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七个时期

圣经的七个时期

我们如果要清清楚楚的明白圣经,我们就不能下将全部的圣经分为时期而读。神在圣经里的启示,明是有时期的分别的。神对于每一时期中的人,都有特殊的方法对待他们。读圣经者,若将全部圣经混为一唲而读,就将要看见其中有许多相反,并且难以明白的地方。这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神对待人,是有时期上之分别的。不信的人,就以为这一种的砭对,襾是因为写圣径者,对神的观念不完全的缘故:地们的「神观」逐渐进步,直到主耶稣的时候,才光明辉煌。这是不信派的口吻,取消圣径从神默示的隤值:我们自然不能接受:但是,我们也承认圣径的各卷,有道理上的进步。在旧约起初时候,所看为不清者,在新约更明白的亮光中,就也见得其不完全。这并不是人对于神的观念不同,乃是神对于人的启示不同。因为神对待人有时期上的分别,所以神就逐渐启示祂的自己,并表明人在地那时期里,应当有如何的行为。

我们将圣经的时期,应当分得清楚:许多「以为圣经的分时,不过就是旧约与新约而已。这样的分法,固然对于读经,已经有很好的帮助,但究非完全。谨慎读经的学者,每在圣径里,看见七个时期的分析。这样地分析,并非随着人的意思来分,巧是当实在用功读径以后,看见圣经中有这样天然

的分法。

【{\Section:TopicID=143}圣经的七个时期】这七个时期的第一个,就是无罪时代,这就是亚当、夏娃在尹甸园的时候:第二就是良心的时代,这就是从亚当被赶出乐园,得着一个良心以后,直到洪水止的时候。第三就是人治的时代,从洪水后起,至巴别的分散止。第四就是应许的时代,从亚伯拉罕蒙召包,至出埃及止。第五就是律法的时代,从出埃及西「山降律法起,至十字架止。第六就是恩典的时代,从主耶稣的出生,和圣灵的降临起,至圣徒被接上天止:第七就是国度的时伐,自主耶稣第二忺降临,到地上设立国度起,至千年国终止。千年国以后,天地都要用火毁灭,以后,神要再造一个新天新地,惟有义者得居其中。这就是永世的起头。 照着以上而看,我们知道,圣经中最要紧的两个时代,就是律法和恩典。这两个时代是最长的。圣经所说最多的,也是这两个时代。在这些时代里面,人起初的光景和神与他们所立的约,他们的堕落和受神的审判,各各都是不同。我们读经时,加果不将各时伏分开而看,我们就要见许多相反的地方。神对各时代的人,有各时代的法子,我们若不详为分别,叫这一时代的人,去守那一时代的庠法,就难免于纷敲,并且叫我们误会圣经的意思:圣经对于这七个时伐,不过都是神对待人不同的方法而已。神在这七个时代里,最大的目

的,对于人这一方面,就是要表明人是应当靠恩典,不能靠行为得救的。帕拉太书三章告诉我们说,当神以应许给亚伯拉罕的时候,神的目的就是要人藉恩得救。但是,人完全不知道他自己是有罪的,也不肯承认他们是懦弱无能,不能行善而得救的。所以神为着要表明人是有罪的,也是不能行善的缘故,就在啀许亚伯拉罕之后,加上律法,要叫世人明白祂的自己。神在律法上,所有的命令和嘱咐,都是要表明人里面的懦弱和污秽,好叫人愿意接受恩典得救。因为按着人本性而说,人都是不喜欢恩典的,人都是以为自己有能,能作好,自己里面无罪,是清洁的,可以行善得救。所以神应当先叫他们明白自己,然后他们才肯承认是无依无靠的,自认是一个罪人,毫无骄傲的接受神的恩典。神用一千五百余年的工夫,在律法的时代,证明世界没有一人能够遵守祂的律法,能够行善。经过这十五世纪的考试之后,神才将祂的真目的,在恩典的时代里表明,叫世人因着相信祂恩典的缘故,可以得救。这恩典就是因为主耶稣代替罪人死,所赐给世人的。可惜,直到如今,还有许多的人,尚不知道他的自己,是怎样充满罪恶的,尚是打算靠着行为得救。这样的人,应当回到律法的时光里,去受一番的考试,为叫他明白他的自己!

对于七时期的教训,我们只说这么多。但是我们现在要指明创世记第一章里的创世故事,为何表明圣经中这七个时代

的教训。对于这个,在欧美各国,有许多比我更能干的董,已经写出许多的意思来了。我相信,我不能写得比尥们更好,不过就是在这里略略一提,好吽末知道这样教训的人,能以得着一点帮助。

当我们末说下文之先,我们要特别先说一节圣经;我们知道,在第七时伐里,是有一千年的:因为这是千年的国,并且启示录二十章明对我们说,这个国度的时期,实是一千年的。许多人有一个误会,他们以为这千年国的预表,就是创世的安息日;所以,这安息日既然是一千年,则照着彼得后书三章八节所说的话,前六日也应当是六千年。他们以为创世的七日,就是世界七千年历史的预表。地们的根据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这个是一个错误,是我个人所不相信的。我们应当知道,彼得后书三章八节的教训,并非对我们说,主看一日如千年。这一节圣经的原意,乃是叫圣徒明白,时候在永远的神看过来,是不成问题的。祂是永远的神,所以时候对于祂,是没有影响的。如果我们说主看一日如千年,所以创世的七日就是七千年,则底下一句,主看「千年如一日」,要怎样解说呢?几以,这里的真意,乃是以为在主宽容的时候,主就「看千年如日」,以为祂的宽容无多。在耽延的事上,主就看「一日如千年」,以为祂耽延了一日,好像就是耽延一千年一样。这都是说到主的应许,如同的诚实;并说到主的恩典,如同的宽大。这是底下第九节所告诉我们

的。我们不要断章取义,以圣经的话语,来证明我们的理想。

【{\Section:TopicID=144}无罪时代】我们回到我们的本题来。创世记第一章一节的「神创造天地」,就是表明无罪的时代。神所创造的,是完全、美好的、无瑕无疵的。在无罪的时代里,人类也是如此。但是,神所创造的土地,并不永久保守它们从神手中出来的光景。第二节告诉我们说,「地变混沌空虚,深渊上面黑暗」。神所创造的地,视在已改旧观了。它受着神的审判,所以就陷入荒凉的光景。从前美好的完全,现在已经都丧失了。这是人类从伊甸园赶出的一张图像。人犯罪了,堕落了,跟从撒但的话语,而背叛神的命令。他们现在所得着的,就是神的审判和怒气。伊甸佳丽的乐园,他们已经再没有权利可以居住。他们赤身露体痛苦受诅,被赶出去。虽然有皮衣加身,然而已失去他们的本来面目。从今除了汗流满面以谋糊口,生育劬劳,以受压制之外,并无其他的光景足述。这就是第一个时代──无罪的时代──的起始和结局。

【{\Section:TopicID=145}良心时代】第一日的工作,就是第二个良心时代的预表。因为今日的工作,明是洪水前的光景。虽然亮光已径照耀,但是除了照光之外,并无其他对于受造者的干涉和帮助。亮光所照耀者,不过就是表明荒凉而

已。人在此时,虽然接受一个良心,叫他们分别善恶,明白是非;然而对他们所能有的罪性,和从罪性里发出的罪恶,却没有神的帮助来制止。真心除表明人是有罪的以外,并不会叫人不行恶。良心的工作,好像神的亮光,照耀在罪人的里面,把罪人失败的真相,逐一显明,纤微毕露。第一日的亮光如何不能帮助荒凉的世界,良心亦然。

【{\Section:TopicID=146}人治时代】第二日的工作,就是创造诸天。诸天在圣经里的意思,是不难寻找的。但以理书四章二十六节说,「等你知道诸天掌权。」照着圣经的用法来看,诸天的意义,多是指着权柄位置说的。在这诸天之上,就是水。我们若研究水的性质,就知道水是世界上最软弱、最无定的一件东西。「软弱如水」:所以将水与天合起来看,就有软弱无定权柄的意思;权柄是有的,但是仍不免于软弱无定。今日的工作,就是人治时代的预表。当洪水之后,神是将政治的权柄交给人。在洪水之前,人当弟兄死时,乃是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创四9)?在洪水之后,神的命令是:「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九

6)。这明是说到人的政治。因为现在神将处置死刑的权柄交给人。权柄是有的,但是那掌权者,却软弱如水。受这个命令者,乃是挪亚。但是挪亚自己,过不多时,就在饮酒裸体醉卧的事上,表明他自己的软弱(21节)。神虽然不称今日所

作的为好,但是祂的目的却是为好。人的政治,乃是神所设立的。祂不能祝福人的政治,然而祂却藉着政治叫人得着祝福。

【{\Section:TopicID=147}应许时代】第三日的工作,乃是应许时代的预表。在今日的工作里,我们看见陆地从水里分别出来。照着但以理书七章二节、三节、十七节,和启示录十七章十五节的教训,我们知道,水是指着人类中外邦人的那一部分说的。地在圣经里,乃是犹太国的预表。这个我们在先知书中,可以常常看见。因为先知书每次说到「这地」,都是指着犹太地说的。所以,这里地之从水里分别出来,就是预表以色列人之从外邦人中分别出来。应许时代,是自亚伯拉罕蒙召为起始。他的蒙召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就好像地之从水中出来。以色列人之得为神特别选民者,乃是从亚伯拉罕起首。他的被召与外邦人分别,就是以色列人被神分别的起始。神将地从水中分别出来的目的,是要它结果,这就引我们到第三日工作的下半。

【{\Section:TopicID=148}律法时代】我们从前已经说过,第三日的工作是分作两半的。第一半就是神将地从水中分别出来;第二半就是神叫地生长果子。我们已经看见上一半的工作,如何预表第四应许的时代了。第三日下半的工作,乃

是第五律法时代的预表。神将律法赐给以色列人,叫他们结果。这律法,好像犁头一般,要深深的犁地,好叫地生出果子。神赐律法给以色列人,原意乃是要叫他们结果。水里不会生长果子。照样,神也没有要求外邦人结果归给祂。神现在所注重的乃是地。祂藉着律法撒种在以色列人国里,祂像一个园主,时常差遣仆人来到园户那里,要求果子。我们知道以色列人所结的果子,是何等稀少。但是我们知道,神却也藉着他们结出果子,「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四

22)。主耶稣乃是一个律法下的人(加四4),祂守完全的律法,结出最美好的果子。祂乃是一位真的以色列人。至于其他以色列全体的人,到了千年国的时候还要结果。

【{\Section:TopicID=149}恩典时代】第四日的工作就是第六时代──恩典时代──的预表。天上的光体很明白的是对我们说到基督,和祂的教会。这自然就是现今教会的时代。在这里,基督好像日头一样,藉着圣灵的能力,显现于世人心里,叫人明白得着祂的恩典。在这时代里,教会是负责返照基督的亮光。现在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长久的黑夜。在这时候,基督已经升天,教会和圣徒是世界唯一的发光者。我们应当知道,所有照光者,都是从天上来的。我们要在人前发光,这个意思无他,不过就是叫人看见我们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人,叫人们看见基督如何不是属于世界,我们也如何

不是属于世界,就是叫人们看见我们的生活,是有天上性质的,就是叫人们看见我们因着基督喜乐的缘故,因着满意基督的缘故,而在面上为祂发光。教会所有的见证,在这个恩典的时代里,就是如此发光而已。但是可怜!现在的亮光是何等的暗昧不明呢!新郎迟延,亮光也变为昏暗。然而世界所有的亮光,除丁童女的灯以外,还有甚么呢?福音的光照耀,就是恩典时代中的特点。

【{\Section:TopicID=150}大灾难期】第五日的工作,就是继续在教会时代末了,大灾难时期的预表。我们知道,在第六个时代的末了,与第七个国度时代的起首中间,隔有一短时期,名为大灾难,乃是试炼地上居民的时候。

在今日的工作里,神又是在水中作工。这个时候,海洋兴波作浪。这就是诗篇九十三篇三至四节的时候。「耶和华阿,大水扬起,大水发声,波浪澎湃」,这是今日所原有的光景。但是「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胜过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

这就是世界受试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时候,神要叫普天下人受试炼(启三10)。这些水我们已经知道,是指着外邦人说的。在这个时候,是外邦人放纵已意,悖逆主的时候,所以受着主的试炼。「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吓得魂不附

体」(路廿一25、26)。因为耶和华「在世上行审判的时候,比上的居民就学习公义」(赛廿六9)。所以水中就滋生许多的生物。在这个时候,神的属天百姓,已经都召集回家。所以,神要在地上预备祂属地的百姓。虽然在这个期间,是不长的,但是神都真作出这样的工夫。神的目的就是要世上的居民,在祂的公义和公平掌权的日子,在里面享福。

地上的居民受试炼,但是在天空里,也有神的工作。神不只说到水中的水族,并且也在今天造出天空的雀鸟。这个属灵的意思,是不难明白的。圣经告诉我们说,当地上的居民,就是外邦人受试炼、受神审判的时候,圣徒却要被主接到空中。「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太六26)?「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么?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十29、31)。这岂不是指着基督徒说的么?雀鸟本是天上的动物,牠虽然有时来到地上,但是牠要回家去。这雀鸟所住的地方,牠们所翱翔的所在,乃是在于天空。神所定规的,就是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就是在这个时候,「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6~17)。

现在雀鸟快要回家了。

【{\Section:TopicID=151}国度时代】第六日的工作,乃是创造亚当和夏娃,并分派他们管理世界。这乃是第七个国度时代的预表。使徒在罗马书五章十四节告诉我们说,亚当乃是将来基督的预像;他又在以弗所书五章二十五节、三十二节告诉我们说,夏娃乃是教会的预表,就是基督所要无瑕无疵的献给自己的人。在那时候,基督要以「人子」的资格,和祂的子民,一同坐在祂的宝座上(启一13,三21)。这样的掌权,就是神藉着人掌权。这个人就是那曾为人的耶稣基督(提前二5)。

就是在今日的工作里,我们看见地上还生出许多的动物。水里的水族,和空中的飞鸟,都已经说过了。现在神又注意到以色列人。「他们就是地」。当千年国的时候,不只那经过灾难的外邦人,要进来作国民,不只圣徒要和基督一同作王,并且以色列人要重新发达,得着神的祝福,就是神藉着众先知所预言的,就是神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约时所应许的。「将来雅各要扎根,以色列要发芽开花;他们的果实,必充满地上」(赛廿七6)。在这个时候,神必将耶斯列的民,种在这地。

【{\Section:TopicID=152}永世】第七日的安息,就是千年

国后,新天新地,永世的预表。七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所余剩的,就是安息。这个安息并非千年国的预表,因为千年国并不是一个安息。神在第七日安息,不再作工。但是千年国里,尚非神安息的时候,需等到新天新地时,神才有安息。所以安息日并非千年国的预表。

第七日之后,就不再有一日了。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神的心意,都已成就。祂就祝福祂安息的日子,按着神的计算,只有七日。七日之后,就再没有一日来继续于其后。救赎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诸事都照着神在永世里的计划得着成就,不必再有时候继续于这完全工作之后。神要称羡祂自己在祂所造之物里所有的工作,永远祝福他们。未到新天新地永远安息的时候,神的工作总是未已。祂的眼睛喜欢看见祂救赎的工作,完全成就。尚未完全成就之先,祂就不能称羡。真的,未有这样结局之先,神怎能安息呢?祂安息的时候,就是当祂看见祂所要救赎的世人,完全与祂所设立的那独一无二的人相联合,而得着一切权柄和祝福的时候。这是永世。永世乃是安息在神的满意和称许里。这是甚么时候呢?―― 倪柝声《默想创世记》

 

第二篇:圣经中的爱

《圣经》中的“爱”

[摘要] “爱”作为最主要的思想意义和宗教原则体现在《《圣经》》中,通过对《圣经》中爱的观察与理解,结合具体内容和资料进行阐述与解释,并将其与东方思想进行对比,更深层次的去揭示爱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 《《圣经》》 爱 上帝 《论语》 儒家思想

爱,它看似只是短短的一个音节,简单普通的一个字却饱含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人,情人之间的爱,与“喜欢”相比,它不求回报亦心甘情愿,不计得失亦满心欢喜,有时候爱,不用说出口,便感受它的存在。所以在我心中,爱一直都是神圣般的存在着,而在《圣经》中,我发现了更多关于爱的表现,以至于自己希冀能将这份论文从爱出发,文才浅薄,亦是内心感言。

《圣经》,厚厚磅礴,无数译文,而我所接触到阅读到的不过皮毛,却能在从中感受到饱满的爱,无论从哪个细节上考虑,都能感受到上帝之爱,上帝贯穿了《旧约》与《新约》的始终,那么爱也是如此的,因为上帝代表了爱,上帝就是爱。

1上帝的爱

出于爱,《圣经》在一开始就描述了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又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亦能够说明说这是上帝是出于爱才创造了世界,在众多受造物中,上帝挑选了人,施于人以坚定不移的爱而在《圣经》中的诗篇很多都是在赞美万能的上帝的慈爱: “你们要感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耶和华在他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他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等等等等,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赞美上帝,更足以表明上帝对人的爱,就如同我所理解的那样,爱是不求回报的,上帝对人的爱也不因为人值得去爱,而是因为上帝愿意无私的去将爱施予给被爱者,没有条件,也没有理由。

上帝对人有仁慈的爱,尽管以色列人处处忤逆上帝,比如上帝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十诫之后,人们竟然铸造金牛犊加以崇拜,上帝一定是及其厌恶的,因为十诫中就有一条:“勿造捏偶人,及凡天上地上,土中水间,所有诸物之像,勿敬拜奉事之。”人们触犯之,但上帝却自我宣告: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所以,即使在如此严重的背信弃义行为的面前,上帝选择了去宽恕、去原谅,这体现了他满怀的宽容与仁慈。

爱富含多种形式,除了仁慈与宽恕,上帝对人也有惩戒的爱,因为人类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孩子总是叛逆的,所以他有时候严厉就如同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人们心中积怨,因此而相互掠夺、厮杀、尔虞我诈,于是上帝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对人的爱不会终止,他选择了诺亚一家,希望能够保留人类的种子,让人类得以延续,所以尽管人类有再多的错误与不羁,上帝要给予适当的惩戒,但惩罚并非上帝所愿,也不是上帝的目的,惩罚是希望人们能够回头,所以在这些惩戒里,背后又饱含浓浓的慈爱。

对于上帝来说,爱又是牺牲,上帝严厉惩戒了人们,却又不忍心看着人们受苦,甚至将他的独子耶稣赐予人类,让他代替人类去赎罪,去背负十字架来使人们悔悟,上帝的爱,已经超越了世上所有的情感,是无法用感动形容的无所能媲美的大爱。

2人的爱

2.1人对上帝的爱

上帝赋予了人生命血肉,加之以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爱,而人,也必应用这种爱回馈上帝,感激上帝,而与上帝给予的爱不同,人们的爱是充满着信仰和敬畏,又必然夹杂着感激与无可撼动的坚定。

每个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会向慈爱的上帝祷告,其中也不乏一些似夸张又不夸张的话:“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是拯救我的高台!”就好比摩西那样的信徒,虔诚又笃定,而为了回馈上帝的爱,人们也理应用自己的坚定去与上帝给予的爱相互辉映。

除却敬畏、谦卑、虔诚的爱,人们对上帝也有着忏悔的爱,作为上帝的子民,人类多次的忤逆上帝、违背上帝的爱,就像做错事情的孩子,犯错需要悔改,需要自我反省,这才是回报上帝最好的方式,而有个词语叫“原罪”,是人类的天性,人们犯错不可避免,但是能够悔改或者被改造,都是很好的方式。

每天人们通过信仰、敬畏、谦卑、忏悔,人最终可以得到上帝的喜悦和宽恕,而这一切其实就是人爱上帝的最具体的表现,细微而真诚。

2. 2人与人之间的爱

对上帝爱的回馈,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回馈给上帝,二是把爱寄托于他人,在同观福音中看到有两条诫命,一条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着你的神。”另一条是“爱邻舍如同爱自己”,所以这两种爱也应该是彼此依托映衬的。

人们应该彼此相爱, 对于“邻舍”这个词语,也不应该仅仅是片面上所说的邻居,而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十诫中我也发现了这一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人,还应该包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跨区域、跨种族,跨越亲情、友情、还有像《雅歌》里那样美丽的爱情,我们要爱甚至是人类的仇敌,人们需要帮助各种垂死的人们、为人们辩护、和孤单的人成为朋友、原谅对侮辱和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的爱好似超越了一切的界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新境界中的博爱,才能够与上帝的爱遥相呼应啊。

3.《论语》与《《圣经》》中爱的比较

理论学说和宗教都是用主导的思想的,《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 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中国的学生,儒家思想早就被我们熟知并且了解,而在我选修了《圣经》与西方文化后,将其两种思想加以对比,也更有利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3.1爱之相同点

3.1.1孝之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就是爱,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这和上面所讨论的关于《圣经》中的爱十分相似,就好比孝顺,在《论语》中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对应了《圣经》里面对于父母孝顺的爱。

3.1.2反省之爱。《圣经》中还教人要不断忏悔,祷告,并付诸于行动,真的爱上帝应该是做善事,做慈爱上帝的人间化身,乞求上帝的原谅!这一点就像论语中还提到的一个重要品质“吾日三省吾身”也同样相似,每天检查自己的品性,多行善事远离恶事,就表达了人们都需要每天对自己进行思想上的醒悟和改善。

3.1.3大度之爱。儒家中的爱都是温和而又敦厚,倡导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拥有一颗恻隐之心,就算有人危害、污蔑也应该加以宽恕,《圣经》中的大爱也能够体现这一点,比如《《圣经》》中记载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3.2爱之相异点

3.2.1等级之爱。儒家非常重视伦常关系,关于克己复礼就提到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就会把人分成各种等级,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家庭,都是有分明的等级划分,而在《《圣经》》所倡导的“博爱”中可以看到人格的平等,更能够体现到人们的地位和重要性,这也是儒家思想中有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3.2.2本性之爱。儒家思想也有很著名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爱也由于善而衍生出来,但是与此相比,就与前面提到的基督中原罪论相反了,人们犯错不可避免,故也可为为性恶论,所以因此也由此有人本和神本的区别,但是追根溯源,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爱都能从两种思想中衍生和发展。

4.总结

《《圣经》》中爱的内涵非常丰富,认为一切的美德都是爱的内涵与体现,我从中学着去更深层次的理解爱,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内容,不仅仅更加理解了《圣经》中的爱,也能对比中西方的爱,明白这种大爱能跨越地域和思想,更能更深层次的由此延伸体会和感受到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爱,期待着去更努力感悟爱带给每个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对爱进行新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4,(2):43 -52.

[2]唐小林.伦理话语: 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基本质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4)

[3]杨剑龙.基督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1999,(1)

[4]《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1979.

[5]保罗·费尔代恩著.陈建洪译.与神在爱中相遇[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260-269.[6]厉永平、郑秀明.论基督教的“爱”和儒家的“仁”的几点不同[J].吉林师范大

学学报,2009,(3):42- 44.

[7]陆扬.《《圣经》》的文化解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0-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