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他创立了著名的心学,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主观(感受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刻的哲学反思。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换成现代语言表述:世上的事物固然客观存在,但就主观个体而言,客观事物是须经过主观的接触感受才能产生认识价值的——这是王阳明对“心学”大旨之形容。

“知行合一”,系王阳明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深远,波及日本。知与行的关系,诠释颇多,过去多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行的关系。站在当下,一般而言,也可理解为认识和实行的关系。

“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到一处,有良知之驱使的行为才是良行,能践行的认知才算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物欲所驱使。

“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古人说,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别小看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王阳明有句名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所谓“一”,不是指心、性、命三者是并列关系,而是强调三者要一致。它们的关系是递进的:心调养了性(能力),心性融通后产生闪电般的“一念”信息,直接决定了性命。或者说,命的安危(包括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就系在了心性的明白融通上。

说到底,“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心与身的一体化,就是剔除狂妄、自大、幻想、侥幸、迟疑诸般妄念后的良知本能还原,就是禅宗提倡的“平常心是道”。其最高境界就是良知良行合一的“人”——“三不朽”者。

1

 

第二篇:王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研究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7卷   第2期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

吴 兴 怀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本文对王阳明各哲学命题之间相关性,以及“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进行研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物欲和私欲横流的环境中,人的欲望和渴求严重膨胀和失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的提升。道德水准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良知;践行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10)02-0142-02

(一)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王阳明知行合一就是反对知行分作两件事。他与徐爱论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

知行的对话: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

大范围的兼并土地,据《明史》记载:“郡多士大夫,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先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随着土地兼并的加

是知的工夫。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也就标志着社会矛

王阳明所讲主意是指建议、指导、统御,工夫是践行盾的激化凸现。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值

躬行。躬行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知的指导,同样“知”离得注意的是正德年间的杨虎、刘六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不

不开“行”。正所谓一个“知”在,必有一个“行”仅规模大,而且提出了“重开混沌之天”的口号。这一

在;一个“行”在,必有一个“知”在,知与行相口号就是对程朱理学的质疑和否定。

互融为一体。如果“知”离开了“行”就是陷入了“悬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

空思索”之中,如果“行”离开了“知”的指导就会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据史料记

陷入“冥行妄作”之中,正因为当时社会存在这么两种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

人,王阳明才为补救时弊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主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政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

要针对朱子“知先行后”之说而言。如果按照朱子的理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

论,要想行路必先知道路可行,方可行路,想吃食物,教育。可见,满口仁义礼智信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

必先知食物可吃,方可吃食物。王阳明反驳道:“待知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

的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若要等知的朱熹主张“性即理”,强调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

真切了才去躬行,就会导致终身不“行”,终身不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亦强调知先行后。王阳明针砭

。因此,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行”在社会时弊,被贬贵阳龙场,在十分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不“知”

忘救世济时,彻悟“良知”。为了挽救日益沉沦的社会“知”中起到磨练作用,知行之间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补救程朱“知先行后”的偏颇,于正德四年揭示

按照王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知行合一”之说。提出这一学说主要是针对朱子之说的

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支离破碎、繁杂无序,再者针对陆九渊知行脱节,知而

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不能行的诡异,王阳明认为之所以造成知行脱节,知而不

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行,概因“分知行为两事”。“今人却犹将知行分作两

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但是,阳明的知行“合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正是对病的药。”(《传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如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可见,王阳明把“知行合

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就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一”作为解决知行不一、知行脱节之弊的灵丹妙药。并

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始”,或行是知之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

作者简介:吴兴怀(1977-),男,山东郓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142?

世上存在的两种情况:“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成”,“始”和“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

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冥行妄作;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知”、“行”始终结

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影响。”他针对这两种情合在一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行

况进行了批判。可见,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是以知为开始的,知在行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从始伴

为了挽救日益颓废的世风和士风,这就是王阳明讲的把所学随到终整个过程。知行永不脱离,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

运用到实际事物上去,就是实学的范畴。概而言之,王阳明言宗旨,知行一体,知而必行。

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实学真行,知行不分离,学行不(三)知而必行,行而必知

王阳明反对程朱“知先行后”之说,就是私欲隔断,分离。他的“实学真行”的思想影响非常深远。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启示进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知与行相脱节。提出“知行合一”

首先,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提就是强调:知而必行,行而必知。以至“惟精惟一”,

升国家政治民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要求知、行永不王阳明所认知的惟一乃是天理,亦即是良知,即是惟精的

分离,知行并进。王阳明说:“郡务虽敏,然民人社翟,莫主意,惟精乃是致良知的工夫,即是惟一的工夫。知而必

”(《王阳明全集》卷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行,行而必知,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知:其一,从“知”非实学。

想,不是理论之学,它是经世济民、亲履实践之学。王阳明的角度,王阳明所讲的“知”,即是“良知”,这种

在一生中实践着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从不懈怠。他每到“知”是生来固有的,对于个体而言,它不一定是全面完

整的,必然需要在著实上下工夫,亦就是在致知上磨练,一地,造福一方,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整治吏治,兴利除

弊,开放风气。他说:“使我果无功利之心,虽钱谷兵甲,搬在践履过程中检验“知”的深浅,在践履中对“知”进

柴运水,向往而非实学罗。”(《王阳明全集》卷四)行弥补修正,这就是“知而不行”。其二,从“行”的

其次,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角度,“行”是“知”的工夫,行在知指导下进行,离

质,恢复社会道德秩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使人民从盲不开知,同时,行亦是知的检验手段。不管检验结果如

目崇拜政治权威,走向迷恋金钱,一些人认为有了钱,便何,都在实践中产生新的认知,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在实

有了一切,流行的一句话便是“有钱不是让鬼推磨,而是践中不断提升认知的水平,这就是所谓“行而必知”。

能使磨推鬼”。可以说使人们崇拜金钱达到了极致。随之人们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分析

进入道德信仰和精神信仰的一个迷茫期。社会道德和社会风(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意义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教的时代背景决定他的目的,气与日剧下。我们当前缺少的不是个性解放,而是个性太过

了,犹如脱了缰的野马,私欲极度膨胀。那么,我们要扭转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进而引起陆

朱之学所面临的困境。朱熹之学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局面,必须回归到崇尚道德、良知至

上的轨道上来。道德至上是孔孟圣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人们内容支离破碎,繁杂琐碎,容易掺杂私欲受臆,很难简单明

有了“良知”,亦便是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了,不易实践履行,内心难复平静,更不易复良知本体,王

和是非之心”,进而心无杂念,廓然大公,人人成了“圣人”,阳明要解决繁琐问题,还要解决知行脱节问题,他在经历生

社会也隨之变得和谐了。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小康理想死之难后,悟出“知行合一”之教,便解决了以上问题,可

世界。见“知行合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最后,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术独立,改方面:

变教育方式,展现思想竞放。我们当前容易出现盲目崇拜,1、纠正了程朱之学的偏颇,补救程朱之学于困境,解决

如追星族,不管是非善恶,便盲目效仿。还有一种盲目崇拜了知行脱节的弊病。

权势,甚至畏惧政治权势,而王阳明正是在政治迫害下,历朱子之学在官方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官方统治思

经九死一生,不惧权势,终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不迷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作为猎取功

信任何学术,只有亲身践行进行验证,连孔子、朱子这样的名的途径和工具,扼杀了朱子之学的生命力和驾驭思想的功

圣人或官方哲学概莫例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能,暴露出朱子之学与社会矛盾的冲突和困境。士大夫为了

博取功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而不能亲身实践履行。所谓的“学者”也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国家的

希望何在?学术的独立性体现于:一是不迷信任何学术权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

威,须亲历实践方可验之;二是不畏惧和依附任何政治权势,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

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的独立性。的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还蕴含着因材施教、因地制物道理。须逐一件与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朱子

宜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施这种格物穷理的方法,枝节繁琐,不易践行,不易诚意、正

教。他反对死记硬背,注重道德品行教育,我们当前恰恰注心,更难以达到致知,更无从谈起践行实履了,这些是朱子

重知识,忽视品行教育。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之学所面临的困境,亦正是王阳明所需解决的问题。正德四

曾疾呼:“现代学校式教育,种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最显年,王阳明在贵阳龙场大悟,揭示“知行合一”之教。他认

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遂解决了致知繁琐之弊,著者,学校变成‘知识贩卖所’!办得坏的不用说,就算顶

好的罢,只是一间发行知识的‘先施公司’……我告诉你们同时解决了知行脱节之弊。

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做去。”2、反对悬思盲行,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启超)王阳明所处时期,空谈之风盛行,功利主义日益严重,(

参考文献:他描述当时情景:“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

[1]王阳明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

[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11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

[3]刘宗贤.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

[4]吴光主编.阳明学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

                                  编辑:冯惟榘之学。”(《书林思训卷》《王阳明全集》282)然后他讲述了

?1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