个把手替换掉那根带子,抓着把手拉箱子。

罗伯特.普拉斯做了这样的发明,并取名为“RollAboard”(登机滚轮行李箱),他还想到把箱子做得足够窄,以便登机时,在机舱通道还能拉着箱子走,真是想得绝啦。

16

这就是登机滚轮行李箱,时间是19xx年。随之就进入到人们最近的记忆。

这是多么“显而易见”,为什么在此之前就没有人做得到呢?

就是这样,看似“显而易见”的事情并不“显而易见”(things that seem obvious not obvious)。

这就是由于具有像框架效应那样的思维来做事。我们倾向于按一定的方式去做事,其他人正在这样做,我们自以为那是做事的聪明方式。这样就会限制我们,很难启发获得新的想法。

但是,发明家们取得了突破。

所以,希勒认为,(有了发明家们的突破)我们才获得确实“显而易见”的进步。 关于发明,有件事称作“取得专利权”(parents),就是由专利局授予各种发明持有专利的权利。

但是,实际上,世界各地习惯上都不考虑授予金融发明持有专利权。

希勒猜测,可能是因为,值得成为专利的规定,即专利法偏重于像蒸汽机和动力织布机之类的实物发明,不认为金融发明值得获取专利。

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专利局接受金融工具了。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美国,专利局开始认可金融专利。

现在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一些地方,也开始将金融发明视为一类重要的发明。 最后要讲的是,信息技术是金融的驱动器。

之所以要强调信息技术,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进步的时代,这你们都知道的,计算机已经变成我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唯一的人类呢?大多数人会说,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不同于那些低级动物,我们的大脑更能储存和处理信息。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的时代,当机器设备向我们的大脑挑战或竞争时,就会产生经济混乱,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会看到这种情况。然而,这也创造了机会。

关于机会,希勒强调,许多金融创新都与信息技术共同进化,许多风险管理的简单观念都是需要设计良好的信息技术观念。

在过去几个世纪的信息技术进步,使得金融创新成为可能。

以十九世纪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还是关于公共金融的例子。本课不会过多偏重公共金融。这个例子是关于十九世纪的信息技术和十九世纪社会保障的发明。

在十九世纪,是信息技术的大好世纪,大家可能不那么想,你们会说,唉,计算机不是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发明的吗?实际上你们都错啦~~!

17

计算机是在十九世纪由巴贝奇(Babbage)发明的,不过他实际上没有造出来。巴贝奇写出了设计方案,与现在所用的相似。

十九世纪发生了许多其他的事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并促使金融确实强大起来。 其中之一就是纸。(笑)这听起来很简单。

在十九世纪初,纸张是人工用布料制作的,那是造纸的方法。因此,纸张非常昂贵。当时买张报纸,可能只有两页纸,因为纸张是如此昂贵,而且也不是我们现在用的那种厚纸。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大约需要10或20美元。只有富人才会每天买。

人们发明了造纸机,从而能够大量生产纸张,不再采用手工制作。人们还发明了木浆纸,由此不再用布料来制纸。

纸张价格下跌,创造了保存记录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是创建金融的根本,人们需要金融记录,不能只有一份复印件,必须拥有多份复印件。由此人们又发明了复写纸,可能现在的人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复写纸,(笑)都是过时的了。那是一种涂有一些黑色材料的纸张,放在两张纸之间,在上面那张纸写字,就会在下面的纸上复印出来。可以放上三、四张,就能复写多份。每次复印件会越来越差,但还是获得了多份复印件。

这就是信息技术。

这些确实是人们需要的,因为,如果只有一份复印件,没有备份,就只能单独保存那一份复印件。

还有,在十九世纪,发明了打字机,这或许就是计算机的核心想法。计算机很像一台打字机,(笑)但是打字机只能速记信息。

试验表明,在十九世纪,打字的速度是手写的4倍或5倍,也不会字迹模糊,因为敲击键盘打出的字非常清晰。而手写、快速手写的字迹会变得无法认出或难于认出。

当时还发生了另一件事,不是十九世纪的发明,是指人们开始开发制作标准化表格。即在纸上打印表格,可在上面填写数字或其他内容,也就是让人们按要求填入未知的数据。当人们拿到这份标准化的表格,在中间夹上复写纸,进行打字,整个过程确实就能形成一种更为精确的技巧。

当时还形成较好的行政机制,就是说,政府也开始学习管理科学,公司也一样,这样就能有效进行管理。

在美国,产生了公务员制度(the Civil Service)。

通常,政府官员都是由政治派别关系挑选任命的,常常都不称职。

美国设立的公务员制度,不是什么新主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

然而,美国开始广泛实施,通过公务员考试证实个人能力,由此选取胜任的人来作打字员和复写员。

18

还有档案橱柜,听起来很微不足道,这是在19世纪九十年代发明的。

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把资料堆在一起,用丝带系上,再放到书架上,或放在抽屉里。 档案橱柜就显得更有次序,更有效率。

以上讲得都是在十九世纪的发展,正是为金融进步机遇创造了新的环境。

与之相应,就开始发生新事件,风险管理越来越好。

下面谈谈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是在十九世纪发展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门技术,最早出现在德国。

希勒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这门技术是一项独立发明,是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产生的,与信息技术相呼应。

那是在1889年,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政权时期,尽管俾斯麦对这事没做什么,(笑)而是其他人,也就是德国经济学家发明了这个想法。

他们做了什么呢?

希勒说,他应该也提到过,在十九世纪产生的另一个确实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即邮政服务。

虽然在此之前人们有邮件,但是,在十九世纪,人们决定才真正通过投递邮件传送物品。 在1799年,寄封信要花多达约现在的10美元或20美元,而且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送达。因此,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价格高得令人生畏。这是以现在的物价水平来比较,只是个大概。

大多数人可能从未寄过或收到过一封信,实在是太贵了。这不仅是纸张贵,所有的东西都贵。

而在十九世纪,人们发展了邮政服务,并与铁路相映成彰,开始在列车上装有邮政车厢,在列车上对邮件进行分类整理,加快了邮件速度。这样在送上列车之前,就不用等着分类了,而是在乘车行进过程中分类。

德国人做这些事非常有效率,推进了行政管理机构,形成一个良好的邮政服务机制,在全国构成了邮局网络,每个小镇都有邮局,这就是十九世纪的互联网。

邮政网络确实改变了所有的事情。

1889年,德国政府决定将邮政服务作为建立社会保障的信息网络,并创建了一部新法律,规定到,在德国工作的每个人,必须按所收入的一定比例交付给政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此外,雇主必须与之相匹配。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法律缴费。

现在,全世界有谁能够真正地在整个国家开展那样的工作呢?

当时德国有1100万工作人员,其他国家认为此举荒唐可笑,认为没有哪个政府能够实在地管理这样的一个体系。

19

但是,德国通过邮政体系做到了。

每个人必须做,每个人的老板为每个人也能做到,把钱交到邮局,而邮局就给邮票,这是已经用于邮递的相同技术方式。

每人保管好自己的社会保障卡,并将邮票贴在上面,证明已经交过钱;邮局保留副本,并归档保存。这样政府就有关于每个人缴费到系统的一个完整记录。

接下来的设计是,当你到了退休的年龄,就能得到来自政府的资金,也就是你的退休金,用于晚年生活。

政府确定给多少呢?这就取决于你所做的贡献。政府会取出你做出贡献的历史记录,都是你在邮局里填写的记录。所有的一切都是行政机制而且有效,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你能得到多少。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保险体系。

政府将在你退休期间给你钱。

在1889年,《伦敦时报 The London Times》说,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惨败,会有许许多多的错误,会有许许多多的抱怨,然后整个体系将崩溃倒塌。

然而,这些都没有发生,这个体系实实在在地运转着。

时隔不久,英国就复制过来,而美国实际上是最后一个复制这个体系的国家。

因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说起来,那时各地的美国人有点不情愿接受来自德国的一些想法,但是最后还是接受了,那是在大萧条时期实施的,当时突然发现确实该做些事情。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是怎样构成社会保障体系,最吸引人的是,现在我们具有同样的体系,除了不再用邮政服务作为渠道,而都是电子化了,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实施,这是相同的。

你会看到,直接从你的薪水扣除;你也已经看到,联邦保险捐助条例(FICA)规定,薪水按一定比例缴纳,雇主要相匹配缴纳。这都与1889年的德国一样。

当你退休时,就可以得到退休金。你的全部受雇历史和你的贡献都是电子化记录,在你退休时,你在社会保障体系网站上将找到一个公式,还记得德国人在1889年所用的公式吧,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做着同样的事情!

社会保障这个发明,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运转良好。

然而,希勒认为,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会有许许多多的进步,在你们的一生中,会有许多像这样的发明。

所以,这也是希勒为什么认为,对于要进入到金融行业的人来说,那是一个充满情趣的领域。

下一讲将谈资产组合多样化,这是风险管理基本原则中,应用到债券中的一项非常重要

20

的应用。相比今天的泛泛而谈,将会专一得多。不是公共金融,不是保险,而是金融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