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训格言第五章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第五章

一粒之艺 于身有益 神佛之教 以善引人

好问好察 耳聪目明 悖逆人性 祸必上身

造谣中伤 终有恶报 偏好一艺 必为所溺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幸灾乐祸 小人之情

为人君者 岂可诿过 言而有信 为人守秘

己所不能 嘉彼所能 久经征伐 须重人命

奉天行事 赏罚惟慎 众谋独察 不可偏废

竭其心智 博取众议 身先士卒 为将之道

教之以劳 有勇知礼 晓谕良方 希冀益众

一粒之艺 于身有益

训曰:朕避暑时,曾于乌城、热河等处捕鱼①,见侍卫、执事人中年纪幼小者②,怜其未习于水,每怀怵惕③。故朕诸子自幼俱令其习水,即习之未精者,较之若辈亦大不同,所以行船涉水,总不为汝等牵挂也。可见,为人凡学一艺,必于自身有益。我朝先辈尝言:“一粒之艺,于身有益。”诚谓是与。

「注解」

①乌城:指承德避暑山庄附近地名。热河:河名,流经承德避暑山庄,境内多行宫围场。 ②执事:担任工作,从事劳役,此处指供役使的人。③怵惕:戒惧,惊惧。

「译文」

我在承德避暑时,曾在乌城、热河等地捕鱼,看到侍卫、仆从中年轻人不会游泳,我就心生怜悯,常常替他们担心。我的子女小时候我就让他们学习游泳,即使游得不太好的也与侍卫、仆从那些人大不相同,所以,无论是乘船还是涉水,我都不用为你们担心。由此看来,人只要掌握一种技艺,就会对自身有好处。我大清朝前辈曾说过:“再小的本领对自身也有益处。”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评语」

艺不压身,学会游泳自然就不怕水。每当我们学会一门本领,就能增加一份克服困难的能力。康熙皇帝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子孙:“一粒之艺,于身有益”,这种认识,比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说教,确实要高明很多。

神佛之教 以善引人

训曰: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圣人经书所遗如许言语,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后世之学,每每各问一偏,故尔彼此如雠敌也①。有自谓道学入神佛寺庙而不拜,自以为得真传正道,此皆学未至而心有偏。以正理度之,神佛者皆古之至人②,我等礼之、敬之,乃理之当然也。即令天下至大,神佛寺庙,不可胜数,何寺庙而无僧道?若以此辈皆为异端,使尽还俗,不但一时不能,而许多人将何以聊其生耶?

「注解」

①雠:仇人。②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译文」

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只是行善事。圣人经书中所留下的那些至理名言,只是想使人变得善良。信奉神或佛的宗教,也只是用善来引导人们。后世的学者,往往各自偏向一端,所以彼此对立得

1

像仇人、敌人一样。有的自己称作是道学先生,进入供奉神佛的寺庙不跪拜致礼,自己以为是得到了真传正道,这都是因为学问没到精深地步而且思想又有偏差的缘故。用正理来衡量这些,神和佛都是古代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我们对他们有礼貌,尊敬他们,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说以天下之大,神佛寺庙,数不胜数,哪一座寺庙里没有和尚或道士?如果把这些人都当做异端,叫他们全都还俗,不但一时办不到,而且许多人将用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评语」

篇中强调一个人在世上,最要紧的事就是多做善事。从一定的角度看,最高统治者强调“行善”,而且认为宗教也是用善来引导人们,反映出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多行善事”,也具有人道主义的实质,是今日也应该提倡的。

好问好察 耳聪目明

训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①,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虑闻见之不广?舜惟好问好察,故能“明四目,达四聪”②,所以称大智也。

「注解」

①人君:指皇帝。②“明四目,达四聪”:见《书。尧典》。意为广开四方视听。

「译文」

作为皇帝,能以天下人的耳目为自己的耳目,以天下人的心思为自己的心思,还有担心自己所见所闻不广不博吗?舜正是由于喜好询问,喜好观察,才能够广开四方之视听,洞察天下的情况,所以,才被后人称之为大智的人。

「评语」

广开言路,体察民情,注重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了解国情,了解民心、民意。历史上的伟人,做事均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里所说的以天下人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人之心思为心思,确实是治国者必须牢记和切实执行的真理。

悖逆人性 祸必上身

训曰:世上秉性何等无之。有一等拗性人,人以为好者,彼以为不好;人以为是者,彼反以为非。此等人似乎忠直,如或用之,必然偾事①。故古人云“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者,此等人之谓也。

「注解」

①偾事:败事。

「译文」

世上什么样的秉性的人都有。有一种性格执拗、古怪的人,别人以为好的,他却认为不好;别人以为是对的,他却以为是错的。这种人看起来好像忠贞正直,假若用他办事,一定会失败。所以古人说:“喜好别人所厌恶的,憎恨别人所喜欢的,这就叫做逆拂为人的本性,必定会引祸上身。”说的就是这种人。

「评语」

一个人之所以逆拂人性,骄矜执拗,无非是由于受外来而非出自至诚的血气的影响,只要能消除自以为是的逆反心理,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正气才会出现。只要能铲除内心世界里虚幻无常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人,要以正气为主心骨,因为正气乃天地之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我们的身体如同小宇宙和小天地,在我们身体中支配我们的主人就是正气,这种正气光明正大,绝不为利害所迷失。所谓“情欲意识尽属妄心”乃是指各种情欲,而判断是非得失的智能乃属意识,但是不论情欲或意识都属妄心,不消除这种妄想,真心就不会出现。人如果真能不受逆反心理的驱使,同时不但不为妄心所左右,而且又能加以制服的话,就可以改造为另一类人。

2

事实上,具有这种逆反心理和妄心的人,大多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有关,是一种心理成长定势,也是就人们常说的秉性,改造起来特别难。

造谣中伤 终有恶报

训曰:凡大人度量生成与小人之心志迥异①。有等小人,满口恶言,讲论大人,或者背面毁谤,日后必遭罪谴②。朕所见最多。可见,天道虽隐而其应实不爽也③。

「注解」

①度量:器量,胸怀。迥异:完全不同,根本不一样。②罪谴:惩罚,谴责。③应实:报应,实现。爽:失。

「译文」

高尚之人的胸怀、器量和卑贱小人的心志完全不同。有一种小人,满嘴讲的是恶毒的语言,对高尚的人常常说三道四,或者背后诽谤中伤,这种人日后必定会遭到报应、惩罚。这种事我见得多了。由此可见,天道虽然隐秘,但对善恶人的报应却是不会有差错的。

「评语」

康熙在这里用“善恶有报”的道理,讲述为人处世的法则,那些对高尚之人进行恶毒攻击、造谣中伤的人,一定会受到老天的惩罚。尽管这里不乏迷信色彩,但康熙的用意,显然是让儿孙们亲君子、远小人;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喜欢以下攻上、多有怨言的下人的威吓。

偏好一艺 必为所溺

训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①,然亦不可遽信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③。 一有偏好④,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以凡艺俱不能溺我⑤。

「注解」

①信:信任。②遽:仓猝。③巧:虚伪不实。④偏好:特别的或不正当的爱好。⑤溺:沉迷,嗜好。

「译文」

作为上层人物,用人虽然应该信任,但是也不能轻易信任人,因为下边的人常常窥伺上层的人的意向而虚情假意地投其所好。如果上层的人一旦有某种特殊爱好,那么下边的人就一定会投其所好而诱惑之。我对于各种技艺游戏无所不能,你们可曾见到我偏爱过某一种技艺吗? 所以,任何技艺游戏都不能使我沉迷。

「评语」

少年时的康熙曾有过拒收黄鹦鹉的故事。那年小皇帝十岁,军前某大帅为讨小皇帝的喜欢,将一罕见的黄鹦鹉装入金笼贡上。康熙见到贡品不仅未给奖赏,反而断然拒收并严厉批评。原来,其祖父太宗皇太极曾拒收下人呈献的铜嘴雀,并说:“此雀虽有好音,可以悦耳,然玩物丧志,昔贤垂诫,不宜近也。”祖母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康熙听,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而有拒收黄鹦鹉的故事发生。康熙这番训诫,站在一国之君的立场上,认为对所用之人必须进行考察,对曲意逢迎,极力投其所好者,要时时加以警惕。作为皇帝,更不能玩物丧志,沉溺于各种技艺游戏之中。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训曰:《虞书》云:“宥过无大①。”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凡人孰能无过,若过而

3

能改,即自新迁善之机②,故人以改过为贵。其实,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之大小,皆不当罪之也③。

「注解」

①宥:宽免,赦罪。“宥过无大”句: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

②机:机会,转机。③罪:此处作刑罚讲。

「译文」

《虞书》上说:“宽恕、赦免别人的过失,不分大小。”孔子说:“有了过失而不改正,这才叫做过。”凡人谁能没有过失,如果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这就是自新和从善的机会,所以,人们十分重视改正错误。其实,能够改正过失的人,无论他们所犯错误、过失是大是小,都不该惩罚他。 「评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温暖的春风人人欢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讨厌。一个心胸狭隘尖酸刻薄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接近他,即便他身为帝王。反之气度恢宏、待人宽厚的人,任何人见了都愿意靠近他。尤其在言谈方面更是如此,那些抓住别人错误过失不放,刻薄成性的人,有时一句话让人痛苦终生。不管是身为君王,还是平民百姓,待人宽厚首先要自己胸怀宽厚。人与人之间不如意的事时时都有,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个性,每个人都可能犯下过错和失误,一个宽厚的人就应当容得了事,这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表现。

一个胸襟狭隘、斤斤计较的人,尤其是富贵权势者,是不可能品味其中乐趣的,同时这也表现出一种为人的不成熟和人生历练的缺乏。

幸灾乐祸 小人之情

训曰:世上人心不一。有一种人,不记人之善,专记人之恶。视人有丑事恶事,转以为快乐,如自得奇物者。然此等幸灾乐祸之人,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异如是也!汝等当此为戒。 「译文」

世上的人,其心各不相同。有一种人,他不记别人的好处,专门记别人的过失、劣行。看到别人做了丑恶的事情,反而觉得很快乐,就好像是自己得到了奇珍宝物似的。然而,这种对别人的错误过失幸灾乐祸的人,不知道他的心为什么生的如此之怪异。你们应当对这种人的言行引以为戒。

「评语」

生活中,很多人好打听别人的隐私、坏事,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的人是出于好奇,有的人却是出于一种记恶心态,出于秋后算账的需要。

社会上,靠谣言、谗言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人并不少见,因为他们需要以谗言和谣言当石子来打击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人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品德,有坚定的做人原则,谣言、媚语、谗言又何以生存?

苏洵在《辨奸论》一文中说:“若容貌言论,固有以欺世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没有生存的环境,听信的对象,小人就失去了活动的场所,恶语恶言和谀谗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为人君者 岂可诿过

训曰:曩者三逆未叛之先①,朕与议政诸王大臣议迁藩之事,内中有言当迁者,有言不可迁者。然在当日之势,迁之亦叛,即不迁,亦叛。遂定迁藩之议。三逆既叛,大学士索额图奏曰②:“前议三藩当迁者,皆宜正以国法。”朕曰:“不可。廷议之时言三藩当迁者,朕实主之。今事至

4

此,岂可归过于他人?”时,在廷诸臣一闻朕旨,莫不感激涕零,心悦诚服。朕从来诸事不肯委罪于人,矧军国大事而肯卸过于诸大臣乎③?

「注解」

①三逆:指清初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三藩王。②索额图:索尼第三子,官至太子太傅,领侍卫内大臣。③矧:况。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三藩王还没有反叛朝廷之前,我和各位议政王大臣商议撤销藩邦之事。会议中,有人说应当撤销,也有人不主张撤销。然而,就当时的形势来看,撤藩,“三逆”要反叛;不撤藩,他们同样也要反叛。于是就定下了撤销藩邦的决议。吴三桂等“三逆”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叛乱时,大学士索额图上奏说:“此前提议应当撤销‘三藩’的大臣,都应当处以国法。”我说:“不行。朝廷议事之时提议‘三藩’应当撤销的人,实际是我给他们出的主意。

现今事态已经这样了,怎么能够归罪他人呢?“当时在朝廷议事的大臣一听说是我的旨意,没有人不感激涕零,由衷地信服我。我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的过失推委于他人,何况是军国大事,怎能把过失推卸给各位大臣?

「评语」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英明君王的形象。勇于承担责任,不委过于臣属,这样做,一方面证明了康熙本人的雄才大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属下的忠诚和积极性。

言而有信 为人守秘

训曰:朕决不欺人。即如今凡匠役人等,各有密传技艺,决不肯告人。而朕问之,彼若开诚明奏,必密之,不告一人也。

「译文」

我绝不会欺哄他人。就好像现在的手艺匠人等,他们都各有自己秘密相传的某种技艺,一定不愿意告诉给别人。但我问他们,他们如肯告诉我,我一定会为他们保密,不告诉任何人。 「评语」

人们常言:口是心灵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内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灵的双脚,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像跛脚一般走入邪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稳私,不愿人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知不妙。但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有时你认为信得过的人可能偏偏与你不善;眼下是你的知己,随情况变化就可能为敌。故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民谚。

身为领导,为人守信,不仅仅是一个品德问题,正如康熙在这篇庭训中告诫儿孙的那样:为人要言而有信,要能够保守秘密。这样,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别人也才会为你尽力、效命。

己所不能 嘉彼所能

训曰:凡人能量己之能与不能,然后知人之艰难。朕自幼行走固多,征剿噶尔丹三次行师,虽未对敌交战,自料犹可以立在人前。但念越城勇将,则知朕断不能为。何则?朕自幼未尝登墙一次,每自高崖下视,头犹眩晕。如彼高城,何能上登?自己绝不能之事,岂可易视?所以,朕每见越城勇将,必实怜之,且甚服之。

「译文」

一个人要能够正确衡量自己的才能,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别人,懂得别人的艰难、苦衷。我从小至今,走的路很多,曾经三次出师征剿噶尔丹,虽说我自己没有亲临前线对敌作战,但我觉得我还是敢于站在大军之前,面对敌人的。但想想那些带领士兵无所畏惧地攻城作战的将军们,就知道自己绝对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到大不曾

5

攀登过一次高墙,每次从高崖顶上往下看,就会头晕目眩。像我这样的人,碰上那么高大的城墙、城楼,怎么能够登上去呢?自己绝对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够轻视、小看它呢?

所以,我每次见到那些登城作战的将军们,必然是同情他们,同时更佩服他们。

「评语」

做人不可恃一己之长而傲人待物,不能因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就忽视随之而来的另一方面的不足。更不能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康熙在这篇庭训格言中指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应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只有设身处地想想别人的艰难之处,才能由衷地产生仁爱之心,正视别人的优点,因而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久经征伐 须重人命

训曰:昔时,大臣久经军旅者,多以人命为轻。朕自出兵以后,每反诸己①,或有此心乎? 思之,而益加敬谨焉②!

「注解」

①反:反省。②敬谨:恭敬,谨慎。

「译文」

以前,经常参加战争的大臣们,大多变得不重视别人的生命。我每次出兵作战以后,都要自我反省:我是不是也有不重视别人生命的思想。这样想了以后,就会变得更加恭敬、谨慎。 「评语」

唐诗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句。久经沙场之人心肠自然很硬,对个把人的性命常视若不见。康熙一生多次征战,这种处世待人的心境自然也有过。难能可贵的是,康熙能从局内人的观感跳出,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冷静看待战场杀伐带给人们内心的负作用。

慈悲为怀是佛家的中心思想之一,先贤有“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名言。人性有善恶,权势者更是杀伐在握,如何对待他人性命,实在是一篇大文章,从根本上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性善恶。康熙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帝王的日常政治行为出发,告诫儿孙要“敬谨”。

由此可见,康熙被誉为明君,并非虚言。

奉天行事 赏罚惟慎

训曰:国家赏罚治理之柄①,自上操之。是故转移人心②,维持风化③,善者知劝,恶者知惩。所以代天宣教④,时亮天功也⑤。故爵曰:“天职。”刑曰:“天罚。⑥”明乎赏罚之事,皆奉天而行,非操柄者所得私也。《韩非子》曰:“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当,乃能生功止过也。”⑦《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⑧!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⑨!政事懋哉懋哉!”紒紛矠盖言爵赏刑罚,乃人君之政事,当公慎而不可忽者也!

「注解」

①柄:权力。②转移:转变,改变。③风化:风俗教化。④宣教:宣达教化。⑤天功:天的职守。⑥爵:礼器。此处指铸有铭文的礼器。天罚:上天的惩罚。⑦《韩非子》:书名。为战国时法家人物韩非所撰。⑧五服: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五章:五种彩色。⑨五刑: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法。五用:五种用法。⑩懋:盛大、褒美。

「译文」

国家实行赏罚、治理百姓的权力,是由上面操纵掌握的。所以才能改变人心,维持社会风化,使为善之人知道自己将受到勉励,使为恶之人知道自己将受到惩罚。这就是所谓的代替上天宣达教化、辅助上天建立大功的意思。所以,礼爵上写道:“上天的职责。”刑鼎上写道:“上天的惩罚。”可见,赏罚之类的事情,都是奉天意而行,决不是掌握权力的人凭私意而为所欲为的。《韩非子》

6

上说:“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罪的人,倘能做到准确而无误,那就会促成人们立功,防止人们去犯错误。”《尚书》上也说:“上天授命给有德之人以表示尊卑有别的五等五色章纹的制服。上天用五种刑罚、五种用刑办法征讨那些有罪之人,国家的政事才能兴旺发达啊!”这些都是在说奖赏、惩罚之类事情,都是做天子者的政治事务,应当公正、谨慎而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评语」

武则天有一次在发怒时,曾经对臣下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当年太宗皇帝有一匹骏马,名叫狮子聪,剽悍暴烈,没有人能够制服它,连久经沙场而又善驭烈马的太宗皇帝也束手无策。我当时向太宗表示,有三件东西我就可以制服它,即铁鞭、铁锤、匕首。先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再用铁锤敲击,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它的喉咙!武则天自然不是在讲制服烈马的方法,而是在讲驭臣之道,即严刑重罚。纵观她的一生,她的确也是这么干的。一个强有力的掌权者,要交替地使用赏罚二柄(西方人称之为胡萝卜和大棒),而且,在很多掌权者看来,罚比赏还要更重要,更有威力和成效。因为赏只是奖励你、诱导你,使你去恶从善、立功立德;而罚,则是震慑你、强迫你,使你不敢行恶、不得不立功。赏是将主动权交给了臣下,而罚,则是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君王的手中。据说黄帝在处理与臣下的关系时,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是以罚为主,后世的许多国君也是如此,“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与其让人觉得仁慈可亲,不如让人觉得威严可畏。

篇中从代天行事、替天行道的高度,强调赏有功,罚有罪,切忌出自私心,更不能掉以轻心。这种表述虽带有君权神授的色彩,但从帝王个人的修为来讲,不以一己之私,滥赏乱罚,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告诫后人不可为所欲为,他在这里强调和主张的问题也是对的。

众谋独察 不可偏废

训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自用而好问①,固美矣②。然不可不察其是否也,故又继之以好察。孟子论用人、用刑则曰:“询之左右及诸大夫,及国人,可谓不自用、不偏听而谋之广矣,然终必继之以察而实见其可否,然后信之。”至若舜又曰:“官占惟先蔽志③,昆命于元龟④。朕志先定,询谋佥同⑤,鬼神其依,龟筮协从。⑥”箕子亦曰⑦:“汝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⑧。”此则又先断之以己意,然后参之于人与鬼神。可见古之圣人或先参众论,而后审之以独断。或先定己见,而后稽之于人神。其慎重不苟如此,盖众谋独断,不容偏废,但先后异用而随事因时可耳。

「注解」

①迩言:浅近或左右亲近的话。自用:自以为是,恃自己的聪明才力行事。②固:本来,自然。③官占:卜官的占断。④昆:后。元龟:大龟,用于占卜。⑤佥:皆,众。⑥龟筮: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耆,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⑦箕子:商纣诸子,封国于箕,故称。⑧卜筮:占卜。

「译文」

舜处理事,既喜欢向人征询意见,又注意进行考察。倾听左右亲近人的话又不自以为是,这的确是一种美德。然而,不能因此而不亲自调查清楚左右亲近的人说的话是否正确,所以,还要自己继续做进一步的考察。

孟子论述用人、用刑问题时曾经说:“能征询左右之人、各位大夫和国人的意见,这就叫不自以为是、不偏听一面之词而比较广泛地考虑问题,然而,最终必定要继续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和人们所说的相印证,然后才能相信。”至于舜又说:“卜官的占断,只有自己先下决心,然后问命于龟卜。我的心志先定,然后再征询众人的意见,问问鬼神听命于占卜。”箕子也说:“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先听听自己的心声,再去问问卿士,问问平民百姓的意见,最后听命于占卜问卦。”这种做法是先取决于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参考他人和鬼神的意见。可见,古代的圣人或者是先参考众人的意见,然后自己独自决断;或者是先定下自己的意见,而后再通过征询

7

别人的意见,问卦于鬼神来进行考核。他们之所以如此慎重、认真,正是因为听取众人、鬼神的意见和自己独自决断两方面互不偏废,而这两方面或先或后的不同使用,又是因时因事来决定的。 「评语」

康熙的这篇庭训是比较长的,文字也比较艰涩,但要说的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君主一方面要兼听则明,另一方面则须独断是非。这却是帝王统驭术的基本法则之一。韩非子对这一统驭术有非常深刻的叙述。他认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如果不先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就发布天威,自行决断,臣下发表意见就可能会迎合君主的观点,而改变自己原先的看法,这样就会愚智不分。君主只是逐一听取意见而不集合众人在一起议论,就会犹豫不决而不能决断,不能决断,事情就无法解决。所以,君主应兼听,并权衡利弊,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意见,这样,君主就不会有落入世下所设的陷阱的危险。

竭其心智 博取众议

训曰:天下事物之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①之识也;有事变倏来②,一时未能骤断,必等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圣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而尧舜亦曰畴咨稽众③。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注解」

①素定:平素预定,常识。②倏来:很快地来到,忽然来到。③畴咨:语出《书。尧典》。后来用作访问、访求之意。

「译文」

天下万事万物的来源是不相同的,所以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就不尽相同。有的是事理当前,其是非好坏一看就清楚,运用自己平日的全部学识,不须设计、策划就能做决断,这叫做素定之识;有的是事件突然发生,一时间还不能迅速做出决断,必须要等待深思熟虑之后才能拿出办法,这叫做徐出之识;还有的是虽已经过深思熟虑却仍拿不出办法,但能综合众人的想法,这些想法中必定有一种是可行的,把它选择出来而加以运用,这叫做取资之识。这三种策划方式,就连圣人也要采取、利用。所以,周公有连日思考问题的习惯,而尧、舜也说要访问他人,考察众人的意见。只有能够尽力运用自己的头脑,又能博取众人的意见,才可以成为圣人。

「评语」

知道如何用人是王者之道,知道怎么办事是为臣之道。善用贤良,各负其责,是治理国家或领导一团体的根本大计。古代贤明有为的帝王能够有成就,这是一个主要条件,是成功的基础。作为下属,也应当明白自己和了解别人的所长所短,不要大权独揽,更不可嫉贤妒能。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把自己放到一个与自己的才干相适配的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出于公心,从事业出发,让人才司其事,负其责,尽其才,尽其用。 俗语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于个人来讲,是要寻找能够适合自己而且有望成就的位置去学习钻研,去寻找能发挥才学的环境,而不是等待或孤芳自赏。

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其才能的表现决不是自身的炫耀,而是要善于组织管理,要善于发现人之所长,让人才处在合适的位置,就像宝石置于亮处闪光。楚汉之争,刘邦之长在于“降将”。 张良、萧何、韩信各尽其所能,成就了刘邦的“无能”之功。而项羽自恃武艺超群,能“敌万人”,结果毁了事业,也毁了自己。

8

身先士卒 为将之道

训曰:兵书云:“为将之道,当身先士卒。”前者,噶尔丹以追喀尔喀为名,①阑入边界②,朕计安藩服③,亲统六师④,由中路进兵。逐日侵晨起行⑤,日中驻营。又虑大兵远讨,粮米为要。传令诸营将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进膳一次。未驻营时,必先令人详审水草,或有乏水处,则凿井开泉,蓄积澄流,务使人马给足。竟有原无水处,忽尔清泉流出,导之可致数里,人马资用不竭。一近克鲁伦河⑥,即身率侍卫前锋直捣其巢,大兵随后依次而进。噶尔丹闻朕亲统大兵忽自天临。魂胆俱丧,即行逃窜。恰遇西路于昭木多⑦,一战而大破之。此皆由朕上得天心,出师有名,故尔新泉涌出,山川灵应,以致数十万士卒车马各各安全。三月之间,振旅凯旋而成,兹大功也。

「注解」

①噶尔丹: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喀尔喀:指居住在中国北方漠北地区的蒙古族。②阑入:进入不该去的地方。③藩服:古代离王畿最远的地域称藩服。此处指中国北部、西北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④六师:古代指军队。⑤侵晨:破晓。⑥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上流,在今蒙古东部。⑦昭木多:即昭莫多(蒙古语大树林之意),在肯特山之南,汗山之东,土拉河之北。 「译文」

兵书上说过:“要想做一名好将军,自己必须能够凡事走在士兵前头。”以前,噶尔丹以追赶喀尔喀部为名,胆敢侵入我国边界,为了使我国北部、西北部各藩属地区社会安定,我亲自统帅大军,随中路大军一同前进。每天破晓即起身行军,直到中午才扎营歇息。考虑到大军远征,粮米后勤供给最为紧要,便下达命令到全军将士,每天只吃一餐饭。我也每日只用一膳。

还未驻营时,必须先派人详细考察了解当地饮水、草地等,碰到缺水的地方,就挖井开泉,蓄积清洁的流水,务必让人马供给充足。竟然在原先无水的地方,忽然间有清泉流淌不息,开沟导引可以流到数里外的地方,人马所需用水,因此而源源不竭。等到接近克鲁伦河,我就亲自率领侍卫和前锋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老巢,大部队随后有次序地前进。噶尔丹听说我亲自率领大军从天而降,失魂落魄,魂胆俱丧,立即逃窜。恰好在昭莫多遇到我西路军,只一次交战,便打得他们大败。这都是由于我上得天意,出兵有充分的理由,所以才发生了新泉涌出、山川灵验等情况,使我国数十万将士、车辆马匹等也都因此而安然无恙。仅用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整顿军旅,凯旋回师,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业绩。

「评语」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以平定噶尔丹之乱为例,着重说明,为主帅者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幕未张,将不言困。只有这样,才能全军上下一心,所向披靡。纵观历史,任何一个贤明君主、天才统帅、有作为的领导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无不如此。惟有以身作则,才能令行禁止,并为人心所向;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获得实事求是的资料,获得对千变万化情况的真切了解。能得军士之心,能明了敌我情况,又怎能不捷报频传,凯旋回师呢?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传统的优良的人生态度。现在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的同样是“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的境界。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乐的结果是苦,苦的结果是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都不能成功,苦尽才能甘来。

教之以劳 有勇知礼

训曰:兵丁不要令习安逸,惟当教之以劳,时常训练,使步伐严明,部伍熟习,管子所谓“昼则目相视而相识①,夜则声相闻而不乖”②也。如是,则战胜攻取,有勇知方③。故劳之适所以爱之,教之以劳真乃爱兵之道也。不但将兵如是,教民亦然。故《国语》曰④:“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

9

劳也。”

「注解」

①管子:即管仲,春秋齐人。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有《管子》一书传世。②乖:离,误,错。③知方:知礼法。④《国语》: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

「译文」

不可以让士兵习惯于安逸的生活,只应当教导他们学会勤勉,时常对他们进行训练,使其步伐整齐、纪律严明,上下左右彼此熟悉,正如管子所说的:“白天相互看见自然相识,夜晚闻其声则知其人,不发生错讹。”像这样的部队,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勇谋又知礼。

所以说,让士兵适当地辛劳正是对他们的爱护,教导他们注意勤勉才是真正的爱兵之道。 不仅带兵是这样,教诲百姓也应是这样。

《国语》上说:“老百姓辛勤劳动就会动脑筋想问题,动脑筋想问题就会产生善良的愿望。 老百姓只贪图安逸就会放纵自己胡思乱想,思想一混乱就会忘掉善心,忘掉善心就会恶念顿生。

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的老百姓没有出息者,是因为他逸乐好淫。贫瘠地方的人民则没有不向往道义的,这是因为他们很勤勉。“

「评语」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陈述了安逸舒适造就不出有战斗力的军队,好逸恶劳也教育不出向往道义的百姓。道理非常简单,做起却很难,因为君王能否以身作则是问题的关键。

一国之君,万众瞩目,其言行品德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风气。像明朝后期的皇帝,疏于政事,荒淫腐朽,致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很快就亡了国。康熙登上了皇位后,社会风气大有改观,他的勤俭节约、勤政务实、爱民如子等好的品德为满朝文武所叹服。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官吏廉洁奉公,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盛世景象。

晓谕良方 希冀益众

训曰:朕自幼所见医书颇多,洞彻其原故,后世托古人之名而作者,必能辨也。今之医生所学既浅而专图利,立心不善,何以医人?如诸药之性,人何由知之?皆古圣人之所指示者也。 是故朕凡所试之药与治人病愈之方,必晓谕广众;或各处所得之方,必告尔等共记者,惟冀有益于多人也。

「译文」

我从小就看过很多医书,可以说精通医理,后人假冒古人写的医书我都能一眼看出来。现在的医生才疏学浅,医道不精,却惟利是图,居心不良,缺乏起码的医德,他们拿什么给病人治病呢﹖比如说各种药物的药性,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全靠古代的圣人指示说明。所以凡是我试用过的良药和治好了别人的疾病的药方,我一定要告诉很多人;从各地得到的药方,我也一定告诉你们,让你们记录下来,希望它能有益于更多的人。

「评语」

康熙自幼对医学颇感兴趣,包括中医药理和诊病方法,研究得很有见解,而且积极引进和推广西医疗法,并不时为臣下和儿孙看病开方。据说,“牛痘法”防治天花病就是他首先在亲贵子女和满族中以皇帝的权威下令推广的。在康熙的御批奏折中,有许多臣子如曹寅、李光地等得了疮疥、疟疾、类风湿、湿毒等症,向康熙讨方要法的,康熙也是来者不拒,总是给以详细的答复,希望救死扶伤,对他人有一点益处。

作为君主,十分可贵的是,康熙自亲政后,受西方文明的熏陶,曾师从比利时人南怀仁学习天文、数学、哲学、音乐,还师从法国人白晋学习医学、药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因此《清史稿》在科学家传中给他写了重重一笔。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