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 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 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 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 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 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

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

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

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

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

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

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

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离楼上》!

释义: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

令结合起来。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释义: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三、 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后来法家发展成霸道思想,与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

变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于社会治理之道。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

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

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

、《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

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

,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

 

第二篇:中国古今法制格言

附件:

中国古今法制格言

00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战国]韩非子

00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00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北宋]苏辙

004、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005、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006、有此上士,则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东汉]虞延 007、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北宋]司马光

008、惩其未犯,防其未然。——[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 009、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010、法者,定分止争也。——韩非

011、天理自乍现时充拓,如磨尘镜,光彩渐增,若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便远隔千山。——[清]《增广贤文》

012、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机

013、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014、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015、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资治通鉴〃陈纪》

—1—

016、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0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0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01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020、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02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022、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

023、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战国)商秧《商君书〃赏刑篇》

024、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025、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西汉]桓宽

026、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西汉]桓宽《盐铁论》

—2—

027、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

028、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管子》 0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030、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宋]苏辙

031、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战国]韩非

032、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汉] 司马迁

033、罔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汉] 盐铁论

034、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宋] 欧阳修

035、诛不避贵,赏不避贱。——[春秋]晏子

036、有法不行,与无法同。——[宋]苏轼

037、刑在禁恶,法本原情。——[宋]欧阳修

038、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宋]曾巩 039、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唐]王勃 040、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春秋]晏子

041、必原情以定罪,不阿意以侮法。——[唐]王维

04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宋]王安石

043、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战国]慎子

044、世有乱人,而无乱法。——[晋]陈寿

—3—

045、法者,国仰以安也。顺则治,逆则乱,甚乱者灭。——[北宋]宋祁

046、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宋]欧阳修

047、以物与人,物尽而止;以法话人,法行无穷。——[宋]苏轼

048、犯法之人,丝毫无贷。——[宋]苏轼

049、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春秋]管子

050、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危。——[宋]杨万里

05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宋]苏轼

052、曲木恶直绳,奸邪恶正法。——(西汉)桓宽《盐铁论》 053、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则,而后乱从之。——[宋]欧阳修

05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055、事断于法。——[春秋]邓析

056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先秦]慎到

057不务德而务法。——[战国]韩非子

058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金朝]完颜褒

059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060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061、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孙中山

—4—

062、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25页。

063、执政党要实行依法管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邓小平

06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

065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邓小平

066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

067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

068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069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江泽民

070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胡锦涛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