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1.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xx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5.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6.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第二篇:学与问

《学与问》教学设计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张志清

课前交流:同学们好,这两天天气特别冷,教室外面是寒风刺骨,可老师一走进教室就觉得特别温暖。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人多,没有风)怎么没有同学说是因为你们的热情而让我的心温暖起来。一走进教室首先看到的是同学们热情而灵动的眼神,真是暖意融融啊。

自我介绍

谁想要和我做朋友?谁愿意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发书签,请她读。

老师这里还有一句名言,送给所有的同学,一起来读。

上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找出文章的观点,理清文章条理。

4、通过对课文的理品读,明白文章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我们的名言都和“学”、“问”有关。(板书:学问) 什么是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你觉得有道理吗?学与问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学与问》。

3、揭示文章体裁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你还学过类似的课文吗?

这些课文都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一个观点或道理。那么《学与问》这篇课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二、找出观点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第二个观点在前面观点的基础上有所深化。课文怎样来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乃至深化出第二个观点的呢。

三、自读课文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论证观点的。

不懂笔墨不读书。有的同学能边读边圈划出有困难的或者比较重要的词句,我觉得这样的习惯很好。

四、品读交流

刚刚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也让我感受到我们六**良好的读书习惯。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一)、交流字词

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困难的生字词语,现在可以提出来?

自己提出有困难的生字新词

(二)、读通课文

请五位同学通读课文。适时点评:不懈探求 瞬息万变 随时随地 兴许(或许,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才读兴,高兴 兴致勃勃)

(三)、整体回答

第一个自读要求,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看来自学的效率的很高。那么,第二个要求,你解决了吗?课文是怎样具体论证观点的。

这样说就比较清楚了,课文就是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哥白尼小时候勤学好问的例子和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相结合的例子来举例论证观点,最后总结深化观点。(板书)

(四)、品读论证过程

举例论证的论据要有说服力,才能充分地论证观点。课文中的这两个例子有没有说服力,能不能充分论证观点呢。

? 学习哥白尼的例子

1、让我们先来看看哥白尼的例子。这个例子主要讲了什么?

哥白尼小时候,非常喜欢问。

2、你是怎么读出他喜欢问?经常 缠着 不懈探求

3、能不能论证作者提出的观点。

能,正是因为??

4、取得了哪些成就?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小结: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引读:“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那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要点:多问,善于发现问题,要常常向别人请教,拜能者为师。

? 学习沈括的例子

作者在充分论证“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深化论证,提出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里作者举了谁的例子。(沈括)

1、简介沈括

沈括还是初中物理书上唯一一位出现的中国科学家。沈括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勤学好问、善于观察思考的分不开的。

2、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第四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沈括是怎样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

要点:首先,小时候就读诗——勤学,产生疑问,问妈妈——好问,不满意答案——自己观察思考,得出真正的答案。

3、正是因为沈括勤学好问,并且能学思结合,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所以才能

求得真知,成为北宋的大科学家。

? 学习第五小节

出示课文,齐读第五小节

五、总结全文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发现这篇课文的论证是比较严密,层层深化的,先举了哥白尼的好问的例子,让我们明白“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问、向谁问,在这个基础上,用沈括学思结合的例子进一步深化观点,进而自然而然使观点得到升华“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整节课同学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表现得非常棒。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相信大家也能很好的完成。

六、作业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搜集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深化理解以下两个观点。

下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学习。

板书:提出观点

举例论证

深化观点

课件1、出示名言

a) 出示自学要求

b) 出示两个观点

c) 出示哥白尼的文字

d) 出示观点

e) 补充沈括的资料

f) 最后一段

g) 作业