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俭的格言

关于节约的卷首语

2、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3、,“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关于节俭的格言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3、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26、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30、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唐)李商隐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

古今天下,官宦之家一、二代败落;勤俭商家延续三、四代;勤朴耕家延续五、六代;而谦信孝友之家则达八、九代。------书摘

 

第二篇:关于励志 奉公 勤俭 的格言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意译: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  革弊,须从源头理会。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意译:变革弊端,要从源头开始。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治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意译:喻指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不断成长。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意译:句意谓人世间各种事情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形成了历史。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先秦]《周易·乾·文言》  意译:每天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正统不必常相继。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意译:正统的东西也没有死守不变的必要。  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五蠹》  意译:政事不一样了,原来的举措也要随之变化。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意译:放弃先王已制定好的制度,学习先王如何去制定制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先秦]《周易·系辞下》  意译: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通达之后才会长久。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只有寻求变化才能继续发展。  老

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意译:老的陈旧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涉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意译:任何人在无路可走时都想改变现状。这是人之常情。  变者,天道也。  ——[近]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意译:变革是天经地义的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汉]戴圣《礼记·大学》引《盘铭》  意译: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该日日更新,每天都不间断。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先秦]《管子·正世》  意译:不崇拜古时,也不完全停止在今天,一切依据时代变化而变,随风俗变化而变。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宋]欧阳修《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  意译:要先知道造成弊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改变法令。  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意译:法规要是有了弊处,不可不变。  日新之谓盛德。  ——[先秦]《周易·系辞上》  意译: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叫大德。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先秦]《吕氏春秋·察今》  意译:世道时间都变了,法也要相应改变才行得通。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列传》  意译: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的舆论也不要害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先秦]《荀子·劝学》  意译:青色染料是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蓝草更深。  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  ——[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意译:任何事都是只要有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变化,法令也如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意译: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站得更高。  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变法是为治理,变更礼仪是为教化百姓。  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先秦]《庄子·天运》  意译:礼义法度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惟进取也故日新。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意译: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20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2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0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1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 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 ,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27.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2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3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35.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

心治国要札子状》 23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23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出处】《尚书·周官》。   【大意】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提示】周成王平定殷商叛乱后,颁布了诰令《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就是其中的一句,旨在号召百官以公平之心除去私欲,赢得民众的信任。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句话的后面又说,“议事以制,政乃不迷”,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典章制度行事,政治就不会迷乱。这一开明的为政思想,具有“民本”和“遵制”的双重内涵,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不能不令人赞叹。   大义灭亲。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   【大意】真正的公正廉明者甚至可以不顾亲属的利益。   【提示】墨家的一个学者叫腹<IMG=T01150AA>,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又只有这一个儿子,就下令不要判处死刑。但是腹<IMG=T01150AA>却不同意,他说:“按规定,杀人者就得处死,伤人者也得受刑。禁止他人随意杀伤别人是天下的大义。所以,即使大王赦免了我的儿子,我也要执行规定。”最后,在腹<IMG=T01150AA>的坚持下,他的儿子仍被处死了。这就是“大义灭亲”的故事。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   【大意】对公家有利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就没有不去做的,这就是忠。   【提示】这是春秋时晋国君臣的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原来这里的“公家”,是指晋献公的王室。后来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泛指国家的大公。意思是任何对国家、社会有利的事,只要知道了就应该立刻去做好,这才是对国对民最大的忠心。这里包含着三层意思:首先,是否心中有国家、有群众,时刻想到国家和人民的事、自己对国家的一份责任;其次,知道国家的任务,想不想去完成;最后,是不是努力去做好,做得完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大意】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顺从。   【提示】这是孔子关于君臣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至理名言。我国古语里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等说法,都是说只要上面做得正、行得正,以身作则,下面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就自然良好。东汉光武帝时,阴皇后“在位

恭俭,少嗜玩”,影响到下一朝,她的儿媳马皇后也常在宫中穿粗布袍服,不加花边,不讲排场。她们认为,作为一国之后,就应“以身率下”。结果东汉初年整个宫廷生活简朴,没有出现腐败奢侈现象。唐太宗在位时,也有“若安百姓,必须先正其身”的思想,所以上下一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景象。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地位高的人有什么喜好,那么在下面的人肯定会更加喜好。   【提示】这个有关为政行为的看法,强调了领导对下属有相当大的表率作用,如果领导能以身作则,那么下属也会安分守己;如果领导本身就贪赃枉法,又怎能做好下属的工作呢?所以,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首先要对领导者加以约束。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出处】《韩非子·有度》。   【大意】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提示】这句话强调,公正是执法的前提。公正执法才能取信于民,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在法治社会,更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犯罪的处罚、善行的褒奖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视同仁,而不可徇私枉法。   公生明,偏生暗。  【出处】《荀子·不苟》。   【大意】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提示】公正廉明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政治理想,它是建立在仁爱诚信基础上的,强调作为一国之君,首先要以德服天下,这样才能处事公正,明辨是非。唐太宗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广开言路,任用贤相,终于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来,他不理朝政,闭目塞听,奸相李林甫专权长达19年。李林甫口蜜腹剑,嫉贤妒能,排斥异己,致使唐朝政治腐败,最后爆发安史之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出处】《礼记·礼运》。   【大意】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提示】《礼记·礼运》在这句话的下面的一段话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意思是说,在那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家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老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

着。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的出现。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出处】贾谊《新书·阶级》。   【大意】为了国而忘记家,为了公而忘记私。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提示】贾谊这句话本来是针对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说的。如果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它,这句话告诉人们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利害的取舍,应以符合道义为标准。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去危害国家和群众利益。这是有关道义的根本问题。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   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提示】“衡”是古代用来称量轻重的工具。“绳”是古代用来衡量曲直的工具。只有使用精确的工具,才能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法律也是一样,只有在保证法律本身公正并被公正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彰显法治的优越性。执法者只有不偏私,不固执己见,法律才有公正可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出处】《淮南子·泛论训》。   【大意】治理国家有常理,而以对民众有利为根本。   【提示】这句话是提醒执政者,国家因民众的存在而存在,国家的举措都要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违反了这一点,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   【大意】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口出一言百姓都会听从,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   【提示】这句话是说,做官只要公正无私,那么他的话就能一呼百应,大家都听他指挥。两汉时期,有几位可以称得上这样的好官。东汉光武帝时的张堪,由于他在渔阳太守任上秉公执政,“捕击奸猾,赏罚必信”,所以深得当地人民爱戴。当他提出要在渔阳地区(今北京地区)大兴水利时,众多百姓响应,一下子开出稻田八千多顷,使人民富裕起来。渔阳百姓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意】依照法律奉行公事,则上上下下都公平了。   【提示】这是《史记》中赵奢所说的一句话。赵奢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开始任赵国收租小吏,当

收到豪门贵族家时,贵族平原君不肯缴纳租税,赵奢毅然惩罚了平原君,按法处死他家骄横的管家。平原君大怒,竟要杀害赵奢。赵奢据理力争,讲了“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这几句很有分量的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从此赵国收入大增,国家也强盛起来。这个故事说明,掌权的人首先要做到奉公守法,下面的人自然会效仿。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大意】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差别,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提示】这是司马迁记述父亲司马谈评论法家时的几句话。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那些权贵是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的,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出处】刘向《说苑·政理》。   【大意】做官要公平,理财要廉洁。   【提示】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职业道德,尤其重视官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等都是官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公平是为官办事的基本要求,廉洁是对待钱财应持的基本态度。官德是古代选拔、晋升官员的重要根据。官德作为官员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出处】徐干《中论·赏罚》。   【大意】圣人不敢因亲戚的私情而废除国家的刑罚,也不敢以怨仇的私愤而不履行该给予的嘉奖和赏赐。   【提示】公平合理的赏罚,就是撇开亲情和恩怨等外在因素,以法律为准绳。在我国封建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亲姐姐,有一个管家横行不法,被清官董宣处死,刘秀的姐姐哭诉到朝廷,让刘秀治董宣的罪。刘秀要董宣当面向她叩头谢罪,但董宣就是梗着脖子不低头,刘秀最后为董宣的严于执法的精神所感动,不仅不治罪,反而重赏了董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的故事。刘秀当真做到了“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   【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   【提示】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元228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准备出师再度讨伐魏国,当时不少人反对连年兴师远征,于是诸葛亮在出发前上书(即《后出师表》)后主刘禅,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认为只有主动

出击才有出路。在文章的最后,诸葛亮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表明自己的决心与勇气。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成为表达奉公精神的经典用语。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出处】傅玄《傅子·通志》。   【大意】有公心必然会有公道,而有公道则必然会形成公正的制度。   【提示】这句话推出了“公”的几个层面,构成一个递进的逻辑关系。其中,“公心”是基础,“公道”是中坚,“公制”是目的。一个社会要想在“公制”上运行,必然要有“公心”和“公道”的支持。作者列举了尧、舜不立子嗣为继承人的例子,认为那时尊贤让贤的做法是公道的,而领导者的大公无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能守节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  【出处】范仲淹《治体·答手诏条陈十事》。   【大意】只有严守节操的人才能制服奸恶贪赃的官吏,镇服那些强暴刁滑的人。这样法律才能公正无私,百姓也就不会受冤枉了。   【提示】这是范仲淹对皇帝上书中的话。这一上书简称“条陈十事”,是范仲淹改革的十大纲领。北宋到范仲淹时,官场已十分腐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之事层出不穷。范仲淹提出必须首先重用那些自己行得正、做得正,坚持大节的人,让他们来整顿吏治,这样政治清明才有希望。早已被民间神化了的包青天包拯,就是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清官,他和范仲淹在整肃吏治、公正执法方面都做了许多好事。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出处】包拯《论星变》。   【大意】发号施令,关键在于一定施行;奖赏善行、惩罚犯罪,关键在于不随意扩大范围。   【提示】治理国家,必须有固定的规章制度。中国的春秋以前强调以道德礼义来治国,后来开始有了成文法典,秦代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后,强调按法律、制度办事。当然,在专制制度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但在传统美德中仍有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出处】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   【大意】只要有功就赏赐,只要有罪就处罚。   【提示】这句话旨在强调要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执法的公正,行赏论罚,以“有功”和“有罪”来衡量,不能凭一时的喜怒,也不能凭与自己关系的远近亲疏。春秋时晋国的祁奚先后举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官职,被当时的人誉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出处】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大意】只有

公平才会产生清明,只有廉洁才会产生权威。   【提示】对于为政者树立威望来讲,自身的执法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清明与权威的产生并不能完全依靠权力与强制,而要更多地依靠为政者自身的公正与廉洁。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出处】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大意】天下人如果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如果人人都谋求私利,那么天下就会陷入混乱。   【提示】这句话概括了“好公”和“营私”的不同后果,从中可以引申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心的结论。如果人人都能以公心对待别人,对待工作,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