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治国六十年,建树甚多,其创业、守成之功绩举世公认。 康熙曾对诸官说:“朕经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对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视怠慢。天未亮即起来,亲自检查督促课业,东宫太子及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诵经书,至于日偏西时,还令其习字、习射,复讲至于深夜。自春开始,直到岁末,没有旷日。”

康熙教子的种种做法,法国传教士白晋以亲身见闻,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作了如实报告。白晋在报告中说:中国皇上以父爱的模范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中国的皇上特别注意对皇子们施以道德教育,努力进行与他们身份相称的各种训练,教之以经史、诗文、书画、音乐、几何、天文、骑射、游泳、火器等等。

康熙身后的儿孙们,多数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后的两个杰出帝王:雍正皇帝,功业显赫,见识超人;乾隆皇帝,儒雅倜傥,自号“十全皇帝”。正是“康熙盛世”的基础,奠定了满清王朝二百多年的业绩。所有这些,都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道德遗泽和他的《庭训格言》这本珍藏的皇家遗嘱读本的影响。在此,特整理一些以飨各位读者:

庭训格言(一) 心欲小而胆欲大

【原文】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语译】

庭训道:凡是在无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以便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如果在有事的时候,能够像没事一样泰然自若,静定自己的思虑,那么,事情就会在迎刃而解中自然消失。古人说:“心要小而胆要大”。 遇事都应该如此啊。

【研析】

“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谈的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有事之时,却如无事”,谈的是遇事不慌,从容应付。如此为人处事,实则是谙熟相生相克之理。事情的发展轨迹是循环往复的,无事之极必将有事,所以不能懈怠;有事之极必将无事,所以未可焦躁。所以,你无事,我就像有事一样,形成一种平衡,你有事,我就像没事一样,也是形成一种平衡,这实际上是阴阳平衡在为人处事上的运用。这种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谓不大矣!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政事浩繁而能举重若轻,非有三头六臂也,只不过是具备良好的心性而已。老子曰:善行者无辙痕。通晓圣贤之理的人,做事情大概都有点与众不同吧。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三):自任其过大人之为

【原文】

训日: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语译】

作为一个人我们谁能没有过失呢?只是人们有了过失,往往不愿意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我就不是这样的。平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遗忘而错怪他人,察觉之后,我一定会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说道:“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有时候竟至于使人大为感动并且觉得不安起来。 大凡能够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的人,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人。

【研析】

凡人孰能无过? 这个道理恐怕小学生都知道吧!但是“主动正视过失并承担责任”为什么就那么难呢?这不是不明白“主动正视过失并承担责任”的好处,而是个面子的问题。人嘛,多少都有点虚荣心,要面子,唯独大陆的中国人特别的要面子,和我们同一时代的台湾人、韩国人、日本人就比较敢于认错,这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分析起来会有这个原因那个原因,说到根子上呢,实际上就是台湾人、韩国人、日本人还保留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比较的知道在天地之间人的渺小,比较的相信大千世界自有神明主宰,人就是人,不是神,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修正错误啊,所以“主动正视过失并承担责任”就不会感到那么丢人。大陆中国人浸泡在中共的无神论的污水里许多年,什么人定胜天呀,什么与天斗其乐无穷呀,整个不知天高地厚,地位低的不敬神明,地位高的装扮神明,结果造就一个个妄自尊大的大陆人,这样的人要他“主动正视过失并承担责任”,自然比较困难一些,因为不信神也就不信活着的目的就是不断的改过,对于改过当然反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共抱有任何幻想,指望他自己检讨自己,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六):好坏出自一念

【原文】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语译】

康熙庭训说道: 为人处世,应当常存喜悦安详之气。内心喜悦安详周围的景象自然吉祥美好。究其原因,喜悦就容易产生善念;忿怒就容易产生恶念,所以古话说道:“人只要一产生善念,即使还没有付诸行动,吉样之神就已经跟上他了,一产生恶念,即使还没有行恶,凶邪之神就已经跟上他了。”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心得】

这则训言,不啻是那有名的水结晶实验的注脚,日本江博士通过水结晶实验证实:一、水听了愉快的田园交响曲,所得的水结晶就分外的美丽,似乎印证了这里的“欢喜处自有一番吉

样景象”;二、“良性的讯息可以产生美丽的水结晶,反之则产生丑怪的水结晶”,这岂不就是“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七):恶念不除持珠何益

【原文】

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①。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②,何益?

【注解】

①绥:安抚。②念珠:佛教徒念佛时记诵经次数的串珠,又称佛珠或数珠。一般由一百零八颗珠子组成一串,故又名百八丸。

【语译】

康熙庭训说道:大凡一个人心存善念,上天一定会用福分和禄位来善报于他,现在,人们每天手持念珠礼拜佛祖,是发心行善的缘故。但如果恶念不除,即使是手持念珠,又有什么益处呢?

【心得】

我们常怀疑善有善报,实际上是没弄明白这句话的具体涵义,还以为烧烧香,做做善事就可以得到福报呢?那都是形式,是不是善良,要直指人心,心底常存善念,方可得到上天的福报,但是人心隔肚皮,我们看不见,所以有些人表现得很善良,但还是灾祸连绵,就是因为这些人心里并不善良。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八):一念之微必使俯仰无愧

【原文】

训曰: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语译】

康熙庭训说道:人就在于一颗心,心一动便成为意念与思虑,意念与思虑是否纯正,只看产生的一刹那。如果一个念头不纯正,但很快能察觉,并且随即加以纠正,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尚书》上说:“即便是圣明之人,若放纵欲念,也可能成为狂野之人;即便是狂野之人,如果能克制欲念,也可能变成一个圣明之人。”一念很微妙,静静的涵存于心中,兴起时就可以察觉了,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能无愧于人,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修炼心性,防范于意念刚刚产生之时,用心于情绪尚未产生之际,所以圣人修心用力很是轻微而功效却很为卓著。

【心得】

治国是很难的事情吗?老子也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应该是很难的事情吧,但是从心入手就不难,在上勤于修心,在下以修德为荣,上下一心,江山稳固,国家何愁不得治理呢?做事首先要抓住根本,国家治理、社会进步的根本是什么呢?是经济基础吗?观康乾盛世之所以盛,只在乎心念的正与不正,君臣百姓心念纯正,强大的心力自然会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强大自然不在话下。谈什么经济基础重要?真正的“经”邦“济”世的“基础”,不就是“治心”吗?不就是象康熙大帝那样“一念之微必使俯仰无愧”吗?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

【原文】

训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易?系辞》曰:“斋戒以神明其德。”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无一日不斋,无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斋,己与古人有间。然持斋固为善事,可以感发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语译】

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殊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易经?系辞》中写道:“通过斋戒使自己的德行更加高尚。” 所谓“斋”,就是“齐”,意即完善自己内心不够完善的地方。所谓“戒”,就是戒绝心中不正确的想法和狂妄的念头。古人没有一天不持斋,没有一天不守戒。现在的人们只在每年的某月某日持斋,已经和古人不一样了。不过呢,持斋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发人心中的善念,只是不知道持斋人的戒心做得如何罢了。

【心得】

持斋、不吃肉只是手段,“戒其非心妄念”才是目的,反过来说,只要能“戒其非心妄念”,就是吃肉、不持斋,也没有什么的。人好不好,就看人心,不在外在的贫富贵贱和“阶级属性”,也不在他一时一事做了什么。但是人心隔肚皮,有时不容易看清楚,那就要多多了解,多多体会,才算做个“知人者智”的智者。

【录入】《庭训格言》

《庭训格言》一卷,世宗宪皇帝追述圣祖仁皇帝天语,亲录成编,凡二百四十有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盖我世宗宪皇帝,至孝承颜,特蒙眷注。宫闱问视之暇,从容温谕,指示独详。而帝德同符,心源默契,聆受亦能独契。故䌷绎旧闻,编摩宝帙,敷由皇极,方轫六经,粤考三皇五帝以逮于禹汤文武,其佚文遗教,散见于周秦诸书,而纪录失真,醇疵互见。故司马迁有“百称黄帝,其文不雅驯”之说,盖其识不足以知圣人,故所述不尽合本旨也。是编以圣人之笔记圣人之言,传述既得精微;又以圣人亲闻于圣人,授受尤为亲切。垂诸万世,固当于典谟训诰共昭法守矣。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 纪昀

臣 陆锡熊

臣 孙士毅

总校官臣 陆费墀

------------语出《四库总目提要》

训曰:元旦乃履端令节,生日为载诞昌期,皆系喜庆之辰,宜心平气和,言语吉祥。所以朕于此等日,必欣悦以酬令节。

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训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见之不广?舜惟好问、好察,故能“明四目,达四聪”,所以称大智也。

训曰: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以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礼记》篇首以“毋不敬”冠之,圣人一言,至理备焉。

训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亦不可遽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见我偏好一艺乎?是以凡艺俱不能溺我。

训曰: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即所如董子所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谓之升平世界。果使风不鸣条,则万物何以鼓动发生?雨不破块,则田亩如何耕作布种?以此观之,俱系粉饰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为真也。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只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其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在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训曰: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也。

十一

训曰:汝等见朕于夏月盛暑不开窗,不纳风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此正古人所谓“但能心静即身凉”也。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里,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

十二

训曰: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人所留之经书。故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所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种杂学乎?

十三

训曰:《书经》者,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书传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之矣。”盖道心为人心之主,而心法为治法之原。精一执中者,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者,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德也,仁也,敬与诚也,言虽殊而理则一,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王之家所必当讲读,故朕训教汝曹,皆令诵习。然《书》虽以道政事,而上而天道,下而地理,中而人事,无不备于其间,实所谓贯三才而亘万古者也。言乎天道,《虞书》之治历明时可验也;言乎地理,《禹贡》之山川田赋可考也;言乎君道,则《典》、《谟》、《训》、《诰》之微言可详也;言乎臣道,则“都”、“俞”、“吁咈”告诫敷陈之忠诚可见也;言乎理数,则箕子《洪范》九畴可

叙也;言乎修德立功,则六府三事、礼乐兵农,历历可举也。然则帝王之家,固必当讲读;即仕宦人家,有志于事君治民之责者,亦必当讲读。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在大贤希圣之心,言必称尧舜。朕则兢业自勉,惟思体诸身心,措诸政治,勿负乎“天佑下民,作君作师”之意已耳。

十四

训曰: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盖“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其斯之谓与?

十五

训曰: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杜,必至于不可杜也。

十六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十七

训曰: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则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恫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

十八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十九

训曰:《虞书》云:“宥过无大。”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凡人孰能无过?若过而能改,即自新迁善之机。故人以改过为贵。其实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之大小,皆不当罪之也。

二十

训曰:曩者三逆未叛之先,朕议政诸王大臣议迁藩之事,内中有言当迁者,有言不可迁者。然再当日之势,迁之亦叛,即不迁亦叛,遂定迁藩之议。三逆既叛,大学士索额图奏曰:“前议三藩当迁者皆宜正以国法。”朕曰:“不可。廷议之时,言三藩当迁者,朕实主之,今事至此,岂可归罪于他人?”时在廷诸臣,一闻朕旨,莫不感激涕零,心悦诚服。朕从来诸事,不肯委罪于人,矧军国大事,而肯卸过于诸大臣乎?

 

第二篇:康熙教子庭训格言目录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第一章(目录索引)

心小胆大 防患未然 见人得失 如己得失 自任其过 大人之为 深思熟虑 无憾无悔 防微杜渐 预其未萌 事无巨细 不可懈慢 仁者之心 随感而应 实心相待 不务虚名

第二章(目录索引)

善喜善念 去恶去凶 俯仰无愧 存乎一心 持斋必戒 感发善念 良知良能 乾乾不息 逸乐有节 勤修不惰 诚而有信 不欺暗室 体认世务 据理审事 四书性理 立命之道

居安思危 法令之行 嘉纳良言 慎重持敬 教化普遍 以德服人 恒劳知逸 治心之要 心存善念 修德之功 立志于道 至诚无息 修身治性 一念之微 读经明史 处变不惊 率先身之 闻过则改 谨终如始 怀柔远人 心悦诚服 自强不息 首在克己 天报福禄 在于主敬 犹入圣域 日积月累 谨于平日 天理人欲 开卷有益

第三章(目录索引)

好学多问 遍求名师 日进日新 精进永固 希贤希圣 谁能阻挡 虚心向学 习人之善 研读古书 审其大义 一字未明 必加寻绎 知书明理 贵在贯通

循规蹈矩 才是真孝

父祖之基 不可易视

博采众长 垂示永久

冠帽尊贵 放置有序

礼用和贵 齐家治国

昏定晨省 不可拘泥

约束下人 禁其滋事

家居闲谈 善行良言

第四章(目录索引)

名实相副 混淆不得

天道好生 仁爱为本

食宜淡薄 于身有益

善恶邪正 瞭焉眊焉

污秽之言 慎于口吻

年老齿落 有益子孙 知之为知 体贴君亲 不为书愚 顺适为安 权变为雄 远近之道 宽严兼济 严饬则爱 君子三畏 心静身凉 酒伤身心 回顾斜视 须发变白 心志专一 不知为非 忠出至诚 不为书欺 自然为孝 惟时惟事 皆宜深省 使人之要 娇纵则害 没齿不忘 祛暑之要 能饮不饮 人之大忌 听其自然 即是养生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雷雨大作 不躲树下 俭约不贪 福寿长全

第五章(目录索引)

一粒之艺 于身有益 好问好察 耳聪目明 造谣中伤 终有恶报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为人君者 岂可诿过 己所不能 嘉彼所能 奉天行事 赏罚惟慎 竭其心智 博取众议 教之以劳 有勇知礼 勤俭敦朴 居家洁净 一丝一缕 神佛之教 悖逆人性 偏好一艺 幸灾乐祸 言而有信 久经征伐 众谋独察 身先士卒 晓谕良方 惟念民艰 清气著身 来之不易 以善引人 祸必上身 必为所溺 小人之情 为人守秘 须重人命 不可偏废 为将之道 希冀益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